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读后感 速度!在线等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2:29:4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读后感 速度!在线等 .
x|r*YDEY]f\Oemi?t% ! &&$pw_vtoFfa73џgxRt7ӬJW=}L TGW?rE5]g2?Ew?ֳ[VJ/TŅ׿- pj:uOѢwo{7Yn)uo WUvo7N<,U/Ͳ{xAĭd@S˫LTɽ8vS'BsRnT1+M^:]\+ f6Tލ S4fRɚ 웛yg3=DԢHwB2/6Ӟ~n7.Y8Yt7oBQYR:ݍ$|g'X9*ޅvOTqṢhj3+5G~v3kF)!E {}8I1jKWEQ7OEVˆ0:c/(g]j/GmIX۽7N] sKuL8XTgn[yKT{w7ӂn`{ "qzn#'~lTA*0I{}Ϸ$|DO7*jXR،c?~%f)؜TݡJzøޣ@ bP즥}}8X͑_Ҽ'klZ)XB@cT5,Hx3?֐b#6xX~sO!5tLgڡPu+>py.eyC&xy/ LڛZC"u]f1QG+Q-gwf =pjxY<]6b_q~$|?s]SF#T! BFSuDD5mt2-4p /*EtmAѷo8ԛ*eМ׿89B6K.RtA{Rwa4ЭO%+,usAjy-mAf:U}ٴWeCۡ:{9!5xQUz?u]bL+x}2LOTaG#?U`o,N,G1͉rjN B;i?~ S"޴ )"yޟ݂FIX]s4LYhrIK~DT*j6`,}^lX3u9Zե&\=Ãf: +ZJlU1N[yf^ըwQEj pY`Y;LP9Lv ơ)j%VUn Ն O`@KyHb&jlA4wD-/SC'<ݓ^Ut`&>[3o-"Y^)@< ^C08Z /$m9Z@6s{3KCT=;?![RŲ+dQ2ԯ+ǽ_`Bą0ILLj31'caZ4\E-Zdh@gO6b@2g @tqյ!?Ӳ/>}ܤe\:-qz=cw0bh /$ (}Q/7L]LaH ':;8AYB)}^pLӔvPj e$0 ߎRZz W*Y"Qu ݰ1HNuhXgQR0bW-ʬЀ9E |^Wsj&'-Pg,]7AMUλwe`O &͟N &u0=ܙ+~*NzE| t.R8^OSv|, Bx'S4?8]9iH p[˞Rq1U%駊ؗ{Fr<Ur{ԭOtrn Xiڿ9rxJ=G _r7I1 -KiA0}#_d)eC6aT1~Nc=@1,wCr!ēR/E.eՈ-1Doh2'JixVYs`vXRp׹@OOe)%\0 Ƞſ[U KA{&zbnC\%A]}FhG/vj`VHuX2tE:"Vx^6N_'~a)<<~=GG@-/# ᦼ`qM /i[dA\1M4w0.;6moUz) Q#YNz }GK^VDW< 틤u A8 v >?iΥJaΐK(*XG?u,5qPēH~-1.uN8 bnyA* Oa撌:s0"U7 gc[2"vZaE F+lЩ|O9o旻3x,uU9m>mD霅ۣcшz. 0NM-d5^5&E"T3rس۴ye@jV(&'~,@ƽFó~֙s\=ĞʶYA 'f&)L,xO6?T_2}FvOD%Zq=w^z6e>+d Y,]T$Fق3:<;HUFĝC/KŅEpT.ODk΍vEo0%QKnu'::Э2%{Et\/!S-`]=D06?2ؿo 4`WcD 1pٽ#vHe}y0(^l{zV% `4c X CNatD*jYLиu1.( ੄ׇF҅{)`)OST>)<4|-(Zf00`L̥8ѓ[:[֙g*v :jzf&n&FU;OV :WmtfKم ~"ȷU=DvL&Rf$aZFd+V'h@na[g{vہ V^e 0"Lׇ*hҦp|gJOb>e$-iyr o0Kra_ sḪ9\%4Sg##BңG=K]ғyݤ[[m淒)vC1@s*NY%X{q\Ap/iv1 cҚ12|$'܎ Z1yaX ɧ ; #;'L4/yr7~ç| B&DdVis6g:$|3FGb"@Ejvm0È"hʒ`j~$%kĐ:1aeLp.#eB:|oǺQ&$ AnDV;yr-F]yQNWq&1jeG7/g37AhWk&$H5-'',ݮ.)֗ _h1 #RyFe6.M0I oIٗlE$NP鯽ʾQGI 6nC}1Z_:гƑS~efY^bG$U@Nd4Ff&ϢqJyXH3/zNĄ/Pe7@q0t<J^4jPk['wnkE_=2𤆎хD^ٙ_Tqc5)`Рܳuj>Po՚e1#$@ߘ-fh jbdctCJԙkP29.10^'X8β)`QIL5&޿UEc=MȺ% >3Y(70%32bqrlߑqM[xnM)+~;f8θ!'zL+[vԥxx&jz" (Y8jFr1;eIZR]t@@veFڄM~଺Go`q w'w i¯ .ICJϒ[YS7~6bW ]vun iT45c#zƬӸbT5Ι1Op`*{Ź`~T؝|; |Bnc/:}AsߟReZkA x:=$2sƠv,Ș?nce*WUx /< ۏ6>BnLd0d@նӑl"Z%<8K6γ*iu-]bM0T'39ư:^R푸 r+|t0ƈ:ef;ϷؗÀq~Tn@¯!c I)Uie<U@D21) H55H $k`8|j䴾ؕ;*SoisQfe*`a.2 3u.ܸ=<%`Jpb'9Xp="[˖v̸Ҿ]"uurȝw٬Y(nү%3 K-ur3]wXB?s1(?W'&99S 8x qvIq\Elvא,IDcdWc/Bu~4M|=Qj3%, >>Z V7aw_$EJ텋m1 #O9b48P@pXKi>k98{S?%a [ttxE#Xl,ىѾ Mk_7LZklqRDf0&lHH(:7krW_yX̒;IY۱mveD9*#ϭ7:^L*Jڍjю_\UZ Xb N?oReX Ud$  -fAKA5l nI3nqd)TKEuG߃z9lv%Xʶx0RgNC[Lt vqdڇ%#p%}9p6c ۚ 9 $488[A9Ӯ|SA"gv$W,oȍ4g+M(x:CkA~Kh$nS:@Ia`)F1f_$pv{}X3 Jad8(dexys/zDQ탼ݪV/ tvz]Z$Uzh$oiCҍq*lf^T)70Uw-Y;W5j1H2ZJ2vvDxwg7[93RY dqe6RnٻxQ!<op!)Y .҈9>~uF_me7_d÷;<>{} 7Յ@}&,X[daP} XqQG/0jZNP ?2X]96Omr=^alFT4`nl7;' H{bayϩV L V?/0ڽԵd ѨӮv)%ip>e؊U_,O _=qt-l2͝s~ `މmDOܘ`s; W??/4H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读后感 速度!在线等 .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读后感 速度!在线等 .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读后感 速度!在线等 .
目标定向: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入境生趣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自学生疑: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学习释疑: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点难拨疑: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最大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拓展延伸: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将这篇短文声情并茂地吟诵给父母听.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学习释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点难拨疑,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拓展延伸,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教后反思,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3.搜集一些写景名句、名篇准备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感慨 山川之美 古来共读
仰视:高峰如云; 俯视:清澈见底 层次分明
平看:两岸石壁; 青竹翠林 视听兼融
绘景 晓: 雾将歇,袁鸟乱啼 动静结合
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达多样
感慨 期与谢公比肩 自豪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抒闲人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