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汗之争 刘邦是否分封异姓诸侯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4:26:25
楚汗之争 刘邦是否分封异姓诸侯王
x[n+q~A˸;@..FCR7q;"(JDQ.잙_}UtiCtWUU_'۽n-RG&yGonMČ"f53o8mn.oO~?wv3:k81Fv_|[]GY/Oߘ|ՎSft\$ sn֑G̺M2~_,L@D#^eW2⽾ʜՕ-Wyӎ[2-36X@vdw*dfw/'ۯA-FuЀ-W_&޶-w-2v;vS~c YӇZf4݄uR@ܶi~+Vr<(>8͑h s~)as|pP;> rYC>uW559PQ(spH  &mküΚnfx.=J}6uzN̜%NϿyo&>-ͥM=ɛN &;ݬVW7L94s[i 5ou<_/1G hl9NIN='bjWL/b23[nqJXr O2*`K_$l9ްj#sSrI_ADnx#9M R$nnj4̿"_nʼnr_*$1l%/Ipvu|׆qWyg4߼/m'![SB ak%ނSؔ (<T/vnA0'iO?V;?vgerlPe35Xii/AKcV/c yCӿ9R"lB4oa?i7K#ZsAw]kĎxMG4 8 'Uo;~-I=:rp[o+Wfi_ VޭL6dGm.nTըS;*֯b((uyTM+_2eMWJ)"4{{ l7 H<mluʙKdIt bF$2w"L3eyfPEo˵MQħ K Ƽ7p2pե8fn>t.4#Ixʈ7 ï]@oHӤU9fj/ NV̦^lm3gS|![[ [25"l)\}dcEg4(TOs(hj"n o8OlIu x `y6@'IwJ؝C{uƝr 9NmmHeL'kQU &f+ܿP sCzw\0X݁ce.xkAd`.X'1,;N={|d1,B=9`wi}S\o,/M͢ag$Rr]ڗ2Ijq|`8E"|X.@*Ve#gԐ_φVrOw3JB!Br n$m_$ IĐ3YGuȫI1NϛLz^ r<Af"f`:v](uHcO ,9[ωs<3$9`N$&tĊOE!Ѡ׈v& ajK5K;=Yc>>x'D@ ЩwC]Qr]t\}\SEhŽ@ rU5sI@IǑG:tETK Q^CN ^IzNA$/1A#>XDOp5{0<RgjS =x,wQeOȔ䋤r`d.KlB`ŽHvkZ>9z/%0)Vn'V:"6d|VX"MD1*t-kw@eP`brEm<,mO0G/d&L{neO-:%4H7~it'ԅ}L:m8ڏG>w]ڒvIkǣpx--A p6jI>Q3o*5L2/xԂkd->!1B\VGQݶ*X0D](Z5no҄A7j mk eA~d IpFH RS>\uh~36Yz?M =޴;Hφ]#&$B~| K,1soXCZ3|y( I%P|~${᰼͈N?j{C  zVoMS8Ơ[4h;[@w8S8>U4Ra`eAF'mZ݆ټݛBLD=W { Jot8Uif/9&:!y'|ČJ}Xu7k\lfAJ//*dؽSTP2\(`k'0<߹UFް뀤R=4/z31&+pL ҩ=p3L/:7EResY&j6c_1!>dZs,e(BLlz_{*!9@K*Nro`_+<2}@]6ş?es,. lVvpnS0 !> a7P;80ld@4~"r?|+I-Iޛĕbaxָg}M aEw\(tr!`aXϽ3VR\j&,ơ&\1 r3fQ_<>ݗ%Y _ aΌn5L^P83ٞ{Q 'ߐ0T!\wT ypu9EBmsbsVc6ůȊx7H7E^R^i[2Y+YՠiN5#%#3 7,fm~{ =f%]9O@m#a#"@G1̻y۪ 'ȷа9_& F*llo H>h&t76Y!Jl x{PZ]-к)T0I(~sAL3#DM[?m̤d5 :PV7m^UwE0uS\M'@B)5#$ ls~wL噫,۞W+~G<% Nޝ6ʲMkHvp>Fù_qX?WdQS[Z0քhG,.;$++Р ܧ',ʃȉcXz);щ-N#-ɹXܜl_V7\I"Й=LJST,E|/wy3Խ*ROewͼw'XlR$N9X!OU8*#u&@-'k]oo"8!,-ߌ2Ɏ ̹mӈIX [X<(qc5h^ڷ1;aMa+&z}Ę{YKV Q*LYp-?HE΅[[N\t٢QY)E>Vj&R.Ix7Q.F=ȒhR[R{K4%8-?52n]6%HFY@|$=pܤoB~a)j ߁똟[B  0 8B +S3BotݮŸ9(`#jLϪnNSuV/h rzpϟzӠ h ;-w=06Ҵe_VPdltZSG_>K+7~4ygdrL݆Eq%ċhJ ,yf@JRF-H`qH9]| LLC.2ŴX>l$ɟc2ŋ?؅v1Ffx1[e Lxm~ Gş0 GcFe]f+X 8'>+EH@&@It*]2G nCni 驽Zí5dtCdwkOnӴr%(RЙk=̴GE5p]Ra{x';/2SdXߗfr,V6}IU>BPc\JYB*Y* ajZzzhkI/fQpufgc_nϷD`ʱG Ϛ겤$n%ϛn(fv\YS~8z i;ެ]A.˼Y@t*pXYy1ɤ9J!7F5zj5Qpd`dmxߏI4 Yv@1s3xzlϛX۩>h6jp BEOd*0gkJAM:Es-ܣkA m)"q+owha ̢Z K0kvkRRMJUd|Wj(o ˅%{'s`>RJ;x h9x^~'Bk0=dWOg΀z@O^@76kj;9TH0xQU,,޶P ο!S3/{ɓ`| md=)AdmC~śCJ / s4F MA5.y2Bq2r&grnSmSKj ga8);,L^3,E =^k[]UMfü^@ z$і h^+b^Q22ׯlTSZ^Al Qk˺xuTADl8!13_੹8 M"U=IEmtJREp۷o JE4/uyZ7:?3@ s;,mEmUwCh2Eoa oC!|P7C&kHBA]0F;J1j MaPM|bdYIbН6ؒ罁4˄Ol4 ft +|PH #W@ "> |miU(޴/@jK@/?>G1u/?tޝ̚OiP)^ @R]hu̕vfpr'"51b#ՠIv^ڇFڇ.’ 5( t#o56grm I3rMD^ڡ,j#I{Lm;bP8SuڒT`5cZ1#[JN0ӥi27F}/ /~i9'CiiᇢO0j>vnBynxmG,7}X~d!Yns6Ɔ3RȁUIZ̆W R`b/wmK@aSK>|&fݵDͅAtu4 -ӓކ0N}s]EuxT8s>mԮu%29UuoxɛR6 q -p|!drNPDNY@l yEJW;gۈie6nS=1oLR"}ܖú܇ /5K`R#,6JiJ-{~>_y]i߂LcC<{F),F[j\UM:74 p [>c#t?\ э "X%8#N> vD?ɓRU;/s?(;~I.,'`uZBI.f_֞ސ٫4Y3s2~&W@<%b,K.XYk=Cچhؑ? MS2E{A%G  |;F{t|ùLlq$Y3oS[|>< \HUٞætGb Wrh6ͽ!r{E= >6seS(.H"+O_s0ai꽾_

楚汗之争 刘邦是否分封异姓诸侯王
楚汗之争 刘邦是否分封异姓诸侯王

楚汗之争 刘邦是否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一共分封了十一个异姓诸侯王:
七个内诸侯王,受汉帝直接控制:
楚王 韩信
梁王 彭越
韩王 韩王信
长沙王 吴芮
燕王 臧荼
赵王 张敖
九江王 英布
三个外诸侯王,不受汉帝的控制:
闽越王 亡诸
南越王 赵佗
南海王 南武侯织(这个人的事迹不太清楚,名字也很奇怪)

没有

有,

有,韩信,英布等三杰就是

有,不过不多

很明显有

楚王 韩信
梁王 彭越
韩王 韩王信
长沙王 吴芮
燕王 臧荼
赵王 张敖
九江王 英布
三个外诸侯王,不受汉帝的控制:
闽越王 亡诸
南越王 赵佗
南海王 南武侯织
还有刘邦的国家叫汉国不是汗

关于汉初诸侯王的小文章,供参考哈
大风起兮云飞扬
——印象中的西汉初年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汉高祖本人,并非慷慨悲歌,长啸清吟的风流名士出身,而是史迁所谓“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全部展开

关于汉初诸侯王的小文章,供参考哈
大风起兮云飞扬
——印象中的西汉初年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汉高祖本人,并非慷慨悲歌,长啸清吟的风流名士出身,而是史迁所谓“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地痞、小吏刘季 ,长成之后,也是马上驰骋,马上得之也要马上治之的流氓武夫,本不是为了作诗而著述铺陈。然而这首楚声短歌《大风》流传千载,虽经史迁之笔铺陈,然气势雄浑,慷慨激昂,与《垓下》分庭抗礼,不遑多让,必定是出自高祖情绪激荡之时,回首一生功业与经历,忧思时局,殷虑将来。汉高一生波折,尤其是晚年心路与汉初政局,与此均可略窥一二。假若重新回顾时事,以古人之思为思,以古人之念未念,或许才能慢慢品味出这一曲雄壮当中那无尽的悲凉、困惑与酸楚。
《大风》作于高帝十二年冬十月,高帝讨伐淮南王布回军途中,是高帝在汉初的特定背景之下复杂心绪的流露。而所谓的特定背景,正是我们所需要考察的东西。做一份简单的高帝纪年年表可以辅助我们观察汉初政治脉络的走向:
元年,冬十月,入武关,军霸上,受秦降,收府库。十一月,约法三章。十二月,鸿门会。二月,封汉,建元。五月,引兵故道出袭雍。
二年,十一月,立韩太尉信为韩王。都栎阳。三月渡河,至洛阳,为义帝发丧。夏四月,灵壁之战,大败。六月,立太子。秋八月,韩信等定魏地。
三年,冬十月,韩信平赵。夏四月,楚围荥阳,以纪信代逸出。六月,败于成皋,“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 。
四年,冬十月,韩信破齐,广武对峙,檄项羽十大罪。十一月,立张耳为赵王。春二月,立韩信为齐王。秋七月,立黥布为淮南王。八月,初为算赋。
五年,冬十月,召韩信、彭越,不至,张良谏:“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 。十二月,围项羽垓下,破斩之,“还至定陶,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 春正月,更立齐王信为楚王,立彭越为梁王。二月甲午,即皇帝位。立故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故粤王亡诸为闽粤王。“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 九月,虏荼,立卢绾为燕王。
六年,十二月,会诸侯于陈,执楚王信,封淮阴侯。春正月,立刘贾为荆王,刘交为楚王,刘喜为代王,刘肥为齐王。秋九月,匈奴围韩王信,信降。
七年,冬十月,被围白登七日,用陈平计出。十二月,匈奴攻代,代王喜弃国,立子如意为代王。
九年,春正月,废赵王敖,徙代王如意为赵王。
十年,九月,代相陈豨反。“上自东,至邯郸。”
十一年,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立子恒为代王。三月,梁王彭越反,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五月,立南海尉它为南粤王。秋七月,淮南王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布击杀荆王刘贾。“上自将以击布。”
十二年,冬十月,周勃定代,斩陈豨。立刘濞为吴王。春二月,遣兵击卢绾。立子建为燕王。夏四月甲辰,崩。
至此,汉初时局脉络基本具此。从《史记》、《汉书》相关篇目我们都可以看出,高帝以一介布衣出身,“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 ,终于“汉承尧运,德祚已盛” ,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正如孝景帝即位诏所言“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高帝的功,不仅仅在扫平乱世,更在于涤荡诸异姓王侯,巩固汉家江山,还在“制礼乐”,确立起了一套诸侯屏藩王室,由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史载“天下初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议,陆贾造《新语》” ,然而对于削平异姓诸侯,却只是隐约于这一桩桩史实之中,并无明言,令人揣测万端。然而正是这样的制度建设,使汉高陷入了从称帝到驾崩七年之间,诸侯数叛,兵连不绝,自己始终处于叛乱与战争的漩涡,而对手,正是一个又一个重臣功将。丛临江王共驩、燕王臧荼、颖川侯利几、韩王信、赵王张敖、赵相贯高、代相陈豨,一直到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均是汉高重要臣僚,若干还是亲信嫡系。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史书至此,大概以哙等人谏议得当,高祖纳谏度量为赞。然而史臣或又疏忽,黥布已是高帝亲自处理的最后一个叛王,历经如此之多次叛乱与屠戮功臣的汉高,已经心力憔悴一直于斯,以至于“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臣下痛呼“何惫也!”,恐怕除了自己的松懈,更多的是那无法掩饰的疲惫与忧虑。
扫平功臣,如今论者都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都认为是巩固、稳定新王朝的需要。然而对于汉高而言,恐怕并不这么简单。作为大一统的王朝,汉还仅仅是第二个,功臣们建国后会否出现功高震主的情况尚不得而知,功臣皇子倾轧不过是后世想当然。我们所谓历史研究,其目的应当是说明与解释过往人事的所然与所以然,以求对人、事的通达理解,而不是去评定是非,做出我们所谓的价值判断。史家所谓对古人保持一份温存与敬意,或许正是我们做历史研究所必须深深思索的。汉高诏书曰:“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此言或许得之。作为汉高的当时,并没有太多可以效法的榜样。统一的夏、商、周,资料并不充足,分裂的春秋、战国,不足为训。唯一可以借鉴的秦,又实在太短,尚不足以显示出一种政治制度的优劣。汉高需要在绝对孤独的环境里去思考自己大汉的政治体制与走向。行政制度等等,丞相尚可以参谋,然而一旦牵涉大位之争,九鼎轻重,便已经不是人臣所能够置喙。君王注定是孤独的,当他把自己逼到孤独的地位上。汉初诸王,并非蓄意要反,然而汉高为了自己构想的天下统治体系,执意将之逼反。如果说摄于中央实力而不敢造反是历史的常态的话,汉高造就了一个特殊的变态,慑于中央的实力而不得不造反。这样的心曲,不仅诸王心酸,也令汉高悲苦。
然而对于汉高而言,一旦开始,就由不得他结束。汉高的一整套政策,许多并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势所必至。汉高造就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选择了一条他理想中的建国之路,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及其运作,那时势的发展就不会给他机会懊悔与伤痛。有说法汉高屠戮功臣是为了加强君主独裁与家天下的统治,然而汉代尤其汉初政治运作远较秦代开放,贤人政治的特色通过皇帝和丞相明显显现出来。君主垂拱而治,宛若国家元首,丞相承天景命,总统政务。汉高选择的政治体系,或许更多是中央与藩王内外相维,皇帝与丞相上下相衡的天平状格局。所谓守四方的猛士,汉高所选择的依旧是宗室藩王。于是,“以海内初定,少子弟,激秦孤立亡藩辅” ,“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终于“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王国封土“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於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楚王交高帝弟,吴王濞高帝侄,齐王肥、赵王如意、代王恒、梁王辉、淮阳王友、淮南王长、燕王建,均为高祖子。燕6郡,代4郡,吴3郡,淮南4郡,长沙3郡,赵7郡,齐7郡,梁2郡,楚3郡,淮阳3郡。天下57郡,诸侯王占73.7%。山东膏腴之地,分封殆尽。诸侯王“掌治其国”,“宫室百官,同于京师” ,与皇帝同号令、同宫卫、同乘舆、同御、同臣,权力之大,位望之尊,史迁所谓“僭於天子”者也。高祖自己就说:“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赋敛,女子公主。” 查高帝此诏,已在十二年三月,高帝崩亡在即,天下王者,已经基本上都属于刘姓,高帝伪言“其有功者”,然而却在功臣背后,隐藏的是众多宗亲,“自置吏,得赋敛”,这样的背景,值得我们注意。
若我们征询一下地下材料,则可以看到另一部分很有趣的东西。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竹简中有这样一条:《二年律令•贼律》第二简:“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腰)斩。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其坐谋反者,能偏(彳扁)捕,若先告吏,皆除坐者罪。”诸侯王与汉室分庭抗礼,俨然若仇雠敌国,汉竟然到了需要以律法来制约臣民的地步。而在此律之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诸侯人来攻盗”“降诸侯”等等概念,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汉初诸侯与中央的关系,在当时人的观点中,已经宛若将之与东周对比。
然而,汉代毕竟不同于周朝,汉代诸侯王毕竟不同于春秋诸侯,汉初诸帝也毕竟不同于周天子。当吕后崩亡,诸吕为乱,朱虚东牟一呼,诸侯兴兵,廷臣策应,天下景从,涤荡诸吕实力若拾芥,虽然吕后精心布置,诸吕掌握南北禁军,“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袒左,为刘氏,畔诸吕,卒以灭之” 。由此可知高帝当年设置之大手笔,自有它的作用。平定诸吕当中,可以看出影子的高帝遗法,如萧何律令,韩信军法,张苍章程,叔孙通礼议等等,对朝局有着莫大的影响,更可以窥到诸侯力量的强大。正是强大的四方诸侯屏藩,保证了汉室江山的存续,巩固了政权,也避免了动乱的破坏。至此,方知高帝当年的措置之关键。
但是,这样关键的措置,本身却是建立在功臣们的鲜血之上的。汉高所创下的先例,促成了后朝代代因循的“良弓藏”模式,除了光武、宋祖,历来功臣无好下场,这一传统,正自高帝始。或许,高帝所完成的,正是始皇帝所没有完成的独裁功业,而君主的孤独,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已经注定。高帝悲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论者以为有悔意,悔意恐怕说不上,然而若论高帝之心,或许《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的这样一段话更有味道:“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仲?以为知权也。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然后有郑国。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高帝心曲,大概正如祭仲,行权之中,天下罪己,事入青史,自己“自贬损以行权”,为的是天下大业,甚至为此不惜屠戮功臣。高帝心曲最悲苦处,正在“自贬损以行权”而屠戮有功之臣,百年之后,青史之上,悠悠之口,最是难当,“对酒不能言,凄苦怀酸辛”。无怪乎高帝歌大风,浑然忘我,“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叔孙通所制礼仪,掷诸脑后,正所谓“永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然而高帝所浑然忘的,正是“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