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冯友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9:53:49
如何评价冯友兰
x}X[rK݊@ǧw!,cf $$ n{;deӴF(Vu=NZU#:ݥ q]Vߵhrtn}#Mf׵f1 U|׶UoPlUcղ>G699vWV (a*z.ݦo(E]Ys xelIAz'^7iײSݤ0OF0g#Z)6#b6JR7/ k\5jz!!w@=bŸ":w 曖.c $-f Xt:w 2]LŌRBgA %!7o>^>9zI`Oxu2F\@bDž ..gwuɔ?y<ܨKԳR:R=! D5+R&TeDH?)0׫{sM }?!9d m|72|P` ȖiQzW{ pyȾG^)qETi| ȬL\qPEיUCTR4O"A&tRSIӞu'&RŜF[Nat$`V`$ipcT5:Zm.oѪ'PSy9ޅ 8Maq^/f$ eqdS2PaܣYQ 5P T!l49T)w|kTYG 1-dHBZ']A6%)'T\=}5yx D֧?ggq-榒ZbīwYD(Dx;$ןP&=èQi!]2rW#V #\}0aܽ""5`#H<_ZnմIgӳ_f34ZRfpr%M8JHV"`5ݙbbfCNN=8@J'3?W-Ӄ/vP< Ǎ#q ?x"X24w<`, WB <7pw}% /fs!$.,L.hep`=hQ[m@Bhϰ*E'm87{ jVbY_7 (Mc, q!mYΰs(Z^'@џ a8a\Qj"`??,?}P+R.p(jWX78_!η``9d=B=^!2䋶MƷdP5.vgm4W+;~{C^H TyF/jwԯ5vek+2+| iJxsc/l&zz/A\o&@Lmax

如何评价冯友兰
如何评价冯友兰

如何评价冯友兰
刘东超提要:本文从真实和意义两个层面考察了冯友兰的学术和人格,指出其新理学本体论建构不甚成功,而其人生境界说则基本上成功的.这两种学说都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和影响.他受到指责的一些学术活动主要应该归因于那个时代的险恶政治环境,而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其个人.
关键词:冯友兰 新理学本体论 人生境界说
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去世十年后的今天仍时不时地出现在学界关注的中心和边缘.这不仅意味着他的学术成就拥有巨大持久的力量,而且表征着他的思想和人格具有较大的问题性.的确,如何认识和评价冯友兰一直是学界议论纷纷的话题,其间的分歧和差异至今仍然大量存在.本文试图通过方法层面的思考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如学界所周知,对于冯友兰评价的分歧意见集中在两个主要问题上:一、的新理学体系?二、的个体人格?第一个问题关涉的是作为哲学家的冯友兰的哲学成就,第二个问题关涉的是作为公众人物的冯友兰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判.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相对来说学界对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评价分歧不是太大[1],所以本文只作简单涉及,不再将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至少应分清两个层面,一是事件真实和文本原义层面,二是事件影响和文本重阐层面.前者解决的是冯友兰自身人格和思想的“真实”问题,后者解决的是他对他人的意义和“可能”问题.说得夸张一些,我们应该分清两个“冯友兰”:一是真实世界中的冯友兰,一是意义世界中的冯友兰.当然,这两个冯友兰绝非截然不同,而是有着极大的重合面,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本文看来,这种理论分疏有助于将许多纷纭的问题说明白.下面从这点方法思考出发对这两个问题分别予以探讨.
一[2]新理学是冯友兰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六年用近十年之功建构的哲学体系,具体阐述在他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之中.虽然这六部书涉及到的问题较为广泛,但其核心内容共有两部分——本体论和人生观,前者基本体现在理、气、大全和道体四个概念之中,主要在《新理学》一书中阐述;后者基本体现在人生境界说中,主要在《新原人》一书中阐述 .这里所谓“核心内容”是就一个哲学体系的重心所在及其可能达到的较高学术成就来说,其余部分俱可说围绕这两项内容展开.这样,对新理学体系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对《新理学》本体论和《新原人》人生境界说的评价.下面我们的评价便以这两本书或这两种学说为主,同时兼顾其它各书.
任何一种学说就其文本真实层面的得失成败来说至少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它自身的体系化程度如何[3],即在逻辑严密性和思辩深度广度上所达到的水准;二是它较前人学说增添的崭新且正确的质素有多少,即在形式工具和经验内容上的创新程度.从这两种因素来考察新理学本体论,一个方面会看到它有某些成功和建树,另一方面也会看到它有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从前一个方面来说,新理学本体论引进了一些新的语言表述和逻辑工具.在语言表述上,冯友兰将西方哲学概念和中国哲学概念相互参比对勘,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表面上还是中国哲学概念,但内涵已经有了变化,理、气、道体、性、心、无极、太极等便都是这样的概念.在逻辑工具上,冯友兰有意识地引进一些西方的逻辑知识.比如关于类的逻辑,《新理学》中对于理的一种解释便是从类的角度来论述的[4].可以说,折中中西古今或说半中半西有古有今是新理学本体论的鲜明哲学创作方向.应该肯定,这一方向的厘定是新理学的成功之处.这也是冯友兰为他那个时代的中国哲学增加的崭新且适中的质素.
另一方面,新理学本体论中存在着某些较为严重的逻辑不自足或失误之处.我们以新理学本体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范畴为例来加以说明.在这一本体论中,理既是事物的本体,又是事物的标准、极限,各种事物之理组成了一个“洁净空阔”的“真际”,和现实中由具体事物所组成的“实际”相对.对世界“真”“实”二际之分是新理学体系最为核心的观点.但是,冯友兰对于理范畴及其特征的证立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下面我们分析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