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3:24:30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x[N+I~)wқT?<Z3/`b. `NoGrγhVe':2ml ƒG8Ux=_NϢtɞ#=XاI-@o\[ᰵrХqS\>8l&/DMp_1xg]7gfT2EgŶ[ϘLhDNj=ӞynmƯ ߣ-DCZO-,#!VЈv%d2m)EoM.! :h1 Zz{dn̅A= B4V6]N3)4]m&&I@k#ֳ jzG8Q᫉.Ϩw=iz]s|̮aHuYvJ~~F 98n2+i`3Z6d>%ծD0HoOLG4q<{;{Sb02s26=x}SGd, s+'Cxi[QIAHt"M9A4XNL#V5F(= n̾EQWuEOLq|hr]}) ?{,5fKrigzQ'䄽j/L*~=B046lgQyW~DOI&oN$/鍢k5 _$/g-<3oRU#`Z$fFa.8o)Mi0zLz{PVeI6??ю)bgO*\EjyT@k 1tE*AqD3DK$B*:î{̍%6s&]_ RFKU4;EquseXy:-Ձi6M6CAQ8Q1y2ܾ ID闈L-=j(4pef"xnlq̫{ T |Bdf(F1*L6HGm "D)PٝIحN£=";Ml#i1.)f\k̾ qP01SPA\/ItƃL w4a$ϒ%ޢ8ԧ(̹kYPO"MH'8'@DR$^]vʓ fph-r 0lVՉġ$A~*B nLr%d6ELZ[{m8F5" {Ln0iuMt4&0$P-1iy N nTj("gW"8pXK!?Xm{7vAb``/ѯz8' nb@gl3of5)*F` Faeޘ^҄(J|KЅẸJRx@ʂ,NAn{0(hN$s0ՁqL)e/$ʠ/J*F+tm%H M`)m8e֔yc=PF!!Z9n &qljM GcgY|AxF ^S0>UQ #V=%. R=r7HU+`w酪8E\5|&Ojn=#b2 7t(Wޛ}5ѐÍ*&8mlF3hYtnCXzB@f<[ S'[ꍹ>zTzߣ :8 NVN"7 [n# s ;ͤ(C)ˠ`ޞ4BMcIkbbAxPE(NI} >dCN;ToP>6 \}9Q#G ~4wyYrBe*3%\P`ɘkJV>pm`fH;*8r|aB7҂eWp8jFbkCblT^,o^SN -Cz1|҃PjȀN @&sSg~^moFVM{@e7V kF#E}׮Nh1@_]鰺\8Id5]m]{3~>S+>0%ŝN1 `پ4(S$;h%RYWfUbM(-yd̃ ]B(G7ŸKĝв)+o Z\jLzVҐZN@ rN2:(<"M)ȢҽUh4O@=DNU~vbH`OX[d{sZ-LͻEWحJGb%%њJ`uBOL?ctn:CZɤ y`5bs[]N]jz$(D?o+O7gA f3,[Ψ6Bb ! 3:[ 4H!rb%;ߥ>EOJvGp,M~5b=(91,JΨdtn` mB04Ѡ])>pS'?me+prӹ +'jiչW(+UP-L[s"CQ܌H Q= cՍ+zN.8o1ʌf}+ p (*`=_8a 3숧;ԏ< z$ V tޮ;B̨gw̉M|`-B}&.'KesYCe}֙s!TcJ)QcU)ɪ(#|H4h2:z, h>xC|s"ÒFR17l<R+zX{ã=*ڂKJ4iPln 0B y9¦]X[lXxn/L xtRܢpJcnz8݆ztڏW&=FHC‰IE8.0pFp/M'7&~{bJO Z#A7X[zřG)? >~*s}#C?v]%#iRlw'ۏRK-Gsv_2 B "ȩ l4~wVb=u'ksirAk-h|{'5[XĔk@x{n&-靆5DyǼU&[sι ;>A;+ݑcƱ1-MN.or7>Xzm<1ONj\QWf1SPٷȼڝ=DyK3]TRJ~9$X[:B:9?^ eb\V\ѥөr9vMy$pojyfsua{GOge fӋkMX-m%eC[ l%[hqBqT*^ бڥ pw⭗-  )P;Y*ѢF*>3jka9zmܳ44pOX'@y219U#)Qg%<:os4uwb~b4ޛ95*mםPU{3 !.a ^םg[7MuD& X |U&.vXUyͲLނ*vgnErÔH,}z*/Ҽm (n6٥. LF0,:9S?ax#y`7 -`,X\3yk#$6ŷ9]aX/޽"WeSi&hEVW?Eɠdʮ/d3@*p(ȳ|W^ >5\찲вKEvye/=l汭`c '*vBDSAV,|O<[akbtP:Y]MCQ"`(DfcWo)tGw =d[NR(xw!xx:x}֛nz|rpi|9rn_#S>`6ɔ ONCե6:rʼn뇟o1H<~Q`la|3"(-?<:ԛI&`Z-wfo/-u] vX`$|]y g)Ҋ©`y,Fnc6?\@r"\C_tf=/9rf H(Pz*E:FI jRr5/{=Z"kܳ#C6;ObHG1ch3?Ɋ(R&w8xw"3 s>Q ZQ$vJi &ܛ ΓZLx|rO|rOrӈ%ܥ!uSkA65%{vhlM}N3z$$!~gGT ّLuG~? +@zOO_mnR$.z&‹)E69uLvN od?F>9&UvMfyW0reo|/q RĜRō]S+eL{?Y5rTr 6W 7lY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2. 至善理论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主要是在认知领域内确立了理性精神,即试图通过逻辑推理的理性认知,从芜杂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普遍本原.而苏格拉底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人本哲学的转型,试图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并且因此依据理性精神深入地探讨了有关人、社会和伦理的各种问题.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又可以说是探讨善和至善的伦理学.他同意智者们提出的“哲学应当是人学”的观念,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他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德为一;美德即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三句话的实质是:美德即知识.他肯定在具体的善之上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善即至善.苏格拉底认为:善、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不论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的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苏格拉底在寻找善的本性的同时,也看到具体的善恶是相对的.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适用的东西来说是善,对不适用的东西则是恶.由此,苏格拉底看到问题的关键是要作出善恶大小的正确选择,而这就需要技能和知识.这样至善目的论演进为善即知识的命题.苏格拉底进一步认为善与恶应该由理性来证明正确与否,只有善变成了知识,才能成为善.另外,苏格拉底对事物本质的追问,教人以理性来“认识自己”的思路,标志着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的论争已开始形成.把知识看成是道德的基础,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根本思想.孔于和苏格拉底一样,在他们伦理学思想体系中都有一种至高的追求,或者说所谓真理的存在.孔子反复强调了“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从人类的善性出发,发展出了一套最能符合人性、切合人情的伦理观念.以仁为核心,孔子又提出了一系列人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原则.儒家以仁爱原则为核心的而构建的道德规范体系,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上述诸项外,儒家还提出了孝、悌、宽、敏、智、俭、敬、刚、毅等道德规范.在儒家的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可以说,儒家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仁爱原则而展开的.仁爱作为儒家伦理的一股道德原则,其出发点是“亲亲之爱”,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而是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理想人格上,儒家认为达到至善就是要达到“内圣外王”.“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儒家的内圣外王就是《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按照儒家祖师孔子所确立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原则,不论是贵为天子,还是平民百姓,由于性相近,因此在后天均须以“修身”为本.在儒家看来,由于人的本性所决定,圣人必须加强德性修养,以此为基础,将内圣发用于外便是外王.
3. 教育理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是一个哲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他们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的真谛和至上的哲理,也同时希望将这些哲理传授给更多的人,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同样广传弟子,同时采用了一种相近的教导方式———对话式的启发诱导弟子,以期望来改造社会,这使得他们都有了理想化的色彩.苏格拉底对美德作了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要证明美德即知识,只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反之,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就说明了知识与美德的共同的性质.他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助产知识,导引知识.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知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真理存在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教师就应采用对话或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存在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理,并将其导引出来.所以,他把这种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他自称为“知识的助产士”,所以他的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产婆术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在与学生谈话中,他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产婆术.在学生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在否定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后来,他的思想被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倡导归纳法,启发、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真理.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孔子是最先也最多采用这种论说教育的先躯,整部《论语》就是孔子与其学生的对话.孔子认为人心本善,仁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需要将它引发出来而已,“我欲仁斯仁之也”,因而他倡导启发式教育.“启发”一词,是源于孔子《论语·述而》中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启发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愤悱”的学习需求.启发教育体现了内在动机性原则.同时,反映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即学生主动在先,教师启发诱导在后.启发教育的目的内容,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探索的能力.朱熹在阐释启发的具体内容时强调:“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开其意是思维,达其辞是语言.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说得清.启发学生思维成为启发教育的实质内容.孔于也一再强调,只有学思结合,才能使知识增殖.因为思不是停留在知识的接受、保持的学习水平,而是将发现新知识,使知识增殖.启发式作为教师的一种教法在教育理论、实践中广为流传、应用.
4.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参考文献:〔1〕王维雅,王维.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2〕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第14 页〔3〕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指南. 教育名言录〔M〕. 第67 页〔4〕刘震. 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3 页〔5〕赵敦华.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4 月〔6〕潘泽泉. 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7〕袁征. 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和孔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1999 年6 月〔8〕张一平. 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1 月
作者陆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