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肝细胞膜,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内到外,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3:55:30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肝细胞膜,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内到外,为什么?
x\Kocq+wk'q vH^$.*ERCGDJ%JF#9/cy/>}H]A]..4}Q]]></\?` `u.o`폯Nz7eU~:'l&<5O~1NFto372R SF-|y/ߨ\)<Џ0y앏³?ӿBC=P)/=fmL B>^ f›oǛ#Tof-fq@^zF>Lhu?8Qw@̬F]* AOhΦ_qs h0ED%X﹘'ڛ3 ?s%B m"Wc"]5{`5BU=4-2@4t<.ToUvnK z7B=t`Dҫ_y͙ߨҳ?LG'pNA&EAϖs] _XQw66hG3ͷ4t8!24L{%=oV  E-L)aA^ѫXz ` R  [!yG|GX@2C[f^c3mY*:@uPŞUf%GuZFv50Np{wK4@@Vn0́n_j3Ht7.#6Vjyx~ bjJ0. nYD7Rn79Q0't%A?y9HieEG A˜ZU3w 8v$ aKFR7!w6F>]ȣ)@/, R@ᐞi  qR˳ קz怌 מi'Av֠XA臠ҴBv_M_vWm:]Lx a;; &^qGBVJ;H%( X~2ĐHp.0nQg=t 법B,KiHQz Z"* !Wib8|CPE uv3!4o- vt&!#fVm#H̋7LB,9|tZ|Jatdof YO~g;/mgI[,N Ɗ'fv! W;e@BJ'x4 (L,0ÕIKpUw'*n /z=X6b> {,uG^lsgHj:"~#1#ċiBTVI Y* 6z9?ߛ|d))sg!i$Yӓ1Y(|NM46ӂ!4V؊rղxa$_?DABUirv M~ jqcP+'҈\Nҿ`o4{Gdj&]Y|kpS-JFC/bǘ2 9ޒ~_IҩaгP= yt"`ZMϧk7%RFM_x&Yrx~rr0AިMQ[fJZRo{V૧4fV1_TeBV znY!ÐAn):Q;ғ=Mn+ŕG1VX @6x;[%&Yj~&a{ iT͉l =Q_ QbZd+BZ$qA4t8J5Dٻz ʯ` #fTD#SO7#J*U6AVDU‚$c#(0^\3Dw 1zUV^#ݸ2zLy.a]"!j)u+5z;X[20q{66l{cK{'g={i?%՞}Od9n&'L 7چw`t=f+ &+UalVd"}g9%gyKLk2,&#d%>"Aݒ(MC(Rb[?< = f=~O?D1̬I[XL4ke\lYh^J|Z>砢H+KB_>$$@nhOBfYgH]`p—7{a8Vv8XGT$;-; т?c@ OzQXvAE@Dj\Z0+e@+O+l Mff8W2F#&=I#0E~Rc"{t3*ܠd;.: L"F(2ȝC# oإ!ׅ5tӟt_Uzw-~5yR{u cEȁf:&SϻXϯro l)"( *L yhއA6$C;ds3ihaxx |g~l0TKuIxg#|OfqE:kR%ʎ3 3ҳ&CZ{?6 btV>o&E#gC佑z:ıV쭪X(U{t;5GCKWW\w٤=B8r6Mf3GB݇% h\V%D'z~a Ģ3MkH E2w,z c-68Ev +R Y 7C RD σmL&\>`ϯZ!Y_xŎ͂-~b-b  ^m^e;l1@][㗿"~J J`;jVCbV3Un LqDh;NB^Vfn%g{zL $%%۸б Y;#s8KDtߘ0q~uyEI@kXr&Om4?~sC&MD%D&PxFs>>Ѫ3>uCPA|{z:)/j8sW4 ^+P[^ ŞpY@6cf yU}1R4Y:t/y:%a'g$ćYܐVo; *Ž/ANEC+#z E=u;COoiFq 0Yq+x[X!I$g!A^Sds7>'"~l 埐P«D$_q+&h^;HT4 ͺ/Z>eT}Ze"Wyؕe&TG]D'9fx3У`TȳDv5QxSՌ|#8V`FvS# I_ '}8!|D|a%RG;ӝiwcpx"`)FYA< #PP9 ߉ۂxe7.":Qlj [`D*y138hEp 5oE I!E˹h+l0Fܿ]h"1 dhFs LwѡvFpP ]Yܛhۍ&!bֲ8sO+f1T1Q-): rble@ !nb7!(P;7I("XB&YQFiho,t_ Q*8(8BWJ7j{BM7hȧ|⹹Rgc$ 5yHRy+x6?";;g[#=:[A(WYo'?<]Skl=y !SSeiIù @yɸ]̱<RamRd؍H,n$&ɀ>H5v^PzmN2.+dkԭ=;a/VXt>(hT5Wz$YcѧFu.G$GW80,bKQJ_%q;e"/c'b8Ek kTz6J]1Tu&|aVr=>h7R#r.z%B*!OD zqF4[%Os)\GP…JT5c\rw&UZ yqpt|R*qCtƁfw )b-;f{ښ6/)RZ]cx#;)^"1":_HgNS@qĶH9._1 P2YQT겠g:f>3wvz]" *Mv@8DBuDhN lNoVS*D(sՆt5—]lZpCDY~!D=Ɨ!v: nV-dyNy>)z!I/7 -3"ءB_M ;4N[)[chX|^4,N/a 6dmIƕ(M=/CTuypڻkU\v%)IM! c@vcR kQGz+{ڷ u+58ĝJI E]ZL8rru݌Zqfm;MP.…ᬇ %yVVwyۉhM!OW1V?ml[r{ yzO:jzl"d(7Y$^bv]9Zkߑ_@{1]G4l.D[ ;B^TKxVyzeS)5%9>N`OŧyZU(;V:&Ļho/pUHgS ur@磃?o '!m_R21vXSn>{JI)e+n˫- 5\*ȊT\~a 1ݜetlպ&~3FBQt'اvb~:6bi[׷)|"Kz#s"\\L"0l[َ f_# ;Ty}F"g=%õw4? /fx / F*j[x墩tC=+wMc7X2ꕷx;|TLkk>LM^!V[lJ8JFbZϘz&Sǻ1UOӈɘ(s=TTv8 sk:8CTcmo.@5T"閌b7RoX_6m(c9|,tPCJF6V>|#rt,s}LYi$t"gsqksOHR8{N3!_JT!-•'|mWTqT qAb&ڳ,1<9/Ov- IGv]dW-' z뢪?4V&&L'DP0Ou9\|Wc҃ ?o ;?,`z)Wqw܂YA<čDE9/H [5lZE|?Ɨ"c|8|\r~'S(A42[s(ktw`ʙakP}=z8K|E6s H|q7{ 7uofmyz !*A!nsX@>PNpvj//y?.wrqN|E1z(OŠpH_7ol#B(5X)I,g5@mN:یyp)PAG^w92$-0q!`HpA8(؜v7QPʽE gkіo|*Qj8ꮣe)p LPǣu@&’Y4wVdram!]zHٹF"Ve,J8}$L$@g-3;'2 6Wg4b-Dwpr@2&f$ 1L&R~?aK(7ͯ_j3zVrٝyT߲ǵ?S%#io,O]$Vk!~"k%߷lZҟakQđ2eOqB̍Ư.mrضrٖiFW!{G݄e }Ru7C.d(C4:q7(;zoIՇH,}٫?'Jlw/gӘw HN+NtTFLu;b1/d7W?.d{1xbdwEo*?:oZj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肝细胞膜,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内到外,为什么?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
肝细胞膜,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内到外,为什么?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肝细胞膜,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内到外,为什么?
尿素是从肝细胞内部产生,运输到肾脏,形成尿液,再随尿道排除~!


没有为什么
人就是这样的

是的,人体中的含氮废物会到肝脏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方应,如脱氨基作用,将含氮废物转化成尿素,透过肝细胞膜运送出去,到达肾脏,再排出。因此尿素是在肝脏中生成,由内向外运输的。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糖类:是人体的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通过将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来自淀粉及谷类。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很多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能够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来自大豆,奶,搜肉。
(...

全部展开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糖类:是人体的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通过将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来自淀粉及谷类。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很多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能够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来自大豆,奶,搜肉。
(3)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由甘油和核苷酸构成,来自花生,硬果,蛋黄,豆类。
2、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缺乏会导致夜盲症。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缺乏会导致钙磷不足,骨骼发育不良,形成佝偻病。蛋黄,鱼肝油,肝脏
维生素C:缺乏则导致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水和无机盐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70 60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作用却很大。
无机盐缺乏的症状:
缺钙——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骨质疏松症。
缺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缺铁——缺铁性贫血。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二)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
2、消化道
口腔:牙齿是口腔的重要器官,起磨碎食物的作用。
(2)胃: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液是在酸性环境下对蛋白质进行消化分解的。
(3)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胆汁:乳化脂肪使其形成微粒,然后与消化液充分接触,使脂肪充分消化分解。
这些消化酶的作用如下所示:

(4)大肠:没有消化液,不进行消化,形成粪便。
3、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吸收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吸收进入人体的。首先小肠的表面形成了很多皱襞,皱襞上还形成了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有200平方米,是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充分。同时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到管壁只有一层细胞,营养物质很容易透过。而且在绒毛结构中还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使得营养物质吸收后可以迅速的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
鼻:是呼吸时气体的入口,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鼻毛可以阻挡异物进入鼻腔,鼻黏膜则可以产生粘液,使空气湿润,并能清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吸气:膈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缩小→吸气。
呼气:膈肌、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呼气。

(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的比较
主要是O2减少而CO2增加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①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②组织细胞不但消耗氧并生成二氧化碳,氧的压力比血液中低,二氧化碳压力比血液中高,氧合血红蛋白分解放出氧,氧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而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③血液经过组织细胞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可将有机物不断的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同时,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四)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能量的摄取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地说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
2、能量的释放
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五)空气质量与健康
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他生产生活产生的尘埃等,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2、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常年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此外,吸烟会对人体的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损害,如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
血液静置后分成三层:
(1)血浆:最上层是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半透明的。
大部分是水(90%)、酶和被吸收的物质及废物。
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2)血细胞
红细胞:处于最底层,不透明。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的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为运输O2的主要工具,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分离。]
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起处于中层呈白色。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
功能:能抵抗病菌的侵入,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病功能有关。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正常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基本稳定,当人体某部位有炎症时,体内的白细胞就会超过正常值。如果病人贫血,那么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数值都会下降。因此,医生会参考病人血液常规检查情况进行诊断。
总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具有输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还能起防御和保护作用,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输血与血型
1、ABO血型
2、同型输血
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参照上表输入少量的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3、血量和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mL,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的形态结构

心脏分4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左右心房可以容纳回到心脏的血液。左右心室负责接收由心房流出的血液,并将血液泵至动脉血管内。
(a)比较心房和心室的肌肉那个厚?
心室
(b)比较左右心室的肌肉壁哪个比较厚?
左心室
(五)血液循环的途径
1、血液循环
血液不断的被心脏压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又流回心脏去。心脏收缩时的压力与各瓣膜的作用,使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
2、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心脏→主动脉→全身各部的动脉→毛细血管网→全身各部的静脉→上、下腔静脉→心脏。
体循环中左心室射出的是动脉血,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肺循环: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心脏。
肺循环中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是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氧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的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六)血压与脉搏
1、血压: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2、脉搏: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
(七)关注心血管健康
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期酗酒或吸烟,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2、保持心血管健康
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是人体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器管,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肾脏从外到内分为皮质、髓质、肾盂。其形成尿液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组成。其结构关系如下:

肾小囊:是肾小管末端膨大部分凹陷形成,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与肾小球紧贴,有物理滤过能力,允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和细胞则不能。外壁与肾小管相连,是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由入球小动脉分出数十条毛细血管盘绕形成,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成毛细血管网包围在肾小管外面。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中,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很容易就穿过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肾小管:形成的原尿由肾小囊腔进入肾小管,在肾小管中,那些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人体再次吸收。比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的无机盐,都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到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剩下的尿素、尿酸、一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则由肾小管流出,然后由集合管收集,汇入肾盂,由输尿管进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
(二)尿液的形成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
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三)尿液的排出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四)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容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角质层脱落的细胞称为皮屑。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还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
(五)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汗液通过汗腺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加;同时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多。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所以,皮肤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1、分泌腺
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形成的结构,称之为分泌腺。根据分泌腺的分泌物释放场所不同,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二)人体内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
1、生长激素
(1)作用:促进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2)分泌异常:


2、甲状腺激素
(1)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和脑的发育非常重要;促使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促进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分泌异常: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受阻,大脑发育受到影响,身高、智力都受到影响而形成呆小症。
成年人如果分泌旺盛,就会导致代谢旺盛,体内营养物质被迅速消耗,体重减轻;同时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性格易怒。


碘是甲状腺素合成必需的一种元素,如果身体摄取的碘元素过少,就会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促使甲状腺过度发育增生,最终脖子粗大,形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胰岛素
(1)作用:降低血糖浓度。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
(2)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浓度持续高于160mg/dL,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
(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



④神经元的功能: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2、脊髓
(1)脊髓的结构:

(2)脊髓的功能:

3、脑

②小脑: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主要调节身体的随意运动,维持和调节姿势,维持身体平衡。
③脑干:位于间脑和脊髓之间。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1)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或体内,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也就是感觉神经末梢所在的部分。如眼、鼻等。
(2)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或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3)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3、非条件发射和条件发射

人类除了能对具体的信号(如食物的气味、形状、颜色等)发生反应以外,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
(五)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1、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眼球近似球体,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和内膜(即视网膜)。虹膜中央的孔叫做瞳孔。

(2)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①近视眼的概念
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2、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其他感觉
(1)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和压等刺激。盲人就是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的。
(2)鼻腔内的嗅黏膜能够感受化学气味的刺激。
(3)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
(六)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1、科学用脑
(1)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 (2)勤于动脑,善于用脑 (3)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4)保持健康心态
2、保证睡眠
(1)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发育,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是很重要的。
(2)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高的增长。
(3)充足的睡眠会消除因长时间学习和工作而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产生的疲劳,有助于恢复脑力。
一般来说,青少年每天要保证睡眠9~10小时,成年人要保证睡眠8小时。
毒品和战争是危及人类生存的两大杀手。
免疫与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体液中所含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如血液)和器官(如淋巴结、脾脏)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一、二道防线,是针对所有病原体的,任何病原体要进入人体,都会被这两道防线阻挡或者消灭,所以被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通过相关免疫细胞产生相应抗体,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发挥的免疫作用。 免疫过程: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侵入体内的病毒,称之为抗原。同时在我们身体中到处分布有一类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一旦发现有抗原,这些免疫细胞就会将抗原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并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入侵的抗原——病原体。在形成效应B细胞的同时,还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人体内长时间存在,在接受病原体刺激后可以更迅速而且大量的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迅速将病原体消灭,保证人体的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①呼吸道传染病②消化道传染病③血液传染病④体表传染病
(五)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传播,包括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六)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比如性接触中伤口导致的血液接触、输入带有HIV病毒的血液制品、带病毒的针头等,同时母婴之间,在分娩、哺乳过程中,也会造成HIV病毒的传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