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得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它们对文化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1:53:17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得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它们对文化的影响
x}yR#IUa"Jf. !L@ Ē$Z@]K<"W]a=P$k~̘UX<ܟ{?/7s`sS7(gifϽm&S fM9g:){{f7_ǿ/ ӱq3:rM)_Գ/fBWW󢩔դ{,n87;ɡnA %V!W Et] 0=h4MaWLqXrq2F+7,a A W`û.dC?=#ukROx&^w(tK!ftFMW,9h+ڏsbt03-Ma:kv]{⬅%Ae{"񸲉)08fVJ=8wE++R +ЧOc;qCw>]St r'J(NU|cÕ:vHOș$Mቿ$yϾCNF8TYd0?s]׎q1i̛;;A?.1(ι?nE슾LUKy7_w_t_P1 ?3cmOyT8p# 'SVXU>=aBԼU)[{`-ABDxp vt.owL5Y90qQbgSxbfG4"r"j@ʾڰ߀Y{Ia Vp}}CX+cE͝bЌn HZo:&E|y[jFRKcbL)}彽/0-c]cj5%_NuOxo zc%ԂQ O*`YFs@I9p;-8 +\CC_:-ln!LNuWvRz5/TI΋{%p{CDw0P1ȧ?txӧ?9c禘!Vz tKy|480de\Q'A(`(?#juKDfqN}~'P^'h~FF. zwQ9ugd?cv!޼b5Eup\W!2-Y)0*M'~g񦊉9g( }JeaO9X0fmܦDp2T͗?r e LF?&_fM:273%3ڵO o~⛽0߯D+_ˎi3{W^Y նWJӷ-ŠH.U$Ufꑙ]P+*Zz}Kȱw7PYM 70S,s{mb !;b;mkӲ9ڏ ` 4H7)c2e`TdQgmR xUm.oPhGql22oۢj <תÁQu2D]ѻ8Qɚ8PROi}}I5#Mi3װ$0j| $"&oAtW\k @Ԧ~5#V Pc/L}a ,+`HDD Ml(+'KPr#g4Λ;9\Sy`]wvHnπ##7Y KN"׋hoR#s.~7 .f|3S{H ^3ާ%'G`nhȂW)%Ww@/Xi`5^ZX|mҭ%PK&nu8&h]j$pOf+{4ΠN) O sZ%=Mc}9,4uqĆ#3F@70Cicm ,n` OΩa- NӘc:Ioz!OJʢ ~T84r%;eLW1T<4R *DN(ʬbf%PspxtYuJ' = ;@1u _'\<x TkPy  )B=˘Jl;EY#)['Dx.tQ x"4p7Oj|T&;|-xAY p3E@ .U;PxdJ"\Lq59 >HT>>8j_[, Q/[=3 { KxS 5-֡ogfυ$7}0,tPFt6RA bg \/|2׈\QIj^Q cG åW7^y5TQ12$@qRt o7?o 'P]x7f듸;xKAYl%M>8b ҌǓa{V6KUMf1 #ШjpW+/Y+o_]2`B;kLe@ֈS8JUȷy:OU2{@\Fwa:c̓lPb[_2 Kvܧ*3u h53b*uu*aʆ\!-o!>g PH}b 7a(2Px4kcFR6 E;<85J8d(Xw/;Ox dqgiʝZPbȕjҟCK~+< k`ozO$=h:Ž}Q ʼnqځv_i]JEL+?+{?{/L9L/w O /nYY…(8"5V$ {x拟}ifK>{/k^\]$pWră?' =Lb0$k0)E 0,btN$xQ~_#tYfes-?b+>ZtoT!:{5ij)G_eb K.05 2I;3|t i=qi MWS[L'ALzoL .A(R3|tWFM[ΉA(=/^manb֧ Ǯ[Q-$ |<|4nhu[> -EQ.Fl?yfMT|C gKdU@ چ OkP"8<r֥oһN9{jC7{_seL$}wc #^I(z 2ӷ `~^ud1 𠦆(TCǐM Hr1Zq>X :Ϥi~XhEUu͘FzRb pE˛-2w pmgixva ͯ3MN>G#&t"L]a8+~\"J5tb:"vG:d4c&y,㽛%Oqj~7bQjCIMlK7cp܉i >:b?JǛ"WM<}yѓ lGF 8MsM{{U^~ϡԴ{aVwXKN^ZHQ;tF&@W^|ck:]a$ǡ~BJJS`i"0nSjU'w8>@*\aT$~:!6u }ɪk >f6u&" N>`S͑죬$d6AP _ B2p(+A8;*YVǴy|1~[]61.m{m丵T#wx:48j{؈ t9%?L]AdYSxcҤ9Wh ^Cb*F 3n)h,fA2rw5T$(&TpLj}X^2ꓔ.EHKZÇ0 c͝56/a`Ӄ(ZA"吗0dLnĤ}HX ow>OxBߔ{:nOgxZt3(͗bLքt; |O4 IS;dqQV,ax?^uX7PO:aϬYjgѵ娋j $G斎 sC 8hܳБg)L+)41;q,+יuTI ]wR!Xt}LP- 3$ =|m0(7Fb"(Vb'ĒWdpW. ij,@}6c'[9c)oqhR=-=_< ǁs=brR.b|'l~ԫ-nN[$؎`?pM1gYT疤V$JT6:쀪>gAܹ'#j4 ;W~w,b]R,V1_uVܮ#s8掺ZZ:_‭cց\Y-Xigr,XNdZI_!5 \U7?UzY 7fV#_ 3 <=H f5@8 Y'^|@LmROreB rJf;&w4`\uJ/w[^2f$1VG&lv4bV[0 m.nbV[ sbå0"(w֮&VKao-YtO>N|yS(DXdR$^J3UK%&1j2'kPQ EP52(ɘ~E yקe\צϵUdamq+rh}̫~bpuZj QFڢ%s CIksMռ`34 4KIN$UX6tHK*=TMjՀ*ЕY C<-%A|PAfD9TZMSI%oN }V/a=+mȮ2?Gz'wfr.tR!PX] |"Й5r4gEҼHts\;Zt䩪|XM$?8uG-l =H5s1x[bUitT)&3-7` {2Ȫ5T^RB&!iimӁe4jzƊTX6G89@: >۬²u!Pl Z&< J׏0ƒݫ6(J4Zk&j?D7&[Q)[BQ>U#B:rzkf: E<宝j4t)iq@x4*hZ"#1g=YЇ&&Wj sLwl+1gY.0h(hPov$F1R[M Js_j$7{K%Bu he?5w4FjJ=cftC??X~rFzXMjf3CE>/Xr` 1E.oXjiMiP]{`l jv`J:0cȦ¶ndc|ԲҩZ^ R?6t!@Dm[QP]i7^5189_dvT^y oW.@ki0Msh3t;b_E}$MНՂ0e+8 *7mVɇi]ih$ߔnMU芕 )>F# %Abl==XK'@Kkƃ.WVg46;lo$ ʈV) #Э Ψa9„xOFl/[)yz"h,Ykr G\9kWq{kW{dd]m=~ßXKBUWUosKVc a^>j˞U0ڻ]"XV*uSWfzlx\TPXrs=<ڕ}\[&+>\C~I4-u<ж[HI 7iQu/ؔV;b):8$y+RJҳxuwNPcgs8w1xZ{)1%{M?L?`׉k{h 5QkYgX18AP [`;?|AOEaS+GYJF /rR 7V13ވir Y/[xMmkwq(6R;ӛF솲u׭ VT3ibЈmϽ5<G/P n[*T#y}ru[zm蘋DeP*@cbVeY+-v>U:Dr VN[%̐ Yִ]^ؚI81;pϫ|9v>'x=0Q% nZx[߸nGy}1V˙3o =䇕m[FS$maaTǠO rLϳ6L-XRqs[NW 1=!@` ([l,ƌbSڀa_6:ShPKAD7<>6jP;HZ$l etFMiMxqϔLrW,n enqE{C7fDtjݬ «:\Li8TRA9`xYh}/`)Wl{mC$tE33RCQ鼘Ƀ8S]q)Ґ'i0v~ac*30Ingq\>¶XT@nS`hm=ГIA˘gIµ1^;V!Mav CJ7M0dX(VϞb@PZML $^lWiSѡ-g QvNxb* .ܛzuaLw6}eτW+__u6G~1Cd#P1EބSsCWc˩=!< =n!+x;!6xckm4{RZ0%)cnK?mȜY0sv <ۜm3퟇jLcʛ~eBi*z`+.g*<mR dbl =㱸77Ouy *҄Py+XfF- *zONU}.) K'nn6M;s\sOOS -5P-֒Io-Į )>p+a2iKP/DO{Gߎ(AXsTNTC6bAx`lmd[.:wS+}w>#Fbo,RY1jѩ l'ϧJw1O0ܺ Ot-ZO ?|31C;&.}=|{Oniz޺]LwcZ,.z\dAD E@ֻo5o;^)m~khÛ!>y~"Ii@ɎoUgZC1GrVm巜,AHk=ߓȞ ̓1ZS,{1>5Qnɚ3I\J"HuKş{&>ד~1v@[2͑A suc;EUY5Y eH\UiMl)9CCcQb=l++Wqkl$Î=VCڜd3vK75Z,A"cݦ~JG;kŗ|]xsj)̶hW ˒15P$KH0nWn),~ix"?F3Bwj3E>h;S=pp%B_OG+k+ #:4~z Iw1d'if[bgbwl{@09|"u6ۄLĴ Zu =~=ՍMFtXYzf FoMՊeDZl,-^Γr] v?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得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它们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得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它们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得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它们对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编辑本段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2.流向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编辑本段新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地计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决大部分. 2.人口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3.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 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至震撼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编辑本段人口迁移原因
我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三种.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为把关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人口总数在70万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戌边和开发新区,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同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进行治理,还迁徙50万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区,与百越族杂居. 西汉初期,为了“实关中”,刘邦继续由关东向关中大规模移民,总数不下30万人.西汉中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武帝组织了向西北边疆的大规模移民,总数70余万人.此外,汉武帝还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在鸦片战争中, 英国强迫清政府割占香港,这样大量的外国人口迁移到我国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尔扈特人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压迫,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历尽艰辛,长途跋涉,终于回归祖国西北. 二、战乱逃难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东晋.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一直持续到南朝,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五代十国时,许乡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建国前,由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美蒋压迫,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出现了“闯关东”(河北、山东向东北迁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内蒙古、甘肃向新疆迁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云南贵州迁移人口)等习惯性人口迁移特点.从19世纪初到建国前的五十年间由关内迁到东北的人口就有3000万左右. 三、经济谋生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他们原是我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等族共有几十万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万人,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辽河上游)势力不断扩大,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族迅速强盛,后来建立了辽国.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东南亚)一带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去到南洋,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华侨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建国后的我国人口迁移可分为自发的和有组织的两种方式,逐渐形成了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个主要迁出地区.黑龙江省由近百年来的人口迁入最大省,近年来变为最大的人口迁出省.原来迁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区也变为迁出省区.近年来人口向西迁移的主要是苏、浙等东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个体商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 现今人口迁移: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学生,对高中地理下册“民工流动”这部分内容兴趣颇大,“民工”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民工就是“犯罪”与“暴力”的同义词.为了正确对待民工,这里就民工流动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做一简要分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因而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上. 4.农村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单位由生产队转换为家庭,那种乡土社会的不流动被打破,农民们有了支配劳动力的自主权,追求劳动力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走上转移的道路. 5.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目前城市虽然下岗职工多,但他们对从事清洁、泥瓦、家具营建、装卸搬运等脏、累、差的非技术性职业不屑一顾,这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腾出了就业空间.并且在城市信息灵通,生活条件比较好,有受教育的机会等.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1.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2.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围农村之间.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春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工流动的利弊 任何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了5000万.民工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各地有组织有序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国刑事案件共161万起,涉及流动人口的占到50%以上,广东占80%以上,对社会治安与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它的社会问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