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没有自恋这个词的解释,谁给它下个标准的定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3 02:32:43
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没有自恋这个词的解释,谁给它下个标准的定义?
xXr{L(.:23;ǒmF($$4H$@ $_~/Z-P\& Rl>xeBvmJ8{#K\E%-S"=9[]TƐ?ޣNsx'SJ5uQ~~s2}4)Aٛdh6O̊6<ЋE'4Swy~km̎: R9ݦ>%~X/V^}WeKyIVJg=Pzme9.^|aq`p96܀I&:b<'~qgn[fTSOD<3o|kXJ8Fn+PTOTțRdjC\N31*t٣\ʃ`Xh#A87 EKH.)<`9&+IY.A%lt%C648ʴM MCBޯ5i7|E~:(myVNa*M# Z0!gΗrإImJmZY7c~Cy9/zN).bwJ+ԂAICd:ʜrxƏQBE*]/2l78Y"j,Co!.g! 9}vuC>󺒿&H@iZkZі~NQf0^) A nEٰ0>CdN֖ρ5ms(|/kx2Uv|$ΒnEA*E]ER<9zԍ1 ;R꬇<{(ʎ"R" 7rDE=ItLxC2aA⑽8D dG^מ:+€-WJLCYsBva<ܢB_oɽM&_A'.!} +m@ɉKTcK4f6xlQ?G?>G&3Ywgd7#v/PKފt9r>_z򟗯޾[gK?[yw+/{'_գշ<{w=vߟۨW=»?<~l<`<~߽~N,`*uwsq7ھۂo01G %>x Ce7!uXe1Gʡf&Z[47ڐ^|ϓZ#co:]25.E∣U5o}J7pz4ZA7!WWQaSOXI$Tsچ@Abv빢8hQ{Iw?8<kPMFv2zA a]]uz7x<+Be|3YPƣ@},(=!8jHk#߾^y

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没有自恋这个词的解释,谁给它下个标准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没有自恋这个词的解释,谁给它下个标准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没有自恋这个词的解释,谁给它下个标准的定义?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认为的“性”,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的状态.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自恋一词还有一种另外的说法:自控.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恋,他认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合理阐述的.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这时候,不合适的回路调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就会产生自恋失败时的暴怒及焦虑,当焦虑过于强大或者失败时,则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自从出版以来,DSM历经五次改版(II,III,III-R,IV,IV-TR).下一版将是DSM V,预计大约在2011会出版.
  )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所显示自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恋分清不同,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则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但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