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C.唐朝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2:13:01
1.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C.唐朝实
1.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
2.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3 北洋政府时期,农商部按照当时颁布的《商标法》办理注册的第一号商标“老兵船”.此举措不能反映北洋政府
A.对国货品牌发展的关注 B.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企业
C.对发展海军事业的重视 D.鼓励实业在中国的发展
4.《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个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促使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转移
D.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5.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6.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7.“垮掉的一代”是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一群人,来自不同国籍,他们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拒绝理性,认为这个社会不可救药了.”由此可见,该流派兴起的背景是
A.种族歧视、毒品等充斥着美国社会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
C.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D.世界大战和危机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c a c d d a d
1.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A.秦朝确立郡县制 B.隋朝创立科举制C.唐朝实
第一题也就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科举制是新的,在它之前是九品中正制,完全抛弃了旧的,所以不符合,郡县制在战国就有了,不符.废除丞相就更不是了.而三省六部制在九品中正制发展起来的 7.关键词是美国,拒绝理性,不可救药,可知是反传统,反理性,而美国经历大危机,容易联想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