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2:00:12
《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xnkY&*Y ܾ1eDFY[ՙmwU EqnjSRSv:s*RQރst^܍l7lk`N."+%E+f;m hEU6&?`K&J !}sf&o>]R"o}vCT;Z;VW47Ngb)hu51>t9P& 򩮈܃{/UI}s,}.i9qLL%o܋ZI`N&Zmreق;?]B!8v'~5rG+MP"Hy'ѷdLUdx7"ұ+a 4=N{p ]3Ѕ49q uÒ5 IJV҂JYtiws :T9YxհN(MA~U{oĭaNH#tހ^XӐ7!Qۥ7jXNrjĺҩ"SYzlg9Zih4n:PGFkn\$0w*_f"“V Jx~C".9V-a4&"?W.]%xɞԩ&')^[]o~oSL97qsqyyjEm Z"4GȾhû9T,RnLmW"ɨšWZ``}lj_bCؼ!Cf`9f~$y*{څLMMFW G"B< "AB/? Z·KAv R6q̟D<Q`& E?wHH| ~ :'a_/E?dt%M9 ө-zUhNCW m475Ճk_kCHs!2~^VEzah:o߾})pe࿓' RsO+u?Н^C ֦ecXf:#>&ӥ6I`ȫV K`|?h$utH=̫:V#}šOfƩBY'Q)l 3qp\څrY? r;M3OcۻW쏱zT"#*"`꿝 n N@0;C,?=#AQ=+L󄠃NA)Z2HV$o&l„yV]挛$CmRLW7ҡV}@c#gu coElzs%2xotyěnF3dkHƨȇb]UNFR(>z~u1aCd23x*nB6r\F- Qʊv%"fg9G 3s;]UVь3oySi .4 aZH֎0>eyr⵾cݓxDLEw$"oyB$IH+8%֕9].NX_da ҺrJWȶh P*Dyh)͎ ]NVbF#z"_-.ΘbĝA oWt^s=!cm",1 $/B}<ͨ쭏RԢndӿ%ۊڂ{͖Z4^ -am-m7ts+.*5#,h"]pk;$^vpPm )Ui@WDò5D xY2/Ef0Vg ]ihdl^! }J&a<h8m}[֘#4U9^d@xm+1̵AyɄU+Bn|c%g٣=疅3mO Y޼JΚ I2=V\ 7';$;wyZ]))XF1MENm+KaNwi"13SFE=6.*zas&bY/zxy<;Nk5, P Л%W{/p>g i 2 }=qdQe:V˖IB9hl2ZxAW,(7V⹓@v Y:.Z~6ipyF"m Pc90Tx²ToΞꍾ }!v`]%oo#,r=yf`sg-ں)-8w΅]3fxԻ&y$Rkfe;0}E8ëp7>28O^ /QR<_aOq@wqy1PJTI<W4UZt;^47e?Dd"{b| 9P KB7wX1zج>?^0|#,]e>!"i'v'OniwO'Ax~9$D#*bC> wٙS =DtrY4,[9O IːNEIwn0HLA'!!5\HI!=m2xT;G\%;ٴ= ` Vp_AzC0JdCuՁcc̙-0CQKx`ɘ F^a?͞37у[]:W>MD5zf>ƻϢ t7gt/ ċ~i$uj7f4OK/;2v~T,IHyBa~nLe!8Pre4ܖɜ_QY PZmJb/]o`3ۀ0h[&E^X+XM6fê&;"q 5l`TlB 9JQ1ȱaű9"oP2Fu+ĭ>DY qy֍ű<^Dc'dlCZ+RB4*½`9J6s2 (D:O$Kr Ʀk:އ~\k; ! V gs_tWq`mj0A"havO0+MdUjvn7=&HsNDeR K 0]+ixL@ 67g~3yVbczLkzV(D ?/ tDsH FKS`2Ə{ "f[̋1yU3 ΔO4O 3HV$<͚H/YݐCqGgZDE.CcE. FG"d8v)iPvB=4DH%bC$:rV9zYLkdxnj,a!ҭḚ`ך)[$"И) 5 A Ϊisq__a|w~G,OΛ)Q (diICm:[T-v`#Bu3  0OwA^u Ff? i =9mHZiRCX-[r'$ ;C5}0nB˰8^Lϒk!_c1b?]uN(kx% < e4q - D>uoQ!<2ξ71 v'5hLSfaM'{#2Va\XљڇꩊUM#xjZGyvcPhvt$b3"miy: @"M `HfaDs)؀ٍ#hzqkݏ;#{EbPTWČS8`U8~Wq=LLhŰ: I8s(@hQ*87%HPH'I Ӓ4KdwH}rODna ת#vᄪ֨0M9zѼrܿ>_ 0 Q [! SD -88YV-{IS}I0<'ASvnx&b.^e|;*m)'雰 $+qveLSDme BTH,֍>\Yf[`VC6݉^,"_QAOEJ9cFq ]$ҝ$hOF Er 2oo*MuܠhsXك58lZ; .fNi_qn)s[hw6n#]>!gZ ;M{DxZȚ+g9{ *ζ*k]9R0A N>V< LP2a4Y"V tO%CSo/ȼgs !س%M#Me.hNk3bAqRCGAȥ^d>~MZKrprw:Ψk 󱛎{gIIp3 37ťxt= \G>^|פEb׬7zNÙ2~D pNkNM p X4 *#P,*yT. һl`7BŻ_F7 JrT07Y$3cًh".e]{| TI h$u3Rv~O%)_ ؜N*LĂ&˶ :e@JC!"DJ$yΕXdYqtaQ+!}Ez7| XM)H@RZ}cz`k8qS2 ؔJ'}$w(xy;B)"GF-#c}x. `_m]ZY2: E8AoD k)ih RQS#D+|I  pY69N14"C?{My2O|.źMƗřp>CMזڹU;#Qbu& bǿ{@{ +IJ&"dKA"olSXKWD>]J"oDeɿ]E4F*nrnb$%qj ȍ@m箒IIk&[\0Y g P9rK^ztQ^~r`6QRCU$+vH4߆'9K磺2 0s@s.XԹ)Gs֑Dy:R#ul 8ʄYp pn$y @v/Vz2#UXDaé:վU"8ӇQ?AЦOle H8ޟ(3m!Rw053Z}u2I Ɉ'huSd3z0Įgq2$wJK6eWmkpG/!f,:wP=Խm!=1*)/;?(V%K&K{u,/}>qLĘ=-NS8]p10ZqI]|7+C&DLY;﯒e8 ?bee{cFiYz^t$CAAQK7܎F`6-уHٯ@ >%`D+aӂs&pL?a_$IdfH MUfƥnzЫ_Y+Lh񑽺,E;Go2W~sKĪǟM>9nBЫz͂[KJM0B}S wC[/LK!b$pgŘP b);G^-J#A(v($p*Y)⼔5q@3p~զБ0B'$8a6b)24?a'_(f j'ɫxca\7m.˿J4ж2Pr|7*Y:Y崐*+(_|9D$Ԕ|W?KP~Gg9ܪy)ɫF1Qd>˗ˮ}jI')qP0 qIN%⟰q*+vr J *Myf^r+Y:!s w[ĜBB4KKaLI`'$!_89Y8E 4KG"&_" |MA/<)31q;W:R4*i)%[c Y^dU٥rQXe*Шt0G3% g+h$VRDz7PE[Wec'󕼑;2^yn"c?+=TXL|uaV VjupCg M[[%v>~JX8?S,WzoVXč~X1S7}4?,|NdABd{,5e۪.i<>z/|~i-I 1וʾMߙXM+gww_eQmk%^ZXkA{kѾO5pn ۟ ~VW[ŧzl5js|)|F4蚙@ȃƷs!I(1i=$>,>vqzD1sjqh&A'IC\W-('"B9+B>N-ƌ-DpL2`F#6@C8WA8w"i`tfcm=AѮNH cN5j i$!)! Ph$R7ZTQ-)Xxǹm.M6/IדfzuNdB+@3 >ż Rn#{"FfE7< r%ҟ~5H]e il#E϶W P n^5larL-wbUSHrRP^c8M0=m)\HGe3Cj 8. #q1LJ wYY r1;3\ -c9Ƞ 4d t #ܣ2,ҶvWzg% 0B)qro`ӌ1QXl 6s["[=F#oIwT&uc0 R9\3dD4E* 9Hg8kO"u삞]!aE쥰AAN MUw1 H~1wƉW\'l2Љ=48xrMZ7 .,B,{&HP^IX'r.<9C{ ~+vtc"9!Jϔ8J\'Lc^D5|%8jӚK/  m/'GQ^!GϮWKe\9Tk/ƃyt߽Nm0ju6:1)~@I%{x`f/\\~#R !Bn"XqA4 ʖTO)^+[B VEBY˯NĢ:bRsT2 Ky6$ Es@J"F&o44ۧ30PVCi1B CoIE3n1Yߖd&X'Y5$H=/@6vf/yƣ*,af  |O4=bHzOBEFƣ~'*sJw_YIXI}.$hDն0#p:mҤJԺHYO7 ,n4c#-2#J` +8.7md8[2J&OXL')jsGL*+_XW~!z 3I=d/L-GY~TrYǯODa S >;U:Ŧ!Eq.ǝ9Ż(p[C걤SÒoz:Yg;oLV 7&!_?p_ IZ^ExT(Ppč`rqd05s8SשN'Z.66Cbx'8EߚԓtcӐp3a#fxttxU lX魊shE&?|3P1"fvr ?ytt-th*.}%Vnuk+1W3P\4A/]>4Y0JB6V*NlRwӧ'IW1笹 g0"ryiFrs6z.aȈ {z,^Jӹ5?BϮIR9 z3 C Zy>= Cz IXlC,S9~ѠbAőXx E!c@ *i n4;8n>/ΐjQ:cŮ"JZad*-ҕ#8>7;E[yؓaU(N3sʹ c%1H4NMp~0My4xlҚ‰Hٺ.D.KRձB(5g"1YM |#!ժB8oΰC#wK]Ykz[C[.0xRB;d!w.,@ ~?#*ECf'`6'C -+ČWP9J9AȊB8ڛ6b53rPr6j"W߯l?Q4M21-4tg׹43?̄bUz b{{OMxyoPr a9!H,#e|#qw@mL?vdw>Z%́bNXF<Z#,o%{G$bqS" 5>uSI~LM/i83r W㡋SlдW4xTAszY6t U:rZîM#E]9Zו#T.%Wd#>S3˙[0[XY'Knnšϒm`ԁנ8;m/g!7_0Ę5$SkR%fF#Ͻ >3ϢeK Iu[c9SAvJJ5!=鈉ͮ#=(| #b߳cAw:鱊,Pd?\6A^:[8(GDm&="~v0]C^Hd2ST3Dal4=6̾[$Y :>vŝyD}#7DIݗVʶ}WL>6&_LUr,f, DNɰֲV3"Q0GF[riu :Qӊ ۾Tc#MWGrOW+pQ0EB{$X_4d{+mc>_>pc`H;ͱY&Af{N 7c8@r"*uE*o.14MΉݸ19QcYVv_Y|bS-#>*v ?/4h HSuQIMy3x`^$3"V7~&~GMf.$^tHV8ZK SY+jܺd#"B )GE&uE0+1ڬ3VÚh+72Gޑ; y{&VE>QGBIЂ=3aq֤1 fͭfW9tlZoBc'tN>FOSNb !ɺ8q& 媟p$Ssz#^sBJdaFIU]@( 2̒6N%ŧJc C@M2jW^!wEipC3Iˉ6گݗN'beAo冒W)w#=jb+77΅f[ܮ@JX||w0l>s: jih( heDyr~F2ȍ1=PHhF1~*qo .{y-_ ˩ϪAdO%n,@( g a;Z\aզ*}nZss 2 u؝|^ƥ{i xP7fn'!)Yr/DJFMpK2ZJ|8\r`9ٰO$JAC~8Lr80w! K|H dh1"PGm珍#I?o5 8pTncL]CI\D 9bgtXIn?`Fab\(dvza;mb2XJ0$qZN!mg*,`<"rg07mPn9.L8,˃rLs13#8(}WNҹFw=9Ž]@}`B319bd'bȂW7@(AU`Z0!,8aH}|<4- (@}>A[+ժ {QD<|;H,YD|Àj9'Hۤ{Mq ?9E8{vɪ }h%rD$ >6vSv+ُ^tӢk*&7{GAT,|+%ٔq/gC,B{@7p7Z3$\]iDݳcCԸʽdƶT89ޑ偩dݽLyE mLQX6W[&DX+!+$h(ɀ[nJ?lF"@b~>D,3pT$* { Zo! m? 9:e(@<|f5^nJφat5l5i-FvLD>E)ݱf3 84*NdlNeMn}YvS.6BJx8U:{YDVVzg3(XbL7!]1t%Q.XΉ4@">U=E wwqge4z{נ|ײ&Gݔߗ)@wAYh~`_7r80RFO 5{UxdU0 f4;OCDj|͙ H1XnacA#3Vt-?7+DI1@H\1n锳 )/(QqV dHk$Ҝ<TZ~`t)=a*Qrg;;,1H8m59RG/ů_JS~{ڼٿ,<!5nJկw֙O}rNPJW?a߁EEm|I|o;F'3'Md_~k o~9'qc(phA-qX&.G9}0uwi޲:JUgwD>u|h&ps˥{ʂ'3K5_Jc3tռEGIKQ433Зv?z[ f)x J/vf;_ Dzg8eWR".;I,]qG_C͢i>K:b&X#ei]Z÷O&3N(nwmC"0= x㕟"YbϪv p>DDg{N  }WǽeIIl%h;QiT`FiMBKY1@*urMo& wPBA[s* j5[J:Vw3adNF[m@L:D4G1t&bsS?%tO|n{5Œ/}p;81$0wR FT 1qC6I%Kf`alTiQe80 5fy#%;5plLɘr7|O|(Ny7e7X y卻^2s2˨ˣTuQBQD8[p_헟˟*VgC'˒Z/%G`Sb "%\SXA.= ;%Cɑ%d$n$V|s>4&jmgXYܴ>˚h/% C;Ufq*0p MRf6(R'=f5< ç.4#$ Ʊ_p;;a2N0p0gWhL ]CKpuzm)n@4Uщ& @ODx «,g)K&ǘ't+T;$B{JKZƿh„^dv6p%% 9א& +nFiT/*>pR&0䴩K-a: :>MZpjOVA:S^osN> :wp u@wU.p/ք B];K[N@&;%4ڜZfg{^J]tfr;q/r$% 4c!!4yqؐ : u|n"Lrdd$ bg=E-gΑM&݅h4}$}2yXԊy# Ո9sY%Q&JX0ù;vV7",@ -2@V">؂4Wr~7GFq Ę'([ H|^a=c3N A)=sbxyYTJkb݃"_3IrF, ŝ"iH K,?s zb [s}9Evc1 KcY=EN י;Gߓrg*T+9<5,:΢!AbsgRAV/$/JM{O8 [zFóu".):Q!+Lou[_ ~ڑ6,tODHcd, 72 09R|2D@YHd%Υܳ+= F̠Na? ` mBD!NsCq3yqD!T|3w'uAQ 6hP \N0wc*ZukDT:AiS7leyp_l7;¡#C*x!r#zh1D| *('ㄿ0et/knHXC/,AXL,BqL^iSR u!cxz+lrgWl;@Y RX14֥:6҇5nEVTUO#~ns}`L)ע%HS9}ly(osFTnC~-A[.H-9.}ti?4S}T.T8dÜ-aͻQ5$6= wϕr>7G~:ťQK}oN퓌q+^-¨!Y~k|ҴKTix##M2w6){{pgz52g˝d#L_ٷh! صC2d{ ƅrI'P`V >Sc/=UzEc<20$_EQD;YiSDNǦj>dk7&54TuHSg1*=6vs!gS]w!-} xOCȀ 5;sPȌ&2ۈz;JU$=SկU~_?Kq9 n il3ۣM)6ґ/< W@$g_.a]@Txtlgzh|G'w)ݯ Μ!}.=q:~mXx:xlfK^q& |pΈ2P0W )1Di욷,`*CAˀW.cq30YbЯAYz`U1?_|Oşg߿~~?}|~?Ow|_w?÷?|w_/_|я?|o_}_|շ_˯/?P~W_c,cW_|o?|˯~W~Ͽ_9X`6rsTSzC 1U&

《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昆虫记》
[作者简介]
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被城市生活禁锢了多年的“虫心”突然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达尔文格外关注这位年轻的法国人,称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法国教育部曾以杰出教师的名义为他授勋,表彰他在教师岗位上也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但出于保守、偏见和妒嫉,有人无端指责他是“具有颠覆性的危险人物”,宗教界顽固派攻击他“当着姑娘的面讲植物两性繁殖”.房东也强令法布尔搬家.英国著名哲学家密尔慷慨解囊,才使法布尔一家度过难关.
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学》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这一年,家人以“从事《昆虫记》写作50周年”之名,邀集法布尔的挚友和学界好友来到“荒石园”.消息传出,舆论大哗:法国人居然把隐居“荒石园”的这位值得骄傲的同胞忘得如此轻松!新闻界就此造起宣传声势.然而能使法布尔为之动心的消息只有一个:自己作品当年销出的册数是此前20年的总和.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

(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外公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偎依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他讲的很流畅,有条有理。
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茸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

全部展开

(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外公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偎依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他讲的很流畅,有条有理。
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茸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的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的头点地,弯的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汗浸的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到了,跌个嘴啃泥,这到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你瞧,这都是上帝亲眼看见的,人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稣眼前!……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又从阿斯特拉罕到马卡里耶夫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驳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聪明才干!……”
听着外公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给我表演纤夫们拉着纤索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他的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他继续讲下去:
“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休息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里镇附近,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嚎叫起来,喊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颤。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有人朝屋里探了几次头,叫外公出去,可是每次都被我拦住了,我请求道:
“不要走!”
外公总是微笑着朝人们挥挥手,说:
“再等一会……”
(二)茨冈
我的确很爱伊凡,他的精彩游戏常常使我惊愕不已。
每逢礼拜六,外公把一周来犯过错的孩子挨个揍一遍,就去做晚祷了。这时,厨房里就开始了非常精彩的活动,好玩极了。小茨冈从炉炕后面捉了几只黑油油的蟑螂,接着,他飞快地用细线做成马具,用纸剪一架雪橇,不一会儿,四匹小黑马就拉着雪橇在刨平的米黄色桌面上奔跑起来。伊凡用一根细长的木片驱赶着他们,眉飞色舞地尖叫道:
“哎,去迎接主教啦!”
接着他又剪一个小纸片,贴在一只蟑螂背上,让它去追赶雪橇,一面解释说:
“忘记带布袋啦,这个修士背着布袋追上去!”
这时,伊凡又用线栓住另一只蟑螂的腿,于是这只蟑螂低着头朝前爬去。伊凡拍手叫道:
“这是教堂执事从小酒馆出来,现在去做晚祷啦!”
接着,小茨冈又拿出几只小老鼠。这些小老鼠都听他指挥,直立行走,拖着长长的尾巴,可笑地眨巴着一双机灵的像黑珍珠似的眼睛。他对小老鼠可好啦,把它们藏在自己怀里,用嘴含着糖块喂他们,不时地亲吻他们。他令人信服地说:
“老鼠是家里聪明的宠物,它非常可爱,家神特别喜欢它!谁养老鼠,家神公公就宠爱谁……”
小茨冈还会用纸牌或钱币变戏法,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他的喊叫声比孩子们还高,简直同孩子毫无差别。有一回,他跟孩子们一起玩牌,接连几次被孩子们捉了“傻瓜”,他伤心极了,生气地噘着嘴,就不再玩了。后来,他气呼呼地向我埋怨说:
“我知道是他们暗中捣鬼!他们互相使眼色,在桌子底下换牌。这能算是玩牌吗?要是捣鬼,我自己也会,而且不比他们差……”
小茨冈十九岁,比我们四个人的岁数加在一起还大。
在那些节日的夜晚,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这时,外公和米哈伊尔舅舅外出做客去了,雅科夫舅舅披散着满头卷发,抱着吉他来到厨房里,外婆准备了茶水、丰盛的小吃和伏特加酒,绿色的玻璃酒瓶底部有手工雕刻的红花。小茨冈打扮的漂漂亮亮,像陀螺似的旋转着走进来。格里戈里师傅进屋的时候侧着身,轻手轻脚,那幅墨镜的玻璃镜片闪闪发光。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也来了,他的脸红红的,体态胖大,像一只大坛子,她天生一对狡猾的眼睛,嗓音很洪亮。有时候,圣母升天教堂的那个长头发执事,还有一些像梭鱼和鲶鱼一样面色阴郁、行迹可疑的人,也来参加我们的节日晚会。
人们先是大吃大喝,只听见呼哧呼哧的喘气声,然后给孩子们分发节日礼物,再给每人一小杯甜果子酒,接着,热闹而又奇特的娱乐活动就渐渐开始了。
雅科夫舅舅小心翼翼地调着吉他,调好之后,每次都说一句:
“喂,诸位,我的演奏现在开始!”
说罢,他抖了抖满头的卷发,躬身抱着吉他,象公鹅似的伸长了脖子,他那张无忧无虑的圆脸仿佛在昏睡似的,他那双生动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眼睛在一层油雾里变得暗淡无光,他轻轻地扶弄着琴弦,弹起令人陶醉而又令人奋起的乐曲。
雅科夫弹奏的乐曲迫使人们安静下来,全场的气氛颇为紧张。曲子象一条湍急的山溪,从远方奔涌而来,浸透着地板和墙壁,激荡着人们的心,使人产生一种古怪的感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安。倾听这音乐,你的怜悯之心会油然而生,你会怜悯所有的人,也怜悯自己。大人也都变得像孩子一样,大家做在那里屏息不动,一声不响,陷入沉思默想之中。
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听得最为着迷,一幅紧张的神气,一直朝雅科夫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吉他,呆呆地张着嘴,口水从嘴角流下来。有时他听得出神,不小心从椅子上掉下来,连忙用两手撑着地板。这是他干脆坐在地板上,瞪着一双呆滞的眼睛,继续听下去。
大家屏息静气地听着,如醉如痴。只有茶炉在低声欢唱,但这并不防碍人们谛听如怨如诉的吉他声。透过两扇四四方方的小窗,可以看见秋夜黑暗的夜空,时而有人轻轻敲打小窗。桌子上点着两只蜡烛,像长矛似的尖尖的烛焰金灿灿的,轻轻晃动着。
雅科夫舅舅的演奏更加投入了。他仿佛在酣睡,紧紧地咬着牙,只有两只手在单独活动:右手弯曲的手指在深色的吉他腹板上飞快地颤动,宛如一只鸟在扑棱着翅膀拼命挣扎,左手指在琴弦上急速地上下滑动。
他多喝了几杯酒,几乎每次都要用他那难听的、尖细的嗓子唱那冗长的歌谣:
要是雅科夫能变条狗,
从早到晚他叫不休:
噢哟哟,我好寂寞呀!
噢哟哟,我好发愁!
小修女,街上走;
老乌鸦,站墙头。
噢哟哟,我好寂寞呀!
蟋蟀在灶间叫不够,
吵得蟑螂们昏了头。
噢哟哟,我好寂寞呀!
一个乞丐晾晒包脚布,
另一个乞丐就来偷!
噢哟哟,我好寂寞呀!
是啊,哎,我好发愁!
这支歌谣听得我痛苦极了,当雅科夫舅舅唱到那两个乞丐的时候,我实在忍耐不住,伤心地痛哭起来。
小茨冈听音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全神贯注,他把手指插进乌黑的头发里,眼睛盯着屋角,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有时他突然叫起来,惋惜地说:
“上帝啊,要是给我一副好嗓子,我也来唱一个!”
外婆这时叹着气说:
“好啦,雅沙,你弹得让人心里难受!凡尼亚,你来给大家跳个舞吧……”
有时候,外婆的请求不是马上能够得到满足的,不过乐师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钟,然后握起拳头,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仿佛把一件既无形又无声的东西从自己身上甩掉,神气活现地喊道:
“扔掉忧愁和烦恼吧!凡尼卡,出场!”
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
“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横穿一次!”雅科夫舅舅用脚打着拍子,喊道。
接着他尖利地吹了一声口哨,用挑逗的声音喊了几句插科打诨的调皮话:
哎嗬哟!我这双破草鞋呀,
扔了怪心疼,
要是没有这双破草鞋呀,
我早就把老婆孩子扔!
坐在桌子四周的人们全身颤动着,有时象被火烧着似的,尖声喊叫着。留大胡子的师傅不时拍打自己光秃秃的头,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有一次,他朝我俯下身来,柔软的大胡子盖住了我的肩头,像对大人似的凑近我的耳朵小声说:
“列克赛·马克西梅奇,要是你父亲还活着,请他到这里来,他会跳的更红火!他是个快乐开朗的人,喜欢逗人乐。你还记得他吗?”
“记不得了。”
“记不得了?他常常和你外婆跳舞,你等一下!”
老师傅说着站起身来,他个子很高,脸色像圣像似的,显得疲惫不堪。他向我外婆鞠一躬,用异常深沉的声音请求道:
“阿库里娜·伊凡诺夫娜,劳您的大驾,给大伙儿跳个舞吧!就像您过去跟马克西姆·萨瓦杰耶维奇那样,跳个舞,让我们高兴高兴吧!”
“你说什么,亲爱的,你说什么,格里戈里·伊凡内奇先生?”外婆向后缩着身子,面带微笑地说:“我那里会跳舞呀!我就会逗人发笑……”
可是大家不放过她,齐声请求她,这时她像年轻人似的“霍”地一声站起身来,整了整裙子,挺直身子,仰起他那笨大的头,在厨房里跳起舞来,边跳边喊:
“好哇,你们尽情地笑吧!喂,雅沙,你给换一个曲子!”
雅科夫舅舅一跃而起,全身挺直,两眼微闭,缓缓地弹奏起来。小茨冈停了一下,跳到外婆跟前,半蹲着身子,围绕着外婆跳,而外婆舒展双臂,轻轻地跳着,她的两脚在地板上无声地滑动,仿佛在空中漂浮着,他扬着眉毛,那双乌黑的眼睛望着远方。我觉的,外婆的样子很滑稽,忍不住“噗哧”一笑。格里戈里师傅立刻伸出一个指头严厉地制止我,所有在场的大人也都用责备的目光扫了我一眼。
“别再跺脚了,伊凡!”格里戈里师傅讥笑地说,小茨冈很听话,立刻跳到旁边,在门槛上坐下来。这时保姆叶夫根尼娅提起嗓子唱起来,她的嗓音不高,但清脆悦耳:
绣花姑娘哟,真可怜,
一个礼拜她要绣六天,
累的她腰酸腿又疼哟,
哎哟哟,忙的她整天不得闲!
外婆不跳了,仿佛在低声讲述什么。这时她轻轻地走来走去,身子摇晃着,若有所思,有时手搭凉棚朝四下里瞧瞧,整个胖大的身躯在优柔地摇动,脚步迟缓,小心翼翼。她停下来,忽然被什么东西吓了一跳,脸哆嗦了一下,皱了皱眉,脸上立刻浮现出和蔼可亲的微笑。她朝旁边躲了躲,伸出一只手,恭恭敬敬地给人让路。然后她垂下头,屏息静气,脸上的笑容更加迷人,她仔细听了听乐曲,忽然间,她迈开舞步,像旋风似的旋转起来,整个身子显得更加匀称,身材也显得更高大了。此时此刻,她奇迹般地恢复了青春,变的漂亮、可爱,优美动人的舞姿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叶夫根尼娅用深沉、洪亮的嗓音唱道:
好容易熬到礼拜天,
做完午祷就去舞翩翩。
她最后一个回家转呀,
真可惜,美妙的节日实在短!
外婆跳完之后,回到茶炉旁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大家都夸她的舞跳的好,而她理了理头发,说:
“你们算了吧!真正会跳舞的女子你们还没见过呢。在我们巴拉罕纳城,曾经有一个姑娘,我不记得她是谁家的姑娘,叫什么名字了,看她跳舞,有些人会高兴得流泪!只要你看她一眼就够幸福的了,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了!我非常羡慕她,真是惭愧!”
“歌唱家和舞蹈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保姆叶夫根尼娅严肃地说,这时她又唱起有关大卫王的歌儿,而雅科夫舅舅搂抱着小茨冈,对他说:
“你要是能在酒馆里跳舞就好了,人们看了你的舞蹈会着迷的!……”
“我想有一副好嗓子!”小茨冈用抱怨的口吻说,“要是上帝给我一副好嗓子,我呀,先唱十年,然后就去当修士!”
大家都喝了不少酒,格里戈里的酒量特大。外婆一杯接一杯地给他到酒,一面警告他说:
“格里沙,你要当心呢,再喝下去,你的眼睛会喝瞎的!”
格里戈里满不在乎地回答说:
“那就喝瞎好啦!这双眼睛我也用不着啦,什么世面咱没见过呢……”
他虽然没有喝醉,可是话越来越多,几乎说的都是我父亲的事:
“马克西姆·萨瓦杰耶维奇是我的好朋友,他真是个心胸宽广的人……”
外婆连声叹息地附和说:
“是啊,他是上帝的好孩子……”
这一切都非常有意思,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不安,这一切流露着淡淡的哀愁,悄悄地,无休止地侵扰着我的心。在人们身上,哀愁和欢乐同在,无法分开,有时莫名其妙地相互交替着,变幻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有一次,雅科夫舅舅喝了酒,并没有完全喝醉,就动手撕自己的衣服,疯狂地揪自己的头发和稀疏的淡黄色胡子,揪自己的鼻子和下垂的嘴唇。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他号啕大哭,泪流满面。“这是为什么?”
他在自己脸上、额头上和胸脯上捶打着,大声哭诉着:
“我是恶棍,下流坯,我是不要脸的东西!”
格里戈里也在大声号哭:
“说的对,骂得好!……”
我外婆也带着醉意,他抓住儿子一只手,劝解说:
“得了,得了,雅沙,上帝知道该怎么教导人!”
外婆喝酒之后,变的更好看了:那双乌黑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每个人,闪烁着温暖人心的光芒,她挥动头巾扇着通红的脸,用唱歌似的嗓音说:
“上帝呀,上帝,一切多么美好啊!哎,你们快瞧瞧吧,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这是她的心声,她终生都在发出这样的呼喊。
一向无忧无虑的舅舅痛哭流涕,发疯地喊叫,这使我大为惊奇。我问外婆,舅舅为什么哭,为什么骂自己、打自己。
“你什么都想知道!”外婆一反常态,闷闷不乐地说,“以后你就知道啦,现在打听这事还太早……”
外婆的话更加撩拨我的好奇心。我到作坊里去找伊凡,缠着他问个究竟,但他不想回答我,只是轻声笑着,斜眼望着格里戈里师傅。后来,他不耐烦了,把我从作坊里撵出来,高声地喊道:
“别缠人了,出去!当心我把你放到染锅里,把你给染了!”
老师傅站在宽大低矮的炉台跟前,炉台上砌着三口大铁锅,他用一根长长的黑木棒在锅里搅和着,时而拿出木棒瞧一瞧,仔细查看木棒下端滴下的带颜色的水。炉火烧的很旺,火光映在他那条像神甫的祭衣似的花花绿绿的皮围裙上。大锅里的染料水在咝咝作响,刺鼻的水蒸汽像浓云似的涌向门口,院子里飘荡着干燥的雪糁。
老师傅从眼睛下方瞥了我一眼,他那双混浊的眼睛充满血丝,语气粗鲁地对伊凡说:
“劈材!难道你没长眼睛?”
小茨冈跑出去拿劈材了,格里戈里在染料袋子上坐下来,向我招了招手:
“过来!”
他让我坐在他膝盖上,用他那温暖柔和的大胡子扎着我的脸,令人难忘地讲给我听:
“你舅舅把老婆打死了,折磨死了,而现在后悔了,良心上受到折磨,明白了吗?你呀,什么事都应该明白,不然会上当的!”
格里戈里师傅很随和,跟他在一起,就象跟外婆在一起一样,可以无拘无束,但他有点叫人害怕,仿佛他从眼镜底下能看穿一切似的。
“怎么打死的?”他不紧不慢地说,“是这样的,同老婆一起睡觉的时候,用毯子蒙着她的头,拼命地挤她,打她。为什么打她?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收起

《昆虫记》

[作者简介] 

  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被城市生活禁锢了多年的“虫心”突然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达尔文格外关注这位年轻的法国人,称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法国教育部曾以杰出教师的名义为他授勋,表彰他在教师岗位上也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但出于保守、偏见和妒嫉,有人无端指责他是“具有颠覆性的危险人物”,宗教界顽固派攻击他“当着姑娘的面讲植物两性繁殖”。房东也强令法布尔搬家。英国著名哲学家密尔慷慨解囊,才使法布尔一家度过难关。 

  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学》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这一年,家人以“从事《昆虫记》写作50周年”之名,邀集法布尔的挚友和学界好友来到“荒石园”。消息传出,舆论大哗:法国人居然把隐居“荒石园”的这位值得骄傲的同胞忘得如此轻松!新闻界就此造起宣传声势。然而能使法布尔为之动心的消息只有一个:自己作品当年销出的册数是此前20年的总和。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然而,诺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法布尔便离世而去,时年92岁。 

内容:

     《论祖传》

  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时候这种性格看起来好像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然而要想再追究这些性格是来源于何处,却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例如,有一天看到一个牧童,他正低声地数着一颗颗小石子,计算这些小石子的总数,把这当做一种消遣,于是他长大后竟然成了十分著名的教授,最后,他也许可以成为数学家。另外又有一个孩子,他的年龄比起别的小孩子们也大不了多少,别的孩子们只注意玩闹的事情,然而他却不和别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儿,而是整日幻想一种乐器的声音,于是当他独自一人的时候,竟听到一种神秘的合奏曲子了。可见这个小孩是很有音乐天才的。第三个小孩,长得又小又瘦,年龄也很小,也许他吃面包和果酱时,还会不小心涂到脸上,但他竟然有他独自的爱好——喜欢雕塑粘土,制成各种各样的小模型,这些小模型被他雕塑得各具形态。如果这个小孩子运气好的话,他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著名的雕刻家的。 

  我知道,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私事,是十分让人讨厌的一种行为,但是我想也许大家能允许我来讲一番,并借这个机会来介绍我自己和我的研究。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已经有一种与自然界的事物接近的感觉。如果你认为我的这种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我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那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佬,对其他的东西都一无所知。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在我的祖父辈之中,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儿,甚至就连他对于字母的拼法在我看来也是十分不可信的。至于如果要说到我曾经受过什么专门的训练,那就更谈不上了,从小就没有老师教过我,更没有指导者,而且也常常没有什么书可看。不过,我只是朝着我眼前的一个目标不停地走,这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在昆虫的历史上,多少加上几页我对昆虫的见解。 

  回忆过去,在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那时我才刚刚学会认字母,然而,我对于当时我那种初次学习的勇气和决心,至今都感到非常骄傲。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经历是我第一次去寻找鸟巢和第一次去采集野菌的情景,当时那种高兴的心情真令我直到今天还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天,我去攀登离我家很近的一座山。在这座山顶上,有一片很早就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树林,从我家的小窗子里看出去,可以看见这些树木朝天立着,在风中摇摆,在雪里弯腰,我很早就想能有机会跑到这些树林那儿去看一看了。这一次的爬山,爬了好长的时间,而我的腿又很短,所以爬的速度十分缓慢,草坡十分陡峭,就跟屋顶一样。 

  忽然,在我的脚下,我发现了一只十分可爱的小鸟。我猜想这只小鸟一定是从它藏身的大石头上飞下来的。不到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了这只小鸟的巢。这个鸟巢是用干草和羽毛做成的,而且里面还排列着六个蛋。这些蛋具有美丽的纯蓝色,而且十分光亮,这是我第一次找到鸟巢,是小鸟们带给我许多的快乐中的第一次。我简直高兴极了,于是我伏在草地上,十分认真地观察它。 

  这时候,母鸟十分焦急的在石上飞来飞去,而且还“塔克!塔克!”地叫着,表现出一种十分不安的样子。我当时年龄还太小,甚至还不能懂得它为什么那么痛苦,当时我心里想出了一个计划,我首先带回去一只蓝色的蛋,作为纪念品。然后,过两星期后再来,趁着这些小鸟还不能飞的时候,将它们拿走。我还算幸运,当我把蓝鸟蛋放在青苔上,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时,恰巧遇见了一位牧师。 

  他说“呵!一个萨克锡柯拉的蛋!你是从哪里捡到这只蛋的?” 

  我告诉他前前后后捡蛋的经历,并且说:“我打算再回去拿走其余的蛋,不过要等到当新生出的小鸟们刚长出羽毛的时候。” 

  “哎,不许你那样做!”牧师叫了起来;“你不可以那么残忍,去抢那可怜母鸟的孩子。现在你要做一个好孩子,答应我从此以后再也不要碰那个鸟巢。” 

  从这一番谈话当中,我懂得了两件事。第一件,偷鸟蛋是件残忍的事。第二件,鸟兽同人类一样,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名字的。 

  于是我自己问自己道:“在树林里的,在草原上的,我的许多朋友,它们是叫什么名字呢?萨克锡柯拉的意思是什么呢?” 

  几年以后,我才晓得萨克锡柯拉的意思是岩石中的居住者,那种下蓝色蛋的鸟是一种被称为石鸟的鸟儿。 

  有一条小河沿着我们的村子旁边悄悄地流过,在河的对岸,有一座树林,全是光滑笔直的树木,就像高高耸立的柱子一般,而且地上铺满了青苔。 

  在这座树林里,我第一次采集到了野菌。这野菌的形状,猛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母鸡生在青苔上的蛋一样。还有许多别的种类的野菌形状不一,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形状长得像小铃儿,有的形状长得像灯泡,有的形状像茶杯,还有些是破的,它们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泪,有些当我踩到它们的时候,变成蓝蓝的颜色了。其中,有一种最稀奇的,长得像梨一样,它们顶上有一个圆孔,大概是一种烟筒吧。我用指头在下面一戳,会有一簇烟从烟筒里面喷出来,我把它们装满了好大一袋子,等到心情好的时候,我就把它们弄得冒烟,直到后来它们缩成一种像火绒一样的东西为止。 

  在这以后,我又好几次回到这片有趣的树林。我在乌鸦队里,研究真菌学的初步功课,通过这种采集所得到的一切,是呆在房子里不可能获得的。 

  在这种一边观察自然与一边做试验的方法相结合的情况之下,我的所有功课,除两门课,差不多都学过了。我从别人那里,只学过两种科学性质的功课,而且在我的一生中,也只有这两种:一种是解剖学,一种是化学。 

  第一种是我得力于造诣很深的自然科学家摩根·斯东,他教我如何在盛水的盆中看蜗牛的内部结构。这门功课的时间很短,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初次学习化学时,运气就比较差了。在一次实验中,玻璃瓶爆炸,使多数同学受了伤,有一个人眼睛险些儿瞎了,老师的衣服也被烧成了碎片,教室的墙上沾污了许多斑点。后来,我重新回到这间教室时,已经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了,墙上的斑点却还留在那里。这一次,我至少学到了一件事,就是以后我每做一种试验,总是让我的学生们离开远一点。 

  我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野外建立一个试验室。当时我还处于在为每天的面包问题而发愁的生活状况下,这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我几乎四十年来都有这种梦想,想拥有一块小小的土地,把土地的四面围起来,让它成为我私人所有的土地;寂寞、荒凉、太阳曝晒、长满荆草,这些都是为黄蜂和蜜蜂所喜好的环境条件。在这里,没有烦扰,我可以与我的朋友们,如猎蜂手,用一种难解的语言相互问答,这当中就包含了不少观察与试验呢。 

  在这里,也没有长的旅行和远足,以至于白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这样我就可以时时留心我的昆虫们了! 

  最后,我实现了我的愿望。在一个小村落的幽静之处,我得到了一小块土地。这是一块哈麻司,这个名字是给我们洽布罗温司的一块不能耕种,而且有许多石子的地方起的。那里除了一些百里香,很少有植物能够生长起来。如果花费功夫耕耘,是可以长出东西的,可是实在又不值得。不过到了春天会有些羊群从那里走过,如果碰巧当时下点雨,也是可以生长一些小草的。 

  然而,我自己专有的哈麻司,却有一些掺着石子的红土,并且曾经被人粗粗地耕种过了。有人告诉我说,在这块地上生长过葡萄树,于是我心里真有几分懊恼,因为原来的植物已经被人用二脚叉弄掉了,现在已经没有百里香了。百里香对于我也许有用,因为可以用来做黄蜂和蜜蜂的猎场,所以我不得已又把它们重新种植起来。 

  这里长满了偃卧草、刺桐花、以及西班牙的牡莉植物——那是长满了橙黄色的花,并且有硬爪般的花序的植物。在这些上面,盖着一层伊利里亚的棉蓟,它那耸然直立的树枝干,有时长到六尺高,而且末梢还长着大大的粉红球,还带有小刺,真是武装齐备,使得采集植物的人不知应从哪里下手摘取才好。在它们当中,有穗形的矢车菊,长了好长一排钩子,悬钩子的嫩芽爬到了地上。假使你不穿上高筒皮鞋,就来到有这么多刺的树林里,你就要因为你的粗心而受到惩罚了。 

  这就是我四十年来拼命奋斗得来的属于我的乐园啊! 

  在我的这个稀奇而又冷清的王国里,是无数蜜蜂和黄蜂的快乐的猎场,我从来没有在单独的一块地方,看见过这么多的昆虫。各种生意都以这块地为中心,来了猎取各种野味的猎人、泥土匠、纺织工人、切叶者、纸板制造者,同时也有石膏工人在拌和泥灰,木匠在钻木头,矿工在掘地下隧道,以及牛的大肠膜(用来隔开金箔)工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即颚)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这里又是一群穿着黑丝绒衣的泥水匠蜂,它们是做水泥与沙石工作的。在我的哈麻司里我们很容易在石头上发现它们工作用的工具。另外,这有一种野蜂,它把窝巢藏在空蜗牛壳的盘梯里。还有一种,把它的蛴螬安置在干燥的悬钩子的秆子的木髓里。第三种,利用干芦苇的沟道做它的家。至于第四种,住在泥水匠蜂的空隧道中,而且连租金都用不着付。还有的蜜蜂生着角,有些蜜蜂后腿头上长着刷子,这些都是用来收割的。 

  我的哈麻司的墙壁建筑好了,到处可以看到成堆成堆的石子和细沙,这些全是建筑工人们堆弃下来的,并且不久就被各种住户给霸占了。泥水匠蜂选了个石头的缝隙,用来做它们睡眠的地方。若是有凶悍的蜥蜴,一不小心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去攻击人和狗。它们挑选了一个洞穴,伏在那里等待路过的蜣螂。黑耳毛的鸫鸟,穿着白黑相间的衣裳,看上去好像是黑衣僧,坐在石头顶上唱简单的歌曲。那些藏有天蓝色的小蛋的鸟巢,会在石堆的什么地方才能找到呢?当石头被人搬动的时候,在石头里面生活的那些小黑衣僧自然也一块儿被移动了。我对这些小黑衣僧感到十分惋惜,因为它们是很可爱的小邻居。至于那个蜥蜴,我可不觉得它可爱,所以对于它的离开,我心里没有丝毫的惋惜之情。 

  在沙土堆里,还隐藏了掘地蜂和猎蜂的群落,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可怜的掘地蜂和猎蜂们后来无情地被建筑工人给无辜地驱逐走了。但是仍然还有一些猎户们留着,它们成天忙忙碌碌,寻找小毛虫。还有一种长得很大的黄蜂,竟然胆大包天地敢去捕捉毒蜘蛛,在哈麻司的泥土里,有许多这种相当利害的蜘蛛居住着。而且你可以看到,还有强悍勇猛的蚂蚁,它们派遣出一个兵营的力量,排着长长的队伍,向战场出发,去猎取它们强大的俘虏。 

  此外,在屋子附近的树林里面,住满了各种鸟雀。它们之中有的是唱歌鸟,有的是绿莺,有的是麻雀,还有猫头鹰。在这片树林里有一个小池塘,池中住满了青蛙,五月份到来的时候,它们就组成振耳欲聋的乐队。在居民之中,最最勇敢的要数黄蜂了,它竟不经允许地霸占了我的屋子。在我的屋子门口,还居住着白腰蜂。每次当我要走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必须十分小心,不然就会踩到它们,破坏了它们开矿的工作。在关闭的窗户里,泥水匠蜂在软沙石的墙上建筑土巢。我在窗户的木框上一不小心留下的小孔,被它们利用来做门户。在百叶窗的边线上,少数几只迷了路的泥水匠蜂建筑起了蜂巢。午饭时候一到,这些黄蜂就翩然来访,它们的目的,当然是想看看我的葡萄成熟了没有。 

  这些昆虫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从前和现在所熟识的朋友们,它们全都住在这里,它们每天打猎,建筑窝巢,以及养活它们的家族。而且,假如我打算移动一下住处,大山离我很近,到处都是野草莓树、岩蔷薇和石楠植物,黄蜂与蜜蜂都是喜欢聚集在那里的。我有很多理由,使我为了乡村而逃避都市,来到西内南,做些除杂草和灌溉莴苣的事情。 

----------------------------------------

作家介绍:高尔基

 《童年》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关于《童年》 

 

《童年》读后感 

 

精彩先看 作品链接

 

关于《童年》

【写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内容精要】

  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几乎阿辽莎遭遇的每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这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在高尔基的笔下,阿辽莎的生活是出身于下层人民的一些有卓越才华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刻画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地位影响】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并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我们不得不一次次按捺住激动,继续看下去。这种巨大的神奇的感染力,是为许多批评家所称道的艺术效果,有的西方评论者甚至认为《童年》是高尔基最杰出的作品。《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名家导读】

  《童年》为什么长久地、永不泯灭地留在人们心田并激发人们为美好的明天去奋斗呢?这里最好用高尔基自己的话来回答:“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对自己的自豪心和责任感,需要英雄人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人们要从英雄的灵魂和躯体里汲力量……”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

《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母亲》……这些书让我知道了高尔基同志的祖父是个穿着旧呢制服的沙俄军官,外祖父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油画中裸露着赤铜色脊梁的那种人。也知道了高尔基在鞋店做过小徒弟,甚至和他一起看见了鞋店老板怎样去抚摸女客的肥足,又吻自己发臭的手指,听见了躲在门后的高尔基咯咯的笑声。高尔基是我和我们几代人的童年的伙伴。

——著名作家 韩静霆

【人物评析】

  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思考】

  《童年》里的阿辽莎是一个爱憎分明、酷爱读书、奋发向上的形象,读完本书,你对阿辽莎热爱并渴望读书的精神有何感想呢?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也坚持读书写字,年幼的他为了读书,还常常要去捡垃圾,你是否也会向他学习,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呢? 

【延伸阅读】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你是巩义二中附中的吧

《童年》《昆虫记》,每本名著摘抄3000字以上的优美句子或段落,2篇文章摘抄不少于6000字. 摘抄优美的段落和哲理性段落各50字共30段,摘抄名著《童年》,《昆虫记》 《童年》《昆虫记》摘抄400赏析300 中外名著好词好句摘抄《童年》 推荐名著导练 《童年》《昆虫记》答案 《童年》 《昆虫记》 摘抄10则好段、 备注好 童年的 昆虫记的 人教版七到九年级必读名著每本100~150字左右的介绍分别是:《繁星·春水》《伊索寓言》《昆虫记》《童年》《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摘抄《童年》和《昆虫记》精彩片段,不少于1200字 三种名著摘抄、《昆虫记》《童年》《鲁宾逊漂流记》高分悬赏要求:1,各20段(注意,是“各”20段)2,每段100字左右3,不许重复4,不得摘抄楼上的5,回答最好者,追加100分 昆虫记童年好句好段好短语好段落好句子,每本书60个、 《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昆虫记》四部名著每部摘抄3个片段,并分析语言特色(共摘抄不少于3000字,共分析不少于1000字)点评人物(前三部每部选择1个人物,每个 童年,昆虫记,精彩片段摘抄 100字不要童年了、 名著摘抄两本名著15页以上的摘抄! 求初一作文550字为宜.(50篇)和《童年》《昆虫记》的摘抄(3000字) 《昆虫记》和《童年》的精彩片段和赏析 每本书5篇 每篇100字 《昆虫记》和《童年》的精彩片段和赏析 每本书5篇 每篇300字 《童年》和《昆虫记》精彩片段+赏析最好片段和赏析都不要超过300字,每本5段. 读完《昆虫记》及自选书籍两本以上.选择性摘抄美词.美句.每段及哲理名句词不少于50个,句段不少于10个.参考名著:《西游记》《名人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