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0:31:25
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x|nK寜d,1PFPId"5Zm,Y r|:p;2*n0(2cC_Wsa7zkL;e) ͩĜ_a/ )%z)b%DrW?eV8"1vՂ<o_7<ooo-7oujq!y9m/pمWS߿֝].\`2 QbYŔN'@٢><9?FGO_.ǃjIbm}MA($mna6=^us#ŏES@a̚S==%c!<:lJU2r"o=.v2utQBvf+tݹXX(,4Ά1'bOzǧ'~?!U'_ewa0SSpt"WL: E)OCb[ӓEZ|/pug2 ->UF,ִ:bExNyw)Z~Ο?k<Ȍ{8̥g J9ԟ^DSܰREU@A†MRRm{%TX3ӄiijo:Bv ,fK[}s2kKl{8>{N$r!^;#Sz'I)#"Zd]xr6CȞy3'Zf>f+Q>VH_B7fLn?|Vzuzn“gdw:[zs+~YMa->^ZKF(㠋ƣ4"WQ'l.d; ~Kb"as![8%KZ3ǭMg+(zNI':ٴ6s!zǸۻtD-Ǣi51aB7IÓg(ٽE?8i6X~^[5הM00^!nD_ zF'g̈́51c!5xu~ZZͱBFjWz@H c6|j?HFgsݕ($s݊ PȯR3]:yuQMݷ0B4+ѳ {%n&C23:ۈ:KQn m,~*C\fVaR6A}$Bij'X[!-.T=:l6JC?p[6חE RUvA(Ph%P0">wG)nWxڊo$ }<}tm1P{fmOaDBQy!#8o 3" T҈)R=L1԰ B(aU g#W=\k{bQƍӦ L'ld:Va4rg{ĉܩ.]XI,I’ڤ^|xan#|H}U)JEK+'Kk:X &t]5anH5KR8 3g9U҆Fj[r\'iGψ=sCA6Yc}YV">d]¾u)ڵ0 9=}(K' \鏖&S5I:ڜ3>Ϧ:lf[-N2j [@Gц8SV/Q$ԣRH"=:?pNLi#E%iӅ)UhD;OF :`JKpzK̀I]f Mv-:m@6;B:XnGdU07&ÓKyI2vg;M:Yȟw2*}8 B~Y~`%„%»e ߗ8]RVE=@/<_c># D~ V#DZ7R~5)-˞t7NL _Ԉ5&_"=w-$}f[g4S~9$}85K9hwS|Yr?Awl /ǡΦR[%Mx|z ӫ`h]v4Kt;'kq6Ö펶pYٜ<&ufmg3}$JJ#x3[vQff%g4wZug) AuZAQU3^b5fE"SrY>۠/\_ܶ$rBvD4wk-|cV HEa+VlV65W ~cWA}ztVvxseߦ޾wߦ;fgd+H8f*e'PͧDe#iC_3OuSٵ, mL/OR6*PjiyetfbBV re=.L%NJ\4dlv/> R[MVؓG 4׮-@ gb2W 5\xw &pI IގT[N4ŷx:e Ix9!IA e3 ~v5#Gc;F|Lw4p&l|0鉜h'VkndjʹrxGmW,+f=]wVS٬>rH$jt˱1D(O7\m~yT~έ݌K:yM@֧SY+@8S{FMA`o~Ϣ[͗9~ф%,VҜF !a$ӛrNDѤ '4D{}lKyZsWF:C!1ysU[RՌw_(5˺qM4T٬&4A|)P,%M^!^#lv0*"`jD 2G/6^UY@P-f$y*AphOmVTrjAT%J rcrΘrخ屓$5!![jid-mt]*)ʺrgۉ7H["2p̗/kƻ~cĖIө&ħ١³\/@I{zl{xaceھ c2WKp%Zܞ' Ʒ{\6~EDk٩ P3Li̞݅0%ixŠVEEwSވNrc.1J.&LƘך1v( 鳩uyk0C^wl#T{u?Бӽ)KmTۋGJȤUSne@eSqrrGG" s;"Ҷ qhrmqI7*m@J햳o]|aML7"}<D `R`}rC6(C3v`*Z53SՔHrs ngmoCWU2hldÓX`ۡF?$u&[+3uSN|.l-TMW hQN Лh(/#[:^ǟrֽ3}]_QE*o_j|q@)~ԅl'IRXmo . ֎7I$)S&fx%΃Y VV.oF~ [.Tgs'B!;&R(i gJ{ލЧgr}E`wRwi(IMuJQ'ھ0JgOsu.0[G#;[L&{/AZqwqě׆8i"O&WM Q>S51Z.md+h.Hr9qZ"mD8X'cFs.͎l8>]*uiFUN/81}e2 ] u.!%&s*5 yyq¤K(-mȇ$XD$I57N ^&=i4g+QAU3>xz- ,,:dK{'78J4' "<ع$U>Kk:;lY j8듈d'ʉ$PMe5Z/\sɋ|4}$>Y uze Jk޸Zڌh<;Rw)[@E"rUЈJD DlhƋ4G |% /#T] 5{$ZNe̸R=E\ wwL`<=K;ݬr vH/'!6Z0%}VTg7 vǏ4YMMHɸoXýyy^W%/b,L7X t(_V6k]tV " w@2\uWI߿-/AW

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如何理解战后垄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扩展规律?
下面这个里面有很多例子和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战后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发展与变化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以致形成垄断统治,是当代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集中和垄断有了很大发展,垄断统治大为加强.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金融垄断资本占据统治地位.极少数的金融垄断财团,主宰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一、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新发展
  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从而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规模更大的垄断企业.以美国为例,资产在10亿美元的大公司,1901年只有1家,1960年发展到28家,1983年增加到234家.611960年开始出现l家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特大公司,1975年就增加到9家,1989年发展到24家,其中还出现了3家资产达1000亿美元以以上的特大超级公司.美国制造业的100家最大公司在全部制造业总资产额中所占比重,1952年为34.5%,1989年增到50%.
  上述材料表明,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资本集中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几乎都为少数几家大垄断公司所控制.'例如,1977年4家美国钢铁公司垄断了全国钢铁生产的63%,1994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生产汽车的总量占全国汽车产量90%以上.1997年美国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而组成的新公司,占有全球飞机市场70%的份额.
  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除了在工业部门出现资本集中外,大多数非工业部门如运输、电讯、批发贸易及某些零售商业等部门也有资本集中趋势.总之,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最大垄断企业手中,垄断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新形式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形式主要有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三种.
  ①20世纪初,资本集中和垄断的主要方式是横向合并.这是指同一个部门内几个企业合并成规模更大的企业.这种形式盛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生产集中的传统形式.这时,一个垄断组织通常生产一种产品或在一个部门经营.其作用在于:(1)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增加产品产量,急剧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某一产品的专业公司并居于垄断地位.
  ②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纵向合并有了广泛发展.纵向合并,是指不同部门的互有联系的企业合并成规模更大的企业.这就是列宁指出过的“联合制”企业形式.其优点在于能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在激烈竞争中联合制还能确保自己具有对所需原材料的生产能力保证有充分而廉价的原料供应,保证联合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下,有比较稳定的垄断利润.目前,这个纵向合并已经发展到运输、销售以及金融等环节.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至60年代,资本集中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混合合并的新形式.所谓混合合并,是指在业务上并没有有机联系的资本或企业合并成规模更大的资本或企业,其经营的业务渗透到那些和原企业主要部门没有直接联系或根本没有联系的其他部门.例如,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本来经营与电讯器材有关的业务,但如今设立了美国最大的面包公司、旅游公司和最大的木质化纤制造公司.同时还经营着建筑、
军火、
汽车零件、食品、保险、医院、书籍出版等五花八门的业务.混合合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改组原企业及所属分支机构,使其生产和经营多样化;二是进行跨行业投资;三是进行跨行业兼并.
  混合合并企业比一般企业具有更多的优点,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紧密联结的实际要求;同时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合理利用资源,
便于筹集资金;节约管理费用,并可利用多行业经营的特点,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保证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战后混合联合企业的大量涌现,是资本主义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垄断统治加强的必然结果.
其主要原因是:(1)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这些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为资本家获取高额利润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因此,垄断组织纷纷向新兴工业转移;(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造就了新的市场,于是垄断组织热衷投资于国家订货的军火工业;(3)原来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继续投资势必须降低利润率,所以,垄断资本向非垄断资本行业扩展;(4)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升居首位,于是垄断组织向服务业伸展;(5)垄断组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力图通过混合多样化分散风险
(二)战后,混合合并在资本集中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新特点:
  第一,混合合并的目的是争夺高额垄断利润.各垄断组织通过混合合并的形式把大量资本投放到发展快、利润高的新兴工业部门.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争夺电子、化学等部门的合并活动特别活跃.70年代,美国最大的200家公司中的四分之三挤进了化学工业、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等新兴工业是垄断资本家们趋之若鹜的部门.
  第二,混合合并活动从工业内部各部门迅速扩展到金融、商业、服务性行业等经济部门.1986年美国金融、商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兼并达703起.①庞大的混合联合企业坦尼科公司为了增强金融实力,兼并了规模相当可观的费城人寿保险公司.1976年莫比尔石油公司合并了美国第7家最大的百货公司马科公司,发展成为1989年世界1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第8位.②工业部门还把资本投放到服务性行业中去,美国的埃克森公司也在世界各地大力兴办与石油工业毫无联系的旅游业.
  第三,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轻工业各部门利润少、发展慢,大部分属于传统工业部门,一般工业垄断资本很少问津.从被兼并公司情况来看,美国轻工业部门被其他部门兼并的公司为数有限.
二、战后生产和资本集中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战后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代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和资本集中迅速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垄断资本家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则是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迅速发展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大规模的资本集中浪潮.战后,科技革命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突破,一系列高新技术工业部门相继兴起,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激光、宇航、核能和合成化学等部门的新成就,对战后资本进一步集中和混合合并即综合性多样化经营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提供了资金积累,有利于加强资本在部门之间的渗透和溶合.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从而资本家可以获取相当高的超额利润.同时,新科技的广泛使用,使部门之间日益相互渗透,有助于加强各部门过剩资本的转移,使各种不同部门的企业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业务上不相关联的混合体.
  其次,提供资本集中的物质手段.电子计算机、激光和半导体等新兴工业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设备和新工艺,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大量追加的生产资料.原子能的应用,扩大了燃料来源,改变了能源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垄断资本向新兴工业部门转移,以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新能源.同时,新兴工业部门的利润率高,大企业实行生产和经营的多样化,可以弥补其传统工业部门的低利润率,“以丰补欠”,使利润比较稳定,尽可能避免由于利润率下降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战后,先进技术装备克服了空间障碍,把分散在各地的生产单位和环节通过分工协作组成统一的生产综合体,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对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计划、产品质量、物质运输及信贷、销售、价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追逐高额利润是推行多样化经营的内在动力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由于追求高额利润,使资本流动多样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批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投资利润高的新兴工业部门相继涌现.这一方面为原有工业部门的过剩资本进行跨部门投资提供了有利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产品淘汰速度,大公司跨出本部门实行生产经营多样化,以确保自己有较高的利润率.
  战后,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少数大公司的实力地位大大加强;②大公司间相互兼并使竞争错综复杂;③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资本
(一)战后银行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及其特点
  战后,随着工业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进程加快.如美国1960年拥有资本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商业银行只有一家,到1970年有7家,70年代末,其数量激增到20家.1960-1982年,美国10家最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由560亿美元增至6274.47亿美元.在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银行集中也达到很高程度.
  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少数最大商业银行的资产在全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1982年法国3家占55%;英国6家占70%s美国10家占34%;
日本13家城市银行占53%.战后银行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还表现在各大银行的分支行数目迅速增长. 战后初期,
美国商业银行的国内分支机构仅有4100家,到1979年,猛增到33000家;法国三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各在2000家左右.由此可见,在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真正形成了银行垄断的密网.
它表
明大银行的实力地位和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战后银行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以下6个方面的新特点.
  1.银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银行系统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了高度现代化.多样、庞杂的金融业务,通过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的处理,可以准确、及时地进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分支机构统一管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和垄断利润.
  2.金融机构多样化.尽管商业银行迄今仍旧是银行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但战后从商业银行分化出的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其他私人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属于银行系统,其资金来源和应用方式上与商业银行不完全一样,但其性质和职能是相同的,都是充当信用中介人.如投资公司是充当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的中间人,促使可资利用的储蓄用于投资.显然,这些金融机构所运用的资本也具有银行资本的性质.
  3.银行持股公司的发展.战后银行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还表现为大银行垄断组织通过银行持股公司等形式来加强对中小银行的操纵和控制.所谓银行持股公司是指大银行财团以少量的资本通过股票所有权控制一家或一家以上商业银行.1987年美国持股公司有6503家,控制9404家银行,分支机构41362家.美国30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46.7%.
  4.银行业务的多样化.战后,各国银行在银行业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也发展非银行业务,大力开办和经营许多新的如财产租赁、计算机服务、子女教育贷款、投资指导、代买证券和房地产等服务性业务项目.这就使银行业务越来越多样化、全能化.
  5.大银行全面深入居民生活,增殖金融资本.战后,金融资本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深入消费领域,直接把居民收入变为财富增殖的来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广泛的分支机构和代理关系,通过愈益增多的业务项目,加强对工商企业的渗透和控制,同时又把它的势力扩展到消费领域,通过形形色色的便民活动,来增殖金融资本家的财富.
  6.银行垄断资本国际化.战后,金融资本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是银行垄断组织把它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银行国际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银行巨头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国外分支机构,从事大规模的国外业务.1976年,美国最大的10家银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立的支行、分行和代表处共1065个;日本12家大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有460个;英国4大银行在国外分支行有364个.这些少数大银行依靠国外分支机构,大力拓展国外业务.美国银行的国外分行向外国人提供的贷款由
1970年的362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3550亿美元,增长近9倍.
  银行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多国性银行集团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所谓“银行业世界一体化”的趋向.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银行组成的BBCC集团.另一个现象是各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错综复杂,相互之间互设分支机构.
(二)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溶合起来
  战后,随着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加强,在银行垄断资本向各个工业垄断资本渗透的同时,一些工业垄断资本也在向金融业渗透,于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就进一步溶合起来.所谓金融资本就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溶合成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这种溶合主要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结合三条途径而实现的,但具有一些新特点.
  第一,金融联系更加深化.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银行金融实力迅速增强,作为“万能垄断者”的银行垄断组织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将势力伸展到生产、流通领域中去,对工商企业施加更强有力的影响,进一步监督和控制工商企业.同时,战后工商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对银行的依赖性也大大加强.8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的借入资金占80%左右.西欧各国企业自有资金率也不断下降,不少公司的长期债务超过了公司自有资本.因此,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银行资本利用工商企业对外部资金的大量需求,不断加强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信贷联系,进一步影响和控制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资本参与更密切.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更多的是采取“资本参与”方式相结合.银行和工商企业之间互相占有对方的股票.大银行凭借自己雄厚的资本力量,除经营信贷业务外,还开展其他的金融活动,控制和操纵大工商企业的经营.同时,工商企业垄断组织也对银行进行“资本参与”,成为银行的大股东.这样,通过相互占有股票,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
  第三,人事结合更紧密.战后大银行与大公司之间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要职的现象更为普遍、突出.银行给公司巨额贷款,持有公司大量股票,自然要派人参加公司董事会,控制公司领导权,与此同时,公司向银行存款,购买银行股票,也有必要派人参加银行领导.这样,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之间的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人事结合,从组织上使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溶合起来.
  银行与公司日益紧密的人事结合,巩固和加强了它们之间的金融联系和资本结合关系,从而使它们完全溶合生长在一起.盘踞在大银行及大公司董事会里的金融界、
工商界等各方巨头, 为着共同的利益,出谋划策,为所欲为,成为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宰者.
(三)战后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
  金融资本集团,简称财团.它是金融资本统治的组织形式,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资本巨头所控制的银行、工业、保险业、运输业、商业等各种垄断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资本集团.其核心企业或领头企业可能是大银行、大工业公司或其他大垄断公司.
  战后,金融资本集团的实力和规模有了极大的增长,对当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进行着更强有力的控制和统治.1974年美国10大财团控制的资产额达12505亿美元,
约占美国全部公司资产总额的30%.洛克菲勒财团通过庞大的金融网,至少控制了20多家资产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日本6大财团控制了整个国家几乎所有重要工业部门,生产主要工业产品的半数以上乃至绝大部分.在西欧各国也有类似情况.
1.战后金融资本集团实力对比的变化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国战前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8大财团到战后,要么被兼并、要么发展缓慢、处于停滞状态,而靠军工、电子等新兴工业起家的一些地方性财团一跃而上,取代了老财团的位置而挤身于大财团行列中.同时在老财团中,实力对比互有消长.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交互领先.目前,这两大财团在美国经济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后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实力空前膨胀,极少数金融资本集团不仅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还伸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各国的重大外交和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反映各大财团的利益和要求的.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2.战后垄断财团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第一,垄断财团日益发展多样化经营.战后,由于综合性混合合并和企业经营多样化的迅速发展,使控制着许多公司和企业的垄断财团,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号称“石油帝国”的洛克菲勒财团的主要势力范围已扩展到化学、电子、航空、军火、食品、公用事业等部门.在日本、英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财团经营多样化也很普遍.
  第二,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战后,少数最大财团,不仅控制着本国的经济命脉,而且还通过资本输出,在国外建立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银行分支机构等,进行跨国经营,把势力伸向世界各地,操纵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大大加强了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    1995年仅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高达7116亿美元,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7000家,分支机构超过20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聘用职工7300万人.同时,美国和日本的垄断财团在海外的公司利益争夺激烈.由此看出,战后垄断财团的经营活动不仅进一步国际化,而且出现了垄断财团之间海外利益重叠和交叉竞争的新现象.
  第三,财团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剧,以致普遍形成多家财团共同控制大公司的现象.各财团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展开激烈的争夺.它们相互购买对方股票,或相互在对方企业投资,相互派遣董事、监事或相互发生金融信贷关系等形式,使财团之间发生复杂的渗透关系.如美国第一花旗银行财团同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相互溶合并共同对一批金融、工商企业实行控制.
  第四,垄断财团的家族统治色彩日趋淡薄.战后,随着资本的集中和竞争的加剧,大多数财团扬弃了旧财团以某个富有家族为中心,实行家族统治的状况,代之以多家族多成员的共同控制.个别家族色彩较浓的财团,也在其他财团的不断渗透下而失去单个家族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