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9:24:21
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x}n#Id˩Sϲ PORL#yMǟW3sكY``P*#<<6__Mdſ^ٱ^{ck{\4#:)˅>r' /cnG^y_'ء1S_ԙNsɉIW6.M1a:|"f2/k/ _#~\3 [_mm:{l` n}ff;&]k1o4zl3Y?u/jI?ZY5ޔ)$n#c Q__n&v'6,3̼7!@S\b@9|&$L&?/?e~e32V;^m<oˠ%8,E n&;rlfy+37Ia$H~Ĵ$Y[Ny+&Q6Y'כi׎\yPn8c :+Nqog᠐rNM17WjmfIIc U/<x'q*c) d6m+6McDĈdC &w^ G_Sd6h;42k]-bnxOMj0C{tq 8y! g`Kc\1|lޟ,\uNpŽ&2.:kn7NX̸lnGtꀟ} . 1DEiǘى_R< .Y/qbK`omBAkxy48 כGF`@4lf/YUsvρzE@HjЬ|:NEiK`>OLK[W3\w9؜Hp!>N%5 DJp "yQ |޼stݼz:N&1,!A%n7{w8A)WN2nu|m&M$Q~Y>.lM缓Jb3|VwyԽGQ5P2c(Uq.AȻwء{hͤ1u>96 2͘'ɽƼ+~(9I;:p`8YG®͈9ZfRl?5Sd_v># ʻ] zGF ?鸣Qu`.Lt f!"&u" 9`\T(=AaAZ_;nZnђɶʛvr:sO݌1x-QP*GP'G0|Ɲ_C?HIqs |=| C ;riɈ!/~,̍Cc;sRfrJ~m߿5o)+x1TJ=!el'_H;29Uڮ^WcL̓3MAwY+=9KWV^gv n~2}˗^Kfqp{vSl3+6CJqǟ63d ^zĻ8N(p:2rKy}jw{*-1*H~n S(Ü؃13WcQi[܃b)"]~ y+LU48bK^,_M (n>={thr%7ҌГ񾲫f|["Xcwq3U%?@{%94E[ܶNNcne~UqH* x*B=$ ;`7LG.9[9?:؁Y~$/ec}dH7G|EAkv=tr1-fD +DbnG7D )nu w⸑i-0}CoWkq=`BK0z/tUhӘ?:p#_ܷLTjSBsѸYߡ oaĢ%TݰxaK=lBgfiщhoՌ(_@lФoVEdĿP&Q<@L=b!p /-iG{4Y4Hc~ˑY]v#S7g'1cB Q)ǫ)X"b]ϖtr!\3qH9p#|l6cLmRo1mnGp_ b?rH|8Pf>] AroqVG?r MS=V =271] @5Iyk:;~OG|"sXRXfJhN>)%:Hͭbc,لR1# QIx4obb< ۹:NBYV:bRQCѹ \ H39?.u!S|ڡ %h4! ؐOB먨$hOn&,,A=@ee $+Jj`_ǴI[ m=4ىVdk.F+>CL>P ŜF( `+=m.Z"4ueX<&O?k ,* פ[^c V% A5C, }qhTmiau9 [6ZSaj}?I_#Mƪ}вʸUK\[ tV5=83w/#^̦'M&N(-|15~tWѻݏ{$gTZ6{g6O@';˿Ӑ0,k?K0AT=Ob6$CX*?0>PM2mJdKeo %RSHa3sf9dà츝KXI4>=\%3>cprFǟ7g M &c0`\)G\AR0)<orkDfedUIͅɬf^*xpYt Sۄvڀbv,!n.??ƃXjio]I. :Mob,@zp3 e5ZLveZkw(:bwzDf׿Ykz*mke/cD'/~Pxi\ѰLT]5SBa-bSg~جNBw`=a=cw3}sp`N?H,é".Ndc4R/@ kG;Q ~9-;_oS|loe{3%-knԙhfQ 怔- ԗJsAuJě cMi sپ5󮥯_K]<ӡ4Fވَsܜ5.#: 2;C*NFRa:N'9eayw 9y|Btwv&{C_0S_'™_ &=ת F`t`1  O`1!CA#xjET`0Y&@Ct)В-H 6`xNbMJ?/+'~!?v0ѽ\ݛ(!/ji/!ɚ:qVt *W_ | c $e(9?X<0w=0K}n ~ׁChqfVz ņ)78{T7t&drn3EG 4+E hCUL呛^ػLQ_<Cfuͤ b.WME/IN6/ dOF~G ~`gÚ'b`&M~@70f@F& DaQr3vj鸤G>cϒISa Qŕ&X>xT{Q,J Ư}D۠wu`'o ӵңkvkXQ g+4&;NaRﱅY;3*Y> Kaϸy2WYś 0%%(Qq 1AzR`58 S[3 o" Rq6ɋ=ENY 7`U:GЏ# B!(Έpvjg3aA-u >)qxwߑ1Y{ ]omRA^e#RaU73cS:$}nX"H0^~,. `ƌ i#Z0t,Ag-r˧;}>/4`flom"h^t`~^V=[ gd.K4}\{}n;_.'R[/?D],y TJk.UiL޴!-\ 8zG!T Xe+` [\g ~Y`[ NN׺O Uwwڊ륲v8D{-X]NH7 `+8pPܚ!L5Bd>8Ňeʉa{[K4[B fX+X12Z@g>jb|c8?`329|ڎzY1I'_I*i&u:4c.PtJci?҃3L1F#Y WGU=QUխ{TmќPo-]MڢfbI%oX =;[Lm9wQSA)" ބv@эEk4eEH)IJrkrhAQFe~8"gaRvvkͰ͜C[TA/O]VJXn"tQ88Hg nsQM-\mei_GXI3KP?N}xk;1(.(`l2*u [}Th[.ȯd\Ÿ377WfqYRS:zTec.~,>;R,҆ cB_zҫw&qW$Mda6gY@NArNw bV+} bN[O=c T)6e#`Skߊ{5<)<^Ei$ hU)WDgeNuԁs3i*u+ĻFGB. ⇰iv@P{tʬ%Twl/YPAx;,i)tedi8 K _ߡ8z. D[qܬOe"δo&]=CˈkV~ͼV}xrxҤW2&G?JՁ!7&e è52f'.3(؋u:k'5=R D8uI 臩щEZ+T2#vT2l8Qߚo3|*̲4be-s de\cwCdTmAcH \u~#N1T\rCQѦ2VSp/(xUnNԣ;V#!%|FC݅iDp[y[R]R5B#KVDfܧ9b_C2ft߮upthR^ '5~UݜT.d5huZ;5 \ s{Ƌ (/g 3/KboQ2lX[ƬҬ Q+ABjW#Z Uж:lJ ^%9ZfI9'Ր(ݯEF2J33+Y>}xOѸ 9YB ±D q-#gDwrA/ }o6Cw5&ƅ)Ϝu; 3O<di徏 ŕ۞ZebїI5̯r68eb[FeR糔͂j|CWYt`pƆh짢ՒٷéOG>ӢgT5m&#~;9H `*d$\F;+Bp,{uA H*{<؎u@ ]!O J !'v?OB'-A/˛`PuX+>e1J3n\?f=fϖ7l~ )dEZܞC JOz7sUE2aN%3`SO~)fӒӛp  YsOp/~K<QS ߖ)F?jp ,i%$vks1~ijKA5,d+9NAץ|wLbN+ h0, AN4T۩tB8):,u~],@.Y94d[[ MGrhmY혿snƿ C/nQ׃sX[5lV=@-&q̒y7͚5a߅%JY0~RV'Rne3~ }{615S=gJpuT{3P n:=4J5/Z~j ԖGՋZ +G|$tvMA\ӯ*07sGrN$~U fL Ю Ίa,Nq1l+9,ڍ ly˘(* 9_AG~0l@E"}xbz,E֐%TUxb{x/|!}&,sJ^]-Ei>(>AĭDMYGZyvd|n!<݃~Vh,OoGwT$md?mb@NgzCN$e$ 0"t]̼J<(Q\k V=eБ&7ȓf73>r!U>}FYA˹;K@+ZFc 6IJR(0;ԓ5,@lrMȔcFw0| s%)}OƕvᕥP(H嫵lT]!tpNcC,G`i> ѭpI#|Nkw9,FsRozɭhkcO]hvRnaE7H-!c_x6E#_vѾh%9cQ>*2 `^2-g^0ϙI%f=IV`rrhB~ւ=zu)Qήx6dgP5FA-HfdKObkIloap %txf$s$Ikyì9Z{ o3*(ى X8r&qpҷK46ֆ&xJ&r|ĄaTJdƖճr˅ޖdǿc 0Ȟi,]yW1'Kxm/Z"R_[Yu39秓u g7axrRHfBޤ 9Wv` ʾ߷*`D4;ׯP$mUhgˎ+4#'@BˁZOw #=kSLJ7(0GFK`Hh?&l@_Ձ@Ѯ5IJY#~@?c VD+OkQMRT6i {DۭFm NnZ&moegQ{N7=M~ivLd9: aҒEE9 JK4_+—$Sԥ;]ʛG; w~JxIZJ7~)Bp8X]zXF8%Qh5ʕ{a}BO+¥L~V'F6ifTIL븗l\ zvuZ XoXȯMSKs2i[=$ \M %$ *0g=X ,Vi 4JKZ@ L%G o$:n?Waf͎yT(LbFKI7\Y:YsG P\{Y8H3 Җs{qʼfَqqTٰ)>5~@$ g4I'eL^}K;`! L&B+C!}/'edDqHoN?SHw81⽼`_4gNwi_T8͍Ww}G#uʈѩr֪8nDEv'ܩI)aEc'nTO-3| 'ۯRX( vf"S.`фg.QAL ƎѾx}Ho[ƞ'RB>*腮SUyGGAl.%릆cMт%;Q`+ƢbU|:}!z C-}B(FWZ`˴5s*ǭ] Jy}SƅJg끊 G{2,nVsȡ0sk 0K5ͩ^-ېWo f AqqMS݉ kSjP ?_ߋXKM%LcyNL k;h!TT46罀`MʺM?l#g۹l$|`iV)Q \x< NMsicj>X'k ђ& d{WP5ɖic2V%{lE45;v r>e}E݂=a=R4P>οפ0lvVLI{`[q ;"o0"}^ 7!],sl5'L 3" 9m= 3?} tқ+흹42P`<\ Šo6tY:•?slet1mmyCjO ~o$Hh.bUd4/(,m R4čl*:WUS6+9&0xy# (JSYm4\qu".,cM0&^ya=Y̗WiJFl'C\ں_}ظCT<Ŵin &hOIOT\e1dy{dvb3kzӌy=~ WVXQ܏o[]9ml!Aҥ±O1(Q ֝?RIGLە cG0MkCwÒ-ڵͪRRntiBNۖ#h =?1*ĈG)%86snXraf4B BKrNGfjG981,ycF' D +Mƅ0/l)=l93$q"_f7r~"L~x~^L$fŭ zWdh^>h_qS0T=ֿPYU7U~?^b7*@R4%u` G`~ڛ ŦH mq޹$hyTi?Xr_U~qͣ*rV sNrq?%b(;%\F T jD_J3G~,*inkWt>dU"U۫W/3D.VI[T,e:H*ەۋfP#e*Z%| ^jvÌ{Bsjg Дw=M#2[Gle~@L(H0Z l|S:a18=ʳ3::={2ӠVxYu*5VG?x[Ҋ9Ɍ]X=k~QQM= ܙtKDH9FV\p '0C-gA8*U/%:Z C֠o㋯QqgrE;3

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
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
  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新说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于周灵王时,曾与太子晋和景王怀有同样的变法抱负;职于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泰国.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孔子问礼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文学特点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

孔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下列人物的名言诗句、故事并作鉴赏 摘抄下列人物的故事名言诗句并作鉴赏孔子,老子,庄子,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要求:每位名人不少于400字!如果好的话 我再额外 摘抄下列人物的故事名言市局并作赏析老子,庄子,曹操,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鲁迅,朱自清,巴金,老舍.谢谢大家,我是在不会,帮个忙吧!大家会几个答几个,别重复!谢谢啦!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等 孔子庄子老子之间关系 老子,庄子和孔子谁更牛 关于写李白、杜甫、屈原、诸葛亮、孔子、曹操、纳兰性德愁绪的唯美、有哲理、诗意的经典句子.要唯美诗意的诗句,愈多愈好哦! 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生平~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 子是什么意思? 介绍一下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为什么老子、庄子、孔子 都带子? 除了孔子.庄子.老子还有什么子? 老子、庄子和孔子谁早? 孔子 老子 庄子 谁最有名?为什么? 关于诸葛亮、李白、岳飞、项羽、曹操、孔子的成语 李白 孔子 曹操 曹雪芹 苏轼 中按朝代排列 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一首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中的圣是指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用诗句评价名人的一生比如:司马迁,曹操,李白,陶渊明,杜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