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誓》中记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9:40:02
《牧誓》中记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xZirHJ/@AmZQѽ0X 6m1+e*mɔ~Xs=% A~oJT(A*v(+O2\zO sPXd_A]K[ɿ)N^W4s,S+_;1)@ժx" 1"6vEf}W%3xnIw#o,#*)cW_-9ϯx#[,K.uŢJ/\`+,Vk.vIE]mqc F j 9+Tf[,)w2_ S31z ^c>w-vnZ*k1O!#F.d"50l fJ} wj>UQB̓s-^dg}>`M/L># wtնUDf*F {3*A2 3Zc\B%udWdpڿ=x|çySSgCw-Ճxx}ռG/b Rf4&)02n^kީc;q,\L>E/]G.4zhosEA0Q;˄CxK)"igm%{6[ 30sa i DdHs0WaֵDG[2Sz}ƛ㗿y"E1M0x@z4GFF,"Cg y'*%^mR-UZ{žkv.<0v{|:ak}DXi<8AQ-?ݑ͉ faQR05ae.a&Qa"6˰~(a\쥅dicj߃RJ|#H 9jcZ&I?X$Y 83ZJKݿhVGޭ SdC;N? wDC@bH0J/ &m]9Jϲo6. }>*eQ:A#'Ok+F‡a ,K$`0st |2otmT2}) t s9Qncq<8MkI;!S!627DrZT$%Fd,KEn#DLN ʥdt,E<;$CQ<\SCZ<`#^ 'M<+^:nYq"+;{sgmyڴ48A,&ӡ?^"H?wyXbQ a@CƋC|+a+)TCth 9Yۀo(4ra4:. Wb2 xZ\~$UwߗAӕGƹTQDK:.0;x})9a5/ۘF\Uo4q Y! r`i`hq)4Rj@@iaQ\+u.x7.7FSOr8# 0_jhfNC}㠒U!lWr@r"o[=吪dKBs 'oCNa8%:ݞz)7/#K C6 e(6_A^S8W9$a/ $m(w nWO`AE G f3tEJH#Y58Oկ$zq{7=l[,[`RDȄjPvj:2<"ŮB^1>:qPix]{:FOMHч&erW Fʎ%%&tF/f(:t0y+l[ &dB:3ٗURhB"hnAj*G٫|0639! eGةK7dz 4ٳzkM ڑB It^ ))q !yp$F)(ÇyxhIo>0zp65\uw(<8Q-oP Y1YN/~jvbn4X4Zjb7GEWE݀7Ӕ4'k',$8샷Ȣ)Opm@ J|B&hoodb5y?9EOzxY7< hy/OɗǴlXAhQVb\97%p*|[&akVvi!nÔ#QEHTO3uY.7œl,0P ]E9hpω ׅmB-h?d5c@S?x SSA@pTKd䆺HR t"Ѧ[ivqcK˴Iu:(鍑QC/I:_A`MTzCD,/z cWO-w8^D'Un!~., x(ͯ7yhrYߙŔaSѱZ%?66h:"!{<7=xZEM.#߷eODꔣzEy ;݅Hq/{8K gAڎ-X#rhTxjޥv2ѭHp1'^&"̷)JitLLO7KI ԩ46}Θ,zc272te>tdDYL"4y X>|5d&X,UorFىbH{`m'xmN;x{0C(iXf$u|GimY쇨A%K<B> aƬg"n&1 @!uRe7y/R+5;t fZ`B(73ܥIUF%fN 䕚px;n/bek 㓯wd!291hAI BMjUG+uq+{Qqol 5Qt ?eJM. ^eoR `|4߇wA׻@ $x[{$

《牧誓》中记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牧誓》中记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牧誓》中记周武王伐纣时所说的商纣王的罪状是什么?你怎么看?
一、所谓殷纣王罪恶,不是诳言和污蔑是把好事说成坏事
作者说,曹操恶名之远扬,比起殷纣王来,简直是望尘莫及,所不同者,曹操是开国之主,留下了不朽事迹,卓越诗篇,瑕不掩瑜,正统论者无法一手遮天掩尽天下人耳目.殷纣王则是亡国之君,自周以来,古代文献中提到他,都是清一色否定,从没有片言只语赞扬.史书列举他荒淫暴虐也真是骇人听闻.但是很奇怪是以前加之于他六大罪状,无非是夏桀的罪状的夸大.而且都是“兴者”周人,对“前王”纣的宣传破坏.他引称“中国古代史”作者夏曾佑的话说,天下有学做好事而一样的,没有学做坏事一样的,这里一定有穿凿附会处.接着作者对“尚书”中列举的那六条罪状加以分析.作者认为,说殷纣王“酗酒”,无非是因为殷人本来好酒,而纣王可能酒量特别大些,喝的酒特别好些,至于“酗酒迷乱”,决不会是事实.你想一个头脑糊涂的人怎么能成为“百克而卒无后”的战无不胜者呢?至于“酒池肉林”等奇谈,都是从此而生的.而“不用贵戚旧臣”,实际上是以纣王之兄微子启为首的一部分年长的、原来有权利的人,在纣王即位后和纣王对立,没有握重权,心怀不满,把它加在纣王头上,被周人利用来宣传的.再说“登用小人”,实际上是滥加罪名.殷代末年,破格用人,提升奴隶为大夫卿士的确是纣,但这应该是进步的措施,他的极盛的武功,他对民族发展、文化发展的不朽功劳,和这个措施是分不开的.而且早于他的武功极盛的汤和武丁,也都一样采取过破格用人的措施.至于“听信妇言”,更只是反对派的造谣和周人的少见多怪.作者说,殷代有能力的女性是很活跃的,卜辞中出现的女性很多.例如武丁的妃妾妇好,能带领万千人去打敌人,连武丁的震代名将沚盾戈(盾戈:是一个字,因不知念什么,也查不着,将了)都受她节制.这样的妇言为什么不能听?可是,这是落后的周民族所想象不到的.纣王妇,可能是和妇好一样的人物.但因为她是纣王的妻子,所以更为反对派所痛恨、周人所攻击.更奇怪的是,第五条罪状说纣王“信有命在天”,而第六条罪状又说他“不留心祭祀”.其实殷代人不信天是违反历史的,而说殷纣王不祀先祖更是捏造.据出土的卜辞证明,帝乙(纣父)、帝辛(纣)时的祀典在殷代是最为完备的.
因此,从上述这些所谓罪状来看,不是诳言和污蔑,是把原是好事说成了坏事.作者说到崔东壁、顾颉刚给纣王又加一条“愚昧”之罪时说,有过“百克”战绩的纣王可能是个真正的庸人吗?周人曾经多次称赞过帝乙,甚至称他为“殷哲王”,而微子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帝乙不立有能力的长子,而立一个愚昧的幼子,这怎么能理解呢?
二、反对殷纣王的微子启是殷忘的主负责者,也是对纣王造谣中伤的主负责者
随后,作者认为追寻殷王朝覆灭的原因,是评价殷纣王的重关键问题,因为殷纣王之成为“天下之恶皆归”的人,也正是由于“身死国灭”,“倒果为因”是结果.作者认为,殷王朝的覆灭,首先是因为殷王族内部爆发了大分裂.作者说,据左传哀公九年传、吕氏春秋和郑玄的说法,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殷人是“兄终弟及”制,但帝乙把王位传给了纣而不传给微子启,微子不得立,自然不甘心.纣即位后,形成了两派.微子一派和纣作对,许多事情都从此而起.微子启因不能继位而对纣怀恨在心,处心积虑地对纣进行造谣中伤,这从周人所举的纣之六大罪状来源几乎全出于殷人证明.反对派和敌人,前唱后和,正像桴鼓之相应.把这些材料两相对照,殷王朝里隐蔽着敌国的代言人是无疑的了.殷纣王呢,因为用着一批能人,政权很巩固,又常南征北战,对于这些谣言只是容忍着.直到征东夷一役,因为战争时间很长,殷人死伤很大,反对派在内部蠢蠢欲动了.纣王战胜归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两派的斗争尖锐化了.作者说,于是发生了暗杀,如,反对派“商容尝执羽籥冯于马徒,欲以伐纣”,没有成功,逃到太行山去了.比干和纣王冲突,被纣杀了.箕子被纣监禁了.微子隐藏了起来,微子的心腹太师疵和少师畺投奔周武王,把殷人内情泄露了.大阴谋家周武王于是乘此时机遍告各部马上出兵伐纣.殷纣王在这刚刚复员新兵征集困难、常备军有限且疲劳未复,内部不稳的情况下,突然遭到了强悍的周联军的意外袭击,原是很难取胜的,不料在战场上又遇到俘虏兵倒戈,“动摇分子”的溃散,终于在震古烁今的牧野之战中力战而亡了.因此,作者认为,造谣中伤纣的是微子启,发动内讧的是微子启,派人投敌的是微子启,招引外侮的是微子启,殷亡的责任主应由微子启来负.
三、殷纣王的五大功绩和四大优点
作者认为,殷纣王在历史上对当时人民和中华民族有过五大功绩;和这些功绩相联系的他个人有四大优点.他的功绩是:第一、开拓东南和发展民族.作者说,纣对东夷的平定,对殷民族的保全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后来的殷人退出中原,向南迁徙,对殷民族来说是失败的,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说开拓东南有巨大意义.这是纣王对民族发展的不朽功绩.第二、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作者认为从反面材料来看,至少这三件事肯定:纣时建筑是超越前代的,纣对工艺有过发明和提倡,纣对音乐的提倡和创造.第三、对落后的东南区域传播了文化.作者说,春秋战国时代南方徐、楚、吴、越各国传世古器很多,器铭大都四字为句,与北方各国传世古器铭大致相似,可见南方文化的一般情形,特别是战国时代出现了楚辞文学,为南方增添了异彩.不消说,这和殷文化的南下是分不开的.第四是用人惟才.作者说,周人曾以“登用小人”攻击纣王,但是纣能够在旧人满朝的情形下,一下提升大量新人执政,却是一种针对衰敝的革新措施.这些人对当时的文治武功提出了不少有进步意义的建议.更由于纣王从用人惟才,转到“不才者远”,更进而“人才乐为之用”,为殷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第五是重视俘虏.作者说用俘虏当兵,把武器交给他们,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在氏族社会的战争中,只有互相砍杀,根本不俘虏.在奴隶社会战争中,俘虏虽是目的物,但也谈不上重视.作者又说:再据卜辞所载,乙辛以前(武丁时尤甚)用俘虏作祭祀牺牲的数字很大,到乙辛时杀人以祭的数字一般只在十人以内.以之和用俘虏当兵两相比较,纣王对俘虏的重视,无疑了.至于纣本人的优点,作者认为:一是“智勇兼备”.这从殷本纪:“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等描述来看,证明.二是“明于知人”.作者认为这是“用人惟才”的先决条件.三是“讲究气节”.作者说,在极端不利、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殷纣王能毅然决然地付出的生命,这种壮烈牺牲的精神,即足以证明.四是军民对他的信服.何以见得?作者说,“百克”的战绩没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从“血流漂杵”的局面来看,也可证纣的主力是万众一心的.再如,周人克殷之后,出现过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周人不立微子启继殷之后,反而立了武庚禄父(纣的儿子)来统辖殷人.什么力量迫使周人这样做的?合理的解释是因为周人知道殷人信服纣王,只有立武庚才能安定局势.
最后,作者说在恶意宣传下,正确的事实当然被湮没不少,但仅从上述而论,殷纣王有功于当时的人民,有功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已经非常明白.甩掉“成败论人”的成见,在奴隶占有制社会的君主中,就其对人民对历史的功劳而论,纣应该列在前茅,他的地位,比以前的武丁,以后的周武王还高些.“应该替这位冤枉当了三千年反面教员的殷纣王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