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具体指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8:27:19
三皇五帝具体指谁
x}YokKv_9S_` !N 7'y%%Q$Q55PF8J_VjţsnⴸU\zJljQgONT9Li~oox _mU|uԽrelF;zΥNf^pkQn>Μ7ˮ]Z7ZƮvT]~vN{ӞK7nLKeѓ1iX.tQndA+Y7#娝&tnW5^$TX%7c-"t9J|qj]ss4-] ڐ{Nבu޾z=2פXN_ܩ% *U6O+zy:_PlFNDv-k4Pk9ʾ |qGܓ /UF݆+87K:3]U';}VQ_K:t 6|&J$z><$iQ+Kv IKwΫ #&!>#I(L{_BN"E,1y޻+yu/sၯ7'߽}9͆߅kmzr2$ԩCA.fa7hV"Vve<$/~,ΎYXg-Ra_7bfZ[H@O5:w!B nJ? UyƖ)T9koԐRĂRP#pe{Ž"Ϫ#9cu}p_SF,` x\ gH3XP62xcM;ȫzG:5;uk.Cg!̛^="h<4k`J3uQ4 *Stu+\ bh)F&6Q{skDz*ٝ(,,!|ZUZp9!IQd7#ӒxE]bCq3 b$% ;_&Gs,&i>T@S;=TK%^ߝ9O'*WAPzǺ|gyFmF41{@+6OҲOc~ؽ.Ot6u8=Jlw'7`З ,rC`$ªe L*nz zYԽ9$uv۶.~$ߢrFwooV敟T(y%@lj:L. <K(Ak2=mڕUy$]vcPK 9RܖֳJ> -zE\Hk܁'9M)r d3UTP1M}BLOGmhuhJzJ?v) _ TR/4:BЃ+r-gcلvi2䰺oPsFDN?C5=W;ÿW|jH?"J;SmK'z\7O ۧx'{TOJ9x-B>4߫E4Qz J\N^Z!h&2cԡ83;,>}OF3r W'K[S!ao0jp o`v'U&4NNAYR0Lq=2l- ;$\8EV{N9 #sEJVpKľFX󝣾x@q\tftDu08LCPv25kNtO(2%!J`(2Q'C Akgrok OҗgVĊ?$ʳ ,[^-(Y@UL]U)d]/p}b"OF8;uqL%ߣ/1Ф^o5xs~+z=6x g[ڈ;A"Z!M"pSvºm'Q _4GN£?n5/}B!f!S_n 7fZvUJ1ehIoT7PgQIz%NUC&uNޱ8\6ݴ~zdiv˾Ϋy: G!y:n@ Q'{.KCޤrwd*lZTޓ9b \+(MNVH (ٷm賣V YՑ;WCgk8 .E+WĹ;!|.2V744'40k62IΓKx.1ߣkpR܋\3A/(֗IS=U(YqWC<2j_6Lbm[T{;urt v-Yk)֌QЩQ@GB׍X6ha688}Md*w(r«3gWR`ͣ@DDsaWNvLݳSݸ';ڄ*BLȃWKQ.ܪ|ڕG+[Q>%h`(C!2~>ݓw^`nt* ٰG׻}y5> {=^ t4/ 5J4IQM96y̶MAfZSu$T;5* yBFB+M4w:To߫|#7FѰ|o8jz__ktj/9Ȥ@:W-NE{ӼUBYSJS;tp7~noI]ςy%zK56ͳa`%pc#φ,LNPN>0/ gӾ%b#W؞Qފ.-v N)` 0O o 9޲@ؽ^9shC h:SgIu8=b؆DkMT;yxK`fPEWyq= H!GfTΩń0v81$ E,Gʆrޮcï&`Oқ]}L*UnS@&L=suH=_ߧ1h&{u;,HUkA>y%xI$G <,%)nITMſ;1~[g1І3b4q8 %r_swJ#L2d<ǚ^F )0{xb0NJC/ݣ[:y=iAǘj=ԯ* I>Lf]>GX(}ֵCQaIΪ&õJ'$g"76= BA*eyAsVd9sAk A}DBӨ*3W'=V}&cө]"WfW@~O'bcIEu[Az8/N) yʳ:4Ź7!.ycgUqW4,z-mAn 5욏ӅL0̃\R9F6/~s"vCѮ+ةHD$F+Ӳe,Ш.I8I6O,$ɕWԲ/3(b$:;[AG+@hPHP{. żN_ToN.sb >sg i!ЌɀɶT*B> "Rd@!m7G1M0'qWtޮvxip+<}t?"%!2FZ z1sU|G.u ӀE}\Ĭ(rp%N陰VlJOD:aPzqQb)6A E,Z0_ÉjLN - ^L,3E^2ubߧY`$4+Dn*kRs*{ˊc^ʰA8-dz>'w#]eo 93:yolG$/.0%YK2f2R G@q ɤ»MoSɇ9#W婑:v|-D%{ r7yef|H[r8XC4ND?$fPi29@J6CA;[z-5٭{?|m%m Z/C$J&rt WqOx!钄=lh''ەB'+ WL]WJuh=h҉ϻ{xښzw?@<|Vc. -&xI<ǹڄ?}="44Y"LX$c D2jȳM]sKBYs~uJ!}gw,,BmGL$W+gk{u(| Ucn-`pԕ״]M-0u%"R *x >D/!ban1I|1MquɦPYF&y4/>snw opL,ˡgD. +4m.ޏs]R5M&Y&v,Y6>c2t/QARV"hH~tw4y(8 }=rچ%:]۵[L/aXiٙ/T|ɴSɽ"}2 k{w0kI)J*:nlMq/tS`fMȯx*Z\&b¿ȫ)?5㞪Pu[4t!ӳhܫ_hﬞ.PE:d)rdNcF_Xkmԋ,&MT <,2b%{سv3Y$.fO˫F*~1[*P9}d#}2Hm)zhdϱDϒi3X59Ox$iP7=v[<3r2r㡊qFP@,;(%ODUaݬ jDΣ};¿yqg7Ypl 9X$Y'r?UxIDm*SЀ=>hr{sH@&!?p3QHtU|Tpu q۵a$ֻYƱEW HZv ;L؀rSljN:oW[:CUYaoW B/Kȭx|AɷCICc"tkt%K+EIt+?hMi;ywo~L2Ol8Atkj댚3n;_FbIњ8kLU*޶fIԄ@N)'̒ `sdE1$⨟-zifըYNL]#GjKR@Bι܃K\,rI"rmad+-foM^ZfC0VPNCY1&}xif{碉MU5f:U҄JFM;ݘ,Z edi.uuzE5YzO-bg}|Bq+=~:g/Y0ɵˉJS>Pk*Z`gkH+G+\"걱co전(цs`^˪i% k"BT悈g7ZmĆQ?[ ?)|KFZ%+k2S{OnF*2${u4 À/I18&V¶ǤOM} q>[4{zoL0ɁBEeNW4:zד*KN,, D̓|,*yˏnF)xOsH *!dt)P,5`zXGԟ D&T0aFoEc_,zaMt Ϣ\ObD\ְw,4K^s%y-=.97D}QߓEn"kt{l}@4YlJ=n5.=QMwO}2RݼkhK D>M!V9xJ< [-s@7:5=,SaÈ{>m  rZ̮6roNʓm`T6HXQVg5hSl.78qZӽP:+;<{eCOIWſ"N忁`kk$ǖTKrؚ<߼*c|Nʈ3(Y>Ҁzw^PJT{_ϔ>cm˹5"7* k3*9g h@ p6ErIi4[}DSnw[~SOn6kBPxwoPv1Tν}2H!N[QygI^Mh4wCA ^D ivR cTWӹ$g9FYIJErNgxɕRͲc:+{/5xɨ"m#lV;2-NBAܧ@]~TckÄ >1io~AgcI{iDg)rp{gV,F=SBbvb'4joT*K'HtTϞ3:zcOl|%!=}ԩ]zwLGJ3kOѲ{[iB|3mn* %X>P #Ko;٣TI'T|_4XocNMSbCQS8bS/&C ‚bJgD<@8kSf.=@)e0g$(:W6 %7yJgh:EmW;&?,M-E /<-HMutf$:R=ǰewM{v x޹0 t^ZN#ij;%~$9sN{2(G؆NYTsHt>|m٦9:DovݴCBX8OhixS.2^:gCC) ؝&'`&tnUDUzCOGPr7!격99m|ffH6NolVܱ$)sbP+o%x[$x[R}][_r8kKOS2JJ. )C4({ZxA)EIвG|H"};*_$_7(ߒzJ];q>qNW.d40?pHE $DdTTCHdW oq'/W~0ׁwKa)y$بЊR8mbOz?[D8~9M8]3x rj-!i-vL6|񱵠o8AvX)l`L8P&nuŁpΩ.>ʖ1?4'{WUC4X?JE|Wc,CE4Q?@G|О-v%T3@ 1"kxw[;,S@v?|B,:o6 )<}8F!GgN}3p6jy9VDbJK %#4 p>\!?Za E u󎱚Ə5rرY"cQ*&o"{Y! fb=$ Gxe&9 [1pzSQ 7tƮ#К-o^L!̱M+.6"5;ϲwڤt22 {F~t:2&fBN&~{j'/IXE,5cp9or+ES7Ǐo9y| a^;2']_OvX19bz?|Mpe~}"J;qX I$ BK#$ЙÆu($e_=L ># (HTEyƣv $,A;T ̕2W$,4a[e >"dblO|챇*a+fl;v#{Y=ߙs|^wa1~!==ߣ-G;+uuaGGkW~ӽ . AÀ?I_@:ts 1,H!\4H2H Br2㿢B0T0}2$Gn߉ iftH|<|HP(ɊWHʼn R(hS)j 1R21#yP#Y?D#y>)HԗGJF?2^"(C#ɂ:I_"dx%aLI?F4+%y oA4K—s${R$'@Do'q&U&&,5Bh$$x%9KN G닱'>9eIJfPG8P3HpX6LQQb^I*dī3ZUq)'?үYK0~$:(>%G T2ۯQ)JeX?'N7,GMpjh` HkeM|1O!n07yD@k!&Kț} &fp&?BZ 3y(IN+ĉf8Y.D%xR1'z30*?p932͉!tN/M?f:~)Nts#uK:y ?ur񓈝i1jrԇ؝eG'^.EbOتȟ@rϱ4$((5| Tr@9R @QGx®h0  ~ *0 wWCgS.>F5\1BRPNhJB1V( g/bсaJ&a.jĎsqC909!;tB|*#Jx:/߃"*i0(D'2%*Q&25'|DQecs/B5g1(|h`Uhh֫sECus?_HBAd-B >BXwo+^^`bQ؝ĘBE߁=\QQaQ <2\]4He SX06KHǒ\Hr;W$W@%pIY"b 6sID\|Rm|R PJNUJ1!R%hrd0KK%!f阗rVA-.-KM;?򲬟F0iSrrh1G` [3F4\$LSLYk*\=ٔswsM{o3>Lar#PNygHheeShxcoٟty)SmT;O_t,B?"Z5bb>jK@tUIWRo@XVoX(~|!*[HmZ{V1IU\D\e`@]5]jE^aW$KbH +e,KJ|,V4V< C6_u%TVNOȬcof)04>kx"1WU͢ϰN8WH"aV_ VGk ^+btcU>aVP{RV-nFoegy>~ #2~5Xp2اNKn3eṊJf1]@N4+"Nx]FwLỲ«ȖQ^u⼎hWޜ땥2@{&^fCA|d|W>M_wX~5Ï_!߅ S<g"Y6`I$Xa ov h`)aĄ5CpOz&U36x"aC|X8Xs1b٦}J8bOaŢ?߂[˱ff,x&whs7;#rX?oݫUdy/Ь-F8~l:$;潥`4Y!@{ڲ\ ;Uҭ0B.3gk܀(^$1'=r٠|+~ r9 <\z9jo|;Zr.B\<zʧse2 qqt!e$.{etDzӅo0 -b,.t5\] 0ata`΢ eb]Y]?;6lHO84wǽXsWl\]f)E>w1#wEc.E #+0x(c! />3 /axMw̹%0y֊be>k^ 3o-F/4 zzsF/{J!b^gWƵ Vhh<^v6&{%|s/sEQDO?D{{C轓Ɍ92tׄMLFY$f|q+.̇xO 0}1WE\e0Qռ;-|g|cȫ1X

三皇五帝具体指谁
三皇五帝具体指谁

三皇五帝具体指谁
三皇五帝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说法颇多分歧.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还有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 时代之前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 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 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具体介绍】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样,虽均出自后人虚拟,但也表明了汉族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 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遁甲开山图》说: “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东诸城县,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 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说; “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可能起源于南方.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的工作,一切就绪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
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那知来了一个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老大不忍,于是再出来与康回斗争.
康回是冀州地方出现的一个怪人,生得铜头铁额,红发蛇身,是一位天降的魔君,来和人民作对,史书上又把他叫做共工氏.他那一邦的人熟悉水性,与人打仗总用水攻.女娲氏运用她的七十种变化,到康回那里打探了一番,回来后就叫众多的百姓预备大小各种石头两万块,分为五种,每种用青、黄、赤、黑、白的颜色作为记号.又吩咐预备长短木头一百根,另外再备最长的木头二十根,每根上面,女娲氏亲自动手,都给它雕出一个鳌鱼的形状.还叫百姓再备芦苇五十万担,限一个月内备齐.又挑选一千名精壮的百姓,指定一座高山,叫他们每日上下各跑两趟,越快越好,又挑选二千名伶俐的百姓,叫他们到水中游泳泅没,每天四次,以能在水底潜伏半日最好.女娲氏运用神力,传授他们一种秘诀,使那二千百姓欢欣鼓舞,认真练习.女娲氏又取些泥土,将它捏成人形,大大小小,一共捏了几千个.
刚刚准备完毕,康回就率部来攻,故技重施,洪水开路,女娲氏就叫百姓将五十万担芦苇先分一半,用火烧起来,化为灰烬,又叫百姓将烂泥挖起来和草灰拌匀,每人一担,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女娲氏在后面运用她的神力,只见康回灌过来的水都倒灌回去.康回败了第一阵,就率领部属直接冲杀过来,他的部属本就凶猛,这次又吃了亏,更是嚣张,这时女娲氏所做的几千个土偶个个长大起来,大的高五丈,小的也有三丈,手执兵器,迎向敌人,康回的部众几时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惊惶失措,败下阵去.女娲氏立即吩咐那一千个练习泅水的百姓:“康回这回退去,必定拣险要的地方守起来,他一定在大陆泽,和他的老家昭余大泽一带躲起来,那里他筑有大堤,为防他决堤灌水,你们一去遇到有堤防的湖泽,就用我为你们预备的木头在湖的四周先用四根长木一直打到地底,再用几根短木打在旁边,他就决堤不动,因为大海之中,鳖鱼最大,力也最大,善于负重,我已经到海中与海神商量好了,将几个鳖鱼的四足暂时借用,所以那木头上刻的,不但是鳖鱼的形状,它的精神也在里面.”这些人听了欣然前往,女娲氏又带了二千个跑山的百姓,携了缩小的土偶、石头等物,一路赶去,在大陆泽和昭余大泽彻底击败康回,康回逃跑时遇到那二千个久练长跑的人如何是对手,居然被生擒.部众将康回擒来献给女娲氏,女娲氏历数他的罪行,下令斩首,咔嚓一刀下去,却不见有血冒出来,但有一股黑气升到空中,原来康回也有些神通,化作一条黑龙蜿蜒逃去.最终与女娲氏的部下瑞顼氏在不周山又一场大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死.
于是出现历史上记载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康回)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他能够沿着生 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 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驾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开始显露出来了.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他是传说中主掌稼穑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于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神农氏还教给人们通商交换:“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些传说都是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说明他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之祖.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传说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炎帝】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传说他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颛顼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父亲叫矮(jiao 矮)极,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享寿百岁.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黄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太皞】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少皞】
少皞,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3197.htm

三皇:神农 伏羲 黄帝
五帝:帝喾 颛臾 尧 舜 禹
OK

《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

全部展开

《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其余几位则看法不一。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了人类,其功不可没;燧人钻木取火,让人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难分高下,谁能占据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难定论。
再说“五帝”,也有不同看法。其一,称“五帝”为炎帝、黄帝、颛顼、太 、少 ;其二,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舜。这其中的炎、黄二帝已被大家公认,其余几位有待考证。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而帝尧则是黄帝孙子的孙子。他们都是黄帝派生出来的,似乎应该只占据五帝之一。舜是因尧禅让继位,与黄帝无血亲,应占一席之地。
其实“三皇五帝”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收起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不过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

全部展开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不过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收起

三皇五帝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说法颇多分歧。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

全部展开

三皇五帝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说法颇多分歧。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还有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 时代之前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 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 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具体介绍】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样,虽均出自后人虚拟,但也表明了汉族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 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遁甲开山图》说: “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东诸城县,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 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说; “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可能起源于南方。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的工作,一切就绪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
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那知来了一个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老大不忍,于是再出来与康回斗争。
康回是冀州地方出现的一个怪人,生得铜头铁额,红发蛇身,是一位天降的魔君,来和人民作对,史书上又把他叫做共工氏。他那一邦的人熟悉水性,与人打仗总用水攻。女娲氏运用她的七十种变化,到康回那里打探了一番,回来后就叫众多的百姓预备大小各种石头两万块,分为五种,每种用青、黄、赤、黑、白的颜色作为记号。又吩咐预备长短木头一百根,另外再备最长的木头二十根,每根上面,女娲氏亲自动手,都给它雕出一个鳌鱼的形状。还叫百姓再备芦苇五十万担,限一个月内备齐。又挑选一千名精壮的百姓,指定一座高山,叫他们每日上下各跑两趟,越快越好,又挑选二千名伶俐的百姓,叫他们到水中游泳泅没,每天四次,以能在水底潜伏半日最好。女娲氏运用神力,传授他们一种秘诀,使那二千百姓欢欣鼓舞,认真练习。女娲氏又取些泥土,将它捏成人形,大大小小,一共捏了几千个。
刚刚准备完毕,康回就率部来攻,故技重施,洪水开路,女娲氏就叫百姓将五十万担芦苇先分一半,用火烧起来,化为灰烬,又叫百姓将烂泥挖起来和草灰拌匀,每人一担,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女娲氏在后面运用她的神力,只见康回灌过来的水都倒灌回去。康回败了第一阵,就率领部属直接冲杀过来,他的部属本就凶猛,这次又吃了亏,更是嚣张,这时女娲氏所做的几千个土偶个个长大起来,大的高五丈,小的也有三丈,手执兵器,迎向敌人,康回的部众几时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惊惶失措,败下阵去。女娲氏立即吩咐那一千个练习泅水的百姓:“康回这回退去,必定拣险要的地方守起来,他一定在大陆泽,和他的老家昭余大泽一带躲起来,那里他筑有大堤,为防他决堤灌水,你们一去遇到有堤防的湖泽,就用我为你们预备的木头在湖的四周先用四根长木一直打到地底,再用几根短木打在旁边,他就决堤不动,因为大海之中,鳖鱼最大,力也最大,善于负重,我已经到海中与海神商量好了,将几个鳖鱼的四足暂时借用,所以那木头上刻的,不但是鳖鱼的形状,它的精神也在里面。”这些人听了欣然前往,女娲氏又带了二千个跑山的百姓,携了缩小的土偶、石头等物,一路赶去,在大陆泽和昭余大泽彻底击败康回,康回逃跑时遇到那二千个久练长跑的人如何是对手,居然被生擒。部众将康回擒来献给女娲氏,女娲氏历数他的罪行,下令斩首,咔嚓一刀下去,却不见有血冒出来,但有一股黑气升到空中,原来康回也有些神通,化作一条黑龙蜿蜒逃去。最终与女娲氏的部下瑞顼氏在不周山又一场大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死。
于是出现历史上记载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康回)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他能够沿着生 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 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驾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开始显露出来了。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他是传说中主掌稼穑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于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神农氏还教给人们通商交换:“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些传说都是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说明他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之祖。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传说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炎帝】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传说他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颛顼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父亲叫矮(jiao 矮)极,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享寿百岁。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黄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太皞】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少皞】
少皞,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3197.htm

收起

一三皇:
⒈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⒉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⒊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⒋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二五帝:
⒈黄帝、颛顼、帝喾、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