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先生为什么把中国的民族文化说成是“口的文化”?你对此有何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3 05:25:02
夏丏尊先生为什么把中国的民族文化说成是“口的文化”?你对此有何看法?
夏丏尊先生为什么把中国的民族文化说成是“口的文化”?你对此有何看法?
夏丏尊先生为什么把中国的民族文化说成是“口的文化”?你对此有何看法?
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这话是夏 尊在一九三○年说的,半个世纪后读来仍觉颇为新鲜.惟一需要补充的是,不单普通中国人爱吃善吃,而且中国文人似乎也格外喜欢谈论吃———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小品中,谈论衣、住、行的佳作寥寥无几,而谈论吃的好文章却比比皆是.对于烹调专家来说,这里讲究的“吃”简直不能算吃.显然,作家关心的不是吃的“内容”,而是吃的“形式”.更准确地说,是渗透在“吃”这一行为中的人情物理.说“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旧非吃不可”,故祭祀时要献猪头乃至全羊全牛;说中国人天上地下什么都敢吃,不过为了心理需要,“人们对于那些奇特的食品往往喜欢‘锡以嘉名’”;说理想的饮食方法是“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而这大概“在西洋不会被领解”,这实际上探究的是体现在“食”上的民族文化心理.正因为这样,谈论中国人“吃的艺术”的文章,基于其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两类:重在褒扬中国文化者,着力于表现中国人吃的情趣;重在批判国民性者,主要讽刺中国人吃的恶相.两者所使用的价值尺度不同,不过在承认中国人能吃而且借吃消闲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林语堂为洋派的抽烟卷辩护,不过说些“心旷神怡”或者“暗香浮动奇思涌发”之类着眼于实际效果的话,那及得上吴组缃所描述的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结晶”的抽水烟:有胡子老伯伯吸烟时“表现了一种神韵,淳厚,圆润,老拙,有点像刘石庵的书法”;年轻美貌的婶子吸烟时“这风姿韵味自有一种 纤柔媚之致,使你仿佛读到一章南唐词”;至于风流儒雅的先生吸烟时的神态,“这飘逸淡远的境界,岂不是有些近乎倪云林的山水”?你可以不欣赏乃至厌恶这种充满装饰意味的“生活的艺术”,可你不能不承认它自有其特点:它的真正效用并不在于过烟瘾,而是“一种闲逸生活的消遣与享受.实际上中国有特点的食物,多有这种“非功利”的纯为体味“闲中之趣”的意味,欣赏者、批判者都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