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哪三大名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1:06:55
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哪三大名楼?
x}ncɖݯ$`uʬ[o_f\WyDHE8I8$`Kqy_Z{RCV` qb{&S\6mxlgn??Oǿ'x}oO+=;ٔW &ϯ4k;WvpNJ Iʌ";65|DM;efSDMddȡTl7%VqdV=0S4#L6^϶29xi5 V8:ǧOfNyݕvݫjߞLvɘ)WKpKEBk;/|/P N>[kf-[kmI9s:Gz5+spxg&;ó֙iV/no߹jR_`WL'o ՐSɿwO;\,KJ4j"w$t;j^ތ20։?"Fa'S<:.)<8]rO^Wq5~{9 vS1ib}j^Y_q$j1͌,8jz pvmyhF5JI6 G7p)y+oÇ϶ز{1?6}H?9{u|QglK8i+ 30xf[qd5n8;| I;^,V0̆e fJ/gH>~=J~x Lrkgvd;`D#yJY b +:]gҙN~ ޢlblo݋{ZY؋gl( li`Y͖{NҘӛxV&yU u<\vWKYp曻5C(Rgh# qHnT{ӍO9fb۴ ;ގ-H˩ jZߕ9Ev 2{!h6kw;01>"ܹ˾g;*ChD0ϯp~{{\RDLE՚y h$ᷗ/_,o6=0q'3E2D.4L/?>ߚn܌^0;l:Lh}3ĞL j`G{7Ѳ@{- -:}hۋ ,oQ6߯ܩTF5>p@>ͱF:6cص[oQ{UR.m/i 2nJ-_~v~Gڅ}F; { ~OGA|i;Iѫ91wLŞ'p+ҁhIùxvҫhVDN3M1u/U=nFa"wz{sJr/֛%@Vc)F|v}` ٿ0@T䮛+vt}뒵SдG7w!5:t1-, D52{sR/._).o33(J6[O ;hS rq.l"U`I/$,xP+Bba^ 37z<piSLd/EB;t^ 4Ц^>1PG 3K-6{Ɍ4ZV }'Q's0~``M=='h40(F|G?<H,u2$XKinюfD0HrZOijǩx a3`1"ȕs|Ar. UמeZWhC9 O8d5.%};V^I3?V>"s,_3;v}[ݧ{-v{d{Y+#CjZC0k ߅Иnapƴs#>bkEI&uj րmvW/U?usEۡ [hm I=gPE9I?, %di&(H3 winj<vc`~k s3ķ u^Ƿy_;,JYKj[ b*īD, !0OA{1Nr`>'1k rΉ\'=}~?^]{^\P[sӃ׽7za DXY˃PHVD 6#v Ki%BOۙR@X;B 8SJ!q  Tͺf@ihʛ`M{?@}{}>''mKBsmKHL!Xw+#ZNA6:ci.ėl5Υyѭm3wm%OǕSO8G_r*%9KQgKTx'e-f!a* $Z-;E\0Rf{r\Nnl>?Z2#A>DO1M{((S~0~kz`$Vgལ?sB߳jq& t}!.j}JWߡ{|-$XE"UcLsӼ5pQ^' WޚљO)>3=sunP :/[ Rb5B,NŖZP7`i_>wI n~^'3TkV׋qŒSbTWP_."e1i?7W:^PZ3-jڥWʮ^zfd}7~44]Y3?!"lCYQ$cBy|/O:4gYؠ؉{mFTf|cV3j 鰢ϦnH+)wLL<{('QsݳF'1jWQy *bKG,a+?a )EUD׫PHb?NxW'ڌ;M87l71{-mM?Fi>H':ooXKq1qPwQ1/{B?Oc}7Nf|~G3+;hi 59y їBVoNG4@3!{"biF >!E\%bl@ m:eWԽI%>{RCoO,ʗd@aws1*H}zf̽5+"0.hFkB?.^5(̧lS 4Ot;|OJ;[Fgpf9Cc2u 匷h62:!6KμNT?@{z&.DԨgKsMW3g6G'`ʾD+>B=R̎N6a^- $BT ܨmʦ')f k+gEKΖތ_ů& ŬVC ⪾LKӾNa5πz(p{*I. h$2A7:ΒD vu՜d} qgI;mdDɗb0W6T 6l?-e4˻@yt.VY`Mγ$LDEYS3:ӣ/ngB)0?gb2`Խ(Kp3[yI+pȜs,ڪ(YS`bn鹊\3KOY+ՔۋɴcCTMܳő:m)$'kbtij̵{JqO??(JrI0X͗@H Zy}1ܘSM)|E=ӝ;ӫ/?X$}yY2&|ɜOx<ړM_L?L  #Mqean̸FsS C50vT~S;GG_MpwRQ(7uH~ؚ¶tkϪ}/cl6GZ9+T]"i%PXKPCǏ۸0޴d:%v(ԏ(czaeŤֈ~pF3_e3bzvޱgΘZFzڅR8Cjyݞxb[ L[2SQڇ1d7(Ah\q]x[JG"2XݧsyFaDM1Wⷌm B&vgnj6:7#PQ_"ЃإMcM4'%o7y."e)ddCױN%5Ŭwл9g7Tq&0Hj\.iAq0*7>v}ҲC ^%h݂%Kn\tzBUj(|fSV(w e\ |'0%XǽJ ߬U5$x6ְ>,h}m+Yt6E"9\jH8l魦`:oH}cb_<2I}Pб8ZiAn*}&|vbU!ܘzQ 'ڙeD;s80ؼ xTj 7H&#ci7D ;k#aO hua5/)aHΕaE0{M9snǜ#wEZ !# +CwӥX@5NIHY w֯/~侜j8HQ;8rP`zݮqچ$tx]ހo?Yu-LDh6y$J,Zvkzq3OtXlԍLR[=3 o = $_i%7tnև4m( zhbꦽT$\#Pu /Bӕ*y'pFŸ>ß,n%&S&J bDE#.Y'= ӧ{2j_~˗ IcB]rL_y:?:t4ʳ TxMs(6˯GWDJ9¡x|@F" VIwz|kӛ~A{3 9ҹa72v15@dQf1|:JCUlj"33#EqX>9nAaƟLZŘ>-!D}\,#mw (JDMƔAA/fr5N2Y)4}.v@VF8Fkˉ=T/p{W'|6!0蘍YѹWK\tc0ϾrA \ӫD(ˤ*6SӚ+ Z}Lt)MkY(Q )ro1Tم$.UWUJ[̪G+t +1UQrX]6`֤[V+|JaiiyUM.i\uNOj(xרpI0K{Ԃ5q8ޠWD)I̤O}7~uwpq!$2ar%wMlՔVC 4ӪԜI!:{mۃ!Ytg0C<+P/x'3cIfA~!7rvה?5 J:gHt3@-GCNgW=ZVT01k~ \'*oT?-)Βo*ӞT4HՆ h6HvՌ=e"L^mOv3-k~hS@BY T hd[N$JfqVCnd'TՀQ *2"VVv0u"uOU9RǣX &pM Jap'&9(rtG^r&اS Cj~SO+f:pHSݺ;Jif   /[<8c ֵQg&vNv"%FtP~(=,ޔ`xPc11LVדDR)*kp`طi[ ;r3J<$ "Cme3\'OɖtظM]!$ eO$* ESBӢkwmnδWӵRv/1ki)Bnn _ȑ<رG$Mߔi;(cSY"u k$1pfoa_Dr@[tՁ@mUN T#):hEC w:ߜPtFX)%G^N*ImTKY% T)VJ"Y۞ij0 @Z^/v/G I Nڲf[2 u4he3m!jIჍ 11y{w"rҤ ؏kI @Lnͤ]^F?PdS7'ҡ$9#p;!Xrg5_HZK+\'&IiϬo=E*p'%"H`l{1!nr@/'; ueH>`(Rw5 7raR6t.#NS1YF#+fA&'!2 _1)hb~'9"x0g+D)9ZMKtSAiQ1J좜ob, daT-*TCWG~5zz]LLK9x1gaȗYJŎ})zW}sIJNpW?rb#lE}Lgdԩ>cC<^U6 T\ƫݍ;KPęVLcrqu#f㸆9J'sEڷw/%rv>Hr;{P _0X{S G{{O&i)%{(sd}6"P#핅y؍+'+8?^;E۷kj?XR3P7uRI,3JH'W,l.$nu\;,pmÿ}cW#9D4ǢɽF lq/J7(l3wCV_b4Vo0 ;[N?<~V&* #㺃&nn Ƿ: [&@Sn}'L;>#vN5* yN'U@*Yw|ͷ|4ͪWO67^ۺXѳ7y.:6QXshۗϳT`g@N;yֹδ diD]M?abpfR7ɴ-;8,# ,`.6z#)^xWh)`p ]deN ?g ,Sb]ֲo^v+?| Q<^gLqg~+3qؕMj0drbY D|-`'1Zwn[鱷{*8<׼Wg xzE&Q)@PwB6 LU|1_|v7BNYA~"V%O4qi"/EF )Q.u3[a\C,A+!M-otx ¸+:b3{y:03gM"&&D/.CLl>:퀴mu[ጤa%&X7nyBΰ?r߅[t/ۛ1Fkc`Q @/q['uT25\@5#^Gҳ bs%B_xL ]ڙ0&'.\9{liL&!g|xd8sŋfNвeQ [nbn0>LoCۂz֩/GE`ZEHO#|b^\{; '.zATu.C pw u:.ak!ȷ:ϯ&Wk$|!=8xzTL7GAi&%2&_>ڒw~t_M-)zL+m_:hp{:CK36m߽jF2NL:m뫵L7>{k8Z\h9Iҙ_??>i5֟;Ua4ԉM1 VzS)bGn> * YT˾F7ﱎK&^Zju}Qy1>zRVWd{(6"MH"<7yrJ,(,8Twar|#7Өz?7$g2:i 7T ێs ok¶aI8"DA_vb?zm2Im!g ծ}ӏ ͣE5 N2hn폀 S@La#=?. 3SBnvĽ:G1^$<$:fS}9WL\^␥c~eA@xgoCtJ|I0Zx8%]dizis-|Eu4DwOm}5g#&we%׼\3s  K:@x>ȼq$8og`4UL3OxWC2y){I8D)\k^ߤ]A':3/v/Zwꭠ.kw$&I] aqɹ?wf"q$,uuZ IȚ?qc3D PG]ѵыd$Q,#'\m:bz;R uMIT[KApA&O"76ѝoд; 9pLY P@脨'8AI bY +OV%SYwm:SO=f0\7In/îq9w'ʌMnں87yQ8XO@2oZbYX-0+ O^sU,>V^@@Jh<akyo7dnC;*ʰ^VRq3r=B2P<"vR3"$5 _o{yĺjkC622l?㋉kU䮵F>u<z,BG)nxhiDG>r,퍶; JH1+ KbؾbHgIYۻ ::{Ig*C0Cs,O2ӢM|3S}\$6SXua U? V* |[ )NVm(P_x\VN X ~~iooh Z\4z T*G'S ۞US&G8h૒W] K#,[K.Borxm5k͛ɧZzrKF2Ͳ'N Z!5P-GB?=3? >jXe1fm=@%G2kkK|ِ3@rKbZ᝽ YngnK\Yh5+%΅KL8qJ(w6K}F9 Mソ;`IIH|ˢI Jޗm}]j|>yQ8ErI߯gon0zPZ8) F=P}@)/un9ە{ZLlI\zjӇ#Ό̚uU'?`\GS~* CznlYbOL(_{}N,Мebs<:5;(7RKYsuYVCYۧ0e}X@aY?DŽI?5Y3[њ 4-'u5^~pqo{S֥r0&ӆͪ}R>> gë 9 wm~v<

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哪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哪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哪三大名楼?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ps.
黄鹤楼,位于武汉的蛇山之巅,据史书记载,其始建于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用于战争的了望楼,后成为人们登高览胜的地方,黄鹤楼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自古以来,黄鹤楼有着许多关于仙人乘鹤飞去的神奇传说,乘鹤者也从仙人王子安到三国蜀相费�,最后演变成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如今在黄鹤楼旁就有一座吕祖庙.唐代诗人崔灏也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历史上曾屡毁屡建,仅明清两代就被毁七次,重建和维修了十次,如今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塔式楼阁,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而今日的黄鹤楼则更加雄伟、壮丽,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归来的黄鹤.游人登上黄鹤楼,环顾四周,那烟波浩渺的大江依旧奔流不息,映入眼中的却是那万座高楼、云涛烟树,听到的是那万吨巨轮发出的悠扬的汽笛声.
岳阳楼,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三国时期,此处为吴将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扩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改为“岳阳楼”.在宋朝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撰写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岳阳楼久经沧桑,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如今的岳阳楼是清朝同治六年重建的,整个楼的建筑为四柱、三层、飞檐、纯木,主楼高达15米,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也没有一道巨梁,12个飞檐,檐牙高啄,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顶楼的楼顶貌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别具一番风趣.
滕王阁,有“江西第一楼”之称,从唐永征四年始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历代屡建屡毁,数度兴废,阁址均有变化,但都在原址百米之内所建,成为历代江南的旅游胜地.现今的滕王阁是1989年重阳节落成的,位于赣江与抚河交汇合流之处,主体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高台阁座,高达12米,阁高57.5米.其主楼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苏东坡手书的“滕王阁”横匾高悬于主阁前额,正门两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巨联则是毛泽东生前所书.阁内还有巨幅长卷“人杰图”和“地灵图”.滕王阁的有名与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密不可分,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百年来为南昌城平添了多少风流韵事,真可谓“序以阁而流芳,阁因序而传名”.历代先哲前贤和文人墨客的珍诗奇文,使滕王阁历经千载而不衰.游人拾级登阁,极目远眺,可览八方胜景,亦得四面来风,抒发怀古之幽思,尽展今日之情怀.

江南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
目录
名楼简介
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展开
编辑本段
名楼简介
  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

全部展开

江南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
目录
名楼简介
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展开
编辑本段
名楼简介
  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了。
编辑本段
滕王阁
简介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
滕王阁  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文历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官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王安石的《滕王阁诗》、王安国的《滕王阁感怀》、苏辙的《题滕王阁》、朱熹的《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滕王阁》、文天祥的《滕王阁》、虞集的《滕王阁》、汤显祖的《滕王阁逢琪叔为别》、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所以令人叹为观止。
风光特色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地理位置
滕王阁-地图
楹联
  如果从数量上看,滕王阁的楹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骈文,其中写景的两段都可视作滕王阁的楹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最经典的一联当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它著名的楹联还有: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名城名阁名诗名序名楹联,中外名士咸集; 览天览水览霞览鹜览俊彩,古今览胜同登。
  高阁更辉煌,明三层,暗七层,誉播四海,历一千三百余年,废兴二十九次; 奇闻共欣赏,序百句,诗八行,名扬五洲,含一亿平方公里,牵动亿万人心。
编辑本段
黄鹤楼
简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黄鹤楼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蛇山头。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历史变迁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它最后一次被烧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年之际重新修建的。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四个夹层,共为九层(象征九五至尊)。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的高观山上。黄鹤楼是现代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
人文历史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酒家为了感谢道士,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 黄鹤楼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地理位置
黄鹤楼.地理位置
风光特色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楹联
  黄鹤楼的楹联大多比较悲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心吾与白鸥盟。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时归来?
  但也有乐观向上的: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楼长联依然悲情: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低声缥缈,鹤影翩跹。
黄鹤楼记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名字的由来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荀瓌(guī),字叔伟,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渺然烟灭。”
  稍后,南朝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下》里说:“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后有人穿凿说子安姓王,又有人辩解,仙人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入葬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窦子安真的出现了,他跨着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飘然而去。
  唐宋时期,人们渐渐把神话传说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唐时,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转述《图经》的记载,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都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登仙,驾黄鹤在此憩息,因以为名。阎伯理《黄鹤楼记》: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太平寰宇记》:
  “黄鹤楼在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费祎字文伟,而《述异记》中荀瓌字叔伟,二者都是江夏人,这大概就是后人将他们混淆起来的原因吧。
  唐宋之后,人们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上。据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卷八之四载:
  “相传唐时吕纯阳尝客兹地,倦寓酒家,日饮数壶,累至数百;不偿值,复索饮,主人供给无倦色。纯阳喜之。适啖西瓜,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始,色瓜皮青,久之变黄,遂为黄鹤。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自敲板为节。已而唱时,鹤辄从壁间飞下,婆娑翔舞。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凡阅数月,酒家得钱数百万,骤富。以钱酬纯阳,纯阳不受。遂构此楼志感,故名黄鹤楼。”
  另外,和上述故事大同小异的,是《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的说法。据它所说,市酒者为辛氏,饮酒者为道士,画鹤所用的是桔皮,所建楼为辛氏楼。 这便是最为人们熟知的神话: 
  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
  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神话故事。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人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说完,仙人离去。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大家纷纷欣赏。有一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无奈,店家拍手4下,黄鹤从墙上浮现出来,步履沉重的飞舞。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道:“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说完,坐云离去,黄鹤也跟随离去。
编辑本段
岳阳楼
简介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它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
岳阳楼  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人文历史
  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说到这篇《岳阳楼记》还有一段故事。现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大厅中各镶嵌着一块用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但为什么一个楼里要放两块同样文章的碑刻呢?据说,《岳阳楼记》是清代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的手笔,其书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质,堪称世间佳品。后来当地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想借岳阳楼和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够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张照的笔迹,重抄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也刻在质地同样的木板上,就连字体的大小、形状也与张照的《岳阳楼记》一模一样。但是刻字匠对县官的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心怀不满,而又不敢违抗,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使其与正常的字区分开。野心的县官把张照的《岳阳楼记》拆下来,换上自己的,然后将张照的手书放在船上试图运往别处,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于湖中,县官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县官被淹死。在以后洞庭湖的清淤中人们打捞上来了张照的《岳阳楼记》,因其雕刻于很好的木质之上,张照的手书没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损坏。由于县官和张照的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都可为书法之珍品,所以真假两块《岳阳楼记》的碑刻就同时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
  此外,杜甫等大文豪也曾写过有关岳阳楼的千古名句。
地理位置
岳阳楼
风光特色
  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
楹联
  岳阳楼的楹联在三大名楼中是精品最多的。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被化用最多的,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本身不是工整的楹联,却有很多楹联是其加工品: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
  吕纯阳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文正亦多事,几十年光景,有何先,有何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岳阳楼长联则涵括了几乎所有与此楼有关的典故。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疆崖。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中也有很工整的写景的对句:
  吴楚东南柝,乾坤日夜浮。

收起

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