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烈士墓扫墓 作文800字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9:30:25
去烈士墓扫墓 作文800字急!
x[r*Kvwi;7௰?a!1 @Pŗ̬z_Z{%~\Qsk7%R^4[7_A?q2F?mxOy{է"Į=kfnsܻJ^\+[: FӫIy4;[ےi\zS-zPѡG.!isv^\abgWz#ۘ ЂmjwXOJ$ڭoz@LY^i=RCԦᇎ2s"Cr~etܯ,<g9\Gݲm:exOMj"q[[BJWyTb0mݘm_Tn>y`[|Ǿwwɇ}6Ly!NwώG6sVA_o~7gRciBO$zF *P;v3G*>6DoJ3T#0',}΋A ${ ?QRb:K{ӤU ߃^ՏEod⹤;2gxYS~M DܝGcgxf}k>a;eFKLCE[[H0(T՘NB0tQ,{8ޭ©)Nt!޳㲭glOڈ8? >R{D 3d|It67+ݯ&Yxx8?yޟNjOmk"58olbc_a+6!Գ{. wAގM8f nx .)6fMr ɒJCWpww4֮zsk5f&6'N%eBȆ7Gd l>;/ըZ(UaБtcNؤ)J|'oi(D-Wp5 #;N6~,lT|bzr#=`B@-veP]Jk ,H3 ^}w߇dgm0s'P?}\27! <ϡ S{5iX8$ϑuvK;4aٷ3*V%#"<3ic1{/]m<~SS\F=R' 1s0CR!1K"IM ӻe=x\&1ٔ3K AIJ \|f)Cp_!u0z qtWm{p{ݭ tKV9nUq ȉ@fU5c3ǣ0a%XLj1,L,x@@cP@(kuLB51&H7Dv?0W\&'k Sb{S^P,OnTlmּ/i>P|/R qm.ؔư=V׃pi_@-ǡ{dL1+׳RJMG3(<ؖI(?K>C•~T?(al2{DdqZ7Hw6ilpcݦ2WS<Ƅ3\ܕA`6fuNM{dj e^(3ꄛ-SڛF'N>dz3 }68J W݂iB~ \Ȕ^mҏ3 q''(Cd*+AEvqpyU$f#:}:}L,Iԝ4Q Z! Ypӑ(]a_~wF}L `?ڙ\c.Z(F4 6[eNA+~X:V+Lj˩~P'-ѱ4!>z"Q*~t")bZx$Y1#Ғ],\Aֽ͝h|ٗ.#S(%7ԠԤ 'Eg8: e&l~,QfOCVh!Tx|k9ajoz \\a6<m#7 s1'jp|T`O$V +EvnłԶBx6DVooPExhJj/M33{yv^FI9hY w2WMdoZSnO+%7[ C63dzݜ&Qto[o'x?LDa\hq6YDZMZNfS(`E5K1N,M\cM7Ávpo^~ک87x5iKDF-.y$4"!㩴}5BR2 @]J;1+Yw6lJ6W&GQ a@ fWPU۶l.ΊN5&{P賉O^XǷ djoH,x n\>g0. HZ&f-҂}Z@Lod#J(LnEd"C("+%IИ%oc_=o0NrKW-'\%'6#h[;)eV.'ۂ>; Z1,aR` S`Gnyִ'gاl$h„َlG74Jf?#uſl6V[r.#>pw|^?iI7>l bȁ"& x"PBH&W /wI?z;4晳G ; 1s^J(X#ٻj~\p^=-8k["z6 m d{ |m&*WptL^d^nt^+;D$EM-fX2㌽寷#mT|d:dlslӏAx\b^@E~>mX, I9kW9DȀCLB!fwTof}a(Gϼ!dGOΝgݭӴGh oHS %-TzPz3j﫢uL8OE0EFWJٲ\JF`8k0uk*̔d"$gLl|Xf\s/$vmѝZ$?b&@@PUW f:08eQ#{4jO{fjP"m!@w z &d?W0ݝF0Я~D[Ku!X'2dtK 0 ~' #1)- ALwKUРe&7;[\ p @evpcV$ 6 Ozx4EQN"".dQaG_[u"-9=bcc/l-\@0,9^1Q YKi_ttlQeՂ| c7S n/5pހ84g[8*xe} flMCi)7:SP+zm,[`XCl5,E]]u1ПH(":Ѱ@6 H4Tx`ߟfrj٭G(X0ݦHHD9CPtMƐ}fߴg^̴XՂsrqUΦgY=XB" ;hcWQ8aAY؟?B |+/JTo)^?VRqor>&C KP`NL4-=Uݢg¶:=^5$5WD2nKӗj$q`I&VIDT= g貎q)%SͭYWO1Z!y .?:7h$ggՙ: WUF JpPD(7bw>a B { [ /!2a4؈{Fs\m>EYU/#H{fiF1^&w4* LC_N;VTO.G2@T|p$Nhꠏ *AT'%-bkmݗ,a(WI~0mgOyW1d6­VZ/

去烈士墓扫墓 作文800字急!
去烈士墓扫墓 作文800字
急!

去烈士墓扫墓 作文800字急!
扫墓
今天早上通过大街,看见一群学生擎着个大花圈,前面吹着号子,后面跟着老师,猛然间想起,今天是清明节.无疑,这些学生是跟嘉康杰烈士扫墓的,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学校组织学生为英雄的先辈们扫墓.我们小的时候,学校常常组织的是为司马光和在解放运城牺牲的两个烈士扫墓,那个时候的司马光墓,荒芜,凄凉,远没有现在的气派和吵闹,更没有远道而来的人为他时时祭扫,这大概就是他的不朽罢.
今天我是来重新写扫墓的.那个时候,老师在大家扫墓归来,都会布置这么一篇《扫墓》的作文,作文里的话也几乎千篇一律:我们的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我觉得那时候每当我写到这里,都会激动地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将来有用的人.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扫墓归来写什么,而每当问的时候,往往会说我吃了苹果,我喝了饮料,鸡蛋面包给扔了,心里往往不是滋味.我认为,我们现在仍然要看重这种形式,而且绝对不能丢掉这种形式,每当新的生命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我也急啊,同学

我不急,我没你的作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

全部展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收起

祭扫烈士墓
四月的天,虽是百花飘香,却又阴雨绵绵。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烈士墓前,小鸟不再歌唱,河水失去往日的欢畅。不尽的思念涌上心头,在我的脑海里滚滚翻腾。
透过泪水看陵园,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矗立在空中,它录不完我们无尽的思念,表达不了我们沉痛的心情。苍松翠柏道不尽我们深切的怀念。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枪...

全部展开

祭扫烈士墓
四月的天,虽是百花飘香,却又阴雨绵绵。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烈士墓前,小鸟不再歌唱,河水失去往日的欢畅。不尽的思念涌上心头,在我的脑海里滚滚翻腾。
透过泪水看陵园,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矗立在空中,它录不完我们无尽的思念,表达不了我们沉痛的心情。苍松翠柏道不尽我们深切的怀念。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当年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鲜花朵朵、绿草如茵。当年那硝烟弥漫的天空已碧空如洗、红旗飘扬。生活在灿烂阳光下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先烈们的英明。我们将永远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踏着先烈们的足迹,阔步迈向光辉灿烂的明天,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的上空永远飘扬。
安歇吧!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