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RT还有就是类似教案的东西,别要太长篇大论,来点独到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33:43
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RT还有就是类似教案的东西,别要太长篇大论,来点独到的
x}inkIVW 6`0B{F)qDH4qDIJ~-Ή^fWU6J/E2n '|/L/g`%oV7oK=˿#3G?NWwp]fp5jiޡm7N[/<m??p_UK(ݙj21)&x/Tz5*ǍS OO&U96Oۜߠmլ^opGըkmzJw_1JȭF?'Q{y3T8XMK^if )yIzI&_t@7jt].iG^~^tbC bQ{a?^&<"j-ӭv  7L&m)%nç8rwlcؒپ7LiM~oZnXz=ߘ_ռ=[yVqA7)ZETv9,lx?bWLӄםnQ'nyϹ/?a7w(b;>%Q0j$vA"emAsG3'LĎ/F?aL&L{3حD?{/ɠPKt2X/ :{A3SG2c7s'ߙ- ҏfo'lܷhz?-mz n5?iLs崓K406 Ǫ-#=ǯIxO?@7LUZM`m OV#NnwdAZC`jJ-6.ja=p12ox[eS|F?7I!2wfht`[W9m@@tdmuV7>ƃ^) .c x$\5ufqgrEn~b& wC)atiǭlp ]]n905xosPWzZj^ FpEzBWa3A zۀPֆ/ w47zFF~^VhLhue:a\O0s;$ pjJSu3%Q21CikY4y OũIBhHq:uFF&XVxw;-l2 dIA'gY~NxIE ￀uWkc[-*__s`z4T\UuZx=x-OAEC !L[ 7M.Y%^¿}ÿf0Wof?nU zp'0Y)BlBl%PdTN\?xh jO7G?amÔOiV2k2ҠyV^_Z\_! zol"X5o4%C9]:%%BQ -tTpX.fpYAu-ΊxSck"sЃ\!Mk̈́/&e+g:gg'21؃[JwlWup6-<WQ~AiϢ_2 Ab\7`@!&?mK9R;2-?qwòFDW%ixX۰"pEQC_ Z ^xjJ8t."8xAdMō`D#/6nL#§ſ upA7QW#P{R M/br_Cgb`xG%pvлA#A7yJK\D$$R.lv5;J͛[;vzO&YcC?rFy37Bp蘬67hJ3<бHU]D {80x]-[Gوto*Ei#y2Vev%Fxr~uxkܦ: VPD3׍ֱAI=O*sboRęxB>q ͨK2~~.!V(B5+bX+֞B/oM!I/埼<_g;?#\/xE<W|I,u#?|QḒyܕyY;lY$G2Dc|e&vq |4楯,"x3ſqzK,D6^lKT!&^R P0hPGu-S0)v'xF tk  413L'oc|UF= *EH_YdFɎ9XC=^sAnf_I{7O;geW m\d@JN]wɗ"bH6sܸv=b!N[DG{:;@jBL2 6iV .S>CA{$L\MW}ˌ8Q7--ޫQsfމȽ[vǷ`?]IF`: Sth%hq&dZ\_f6 ~mNIKP#yB+[gʨ\,SYbt*0?J7N-7}ю0卵٥xZ˲dk8F"lҟ5W\vg\%|ޘi_[/w(X) @pxEö|>j,k0] @SR8+ɈHQ԰C8=*:~>FwQHi|*}ÅP~sRzW:\ f"=r/:$?;I! l?x[dE!}H19+٨]flީ7ŘYQ>}ҖC #u6EJ:قw{)Ih 'rE2^NeCt€zL~( uRG4s}6r,MC: '`AM/yO_b`z kK+1AgYh2[6mUa"b lfЯѲyG:qTsY _QMb6Lj4KJl¯0PiuE%wimϢM` 6~(϶Ŧ9tx#7E20|iO S,Qܦk|he3 2ZDd`2 6,M4#r06^YN 38:ǿ]ot;I i9;}=͙D-/RjjZhvt`piz~X{Ih,\.ti%i~@,%zE>er"$R.S1p+-dw[%%.9{Kߤg e II&r8dοdtB@3IL\ l筱e@5]&Ad2_mƃM&K~1NYszJ{+LvRB|OQ5$ł߁=>1?CHO'$7P~s$1: "=`(q<#||D(x>⢤ȨuJWQ$քzII+aRO "'}KSZ5-ДC)I8uv)})(wdnS ({AT{`TO@*JTSdDTixנܘMܷ-0o}C>̯Vixu%N:(eI.MvmF6ud6bgS'~7wm|'dIgQkc5{ d3u %vBNV0.Nl8ZBZ`  r钙+8tVɻz%Fqbn94s,ʫB@t ZC:[,%֡Ә~ GvEW_ @c*Pj>lT<ճfj.8,YM%’~<=ҷ4jXX폾FH^TS:[=Uwv;;{؍P2 6 _L;eWtr]c$7;ӫ4Sw<O&Er['UDp W+e } w﫛blne B0A4=ƿ?kԅ0>_k`$c'vdeΏ`8GRJ'=bʔ0迬 1 >"B̜Lހ;x3ЧIzDlSzY/W4tJL`D+@dw \Em? MV+WSBMLha9xQ$r`1 ŀoNT `z@ VӴ,*}jo2ɏBֈƜɓ[m*"o6K.iCFH.B|L^[х1%0+MْIR$e ^) 1B5Ot<:zxW-3Yp2  q:s퇂 J ?ݖx |Z Hk҃>]]O(aȾω.%6Zpو_gEqĻ0Sg@ަGh(}|Ecn6Ke @!DN%dnc%)obs"R$QS'`W5?xh-!&ۦYDjl,$wciWiׇ^XGY*a4#7qSeoN6qOb]QX -wb{pzDYMo,ɲ4}Mx)} H`6-D& &Q09:#+&x(\zD?~D"󡌡?2,h5Ea~cDK ," I&S Ll[8iX.'/y=.K l0py"RUY/ZJv̗%ڻN= {MGo-VT\L?P7&nUKb6kެQ5 ,F GֶM8nӑ.*l\?).y<~}4lw֐"o̓.k=%ܷ& { 爕>%ao4;Z8\"-,OXSZ9kz 7'ۛYǒ Q:fC5shn εVSx)5vVQb8LYu l=CEC q$X495֞AV7ZS=jboRZ#lx5@a#*VimBڗb~ev3cd^py(s:sp,8CD$&!BIB겒ػx "gBu5Pw)e)ɀW+x<-Q Ƥ5Ui,T|Rj4ߋHO ˜hf'4ڦfٌ@*0UO [>-2d)K#Gjf$# K $Jpk2\\LfI88JYB9sR , ߟĐL$ozz(2yq{Ѭ& yЃ9'>(pל)mLNKdyD *K&XQ wPE2r@@0bwLWmo;CT[.!"4 Gh2x}f8uޜ6cv+1iQ:k'4 f6 uCO[<$8߻kx tE2fwL~p`i?-ѥI8'G0+'lheM^P0ju,ҾA= swbzOtlxNӻrdTa<̘E#3WΟ5Xq>βkOv!!\<;M 41mKP+,Ji,^#$U~,z~X46Mq[p̓Շ-!Wɷݳ|?T8MPƍj2ͬW̝C}%;H>u-UO*+ETVZ3F?~XebXeO%t;>*dy 1m %GNg-8&; /;z= ^h?fJS1RRgܾR]x0[<[69=X]]Qbg}D%1;\,o۝$hؗúXgfgM\uQxRFž tpy '0 _m"i0"bňTnB U)z;KZr@?⬂-qd L~/??ĄF$(9}sE"%Y0k0> peryu)]A͘aRnyёy<SFɒij3thX .W;"C`T\L+2h 4%5-EQ7]mK]1X-̕b^VpI9PlrܻC_0hU| L<ζ'W.A-Ov՟t2e-4!9-3Q_aQ`֙;a E d-A.\0HRv%jz?[@&rdM#5H!i܀VNCef!ԊVL9=;\.RDX}D3;7AXJ{1 I}('O%W5;y@KvgTӃXeh-]ją`^2i $_tg@4 Grj*#U+ rl%xioˠ5DUPً$[Co5*_]EXww *Ub  K]ﵯ~}0qo13;ȸ6`mRwdᥠjnu n8!9 T~Nk-̿ZX]I/ %c" tvRCPڪvͼ\'حsUkzParFrѓwpͨ򪓴wdʅżow.Z;g@= f mW T Ĩ r$2\m3{TS8 Wdfit*r.M>"f؈ize4gDfn"ahI)V;;r$\7ѧ=omS~V/9f TYxWջ`=C6x0k &2Nee0zI\\o+*8cF*'jo'=^4uP.M(:6͑tc{ZfTM08Ub@m)J.hCh`5i5NA/𜧒n:]2O ^^a~Y <<ԫ*Ngy\#yz V VF[K>lbD7׳1IL~̓RhI묺6 2xH@zqqX5-a=(#x~.BhYh9j6z f4$ǪcEգ|L+u#)8{6w JrphnY ftlxֵW^oVAB 5Xie ' C:I[ WA^Лz [HIȎ_•sTȺ\YRq}N,^H_qrKc̰f5OPD.v,^Z`'v]ē~3- D鴟 Ԋ=?[x<~.w^rߥ*!xs+µP*Alz~"F1|M.#NQz%sr K$콀Ӣ[#ZutS-&-Nۚ)$/Nux{CUb.4F;'>˞RxQY{6 6s(7wVuY;;MvLDЦ7⭫aAQi¢z;jq.O[nL^a <$ͨ۫ɋ OÃ/D/H9D{o!3n+u2/khr^)XkZ`|]@X>c79Jr|Q<\-#.hV=r^G$@**TEsC6O\W hgVIPNYk<ʗ'X]8xv v0J(ZZe'_$cxd);p7sf)q;/GiSS3_JOD{A^nZZ{z-yajj:S1FwgcPz@dM.c~^ ڲn!MExj"n'n#&cH+B:Q?CFL_y&{dҮȼ&E1;etPQ.\FQ$Gnph?h?'8aM _nE~;i;_4V^;Y"en#(w 4['TWxQ4Qet3a&TH-kXNJKgƦD 3h1 zJ_#!b F v~Fdo߬wa2Of{%0=D`d۪izA(=^FC QJBN7DZ"``=P{zƈEҚ""v10IV@G p!}Ȁtk9k;-]̗ZluvL5򘮲A+,'Z\W ^6_lG~EWڛ {&]'Rʇv0#?&&2Ho}/@7b#?'Z$aMh7ۚ6}SL;}ʏVݞi lC&8I8ONR/~(㙢_Pu+x?bfH;#A&\ΒR&R:u؁5UAw/U }X)o"-7цMP7s]i8iU]Пh>FOWgLZZ؃A|mA$@4q Ax~ҐS|>Ь&mr KX <({t)" s:\oaA(S\JYZv{mP;I|e;(3r [S(L: k6nt$Laqta{޳k4>O7g}+鑔@A'≯ƽԨNu>O|)[ Su[md Z~H=80~〃^9Dy8nv zK2# "7Թ\ )9{g(|A7Rs ~z'm)̍Ц0w.+ab(NcFQr^on|h4ay'P{F+[dkL@6[M#?|K}+[a3[UffN~A[P"\,&/Ђ/9LOmz}< ơٹ\J5no[0Zus_SDtM+^G=_Mra˅^osyƣEmSLe3`xLhDFLh[(%Ղ+G7~\^ҟfˊUĎuzK?BArׄY&IsR0]JD{E&?f˧H6jiSʔ41OLhl+; m?Jk~'/ |?轇

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RT还有就是类似教案的东西,别要太长篇大论,来点独到的
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
RT
还有就是类似教案的东西,
别要太长篇大论,来点独到的

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RT还有就是类似教案的东西,别要太长篇大论,来点独到的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当然,王安忆的《长恨歌》并非全没有缺点,其缺点亦正如其优点,就是《长恨歌》只是将张爱玲没有全面写出的上海风情给予全面集中的描写,意即是成功地借鉴了别人的创意,非常流畅的将别人零碎描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面描写;可是,这些描写却非作者的原创,换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当然,客观来说,王安忆的描写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显出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
王安忆笔下的历史不是我们通常习惯于关注的与重大政治事件紧密联系的历史,而是作为时间的历史.她极力渲染的是各历史时期迷漫于空气中的不同气味、不同氛围、不同的来自感官的特征,她努力准确捕捉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特定个人的生存面目、精神依赖、趣味取向.由于投向历史的视点不是政治,不是历史变迁中存有的政治成份,而是作为时间、年代的历史,历史中的个人,故而,她笔下的历史与个人显得特别平实,真切,贴近,两者的交融也因之更和谐,从而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饱满、浑厚感."长恨歌" 确实写出了作为年代的历史,写出了存在于历史中的个人.
王安忆之所以看中王琦瑶这个人物,写她,是因在她身上看见了一份怆凉.一份逼人的、摆脱不了的怆凉.这份怆凉与其说来自命运来自历史变迁,不如说来自生命本身;与其说来自王琦瑶,不如说来自王安忆自己.这份怆凉是王安忆人到中年对生命的感悟,是对美好生命流水般逝去的一首挽歌、一声叹息."长恨歌"最大的成功正在于以冷静的旁观角度叙述了这份实在的、透自骨髓、挥之不去的怆凉.
王安忆的感觉很好,想象力很好.而且,她的感觉和想象很特别.她的感觉、想象常常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抒发与接收,而是理性的断语.理性归纳过的感觉与想象所能拥有的空间应该很有限,但在王安忆那则泉涌不息,无穷无尽,被用得层层叠叠.在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觉她的刻意、堆砌、笨拙感觉得不耐烦,感觉得有点累时,又不得不叹口长气,无可奈何、心服口服地承认她的感觉、想象独特且准确,承认她的感觉、想象是她脑中流出的,信手拈来的,承认这是她的风格,至少是"长恨歌"这部小说的风格--就像"长恨歌"的一个"记号".
补充一句,"长恨歌"那些堆砌而成的"硬写"、"死写" 看惯了倒也看出了味道,看出了合理性,尤其结合故事、人物一起看(故事叙说,人物心理捕捉,向来是王安忆的强项) ,甚至觉得它们必不可少,觉得正是它们使这本书厚重起来的.
还得略谈"长恨歌"的不足.比如说,关于王琦瑶的女儿薇薇;比如说,王琦瑶被长脚杀死.薇薇这个人物可有可无,没有也许更好.作者想通过青少年薇薇写出那个年代,可薇薇没写好那年代也没写好.明确让人感到的,只剩作者写微微的用心(又一个刻意).王琦瑶为什么会死?作者想以她的死来加强悲剧效果,加强她身上存有的那种怆凉感.然而,王琦瑶身上的怆凉感不是靠死来突出的,而是靠活,靠她怎么活下去怎样活出怆凉来.长脚杀王琦瑶杀得莫名其妙,杀得太戏剧化,这一杀,将一本沉甸甸的书、将一个严肃的作家,"杀"出了一些轻浮、杀出了一些稚嫩.
然而,"长恨歌"纵有再多的不足,一切不足在她获得的巨大成功面前都显得不重要.
"长恨歌"不可取代,王安忆不可取代.

赏 析: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

全部展开

赏 析: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现在,让我们回到与王安忆这些小说初逢时的印象。这些作品,起意就好像置小说的传统规范和通常的构成要素、构成方式于不顾,作者就好像日常谈话似的,把过往生活存留在记忆里的琐屑、平淡、零散的人事细节,絮絮叨叨地讲出来,起初你好像是有些不在意的,可是慢地,你越来越惊异,那么多不起眼的东西逐渐“累积”(而不是传统小说的“发展”过程)起来,最终就成了“我们庄”和自由、美丽地表达着“我们庄”人性的姊妹们,就成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城市蚌埠和“我们”初涉艰难世事的少年岁月,就成了文工团和文工团执着而可怜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发展”使小说的形态时间化,而“累积”使小说的形态空间化了,开始我们还只是认为叙述只是在不断填充着这些空间:“我们庄”、文工团、隐居者的藏身之处,后来才惊异地看到这些空间本身在为叙述所建造的主体,那些人事细节就好像这个主体的鼻子、眼睛、心灵和一举一动的历史。能够走到这一步,不能不说是大大得力于一个亲切的名之曰“我们”的复数叙述者。“我们”是扬弃了“我”——它往往会演变成恶性膨胀的叙述主体,严锋在《文工团》的简评中说,在新时期的文学中到处可见一个矮揉造作的叙事者,或洋洋得意,或顾影自怜,或故作冷漠,怎一个“我”字了得——而得到的。
早在九十年代初,王安忆就清楚地表达了她小说写作的理想: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其实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因为她不要的东西正是许多作家竭力追求的东西,是文学持续发展、花样翻新的趋动力。我们设想着却设想不出抱着这一理想的王安忆会走多远。现在读王安忆这些年的作品,发觉我们这一设想的方向错了。小说这一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本身已经走得够远了,甚至远得过度了,它脚下的路恐怕不单单是小路、奇径,而且说不定已经是迷途和险境。所以王安忆不是要在已经走得够远的路上再走多远,而是从狭窄的独特性和个人化的、创新强迫症(“创新这条狗”在多少创作者心中吠叫)愈演愈烈的歧路上后退,返回小说艺术的大道。
于是在王安忆的这一系列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内在的舒缓和从容。叙述者不是强迫叙述行为去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或者硬要叙述行为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新的可能性。不,不是这样,叙述回归到平常的状态,它不需要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存在。当“写什么”和“怎么写”孰轻孰重成为问题的时候,“偏至”就难免要发生了。而在王安忆这里,叙述与叙述对象是合一的,因为在根本上,王安忆秉承一种朴素的小说观念:“小说这东西,难就难在它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所以必须在现实中找寻它的审美性质,也就是寻找生活的形式。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提到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有时难免令读者以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小说版。其实两者并没有一点儿关系的!
小说中最令人触目的是主角王琦瑶的出场。作者花费篇幅来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目的只有一个:衬托王琦瑶像是吸尽黄浦精华的结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窗边的后门,是供大小姐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细致和属於女性的笔触,具体描写弄堂的一切。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当然,王安忆的《长恨歌》并非全没有缺点,其缺点亦正如其优点,就是《长恨歌》只是将张爱玲没有全面写出的上海风情给予全面集中的描写,意即是成功地借鉴了别人的创意,非常流畅的将别人零碎描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面描写;可是,这些描写却非作者的原创,换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当然,客观来说,王安忆的描写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显出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
王安忆笔下的历史不是我们通常习惯于关注的与重大政治事件紧密联系的历史,而是作为时间的历史。她极力渲染的是各历史时期迷漫于空气中的不同气味、不同氛围、不同的来自感官的特征,她努力准确捕捉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特定个人的生存面目、精神依赖、趣味取向。由于投向历史的视点不是政治,不是历史变迁中存有的政治成份,而是作为时间、年代的历史,历史中的个人,故而,她笔下的历史与个人显得特别平实,真切,贴近,两者的交融也因之更和谐,从而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饱满、浑厚感。"长恨歌" 确实写出了作为年代的历史,写出了存在于历史中的个人。
王安忆之所以看中王琦瑶这个人物,写她,是因在她身上看见了一份怆凉。一份逼人的、摆脱不了的怆凉。这份怆凉与其说来自命运来自历史变迁,不如说来自生命本身;与其说来自王琦瑶,不如说来自王安忆自己。这份怆凉是王安忆人到中年对生命的感悟,是对美好生命流水般逝去的一首挽歌、一声叹息。"长恨歌"最大的成功正在于以冷静的旁观角度叙述了这份实在的、透自骨髓、挥之不去的怆凉。
王安忆的感觉很好,想象力很好。而且,她的感觉和想象很特别。她的感觉、想象常常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抒发与接收,而是理性的断语。理性归纳过的感觉与想象所能拥有的空间应该很有限,但在王安忆那则泉涌不息,无穷无尽,被用得层层叠叠。在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觉她的刻意、堆砌、笨拙感觉得不耐烦,感觉得有点累时,又不得不叹口长气,无可奈何、心服口服地承认她的感觉、想象独特且准确,承认她的感觉、想象是她脑中流出的,信手拈来的,承认这是她的风格,至少是"长恨歌"这部小说的风格--就像"长恨歌"的一个"记号"。
补充一句,"长恨歌"那些堆砌而成的"硬写"、"死写" 看惯了倒也看出了味道,看出了合理性,尤其结合故事、人物一起看(故事叙说,人物心理捕捉,向来是王安忆的强项) ,甚至觉得它们必不可少,觉得正是它们使这本书厚重起来的。
还得略谈"长恨歌"的不足。比如说,关于王琦瑶的女儿薇薇;比如说,王琦瑶被长脚杀死...... 薇薇这个人物可有可无,没有也许更好。作者想通过青少年薇薇写出那个年代,可薇薇没写好那年代也没写好。明确让人感到的,只剩作者写微微的用心(又一个刻意)。王琦瑶为什么会死?作者想以她的死来加强悲剧效果,加强她身上存有的那种怆凉感。然而,王琦瑶身上的怆凉感不是靠死来突出的,而是靠活,靠她怎么活下去怎样活出怆凉来。长脚杀王琦瑶杀得莫名其妙,杀得太戏剧化,这一杀,将一本沉甸甸的书、将一个严肃的作家,"杀"出了一些轻浮、杀出了一些稚嫩。
然而,"长恨歌"纵有再多的不足,一切不足在她获得的巨大成功面前都显得不重要。
"长恨歌"不可取代,王安忆不可取代。

收起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

全部展开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所以,我们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纪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视爱情为罪恶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游移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即已存在。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爱情。陈鸿则不然,他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②赋予《长恨歌》以伦理说教的意义。白居易本人则认为,该诗表现的是“风情”,并非如同《秦中吟》、《新乐府》那样的正声。唯其如此,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③《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长恨歌》写作之初,未尝不曾出现过如陈鸿所说的“惩尤物,窒乱阶”的念头,写作的结果却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偷诗,使全诗充满了“尤物惑人”的讽刺与说教,其价值将如何,我想,是很难与此篇分庭抗礼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由《长恨歌》故事的展开来看, “人宫专宠”、 “马嵬惊变”两段情节都有历史记载可据,涉及的主要是一个“专宠”问题,以及与之相连的“女祸”之类历史观念。在中唐时代,执拗地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一种对开元盛世无比怀念的情绪。与其他专宠故事相比,李、杨故事的特殊魅力确实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恰恰成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和导火索。由于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政治制度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天下兴亡系于君主一人,给君主造成问题的又不外乎宠信奸侯、耽于享乐。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这一历史事件的教训时,基本上只能着眼于宫廷政治史,李、杨关系于是也成为议论
的中心话题。然而,在推出这两位事件的中心人物和确定了被谴责的对象杨妃之后,李、杨故事并没有顺利地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女性美、歌颂忠贞爱情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因此,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丁关键作用。当然,这一主题变化还包含着杨贵妃形象的变迁这一重要问题。这也是《长恨歌》成功的基本原因之一,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类感情的一般需要,而没有违背这种趋势去过分强调故事的政治涵义。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
《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
叔向母日: “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日: “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入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慨,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像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
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甚至于在佛教世界中消极避祸、闲散自适,使其政治、文学生命黯淡无光。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中唐土人在封建政治辗压下极为渺小而懦弱的一面。实际已放弃了一度用以自勉
的积极、负责的现世精神,而佛教思想中妥协、避世、庸俗、自私的宿命论思想最终左右了他的生活哲学。
我们看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诗中,“重色”已不再具有任何贬义,作者不过用他所知的宫廷生活营造出外在的环境,淡化其客观效果并进行艺术处理,而将一个按照普通人的思想感情逻辑行动的唐明皇形象放人其中。当然,这也反映了男权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男子中心观念,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则是一个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产生、同时又反映着男人们的复杂欲望心理的美妇形象。这一形象首先在描写方式上与传统和民间作品中的美妇形象接上了榫:与身份很俗但形象很高雅的琵琶女相反,贵妃的形象描写反而采取了极俗的方式,一直写到“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此处理,其实是在按照民间美妇作品的方式塑造杨贵纪这一形象,《长恨歌》的主题也就不期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女色祸国”实际上主要是封建史家的观念,民间传说中缺少这样一种故事类型,例如妲已、褒姒的故事,便没有一种民间流传形式。相反,某些可能具有这种因素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中主题却发生变化,女主人公并没有被视为“祸水”,杨贵妃形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民间作品中的美女形象,历来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能以自己的聪敏智慧战胜凌辱者,如《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羽林郎》中的酒家女,甚至《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等。杨贵妃的形象无法塑造成这样,但民间传说却让她成为蓬莱仙女,这等于完全免去了她应负的任何政治或道德责任。世代读者对贵妃形象也颇有争议,一种倾向满怀怜惜热爱之情,而一种倾向则要求追究她的政治责任,甚至遭到宋人的“理性”批评。而诗人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最大胆的创造,实难能可贵。
由于“美”与“恶”的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恨歌》塑造的贵妃形象是一个足可与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相媲美的美妇形象。征城掠地、政治兴亡与这种女性美的力量对比,甚至都有些黯然失色了。与西方的女性赞歌相比,中国人对女性美的赞叹受到封建伦理观的更多束缚,被制欲说教所抑制,被“祸水”的历史观所抵销,被母性形象或无盐之类的丑妇形象所遮盖。但尽管如此,从《神女赋》、《洛神赋》到才子佳人小说,女性美的描写仍是文学的最重要主题。对女性美的崇拜,与歧视、憎恨、恐惧女性的观念混合在一起,成为封建文化最奇异的景观之一。白居易在一个将这种种观念最触目地集中于一身的女性人物身上,在语言文字力所能及的程度上和伦理观念所许可的范围内,使女性美获得了最完美的表现。与它相比,《神女赋》《洛神赋》的语言过深、过曲,而小说白描语言则过亵、过露。这个语言运用的度的掌握,反映出作者对有关女性的崇拜、占有、恐惧等多种心理因素所做的适当控制。《长恨歌》用直观的描写使贵纪形象世俗化,造成“近亵”的效果,但又通过马嵬之死使她的命运悲剧化,通过相思、寻仙等情节使她纯情化、崇高化。白居易善于运用此种描写,使它与悲剧化、崇高化的主题构成适当的张力。与宋词直至明清小说中更为世俗化、肉体化的女性描写相比,《长恨歌》带有神话色彩的处理方式,在对女性美的歌赞中保留了更多的对女性的尊重。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仪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使我们联想到他早年曾有的恋爱经历。正式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名为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它是非礼结合,两人的关系是属于两情相悦的私下结合,而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其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活的世界;父亲代表前者,母亲代表后者。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演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根”的豆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 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在此之后,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异的《长生殿》等据此而创作的作品,不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成就与白诗相比,已然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收起

呵呵,这么多人回答,我看你选哪个?

不知道怎么才算独到,
我是最近才读完第3遍,
依然打算好久空了又重读,
这样的书,不仅仅是一个好字可以形容的.

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锦绣的针眼里塞进了万千世界。
在一个女人的眼底,她的上海永远属于丹阴士蓝的旗袍,属于炊烟里的鸽子。而她的爱情是仔细而矜持的,一如系旗袍扣子时的一丝不苟。
那样的女人是一个城市的活的内里,而她的心是充满城市旧印象的。
她心底的城市是一座印象而她也是一代代人的印象。...

全部展开

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锦绣的针眼里塞进了万千世界。
在一个女人的眼底,她的上海永远属于丹阴士蓝的旗袍,属于炊烟里的鸽子。而她的爱情是仔细而矜持的,一如系旗袍扣子时的一丝不苟。
那样的女人是一个城市的活的内里,而她的心是充满城市旧印象的。
她心底的城市是一座印象而她也是一代代人的印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