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后成功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10:00:01
失败后成功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x|nkɒݯ\À6إNՁ/°_ _}q (΃$JDR#fSe ^+"IT5l@8G"sbEdi>-S.tdmS.̇01a7? Sy|0)v+l*?/?Ǎ_~j?zz'[mh>^Qqޏ&?‡nm<3萳؞-7]ta~=YӚi>gl{o+S:G7t/۸gJ3}d0q'=~"o_n͸䟵Ni-&Ǚ_j|pQ>v_1]3o,kx6ZQJ f`Ÿx MOχϦ7ka5Lڎ-f~Ξl3g͇;|;R;nM$_+ᎹޜOMӅsu^la%wa-{8/1ˍs0U-XaؼI=86ۦa4aft3΂V-gJsR$[yP&6C>G/|f 7[o'%M2PN:x+ݻ=~O E,s~(H|[>~&_gFC!MP霘iIx13&֐G vD{,``1~K-7LAǓI9@S tyb{ѽ9vޭu7M¨%3lYй.',g4oS/oNb' C_~F϶MmhQ~أo(&ZfZ^څtM8݃y##+G7tGıG6F`:56&?dhsLonM)wLRtJU&j 憏`M rT2۸9kV{QhSQ]0q8&s͔xCBL n_5 Nk\LMoFσ ό`v6bMXCWBT=Ǔ, ;^jdxi{>P|<9B&N'?$$󥩇{H3(!$?L @ j8m`ؤ% H޳%<ȀG)J;X?~ػDƌ88 g/qSE = LsC^ѡ@%{pKu8ԡ`BٹQ d~,nEwilOh uB^B1lJ|z Tt'ԫ{lvf/4gђIcP^.LɿPHo)'AwU.U>|ЍZ (дl$ ڙ650ˡiޛ(! ;\d/n@;m`!hJ2R9i‚TN]76a/`´ $za~tcujJU *ra 9_y~}7jÌ;6)UF\3;{&%:0?Kes U J "SH t 6D6*ak|2|_C6”#ie7~~'\>lyУ%,#ExC<.h>n_y#=+짹uo"MA"O;ȅ֋6ErIX$uC~p~sa~ KԱ9v3Պnmag%j@pfԟt[]. l kܗR= -^)S#|}(sJD|-Z5(\AY U5qh:I)=#04gZJ o4nI"%̜MKgRRmÙ07ctNUlzwV?y{|RޑfVEa,(ArM`i7&7MM"{&AtMU ո792@lv`xjFK_1#3x1uO ;$.ck[&ѳ6鄭f Y=2Q9gqʦаUm /{ѼߢA{E-3pdPׇ"G(G.A12,Z0<߰8S(Dž}" z C|sXJ9%fET&1;JGLlBAd[4)L't?@}tonml ghGeijLhmN͒=eʻH.!/݁&0QwL $LB M|~ʟ9 qWa70`i4ѱњS)N m[/-s<ڢ= B&e!(6|;زF~Z6`b]2dt٬Lc jt,'; y(w: a2e锦~-qD鄥jua1'j|X*_3(:)9ff7Da?RA2+.vA*x` >V[QRs>Mx lZt= ט殂.:r6=/O~E5O$ ;` O;{Ephj7ЪӾl.S$v3G"~[z1~1[|F =+ Q[1F/tU0ӜgKml9-As=7 G|GL=.B]9TNIN-<'1?ݝGg }X(aXgE(/B"XP>MQ7hx:IEh#(=ݴJK0!ݷVKx]3[$& T`>Jwupzduǣ'NnH tnf+MV\um5^7ɇ5Eo*7 ~Kyq8 kZX6jV0h.]D:G䊽=S|<Ь W0sx-4 /]]NX V#fה8bHnϽPyj(AxBX?0dAdJ\f.RSCs gC$<.[~Czj|tr5΅i[E<h7`}g$Ѯ(̔8|UXSɢ-jk(f."]wqzO:rMҭvL&~t`wf3G[1~w>Q ?uF$Ϣ<ɦJ1fCnrQ ٜlظRvyCs=|6( pusEu\&._B.i\C&yK~\%B&Yw^L Ad:1yPdJgT6N~Y*SA4vBObu脓yuh~k؜0KetMg[u1u%9eymck2)w<|'\["kFnM_3vZB™N`K0ѡ=Yө^}, "gIVԁgJiU׉U¶0Զ^a\?O47[E0nq*M&C _ 2{<2ヘ cfx((^q#H" aFrq;)Au4HWbHMVEdΈ,9X vK1}^G%ve/bI$8p`mh*S4"M,[!p[n8ŒG&3A,)',!=+:&'DFxIJ8"lǚqbw"(YEvv(Z焦['H./# x]?y ſHO*;?ңjzCz=`/&Wb.ʃ#)Z3w+Uq' ʺRhtՀ`V{R"LJG "D#{PK+U.ӻz%G0` a_ J9ZJx>>yҩaTɳt i]IBfc n658u-WS-x<7Z]27h_GͰ66~a,{hMXw,b7n8rQr!ZeR'O=R(?_Gf@&ʚ1Q0Uo㗟y _ 0^e`8l9Vcgo Gݟ"\g$BtbBo~}> /ZU{@tpiR4ƷPb<Ǯ?˛V%sΈ݁.jI<i,+ȞK9DABRD"vA0A!)aBc! F~nt-^"ib?z+Gm<$/pҰiJ62h.?,J.Gȷ+k  u +Bh_ 9N31tb&$f^[1-C _V1uZ\}0}VQw :dy"X*4l:<D=)U5OƩR%dKc9 J XKy( @VYDHVKawЧHmYp:՜Im!+b&-͖1Է'I"n%IW;?cN9C(8ObfƑ t@l:܋TJ蘽dZVb\ݡhBKm =Du{+lFLLmR=>t7 0GGUˤLv+) kT sSdLJHOzJEZ]ʋt*6/\ <|"8ٛ~3>2x1jUwN$;+>NcZJ)N`ȎMrϝGcM鋂WZ%̧XFȞ4fvc>Z.3[}|Ȗ0O:eUp\ݣ=RMZDU]lfς1x;t 0^sztwRu~lI?9;6c*^km-sAg Ԅgh&Z/&j j_{,!}Zt9vJF i)_{+B Eu֥'( i *hpKJV0bX[/m& Y28 H8ɷоi r}tx,/fJ 3mx!;V#̇i_p\/t'x"}C*~8DT /xa.YZ*k]Cg`<ԗHtys|k9[/Igt[m{ڀSL7G-W+B5A/EUXY;;UfCEgQOVV=LOUYq,X85̠{ k?_VK!:`sC)<t}aI<='TF=26N,b)?'X UĢp3n'~Jc⍌_δzg fgA Ds6g2SEjm?3Igy6)í.D͇TAy <]^|JEtњfIyl5[֘۴:Tq7t"~qinX? ivlG5 Ovc溃S/ؗK{SxzfǏǏg0Njs7R.*.>0+w-VՌ_'v6LӶx*"|\@Uhe qRMh0s<(\|r\f< fD{)bQۂ0\!4W yƼj-]cL^.{+4zYM70-'_y*E-LuK qNz; A]UIyԚZqVk9rH>q$i30._:8 ^)^ ^R*,zx䴈fF};zxj8\?ňp"3#Ff֫7~W䑉t]5M, W;7_9Y9[hI2a[(.8eZCplkР'",46`Uz>7[z5;+_d[~2Dz gѝ2Rؿgf Δ5|7DVgcL\qw˻~hf&I}bP S ˫iN=k @sw@#_!3|`6A?0)./Na*%8OXաhvBKxB%i@'ls/EA@įKάy^͏7"~\*#%vҳx+Y,99c̵)(hW_yd'"}4gYnh_YZJվܗg/n\Yw_yl'9[oWz^FT6$1m<59d[cl DԽăyU*_ˤg[>;gh'H~O+A_O_Z\:znIڇCi&={~n /^xqDB*O8 <`=#)DMRLrdX% %c, d#7x@Vcsව7׮<~b\呺5GcHIx=m,SsӹRNfN'Q'hw{ޥU&J4KV>kͺ4Fyopj\4*oZ9A@b>tSpƖ.4etA%F@l@*E2M(ϸ>Nh$尀7q%)#Wke+ 63~wG)HH-#A813N,={kκ<i.Uhʑ"t 4柳zY<%x|L+F! fo4Lߖ1zӪӥ'pqDhؼ>~=zU6~zbfh2Ԕ׫ޓxo&MTTWwIݯh$yXϧnBf%1ȵs+jtpK!vÚ1r+7Lگ+86XT_>JDnTL+따d"{n9)}?nvk}e[_cs[,uI9`wX̿ mQZ?,YZ{^܀߉epô C3xǾ%<]yxF$㝷\z|&.@s HޛMMOwD?[^8 {h_xIѦR)RfnOJWZ gޠq,IVeرQxܞ[r︐CYM\o88->^nw6 ͧlȒflDz8t`93q G;$_|d.}W<tq>joR=\z mK;l1τ؈oɸ+t>e;{ Jxowԇac}˽߮@cZ!qyG֟rޙ2yfï&=Zc >@j!W-keUN-hҬN;bQ(| XK2ք9Qu@R ?7.,f X` p߸E)Woo=U[%x'y aM-⢴T{4ů|aۣby|xL_P/[|rԯ\W+ihC-#p"70ۥ>2I@4)0N*zʂBzɒ^fph̜pޛ_yDj&tuaіZ_oL^<7qiwUA.Ag&ުLG(rT$Kdd 7ܬ xBX3yXTx&3^OBXz|

失败后成功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失败后成功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失败后成功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居里夫妇
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家庭里.在他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性格上好个人沉思,不易改变思路,沉默寡言,反应缓慢,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不能跟班学习,人们都说他心灵迟钝,所以从小没有进过小学和中学.父亲常带他到乡间采集动、植、矿物标本,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学到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解释它们的初步方法.居里14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位数理教师,他的数理进步极快,16岁便考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又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80年,他21岁时,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体的特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1891年,他研究物质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顺磁质的磁化系数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还自己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仪器,例如压电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静电计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结婚.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帮我把它剪开.”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
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然后,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年,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无影周期表有什么用呢?它可非同一般.
一是可以据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探寻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规律地排列,那么,两个原子量悬殊的元素之间,一定有未被发现的元素,门捷列夫据此预付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预言得到证实.以后,别的科学家又发现了镓、钪、锗等元素.迄今,人们发现的新元素已经远远超过上个世纪的数量.归根到底,都得利于门氏的元素周期表.相信在广大青少年朋友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化学家,进一步打开微观世界之谜.
二是可以矫正以前测得的原子量,门捷列夫在编元素周期表时,重新修定了一大批元素的原于量(至少有17个).因为根据元素周期律,以前测定的原于量许多显然不准确.以铟为例,原以为它和锌一样是二价时,所以测定其原子量为75,根据周期表发现钢和铝都是二价的,断定其原子量应为113.它正好在钙和锡之间的空位上,性质也合适.后来的科学实验,证实门氏的猜想完全正确.最令人惊异的是,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镓,它的比重为4.7,原子量是59点几.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断定镓的性质与铝相似,比重应为5.9,原子量应为68,而且估计镓是由钠还原而得.一个根本没有见过镓的人,竟然对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测定的数据加以纠正,布氏感到非常惊讶,实验的结果,果然和门氏判断极为接近,比重为5.94,原子量为69.9,按门氏提供的方法,布氏新提纯了镓,原来不准确的数据是由于称中含有钠,大大减少了它本身的原子量和比重.
三是有了周期表,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思维方面有了新飞跃.例如,通过周期表,有力地证实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定律,原子量变化,引起了元素的质变.再如,从周期表可以看出,对立元素(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在对立的同时,明显存在统一和过渡的关系.现在哲学上有一个定律,说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
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发现的元素分成8个家族,每族划分5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一类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复始.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航天精英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著名专家冯•卡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美国“中士”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成功,并成为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
此后,钱学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光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
接着,他长期担任航天研制的技术领导.在他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6
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人国家任务,最终使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到太空邀游.
在50年代初,钱学森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飞行器的制导理论提供了基础.他还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广泛应用.
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
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
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后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