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历史真实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16:33:02
《最后一课》的历史真实性
《最后一课》的历史真实性
《最后一课》的历史真实性
中国人都熟悉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但是想不到的是,而今的法国并不像中国等国那样学习这篇课文,法国中学并没有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而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就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文中主人公小弗郎士或许都是如此.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赔款25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德参战,痛心法国的惨败,1873年创作了《最后一课》.
课文里说,小弗郎士逃学到野外游玩.“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小弗郎士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法语,他听得极其认真,连镇里的成年人也来学习.上课时,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下课时,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
据悉,在今天的阿尔萨斯有的地方,老百姓说的都是德语.因为阿尔萨斯在古代属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居民都说德语.1552年被法国占领统治,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但在《最后一课》中,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而现在法国不在学校里学习《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的表现.
不知道你说的是啥意思,最后一课是普鲁士占领法国的啥啥啥的时候,那个地方的老师给他的学生上的一课,因为以后无法再有法语教书,所以说最后一课
最后一刻 是个小说 所以真实性是不可追求的。只能把它作为当时的一个历史场景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