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历史经验或自身经历谈谈理会和感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35:2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历史经验或自身经历谈谈理会和感悟
xUYrHPsL8f. v"` b#p@,wqWV ´:f;BA|/_L]Ȼ.:tēz=")^4L- g]V+p27C.M+0tG:)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历史经验或自身经历谈谈理会和感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历史经验或自身经历谈谈理会和感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历史经验或自身经历谈谈理会和感悟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①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②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