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0:22:47
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x}n#ٕԯ(;k g1ۘ1 %Q"U(()E-)qђ)+5#F^a )ee{ƞ *;ˍ3cZ[-uc]?CM~_}m+-\ybW͠^ŷ??w V0SS?1kf([3,Uݿ쨝JvmM_ͥeM)y ǖj^wg}lwk0kgC+ɻخYFov؍XU*JbS/r ȂŶgcYvҫv0RKM0QV9^fVKa"o֏Ai/V^?]iNGl/XuVdٻ r*c ?u{5s?kSsizOgW>`7 Jʔ 8j@V "=SeJ{;joT&(Ƈ+vz+:&ž1ݺB$>Z:#cfY+&=@JX) e"n hn/ [ɴ[1/2^a$m0>=stcV^%?fuqaK@l9*f_..@hUyuqDQhW88VD\5VkWXCs4*fJmLJLeit%E?~7TAR|Zp)SVC!'30c9 ^1kﺫLjhd=kY~ExkМh#~b_F-Pj15EnavN~(x0Ԡ ݃ݾ>(!i܍Gլ:4NVI5 z[`6Ь&w!;}:-s#̑!ݥƏ:~ftXkXqj讠m0 T]S(c:mF`:0FXmcVS(̰h q%А vϵI^@ Ardomm^ 0am@(zj ̖ב\PvňcĢbv9z?~J5` n>ʈ٨@5to@Os `Ll+D/IgEB< F*ְIId֯@5 R1W<ק vC.I@?_Ex|M{kt G^` jV;%VY""^ǴMc 콨PYW(%#ui\ӿ[5U?$tɯ؋Ⱦ~O&-8(zÆItE*/D^6đ:6W{~;x+.O^vZq[tYD ]:pVܺ0QKݬPpqBQ~hJ_i_AEL/=}傲(XRM70s 7wU-P;{I'Z!m7L #f`N#ks{f$a* &]7΍ C.sTHŃoyFO1 }|o9w:/xl23K >̬ ,v E,8BΓW{Tfe[x!끣\'[.G =NŖS0*aO`*k :UOυw),s뎴<'Vblp"Ժy#}1ȋ4EN$ K x!`'Ot<4M&A |`ystX -Ug1J /3:\Ҹ+i~ Vݚ -Joxԃk$m.9ZҁXgnpyw0_|uh%&oK IjXڌąI,~E/d$07 5LhQܙZ6Q;S|'[ AҶay'& RiUGArOl] 8D*(+싖Y SpEtvdU ]c^ k!f $!a PW1+QvL ["6jHY9k~>o$ "i6[Lhẗ[YR82 ps.Ӭ#_,8Ȁ4 q*KhoIe@1 >jΌ'DF%t%HA%K 8^(QM6D 42>9o-h{F%e%jEG*59iwUpadS& Y1P勘2Nr#EY2tr.BTg4`o.hƂ I$v`D8TG#9D4&OEvJ!gf9Hk/1#+i_HN,?#!)`<҃35^Wq<{dt՝tdt|*1/^qv)1DLd橛 Β*>5n/K,4XA>&MN:F#Ci$8s^Ћ7$UH%<Ut8%/9wڭ73wЭcǸZ~%6'?(9DK?J5:#Tld?hyjתo($"m:}ejB%SOZ+P;iw'L;]&2RR2haÐWbX sD{qZkd/ ^|#m.i対Tbd~N s;Ø$ucrp|Sv8\E{Pd$~Pp -gx19U2GIP52ese`+ ħl `K ޥfDi'qg5$LgVÇ) pU&XN.1!1GԫDH0jἒ6%ׁ 7ٸP}zf\NWeqe3%}y)%)~Tr)9 /XͳwHq)*R=l^< )1]g̽55Z4N)N >2}>cBbkXS&{ CtFmbh5IR9)EM5v$î7Fd8R rCfvk=^{~mLَ .lNf ,¸?h^,fPDBe$d1]liZe&#,k >8jF9ܶXP__j)AM #ۅfz4Jݛk"B-VNNj )&-2>sJvLx2zFŜWP'1eyʈ+:xDJp=edJ=(n8JyʠZsI~H޿:WQB9Y۶M vX+K ,(TScArowR{kb[xХKA"ڥS J # 7wLLcҫj =3vߥfЬo7d)=j 9tvmMmb;b5vpI飮A] | ^KVQyU<%a>]Hu/qV#:0mrTKBrMJ~r؞ɯF3/y) ׳˞Bp^2BI.~X-Aw\` `:ڻ[Crȃ)ѳљmm`0r :s R~ooU>edX4u_ڽIƩʮfطI_I6v"m`y d6Lpt 3/hv@fݍft_[|++NS9 %<EFќI0մ[STR}xqB.(Da!&V930[B.idh; 58L;/Yċ -\zC*L\•@ L-EG1~Od-S &/O$7X$aUbbo*PHK9G &^4?GJ=IVȔW).ߥtɕM2ƩS NYѵf#5Za/D 5IK %^RM%@#jb,;El ʐ<%ѯTcC<5إ䘼Xt#٠ .I5+5^A C-!~>'PY|*"Fz;oK@E]zoγp>u6=Ԕ2ř%J|岺^ĦNXTl6;7~yjMF C (ZOE&ח@<."RRa4?g 5奈?v3<`aqN$@KDoLIΛ0G)Y zw@ϓ 'dxZU9Q Mr˂" A4@=Lm\W4bƂŶwK@PꤙaqzshfĈrc 餮 \3~^ǖI~~&&qɚTԳ(YE<: Sm ^t O^[42]^>B {^.mpF'ێUHj^jJSR]Y RBǀ:J9Q)(/_%=0QnО (s/LbN&#rѽjaEHNYR5GMOw׶uG$ d­ cPu9PwG.LTAqTRṄ e ށ,Z\NՖo4q7A%hVM@SK""BX5[J:W%t 'qjwR6Mx0J0yE/LYT,)5PtUYPFKD 8VW9}@4 Sqs"n81X|P'{5qU i3#Z^#E{󬡇܁f[PNs "A*k + z/S]eaDEJ/PdWJDsp0=,X|.)OFgC52zok=EaЩ?1s"͹}8 )&0׿gH_^US?G;.Rt wU񒗴0&.y:43^Z=qUɗ )_6;Ui9rXNk:*i܍y E0X|~f_8Ek hy,0h[@IA1:ޅ*`3iĠMzƦ] ǙP=O4eR-?}l-݃Q~dZS;m*M ~) Fy􂢠<)["KV/P<劉vRtP> Khg䦯RBc-gB65ZGtjLՇ? |nJ#ь\a._.f2m[{:'-%HGMT_ʑ\u-C /+jf S]l9D/f6~iZ=T'+#2Z*"c%)Јnh@ct w-xOOh(-JڙC?PpC"D' KEW悅C>BB*osKOfDc!QÌ|Xde"FZ4*#މ?cNNfVL0]%4+q'o&q5o*SoЖ?) ސ[LWR?kc_x~ӈFKg% G6rmz!>tJ;!_ɤ)e^ JT˪g)_od^}Kdo.A#^Wв! H!XI~ /c5@[(Q{-ȸ^4F%tK?k ^M^3$b{Rwݓc I~^9&a^Fel֏&MB h/ݤ[t@)p31_xE5482Cݪf霸F tACj9iv)'Scɠ&&5{Dڧs'VĊA?J9wR

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务必要复习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把知识忘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们带来帮助!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
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
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故:在文中是指旧的知识、已学过的知识。...

全部展开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
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
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故:在文中是指旧的知识、已学过的知识。

收起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合并这三种解法,也许更为...

全部展开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合并这三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近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除本章外还有三章。

收起

温故而知新:温习过旧的知识 可以为师矣: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中“温故”和“知新”应为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是指...

全部展开

《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中“温故”和“知新”应为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当然这就很深奥了。我看你就取第一种吧。

收起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

编辑本段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

全部展开

编辑本段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通“悦”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像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汝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汝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汝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汝,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汝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向他   本段理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编辑本段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词语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本段理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编辑本段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逐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编辑本段古文翻译五字诀
  留、删、补、调、换   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要留下。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删:有些词语是无意义的虚词,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补:在省略句中,补上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调: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多用于倒装句中。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换: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编辑本段“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编辑本段成语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择善而从: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编辑本段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编辑本段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

收起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来源固知新课堂...

全部展开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来源固知新课堂

收起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合并这三种解法,也许更为...

全部展开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合并这三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近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除本章外还有三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