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57:19
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x|n#Yޫd_0+f=|' Lh3sGJK(DJ\(_DU?ATe=ð/'߯WG΢zn;\9~ۇ?wLo&yU.kVg!Ӊc}?۬i'6fVC}uuk=ˬ'iKcet6"%=L@}/^M  gv'.xG!EBn2kʭTʥMҳzŻݵt;y*˙-0\v'wzW3;vrNois,&-x>tZn|ʞԙ1Kĭ̑UnӘH:YpvPOUDյ9:eUka}+5vөl$U>Q8չ@}5ØLMUy=js);NlYƀ >;Oؖ?;oJӵ;sJkw}̉坻.vr[|TAX:̂s0ow7WvS|zRhSXD.H O>S0AryCy;s5;⺵[wUKGyHW;!$e|":zxpC!,\V=z# [ne_cDƦl7*<ͅ٪nM/`@}8nbkN l)K9Cf{wN=tʗNW sRt3Ʉ>ì_&Kff&(&<Ǜ'^9+Cau{xX. PE͛/RMz'&^򾥄؀}=:XXs6f-;7/ )jY,jN%iZ /t9>mZt=ȨIM !Q;2&VˠvJ*6V8Ds NU㌦j`\zWiNRzÒISW> 6s>}lpl *wW~WىۋU8IH U)W ms:T;KMa̝xyx%[#v =|g b*\ӖQfܧ<>c+ {? ӫ{ 0P1RtPьsm]%OXc;q>S<1kL@Ɨ/8 fN܃٢C)nm2m@G#]?}_Usn 29:5)ETͳ\lǏA:NuJ}u#.^ZgY.S >~OŦSuAC7gVUO@sm]I,-k{V ކLJ>r63¬h ^>|EVܪyu1I9Oqt@NDk9 FS {EեxU:/%o:x퍈) xZ(1DlyPψHU7}}yN~K9LA_F^JUK1I}M!n a,bwF8.@9IibL_sE"/67kS]ypxR3Ƃ55n¬xώ݆dA)3f=Th<:Tv+5)UTM9l8|\PB@)~✈JCzMd4ɳ#c? CFW;8ZTwOgBGio!SXZª/ftmvE˱iء-Ap X79GGoPG&;'or)p[ fq €fMו9K]Bxܗv^ȫS|}):=&ᩌfCn۱ͶhaQl۹oP<L D$DCK5[wช0dl#)M9)ϵ3FB @OU_@[ vP{WOiG <6k` (_/HxBCn0srLuAZA_^n2LY:AL'"btX'o<ۿX?oaE`:yLps@ nmjltk/.֜=r_b_,C}\u Ii_IT̪%HxZ݃kL_{'!ɖہ~iN(SnadNŁ!C!WY2徎0.['sFT۟Y&Olk?c<ϝ _ tńf!(iz!8XuIZ@W`¬3RCRL[݅@ȓeC{Ip#S.!U%j Rllw"L5To#ꫂ@y([۫f@B% 0v ~EJ5~NuSv&U$xϰi IV5t1vLf8YQ TPiA)=k4ao<{l<~*G%8 Aʍ`NJR@A)Ǹ}`ExtQH_=0}:&bVTגvRoZ5{Wn*g+%+1n:ՙI*-1L9M,W<%\`?Xe-Y^R ,;?hʌ5h0Prsjgq7q+?!2K!iv#ri),loh)S}&Wa*\@hldw3nbkZ_޿(C6^y-]KL-QU20Sl^Í r.;b񆨾L5t`Իy6ri idYf }$8XD;)WaRE&g0p>eM~#(D2,Tcp j8!p (ad3`Ȟe0)D܇0=T5c*|OH:%Q 8 VI ^0˦nҳ0$f)ؚ@ՏgiKfqmΠq]HS9%Q  Rc?R|A-1$$Qd˹bSj4y٩ eGyE=:,S$lXK_@,#J< {>Ŋ݆yT'$l.$ މo8͎>y 3SN 0ZỜAqOG*[e/ ^Qn,3tԲ}װ32A.'1^Ybm%5PḾ SSOv"e]vtRynUESr wSy&qDMPӝqR4E4$p(z-a//%VPe%_B_y՟B -LLm3 ?2i&W)SԽ˘6v_ؠ2D*Jzq]&EA޽^= _Ŭ 딝eϼկe+q]2%5+V7cQn瀁V,K<&wozr/IݲUU6k *dM-h>5pL/̟W35`KLgDW.*]5à6N%)E" m—D$%. WNqٽ'krqTӉnS!b&"(F@ݣ@!!9J4M?r&vg Fm7T*vܰ)@uHU;)hvz%q9dU(HsUUe=*=X':Vjr&abO`^ո6ej a"{]`]}VRgUL{JvҍZn/.֛,AVsX xrB2 T{!.eL{SNv_ `)bFLAi^FiT<뗖׉~;'-=|TYq^KRòBA盧m_R*&^|OTAsʳ<1,0@& |NvjfY,f ioHF-iZc0PITEy ;8W*u}])y_pTʴL;MI10@8@>}MܹazSk=bujKw C@$݋܆ ?S$xE:aUnhx?/ֳA ,xJ&Ur#kQ&{֢jU ΍A-Cvg5pVn&ϴDޅX<[z+iʃ\~/ ݲv7xI^[r1 [ّ-#3Ij`z^Wws\^'+*]S1?4&*mcjWȜܰ?JU[|$ |yW>"e髌A6frx:_NŒFFJhR'zv8aMrboeir`mir?е7dKY2e>I\ičy~p9|ya ,˿Lڑw@c=֎))Pk%g]|qKe\fk}`w9g:!Dhl>ʂ2kjD75]l$h\W1ǔh e>3=7o&}t'2Sm1k 9lHwwEגR{TB!S z4.g&c[ ހH0.QB v@#n )NAi"v7D)/yWuĈSB=jP OykL;̣.b$p 4;0zSA7=Ť>57sz]N{} y9]1AA9!N2nf`#~X2p7nM@‹hm:o"}*j#bbaVG ;]DhZe\n'3a`J0\v˙x44G32 b4סT׆Sj ׫',Ij3 [#F9yg*p_P^ttEyP=NWɗod$MS{4[1lH+ȣ]?ZO2i .LsZo ̖]JTADGc18(\05cw_\y'LB&D؄π-}&)7ؼv;/`y9&r돢Q?e⻀@ȴY{UL3 ;k<^ pO)G2c%Ug/t .n] Ś:̾-=jl 7ӂ8WVӕw/) l'xUw{Y[6Iv* ;[Eg7SR; Ƙp)\9ϼi߫ĕ+c=?W^;l7|í.fMO(S3 ^qJ?U,SSEN8Cpl6ܢ懢 w`'J9jaR*"w# /]@UHzavŽR^ cma?Yq$`SqkQA?wO-54 ?KQȔ~Qc!nH^ITqb\*̃S% "#iP~_}L\= [*Q +XT!"T^Sn%TR @­,$~ptYUqDPYKW:h9K0;I<ϭr؍UwI#-2~z jP81=ӳ[&cE3 . GuQ@&M'^IU5ģ`:fH܍LN†\GcO,I35ͥO>?=N

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白 桦 (叶赛宁)
  有一株白桦,
  立在我窗旁,
  覆盖着积雪,
  像披着银霜.
  毛茸茸的枝上
  冰凌儿挂满.
  像雪做的衣边——
  流苏闪闪.
  白桦笼罩着
  梦似的寂静,
  金色的火星
  在雪花上跃动.
  朝霞懒懒地
  照在它四周,
  将更多的银屑
  洒遍枝头.
  《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玛•阿伽希娜 词
  格•波诺玛伦珂曲
  1、
  你也在这俄罗斯长大,
  那里,田野森林如画.
  我们每支歌里有白桦,
  白桦,家家户户窗下.
  每年春来绽放出新芽,
  它们迎风舞动枝桠.
  但在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一见它就心如刀剐.
  2、
  是从远处运来的白桦,
  种下,静听羽草喧哗.
  白桦度过怎样的岁月,
  在那伏尔加格勒炮火下,
  它在久久惦记俄罗斯,
  它在怀念林区老家.
  躺在白桦树下的人们,
  你不妨问问它们吧.
  3、
  树下,草地没有被践踏,
  地下,没有人来回答.
  但是士兵他多么盼望,
  有人常常哀悼着他!
  就像妻儿来为他哭泣,
  你也生来是一名战士,
  你怎能会不理解他!
  4、
  你也在这俄罗斯长大,
  这里,也是白桦的家...
  如今无论你身在哪里,
  你会记得我的白桦,
  你看,坚忍挺拔的树干,
  你看,默默舞动枝桠.
  长在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你永远也忘不了他.
  (1967年)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成分的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只身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应征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认为:“叶赛宁对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对待一个童话,他像王子伊万骑着灰狼漂洋过海,一把抓住了伊莎多拉·邓肯,如同抓住了火鸟的尾巴.他的诗也是用童话的手法写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他诗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家乡的风光,那是俄罗斯中部地带,梁赞省,处处是森林,他像儿时那样,用使人眩晕的清新把它描绘了出来.” 叶夫图申科(1933—— )则把他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现象.叶赛宁的音韵放射着俄罗斯土地结构中所特有的那种矿物的神奇光彩.叶赛宁的诗歌是俄罗斯大自然,俄罗斯语言(包括童话、歌谣、乡村民歌、谚语和俗语、远古时代部分流传下来的咒语、哀歌、仪式歌曲)所独有的产儿.” 他们对叶赛宁的把握无疑是极其精到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正是“叶赛宁气质”在其诗歌创作的两种不同表现.而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正是由于叶夫图申科从深层次上把握住了导致“叶赛宁气质”的成因:出于对俄罗斯乡村的执着眷恋而不能认同现代文明的强大推进及其对乡村的破坏.如果说普希金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为争取民族自由鼓与呼的诗人,那么叶赛宁无疑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反面角色”,他强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时代的地域文化,高尔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时就认为他死于城乡文明的冲突,这个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叶赛宁与白银时代的其他诗人不同的一点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他没有流亡国外,象吉皮乌斯等人那样发誓与十月革命势不两立.除了与邓肯出游的那两年,他一直固守在俄罗斯土地上.然而,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他感到痛心:“在蔚蓝色田野的小径上,/很快就会出现钢铁的客人./朝霞浸染的燕麦,/只剩下一些干瘪的籽粒.//陌生的死气沉沉的打谷场,/给你唱的歌不会使你获得生命!/只有那些马匹和燕麦/将为年老的主人忧伤.”在《四旬祭》中,他直接用“铁马”(即火车)与活马竞赛的典型场景来体现这种冲突.和他生活在同时代并有交往的帕斯捷尔纳克对叶赛宁充满了理解的同情:“叶赛宁的风景诗的地位,在他的作品为现代大都市的迷宫取代了.一个当代人的孤独的灵魂在这个迷宫里迷失了方向,破坏了道德,他描绘的正是这种灵魂的激动的,非人的悲惨状态.”
  当然,如果把叶赛宁之死仅仅归结于城乡冲突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的三次婚姻引人注目.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令诗人懊悔不已,如果说他以前的放荡是由于翻转了天地的风暴使他“不明白不祥的事变要把我引向哪里”造成的,那么,赖依赫和他分手后,他“继续往下堕落”就不能不说与婚姻破裂无关了.在他自杀的前一年,他还写了《给一个女人的信》向赖依赫倾诉衷肠.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那么,失去引领之后会怎么样呢?不能否认叶赛宁的堕落身死不是其中的一种结局.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那段闪电恋情不无浪漫又充满酸辛,他们以闪电般的速度走到一起,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各自走开.在众人羡慕而又不解的目光里抚摸爱情的创伤.他的第三次婚姻还不到半年,诗人就告别了尘世.
  这里撇开作品来谈诗人之死似乎有些言不及义.而我以为叶赛宁之死正是困扰现代人的根本难题,不管他是一个天生的文明人,还是一个经过转换之后而形成的文明人,也不管他是与时俱进还是梦回唐朝,他已经不可能躲过叶赛宁遇到的这些问题.叶赛宁之死是种种因素作用于诗人心灵以至郁结为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在他之前,也有诗人自杀的情况,但是诗人自杀现象却是从他这儿开始的.时间永是流驶,岁月依旧循环,而自从叶赛宁宣称“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之后,纯粹的抒情诗已经达到了它的颠峰,同时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另一个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在俄罗斯广袤的国土上,生长着一种平凡得极不平凡的树.它是如此的平凡:田野里山林中.随处可见,触目尽是I它又是如此的不平凡:既有杨柳的娇柔与婀娜多姿,也有青松的秀直与刚劲挺拔.阴柔美与阳刚美是如此罕见地和谐完美地统一于它一身!它那秀劲挺拔的树干上,诗意般地围裹着一层厚厚的、白光闪闪的银色.多么纯洁的银色!它使你联想到纯真的爱、圣洁的爱、晶莹的诗、神圣的理想……它的根须深深地扎入脚下的土地,在这喧闹的尘世,它尽情地默默地蓬勃着自己那葱茏的绿意.它的枝桠节节向上,戏掬流云,似乎沟通了另一个灵的世界!它植根于这一世界,却又像神游于另一个世界.它似乎属于另一世界,这更使它闪烁着一种神秘又迷人的光芒!这种平凡而神奇的树,它的名字叫一一白桦!
  就像中国人喜欢松竹梅、日本人热恋梗花、加拿大人钟情红枫,俄罗斯人酷爱自桦.俄罗斯人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现实生活,但又有一种强烈的超越意识,他们关注未来,冥思彼岸,热心地探索人类的命运之谜;他们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集阳刚美和阴柔美于一身.这,只要看看众所周知的俄罗斯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叶赛宁、艾特玛托夫就知道白桦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的寄托.
  白桦为何总在俄罗斯的诗歌中出现?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梅、兰、竹、菊深得中国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被称为"花中君子".
  俄罗斯人也有自己钟爱的花木.人们通过文学创作倾注对花木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随着文化和历史的积淀,这些花木便被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比如菊花在东西方人眼里所象征的意义截然不同.中日两国对菊花抱有相似的东方式的美学欣赏目光.中国人用菊花象征不畏严寒、晚节高标的品格.唐朝有一首咏菊抒怀的诗,诗中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日本人将菊花视为太阳的化身,十六瓣的菊花是皇室的徽号和国徽的图案.但是西欧和俄罗斯人却用菊花来象征人生苦短和死亡.菊花以黄色居多,黄色在俄罗斯人看来是背叛、分手的象征,出于这些观念,人们很少用菊花装饰美化居室或馈赠亲朋好友,只在丧礼或祭悼亡灵时使用.
  按照俄罗斯古老的传说,每一种花木都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在俄罗斯民俗中,花木常常被视为同人类一样的活物,它们也有感觉,也会呼吸,彼此之间也可以交流.它们不受鞭挞、不受砍伐、不受凌辱,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同草木花卉相关的习俗和信仰.当代俄罗斯作家И .Ракша 认为俄语здравствуй(你好)一词与树木有关:此词的第一个字母з是前置词с(和……在一起)的变体,词根драв ,来自де -рево(树木),因此,俄语“你好”的意思是只要和树木在一起,就会身体健康,就会一切顺利.这种说法虽为一家直言,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树木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俄罗斯人到底喜欢哪些花草树木呢?
  白桦(берёза )最能激发俄罗斯民族美好的感情,是他们热爱的一种神圣的树(священное дерево ).
  其一,白桦树是吉祥幸福的化身.人们习惯在民间悼亡节(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四)这一天将发芽的白桦树种在房前屋后,插在田间地头,姑娘们头戴白桦树枝编的树冠,举行一系列的悼念活动来消灾避邪,祈求幸福安康、丰收兴旺.
  其二,白桦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是春天和爱情的信使,是纯洁、苗条的少女的化身,它也可以喻指少妇或年轻的母亲.如Вчера была  червонная калина ,а теперь стала белая берёза .(昨天还是一位红颜少女,如今却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妇.)
  其三,由于白桦有着美丽、纯洁、执着的品格,它又成为俄罗斯的象征,是祖国和故乡的化身,它常常出现在远方游子的思乡梦中,它每每勾起游子的怀乡之情.当人们从远途归来,看见白桦就会想到温馨的家.从古至今白桦和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古时人们在白桦树皮上书写记事,这使俄罗斯璀璨的古代文化得以保存;洗蒸汽浴时白桦树条帚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洗澡工具;在春天,人们喜欢到森林去采集白桦树汁作饮料喝;白桦树下是恋人们约会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补充材料】
  一、历史原因
  1.白桦和苍鹰的城市
  1703年4月14日,年轻的沙皇彼得一世为了建造一座新的要塞,巡视了涅瓦河口的所有岛屿,最后他看中了一个叫"兔子岛"(也叫欢乐岛)的岛屿.16日,彼得亲自主持了奠基仪式.人们将一只装有圣徒安德烈·彼尔沃兹万内伊遗骸的石匣子埋在土里,石匣子的盖上镌刻着一行字:"1703年5月16日,按照耶稣基督圣谕,伟大的沙皇和伟大的公爵、全俄罗斯的君主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为帝都圣彼得堡奠基."彼得命令砍伐下两颗小白桦,埋在两个坑里,作为未来城门的标志.正在这时,一只翱翔在岛上空的苍鹰突然疾速而下,落在了白桦树干上.彼得高兴极了,认为这是上天示庆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当年也是一只飞鹰向拜占廷皇帝指示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从此,白桦、苍鹰和沙皇就成了俄罗斯最神圣的三位一体了.
  圣彼得堡要塞在四个月内就建成了,因为彼得一世除了担心强大的瑞典人入侵外,他还渴望通过圣彼得堡这个窗口,让俄国面对世界.1703年11月,第一艘外国商船——满载盐和葡萄酒的荷兰船进入圣彼得堡港湾.
  圣彼得堡要塞最初是土垒起的,1706年改建为石头的,城高9米,宽20米左右,四面环水.在要塞里首先建起了纪念圣徒彼得和保罗的木教堂(1712年改建为石建筑),即现在闻名于世的彼得保罗教堂.它和俄罗斯传统的教堂不一样,钟楼上有一高高的尖顶.这是根据彼得一世的意愿建造的,他要模仿欧洲的教堂尖顶,又要让这尖顶高出他在欧洲所看到的一切教堂尖顶.在建造时,彼得一世就曾多次带领外国使节登临高塔,眺望未来城市的全景.教堂建成后,历代沙皇(除去在莫斯科死去的保罗二世和在十月革命后被枪杀于叶卡捷林堡的尼古拉二世)全都被安葬于此教堂内.前几年,尼古拉二世的遗骸也被迁葬在教堂里,为此还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经过20多年的建造,圣彼得堡终于在沼泽、灌木丛和兔子出没的河湾港汊地区耸立了起来.尽管这里水灾频繁、气候潮湿、冬季漫长,但它在彼得一世的眼里却是"天堂",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可以面对世界,可以与世界交往.彼得一世深知建造这个新首都的艰辛,于是就给这座新城起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圣彼得堡."圣"源于拉丁文,是神圣的意思;"彼得"源于希腊文,是石头的意思;"堡"者源于德文和荷兰文,是城堡的意思.因此,这个由数种文字组成的"圣彼得堡"的本意就是"神圣的石头城市".以石头代替木材来建造房舍在当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生产解放和发展的标志,彼得显然是期望这"神圣的石头城市"能使封闭的、落后的俄国"推门达五湖,开户纳四海".
  就在新冬宫成为皇家宫廷时,俄国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叶卡捷林娜二世于1762年7月6日开始执政.女皇向欧洲学习和仿效之风超过了她的先人,于是法国、意大利风格的建筑艺术和各种石雕遍布圣彼得堡.由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尔孔等人设计的"彼得大帝像"于1782年8月7日耸立在涅瓦河畔的参政院广场上.由于普希金的诗句,这尊"青铜骑士"像就成了不朽圣彼得堡的永恒象征.
  二、地理原因和生物本身功能的优势
  1.地理原因
  桦木族可能发生于白垩纪,第三纪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与寒带.中国山东山旺及辽宁抚顺均有化石发现.花粉化石最早见于晚白垩世.其后,在欧亚大陆也大量发现.
  2.生物原因
  白桦学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属桦木科桦木属,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垂直分布东北在海拔1000m以下,华北为1300-2700m.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
  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组成美丽的风景林.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我认为白桦树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