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性活用问题 1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不带宾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2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带宾语 如孰能一中国3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后带补语 如不贰与君4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方向 如孔子东游5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0:54:44
文言文词性活用问题 1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不带宾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2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带宾语 如孰能一中国3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后带补语 如不贰与君4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方向 如孔子东游5
x|n+IzbVD2Ïtբ7쮪Eע@JbtŹ$%zy`Ň&^U8D %-ŚJ^@D3jd=q} g3v0eNZDj"]yu15R'L12gI(rLF?MbI\'Shmb}zT/<3z:ls綯"=܇E ,ƭۙCeZ ݅XiG}nɳ !XJ"ƀ؊lLҩEkj_!^lp%ќV0)FGvFq K2XiRDW9a=OP4XZ5.lEߞJ+k'M@DEWbr1G#1Q]z,Wkh05X'csmMϲ{SsG  ٟ2Vlq c5ټaéqn6s]f'3q}(r)l- Z !E'Q=CBt/%KJc4l&Ǣq Ca]w[+針WX4`OTSY^SU2o;tL"LEiSƆ{ic@It%v0S!e14C/ U\/zxmJ=8$k|(D0 dN5mC]ŚΜsA+x[uO#V.Ud~J]0E;iJ҅|o&Pu__A LUV'[4ekݦ<:k>X6U4%P{*x΋EUzєl]UZc '|}tb= ePbѰKG"XSi m:Su+*|.c(<hWP@'5$uM`/EEtUh(z] 禁Y@*׀V=^.E( Z<ʬNZ{ouQ)K;nr0[^$^|\Ԡ `ꍍ5#@qv%)KBX:*v2 ԝy*i`Fn^jEA7tl͹H#{׷nMG s6ǂ<9dS(hǮYK 1~R}3X܊Ȍ\_j0!-Rb z YBgʢ X /f1֯B&4={~"'Muz$I^@fa<)Ar2*MVz#I ܧ?,i[ 7_50D*lfE4jrB&zojT1)N D,"bDj~Z,gm)95;/K"cح Ǫ ɧVm~nJNLNs7V\nU~= ^=K#֚Tt3AZЎ3>%UtӢ9jОNoM\tz54D%~yGN69@3tGbaGPVZ~&4߾&&CPg,F'>c1v#FE很׬eZ!Bk}w9[V) ^F .F~IҾiJ]LZswe?\*rXPYNxmREwQKʖcƐ&0f6S- ~^KqkQ|jZ-j=%# o YUVĮo7)ٞ [_DDח˨9(R;Aذ3vŠbfeN*7xmeayU,bP节/x4%u&?iʍ_ehx(n|(r1HFO_`:qW O(-|vnͻ,zBXDTc%N`-^,6\s;0xY{$DXmUk^LdX3Nn/s؞;_He`c#}pO{bPINHOCK9jvO ۍ6v'+rsrPLXz30ɦ;q H̤4jxPD$lP<\v{dm3) b7r9PS܀+aMh^ HtOwi]0 :S۝5X*Ded*9}9hںhUDZJg@ө7`IŬr?Ꜽg }y[}*90B's}]Թ6vj,Ee%SǢmY"?5'}S4Kq O'X'74{-sE`eb=jߪ^Ųujc `!1b7GyCR?'Y]dU$f\0UtjɅLŕ](3០E|#j=|/@)="J(a.tt.B̗]]N0c0! &zFyG>+ɜ&H8ΰtK}w [H``!!=T, 2ɉ8ӽ!Zr`-SRf9|%hz ED£ȥz~\u ޽0 TpELDnBb89Э$OKSN䋩v<~`<;o8yD|ㆌ7l7l:3[6nz1^>9kwn#.~X5y^_.97՚8aw b[w[wkRcE6<\'"<(R%f:Q1 4^!XX*=hLjS%o+wX 7 D19:(}~~窍fOyRpTLheeQ*FŨU DYo%Nʷ-njgE/-Ff-!Ub{~{[UDNρjݢ_1|S=0GZo(Ԇ"c]UlFd"Gx`$a$4<esQKs]On&7% 0,WRL{|#}dTF< nĭ6檙J/}&<8R1 7ىO Z]wŗ^F?KVI.` q.3vj9yV #<~\h@Ī0"Sڥy?, 2Su#]Bn܍,dY?D"d7d3:֕!ҧNguw &$u`t 1s7:wNi҈4Rueՙ*-TꚌ^vg+,edTšwaϰzOvFPO5, /ۗ|Rp1 !GJ߇n%#zL5Ay5=ᩈsHtT4tZa2k\:N0#Q~4%qp/#93PP=a2ex3;)ҳ FE\&y҃e;@'E᪮V),2c晰,/Jp8Nm|%+0 UF' N-}]Nd6Q؈J cJVNi ʸ/Qb3 c{q꺯X BIfVH^1h];AFxӸؼer@$=6~ rggvx㏰;whYJe'1o*ff|:;|zeyc+||[YVl~@-أHev(7~˼wd J#&L`xLK)ENHUTra]d{@_l;r;/T~.a'j 3X C-_o/6նh~3i'PTTdCAL,hnfcrC _8/Ӟ8T*\_Xoٔ6v朡`:Q#-fЪADT'Ur}KP{BdǬ?^PLS  1%"'Fut7,ϴ|"k-txhx̊!=F_d9XIn4*ԑmMT0 ۭc̉./Ld=%~RjCL_d'}rijiV5C㋔;ThtˣeKP "fn@DR,dbZYQ} ܢ<2ңv]UATu{I^xȑd3GK]?.ׄq}QN?:CL Z-BFnEh.cUBuYZ:Υ~p2gmu |!+5"իׇn9+%QtHlF*)QU˫n9۵!7b9wGWx".-3¾I]2/sK abvY#VG+k*U!MD\Ynue3JCxED|\$GMjiձAssaagfq$#c: aMyő)J~T𱈵E8=FdHLړNoERFX:c"?'LzDӲVzAܯu* X/@+WX.Psˌ<^O-,t[V]K:{* Ae27_d4eLT~| QѾT ೙M>GCߪZJ.-S[>A&C@EKR(ܘ9V 6J$`P**,}"@ez PC?WëL\G\+ڸ#/ Дm<]vd2.!kζir/>kbT% S>򰢈HP} c_h RU|LF/=~NCVndoEFHS]"tjЉ|Zщt/yN4Z7Iu9x_>vQʢy<v* V^"E82[GomJX{~o&jG4Znjѥغ:DhYɜB)ٞs:MLgKL'; 0d68.:.E$)Y)K9iUbpNG cІ _mRE'X!8]L ~liTTl\ -%`]P6ߴp\۩cBE%otK6u)&8hc02sd5y_^.cܖDqۮ[ "7_BwV;1O.tU/J:JAX!/YT ۧA̹X 1OefMN-q#wf ?ze?[N׫ uIU_濮ñ3m:?4]Bh`oWٌ9xdﶝ/u䍫u1{孳ewy7.Tr%HKOvxM6 M:(9N;M$Y=M|Je*Ӷ6`bҏx҃o1x/[`&(wU}͕_`?n^Efr窟QI>khhj)慠!#Ċ,Ϩc/Opiݫd?X.S6= Ls3g´|]yntdGu2?w6)Pʞuha۫uC=c&kU@%W@;GbY5;Z:G Sx{a`xsжZLF(642ЇD! 5h5DC@*BѾG:vwLJwoYx'FGCDV4.wpq=wW %Mx>]1,_ich[?7^AϮ 2(T,Ĉ2{[ѽzbcG|1/[%ǔ=}! {Ϫ$|}Sg;08{a6+k>d]J%t?.KMC.; x{BKO8?:'s ZJ[Ҥ8CČ/yfato+_J?OשRi碲ˆ:XYӕ̌xk7_$V*t-]AW $1(߿ >)g[E D*:zf(լ{

文言文词性活用问题 1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不带宾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2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带宾语 如孰能一中国3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后带补语 如不贰与君4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方向 如孔子东游5
文言文词性活用问题
1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不带宾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
2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带宾语 如孰能一中国
3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后带补语 如不贰与君
4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方向 如孔子东游
5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处所 如相如庭辱之
6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工具方式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情态 如吾得兄视之
8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状貌 如一狼犬坐于前
9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时间 如吾病日好

文言文词性活用问题 1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不带宾语 如六王毕 四海一2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带宾语 如孰能一中国3 数量词活用成动词后带补语 如不贰与君4 名词活用成状语 表方向 如孔子东游5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备考的难点,词类的活用又是这个难点中的重点.文言文有时因为词语不够丰富,有时也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一些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要活用.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如果考生能借助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性的语法特点的有关知识,判断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就会对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晰.
一、词类活用的表格与示例
二、词类活用细解
(一)名词的活用
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 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 “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例如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例如 ①秦师遂东.
简析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
例如 ①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⒊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 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⒋ 名词直接做状语
⑴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⑵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 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 的方式:当面.
⑶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 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⑷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 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⑸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
简析 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 的性质:每年.
⑹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 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⑺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 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 ,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二)动词的活用
⒈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①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⑵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 “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⒊ 动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 ①死国可乎.
简析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大行不顾细谨.
简析 “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简析 “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⑵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简析 “穷”在本句中与“能”相结合充当谓语成分,因此活用为动词.
⑶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稍出近之.
简析 “近”是形容词,但后带有代词“之”做宾语,作动词.
⑷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简析 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短”后跟了介词结构“ 于顷襄王”应作动词.
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简析 “弱”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做谓语,但是形容词做谓语,后面不可以接名词宾语,而它现在接了宾语“秦”,所以它要活用为动词,是“使……弱小”的意思;“绿”是形容词,后面接了名词宾语,应译“使……绿”.
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 吾妻之美我者.
③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简析 “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跟综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①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校尉,日摘②臣民阴事.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特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干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③.欲买一女道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④其首,脑裂几死.恚都指挥哑失帖木不避道,诬以冒赏事,捶杀之.
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惧有状.即日碟⑤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
(节选自《明史》)
【 注】 ①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封燕王.②摘(tì):揭发.③乘舆:此处泛指皇帝用的器物.④挝(zhuā):击,敲打.⑤碟(zhé):一种分裂肢体的刑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便辟诡黠 ②便言多令才
B.①深文诬诋 ②文过饰非
C.①载入私第,弗予直 ②系向牛头充炭直
D.①命优童奏乐奉觞 ②请奉盆缶秦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纲叩马请自效 B.令典亲军
C.籍故晋王、吴王 D.得王冠服服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①王与语,说之
②北与寇往来其间
①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①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①我故射不中
②朱亥故不复谢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用以刻画权奸纪纲形象的一组是( )
①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②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③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④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⑤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着力刻画的是权奸纪纲的形象.他因为能说会道、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平步青云.
B.纪纲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党羽,诬陷异己,诱取财产;假传诏令,勒取官盐;私造武器,图谋不轨.
C.一次在皇宫内遇见他所嫉恨的都督薛禄,击打薛的头,以至把薛打得脑袋裂开而身亡.
D.纪纲犯下了种种罪行,终于落得个被依法治罪,家属也受到惩治的可悲下场.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
译文:
②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搜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宗.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朝廷不能用.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列传》)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边方扰乱,米谷踊贵 踊:物价上涨
B.遂寝搜狩之礼 寝:停止
C.融乃感激 感激:感慨
D.稽久不进 稽:停留
8.下列每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愚夫不为
②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①诣东观典校秘书
②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
①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
②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
①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②重在东观著述
9.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B.欲仕州郡
C.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 D.会羌虏飙起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明因其个性而造成马融仕途不顺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 )
①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②上《广成颂》以讽谏.忤邓氏,滞于东观./ ③因兄子丧自劾归./ ④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⑤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 ⑥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融起初的老师挚恂教授儒学,马融随其游学,博通经籍,并受其影响不愿为官.
B.马融在为饥饿所困时,后悔不应邓骘之召,并因此否定了老庄的思想.
C.马融在东观负责校对朝廷图书时,与当时的俗懦庸士意见不合,后写文予以讽谏.
D.马融曾有事触犯了大将军梁冀,因此受诬陷.罢官后,又被剃去头发流放到北方.
12.翻译下面语句
①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译文:
②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译文:
【参考答案】
1.D (“奉”是“捧”的本字,义为“两手捧着”)
2.A (“叩”动词的一般用法,义为“叩头”.“典”本为名词,意为“典册”,即记录亲军的名册,这里活用为动词,为“掌典”之意,即掌管.“籍”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籍没、登记并没收”讲.“服”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穿衣服”讲)
3.A (A组前“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者,这里后省宾语“之”,可译为“和”“跟”“同”;后“与”,连词,表示联合,可译为“和”“跟”“同”.B组两句中的“以”,均作“认为,以为”讲,在句中均作谓语.C组两句中的“所”,均为助词,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组成名词性词组,可译为“……的人”.D组两句中的“故”,均为副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故意如此,作“故意”讲)
4.A (①写其发迹之前,并非“权奸”.③写皇帝)
5.C (薛禄并没有死,而是几乎死去)
6. (参考)①捏造罪名陷害上百家大商人,搜刮光了他们的财产才罢休.②你折下柳枝大声说我射中了,以此观测出大家对我的态度如何.
7.C (应为“感愤")
8.B (A①动词,做;②动词,认为;B两个“诣”均是往的意思;C①用;②因:D①读作“zhòng”表示“敬重”②读作“chóng”意思为“重新”.)
9.D (A读作“qì”《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以女嫁人”;B做官;C触犯;D风暴,翻译成“像风暴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
10.A (①并未顺其自然步入仕途,乃因其性格好恶所致;②因上疏谏而得罪当权者,方落得“十年不得调”;③去官原因实属“自我弹劾”;④因病而去,不好确定是“个性所为”;⑤其上疏的目的是为了效力朝廷,至于后者“不用”,并非属于直接原因;⑥应视为“大顺”)
11.B “殆非老庄所谓也”应译作“恐怕不是老庄的玄思吧”,并没有否定之意.)
12.(参考)①左手按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咙,即使愚蠢的人也不这样做.②文武之道,圣贤不弃,就象金木水火土五材一样,没有可以废弃的.还有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发怒)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④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③孟尝君客我.(把……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