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节日民居的作文急iiiiiiiiiiiiiiiii快描写中国节日要传统的如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不限制或民居 如北京四合院 少数民族的民居快好的多加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2:48:22
关于中国节日民居的作文急iiiiiiiiiiiiiiiii快描写中国节日要传统的如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不限制或民居 如北京四合院 少数民族的民居快好的多加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x}n+Kݯ\'بrF)`)(I@R#IęRS;2IShԀOCfFưckOgz-ʻд~ȭɉyMyݺ^dx?}v+n>յQ38rg)[ycS{?fQ5O7{'L[VTA739q'+Sbh_s^M6mϟߣ>}&-HTiyDo?Q*."?:ǽt۔mgMSɚsp9 3:mݻ5k 9jmi,rܫ= t}-Sun?4$6Gs9y:q\5G3IN72B/ۚGz9-Oew칒Ef7n-_Lb-NO0Pz2j2IN\=cƧ&ukvK6/+:fSkXu ܳz^)q6+%noY~GT.ͦnVGf6&f\w\aeYwO)%v eY<~OI4E*\{pv.nછ{6K{`gtSs%{zeJ^Dr` ozsMA3S-'>n IEӟ;: Mnʻ%=7d2tYgM1^M0+(A}W Hu=~zAýj ƞ–?{m R,ZD@C 揶RxV2I Cf7wkfkG:!{[W(%j>?fyҟNŭc3]/Dx((Dtk;h|7[e;lc3 S4kU[Ͻ}9zcI/ WO%w$d2 o+D=!>wl,f`$ kDuS[hDlIV6vTƻeıgSl?/yPq'P䠥rEK [FxJ`MO EPMI>ʀVKTgݼ7 Kez #1Ca,³t*!w@<`mbj/v3`!t[conc5Hn}2Ksr/ \!zG#=͡sIg~ )h d&nRMi/έ'u/fUF;ērWYx@h$ȴnDs}z4]p'LִN^|L7Jܰ^QpzLQj/hLŴ,l w ?M]0PMWvMI=`>Ѥs? Kst!A.ux:ܭnT).0={;gɠ{ T~N՛bkBfVQk~9-btf@W(.`1ozreirG0;\gx6?Poy?w 6 'm~ϗܤsbwD=rY]p(9MۡS?цW(6JaZD1%6ƫ}l *Bk;T[6Ȩ??VO*-}[R }`Ux, FO\LIbFȋmd;*7F nQz! D-@TzHQ\Dwqd^[zm\?^X8saٚK^!o$c^ M0Ę] Bd^]Gbu4?P2`(T0IT8G#]I{ܕx-.~; 3Ŏic{K/H"B! kBBW"۞4PX,AONjkr76 b؟q'~}=%ݭO"'a_$,ӽaO z/o 돌 `BGgaPMj6"LЛɭG"rOYYt81%$W;[./f 'KN_N!4beUYDm_{wD55洗AZYekG+V0S`7A[m$ 5sX5^[Þ3US԰RG,^kkClloӫ0KEʊx*UޕeX8:K[!ga~X:T| |uaf Eijh1s@+1J!n¬QRWbM)`*;]α\B(Ɗ󗀊U43vEn?{? $קbd}Q=5mĺZD JSkg?[N_k0 jܥGzN}_l?zSC.Q \gB1TTt،U6~_T 70ۉ9ЛYGWH(`a ,2'4r9]pWfĄk֔u OCҭm`yי&)Y?; +1|?ʓ{$MD&r cĔ^P6 kr- D-ލ duTX ~{rnu I ZTmR0 47th/1TBG3 ҿV5{ eAYRw_) _/ZK4#c= zV,{ˌ pmKd}{y(ɪp@>h}=nS +6'gzKJ初swP{0G8ړ?˗=,IK1E [e7x_k?! F%ADJSɽ1zڣdi^6I veqLo"t/Uhg#uF(~_0CI0ꞧ" {hR#쫝vo4FՈcOtlvcL+#:{9Í ~-M)10 ۡX^w(ax6(pn>Yʊ$S1EP:V\&*ڮ!]&5s_ p~.6~E 2#64]n a-@02/!ۧ;ا\LxH$+'c3f9`:XUTuaIyBx'f8P^p`}!:p} Fq {vKa IʆɊ徼[3;:ٹ`ݶMF+Z6(H+"hTF c=]Db+h:7C6o"[0V8 '&SB"]˕x~e@q"bh6O^y=)%:fQ:ԵpyUJ`Xa/J;OlB;0|"u3_aa7' ghB06;LstG['J3}c)ҷ޸g6 ̭M(VS@tI۰Pmw6j7bCle]d1Li،UW TOШEP{;'D{x97Bm`gzV8x4nժpjv1PSo c;3ɨ>8Wq_ũS*NU8Wq_ũSZ$ գeC#Xr)_T>3 ?}71p0 ORgNQٜwq&܋LlCT@iSXѦ(^E=5f2藡\St0#: Fujɦ'[qYɿOh7#FϤuMIa`Au f9}IarY (\N qKB̋ߒÆw3ZHfAXhr(Ny8[~rY떅芹v'CWg=\V @\p$wJoY+WpsFtZiLs%2m .׆4ĎYE=ALa$zƸwk?^b2Fv( 'x9z2ꏨ+fQ(inǵAgȽU0kzY1~p0]&*/(:apL ̠-u& hT=y .0= ٭[R:4kэ, [nU20@Oђ082y# [H;~v~`W `SZ2Z,JYW,50Gv`X !16K2>)z`,&T 7pX3R q-hrzO$,l=-C֎{~S֌U] |4y3J͓&k&XoE0 Wl#hYp  p߯v˂x_gn*w0`eUg+@ ۏ9葵=l4XXy5uOVnm\`{6kƤ oӃo/IPf&:{j&}QG l2tvn} y7cnm"IB\{~kՓ[N5dPy l?ALcX^P3S?:RUIMY޳(GG 6z2S@5$QMN;L( qQ ܹ 9F7^EmNf}~y^C|kƼyGOe7.ԽuJD9%K'h#G_-a#NY{,_x; Js}mnl`w]rSo: {:q^5#^,su`r`y6JGApBQxk|r4bӹ9V(M/,ZNH>w9$6th`#ݧC`1M2K!FJ{8ʓ wۘP+5N&LCUdz R(8aa¾70`7ynqDwgX,wtAL| "$en; ̍:?zsg) EVYkY'μj:Xi,tNfڸ*Lsu$NQvaL,$+h0ƚYm|h A&Zh-7#-4d%j5e(mvbc;] ϵCm˼ؤ?br-@i2j MyKSW&'D (?k#V&z2O^IxX~%0zsMa凖3hUa]0 כs/+ ') ࡃX>LniD;#< UiRJ L)uA1lʀ ,8qmJxɜdMNoy[.#!;(g1{A\" :ۏ(|[>ϪG£lv9Z}*e7fhG2vn1HmeZGI#uFfEo݂U?9[9xLc^a]x .@x};qml ؘ 1ux+Nx4/s׏Az`[GF ԁ2ȉ&e]h<,Fc~X$F9Oh1 ;tb}tBEFCX^3 s4o݇?H{ $j& kLFM)ȜVLjaf)(ONԳ/эԂ٦XsܺҙƢ k:*@&! i2IJeRP)1 \и{նCҘПѐxPӌa~Ё:z3N9WQ1_yw9iZ(膀񶥹8ƇFK󊛼q*:Kbk*&/[h49R uݡ%2vj[ODc|Q:{U"i[X7؞AhgTOs뙜QZIK~e9[m^C/6C oprDRAIe٧ߴ)CiLj@U4edti&xts^h$Μi~(v|0M)m,+yT"ŗ%~/N16_*dM𗂵.i[%p .a ƟIZH>e0IDq` /Z(D"w%r9֒H47 R\c?GlN1m[Y! Lr<)i7]VcTkcj<Ȳ.~2m:S%N®N@Ϻ&>5j<8AB-?[1ZyE{Q5Q*ɮ:QZmeXHt'U5x e wW&C-AAEb*YB~`*5Sۮ*ycO,tjkUGu2Z=3.@n 9Y,=<蘃@X)^7d@nn1vgZO@w,Q`0]b.RZss9)5Xv8nx" Aʆ5 )=-ᖄ e4)SLc4c}rŠ)-1ä.2T`yɛ^;vs攮kE z'#<-[Rs`@W^Dc=u{%8bBlOyS9zIq7@J}%b]7UD&y y`nk*Q֫y' 1M1a~tXl[&!19sfwoT6si9QAmg|"U3z=i݂6E9O{ۭ,жMY )[6T٤D vPIu%@hZS],:Jbԫ$fA1H"# )͕Ty|n hjrC=̂z G`c%R՚<!(eό`4T2 UԢ|0Y>D0i@ hmǐV*Z{^hq%%vAxSNA"G&6=c͉}nv\ N*Ce7WN(&+Z/0[ { ` qX*u5,ۀ:!XcIG`RtQMog=f˟cl mUX͓hC_| P6kXzmW'X~e@$0/|W*A]&ln)Ѕ>) S[= ;K5eC)OHP;>3vX#49.'CJG#3ʿA4}-# 4eP,;Ĩ/j*PL_3 u9Lj6,mU6 vsPldzTmAQ3W1mG^TTT-0[7' n0 `凍geybĢ \4a]4pu'Sl` o݆mK^W~yE|6rBv4 #'4&:_LyA΢+ $[gBvA] "n\}jž@[:^2I)~mY-E%Ffw\uYUl)CGoل50נ!N^~bY9k㞙z:$hfI{R,Mo7jNXW{3B[[ I*c{kcM nJ"/w ?DLyzL*.l-9fݎtJ-&$V_ wUXeLdՍkx%r=RoX6IιzG *;Yr7MnGؚbjax ]};b[Pb]@<^!3v[ӛ(x `y^V`Fb|SejMhȡ.ohn nm w1$ #@y&*/,)p{/Y P~z, =O늹AAGunpy5'AW$C2XsI瑯jN۸1dT^yƼȎ*R$4y Ή<;ƕ{1TtZ7hڇTɅwe/ib??P

关于中国节日民居的作文急iiiiiiiiiiiiiiiii快描写中国节日要传统的如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不限制或民居 如北京四合院 少数民族的民居快好的多加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关于中国节日民居的作文
急iiiiiiiiiiiiiiiii

描写中国节日要传统的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不限制
或民居

北京四合院 少数民族的民居
快好的多加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关于中国节日民居的作文急iiiiiiiiiiiiiiiii快描写中国节日要传统的如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不限制或民居 如北京四合院 少数民族的民居快好的多加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