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论语》的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19:17:06
有关《论语》的论文
x[r#y~]=NT\)QTc;$$. .ACĎwqN7 n40#Ur*>}7QŲ~w:弳=/}|%[ϗ*X cfur:e]8=k*3`*O5Bu3r<2jS8M/c]Y8DV尠:MG-8jgU*1Sל/gaK=wOzx{/syO?~ƝbT餻Uڽ9Ǐb8rx!)?azwQ8b9.^ELL9kMJ<ᱹ_U}"n`V׎N/'ؙHA3KgM @{ p1'9P֛$qB@rq'd2RȰ(Z|}$o}lBc4kh#O;`Z_އs1z>̂˽Fͫ\Vh?,1 ^NOv{Pj%VcA5^D-.ag]cr}P1Rz+m)hJ/8[`byݹqj SeP ?xi@ cↈXzu 7&ڻ)@Cqvۇ;p|owtѕQ؁>T1^֓V#eIJ9 ENB(PlJ?ਈ NC={IBV[?V*p%'yݘG̘k" iquxHs; O4i;7v `; ox//د: ZdħWV?vCS`nFp\&7W{hX2~J}rԠ]zXǺE $:»<$gNOT1ԁrL:WB% *^ҙ+2z.L@@M nfN<L>vh c!? W^ȅ'cSrTX=GIX4CQ<@$(iTO9pS~yL&ey?fGz| [bʸY3¢8*N.3\jAbG͎E| B`x*/K)WM6;!A^Ցث-|!x͛7:= U>v^ @)tH ioc]4j9yu(95)3{ 1(jx; ۚxV !}@C00L1ѼBr㷓TQ}̘PBgz;.'(ͭ9dNMXQ !{Ϫua+#FI|N!~kc0 5Ӑt8ʘSoxjBm> .0DL-lAn܁S;P=UBE5rz쨓 0 F](GY1X u6/! A~C(& IK(~48^Yd`'sW4%umnt-LdIO%~{-D{'A6idFe<&#}G0Zӄ(bN8ΧA*Lj2a_>QeF_q*mCL|P̨|ԖJ)f-P%&hhM RډXgdq%ؓF UB k %ILh?*}t0 0Y&ñor?6 jҙ=X WYs]cLxH1oЖ71iIO֑gjxV+`40$21>H{cP >E52ː./o(_BXf9=\Ľ[5#,fLRdhxb``M#tp|gB7Vad 6J'jYL%iQז~rΜQkyJ?xUCrDJg֧B `a#M%I~I'U!+t)1Y]:b5W3U1 /3=v0]5&pUyYHA8b-!rR03:g]t;u, "oH9 gQ'ZZ{az&F&w VbA@"'hx]!(c&qbPa$sɳd߭<9"=#]ǐI$_5xIW| N.ƭZbhh[cBƨb\R:Ԡ+W9c,ENcY,@jcs IXX2ND,Xn[<@c~w(B$Do`W%c* 1zXN{^ر&$69ljؾ޽ՙlľ3݉Btಅ|7W_N&8AteDT5sx?Ho䚇:EiTYܵ7ŎJY`YVM&en3 T=sM9QƇ_D*S@/Gx&F"T}/H'JXl] Kd ' t:&9*٨@z2弘Tf3acA=Ts:acSgsrU )dJ<𺏟)궀 Brcw&U\}mbi٬tH@fB8Lڪ{5Z"8@)EE}2'JM`;h1 ߵ`dbBxť;[{hQT)*`଀%3YIΚkvfqZn0ľM;PvtV^dHeoUz C#B6a!PtE“HށWajao3LplˁIjϟ?AWVW-58l}ZR%PG5XLTR@ ε{{l16P]oF-=z>{;p:VO"D:6xVd wm /֝E\{}x뮧߉ B$KˬC)fjMR `hX\d0ݏa@GVl+@?Q OTNmnv I/M1PKEmocL;Dm5${ְg4Uh=V+\ObvH¦B(XшX) \i@L/'7e6.(${;A Gt'%(#Q^V2ZΛk@ّ#ܳ4WQ.sfN+qd; Q#'%MM_]|B | E\<QEJu`DCLV#Jaǫsg)A0w䖉Ҭb^<{l֏WNdrX=K4U*Ж:N+GE}DG-zS8"0B sƈ[]g="HN6L_2aѨH8*3dž,$`磆j>غ\Ǜ);VO57y,ڙ]LK{l ڻ p vlEZؚJ"H-1+|h;jh$'ccJ R'%"N`+̦tA!Qig!lpN I?fRߤkIZOqn3Wթ^;A3_aczY7"'.|&UYV&:}./d:ѵ0 guȄ%wd`.wKXؔR`w̭g1XdZ06/l5 ~E-oAJ%F}"KDCH?@W܊m" )f+cMg^4r>D+&~4a&M& My ?i iS6=wHghාyo(32hMc^Z]Ӝz{s.?un̶I\ [CֶNa?]%G6.[1إL^lC{uǴ7}ظtӭ: QlhkD Wt\Z?t&3!zv&4r}$:>$fg%Rc]DwyŇ,#FFgvl(Ɔr%f?nE89xQ*9X A-^jOjגvfi:#@"q\C1 '}B#{ҧf5~~,ku65({#ۆe aꒀPj {l`Iպ3̣WS#E䨄F+؊ui{p.:cq_L$YHgì6ʊkN4tn|fbOr%FT1BL,[: P]17mFn)95GޢP:\SMSұMe^qg+X>;HǏ+nцT|12i`[Y.nXkSf+Wz*>9BJ| @B!bSF]VP(7NZJ&J>k}yz+Wy 7 ]>J|~~ qz8t7MlV Q" n v2_D4i LrWɑЇyvvvݬ"36KD!ePkYR*vкbHF:ΖP;C3}ȴǍ^ؒ`Ti{Ax׏㏠ .ߊZ`)\ʃiWdr*pΦ@nx2$BtoF%kvn^k5_PX@rꟇҟ9`(7{iB =8ҳPøg*Oچ m>HAB 9$;f8 vܟ&F@ܯ0Kʻ}]/s_0bGlR"!-FL*\`b yh+Xaw9:!ǥak36~Niq|aWvߕ[$mEr LOlAɥ^+ ;Wa_[;Qi2a2xgWg{%FhHYf/͟^)Zu*=K2g6=K-1inBR顷Pü:\yA=;2w<_G)9}ߎ,iIx!m#p">t/XP52~Ǝ'-UQ% j{یYɳ2/WeA@>K/ٹ/EÒ`jvՇd~krTW>Jojr3)evII@@kۅ ?W a N Eeڷm5og+ߎ%~⧊6ocV 5C9>Dhݗl5f$sue[!M Z_؛V ~M!50rkia?w_~_?_ۯ߿?w߾?|oW?o7P

有关《论语》的论文
有关《论语》的论文

有关《论语》的论文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 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追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体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避免偏执.
  另外,《论语》中还有另两处相关的记载,我觉得更为重要.一处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觉得,这一段语录对我们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能群,能让人接受.要做到这一点,恭敬有礼是基本的条件.此外,这段话还扩大了选择朋友的范围,提出了与人交往应有的气度.我觉得子夏是相当有胸襟的.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点可以和另一处对读:子夏之门人问交友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 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不过有时越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越难以做到,越难以做到这要求就变得越高.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时他所达到的价值层面是最高的.
  第二,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继富.”(雍也)朋友的价值在关键时刻最能显现出来.我想,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个忠诚的朋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对方.
  第三,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朋友关系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两个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挤公共汽车.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稍微疏远一点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距离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利用这种空间交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朋友.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质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却没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交友面却很小.他们都没有处理好交友的距离感.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关于颜回,《论语》有以下记载:
  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知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
  关于曾参,《论语》有以下相关记载: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颜回比起来,我觉得曾点更透出一股灵气,一语道出孔子一以贯之的东西.但“先进”的“参也鲁”似乎与之又有矛盾.我不知应做何理解.这且不说,最后孔子的“吾与点也”颇有意思.我觉得如果说面对颜回,孔子感到的是同质的认同,那么,面对曾点,孔子感到的则是一种异质的认同.有人认为“吾与点也”道出了孔子退隐的心声.我觉得这种理解自有他的依据.曾点异于他人的理想恰恰从反面填补了颜回“非助我者”的空缺,给孔子一个异质的启示和选择.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407/files/jiaoyulx/html/article_4583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