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判断我要的是怎样判断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不用了,我会!注,如果我满意你的答案,你回答时百度会给你50分,因为我这里的悬赏分为50,我会努力答别人的问题,努力赚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1:25:45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判断我要的是怎样判断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不用了,我会!注,如果我满意你的答案,你回答时百度会给你50分,因为我这里的悬赏分为50,我会努力答别人的问题,努力赚分,
x}r;ɝޫt2[Vv |LX {,yoXbH H;6$#"!N }U¾n_ݯxCd`]Uwd0+__rۭbZ 21|)n qg'Ar7VQ^Lp9._\ Q=_ F\ͼl\Pz~ϝHV1/F# Km 'ol^g^O1n.IG= Lb~#7 >e>Da)ش%X2,_DgNjjcXM튓Cc " -gK +l"Ǣ\a\`_a8(>UT$ObzX+Cģ'%a u_`O(I1[)?ꀗ}zfkV0m֚f q#rf;穙W= }A[ Z VjG<+L,."'5n? X>34ٮq|5&ihm |@5:|r9:'a=ܑ|s@@䚢7S}J](-FD g 39{pv@SbrkaԬ]zwApЪ,w35H$jf9Kƍڥ"S`uN|j6 {^632{ϋAjPD4OB!V:yK\Ӥz zìeIn"ǍYcxwn hym;mq9cU9s3~g&d[l~i>LRry'\~Dˮ%f_ N! {سO~l6N|7 y!VoA-;#c=Ap1onAz8n=;FLpe!Jԣz‚8gvc ﮜ/W%DQ@D T?*>ص'+64Rovffbr.߃7>xD.@醘D⣬>;e=wu1-DLEaE9&. rKc%.SЖz9v͸26a]İ;X ֻ:F`V>vZoä?~1}Ċiǜͦ9# u=yӤbb _Wn$5h쌤9OF|혵p?ͣ5 ~c6FQ=4q%/8|@6іzG4nі< 乜mfּ2:d[1,5E. -{1̊g$eb-Lr;yZh\CbYoDgOdMdxIKJY@iM8%C1=[ug,0(vsy6^PO##:6aެ<g{j;A .,?^̡UA[vr7;o><]䷡~@S-=n9"B$+;Ou6w)Eڥ1I8T>űRǝY\rhYc"shR:Ag'I6']3+4{WXߥSf )˱Y%;ED= ;6V^-IEY!Ujk\ciAnvFy⒮t/s 0o_>إ,]JH"OOaDNzLA\5l_,b ctմ.ft"cV^hߤA*VI/:>>DRӛy8VZv/g|>6 PcdG9u %HSsc-Jx4vm/O|Eb/zbQ]9PV{N/ܖ:O&A"M(?O͗…xbw.:0NOׇnҚފyiJRAp"6C}[&"~̓bI ן/&|&Iof{D"0o+TYC@bの$J oՠ)ofnM}‰(LYkZ)yH` Ua_~yʱǴuE`!5=ICì*Ka32;{>|سzZ$JPgΧz qDQ#Yd8Q `ڋyմL/Iy[ Ba~G92+AW0b %#Q3v]/# )Dd_+$@" a4wWΊO} {*@`\*uf,tZQ+% ]X_ 4'1gg 30-CP4S;P7;pѸfPLz҃e9PB>? yE*S(;Ũs>+DѵyJ=j m,FW I >K 7ڜ!e.n@zsjvȩnNi^_Q(>׌ pnj:x).g':fTY:_?>`JWdPGznLݪ;Ji1dcit6!AIU޺5'"kSג6]j[W! < A?}ǀ+#g Ttʤfb]6; ? +ڄ]>[De)iEyJ\_:jҋa+~USN%LU|Wk Mu^σD LVGn@tO*_i !´a,όv=X~0p?aN M'({:t  (K1G=͙;{bJjrsdjAp.{5 YKMN\ew™:]0"\4noeIF"ULK/֥l1CsCdvtcvc>)G]O&(q"lpZ0Od(1Rp3 dheG)@KWՠxlkܛYcdq2CBn[Fi tcX,dpB삦yq݁! !ՠ\SǗ*w Ӑ9踩=3C c:^^z>[.ݹJ,]0bPi/aWQ+6XO+Ru0 *Ai Q,c.%ܥ9ǝe^L̑}m"i0{ٍ 8QBm- ϒ1Vi$xŐ;B66/3ȭ>pLPyfFã|H_ (˓΅VC:$ Wga'z3|ب#_E+ޢLCp&b4hwb x?Xq\>~>7^`ZdإEꌷ7|n$i3@wM I^) ./z1q03=A 2O39Qz9ꏸ]e7'oQ"pDdd Ox Sm<_FVj9/6)Lu[Wrxy۴W#!H;}{yd!'E9 n[Aa5Y2%Ѿa ̢~P' N/n[fۮ:ڷtbu}&SZ&~|F7ȝi;2e.T{% u% ^>7s̊ rEC[*Lh?+CJ룚DE0&O}? yܤZJ]; +P2 I/3ǹ kLcstW/VHccFWvq2V~Z)i4ù8+O**2}y L.I0~w+On pʾ <عKj);% \ ]wU_=q[JP+q#zg4NNϢ筝+پ4ZU w'ŨI6l$ރZ`UCT`)L \TɽJpG쉘$.5`.Cju1!Y{;@{ }@sbGU?˵ܭ"cWAzǰ餌CxQ{m)>GSX7,TZ*=Xc4#鯅Aӎ=zEoW,FjF > 86\y Shi⣘z6U0.k^؟Yu%7[$YGFE#Fπ?rFU°b]_HtaM4Z~+*"T<o#hӋQ[tn6TxJ`X.Wa:B!.Y&V8>Tn޹J<ыrZwol`Pw 骠WZ<0>hM;c|}G, =~`VQ1lf=MM bwn>b%N3ra3ښRscƒ+kC6;S&-|(^/1\)i2*zqUeZEf."~ {XI#IB@S{+xP9.:vBJSnM 0Դ/o=<*g?W G ](z;Uc@=`8Sְ7YXɞ:R+s'N$zX/Z7N9op3|'5gv >-Yׇl; X E,YDzo+N)#; t\3q3C/ oT ݚKN0,PSkX=f2xC0*Cu H37jusVXk1(P>!/1X_n`,dnN>c Yi35D Jk/~/EP.3S U *,S y"D/T=`5>`z(xMXU~z`D/\ǥQrtfέ9& 2v$p;uWb i1ٺ0;[ 7]-'XM@W3^${;ˊ攚(=I\ܬ'B.E5mqRV]n"z} nGD'kVV"ک5fB]O`"T컛!fmt!#sĕeЂcwi1;KTF b@֥Jsm7(GV }(+vwt-ىvpqVf;o[|"㢣uwEM#>&gj0i$z^ SvZV-UVӃgvF:}1gtE^Y2ۅդo"Suׯ+9%4M5`Vُff J(c *lRὔc-@tcqh-]ΐ6]35D+Y@J}ZV7nhU֛9\a=*jz u|1l~%X{ZTaڴKъӌUiM˪MV#6kY}K̔=F'^oj?pmݲ5*]{Qm}BX՞DjSڣkӋ&P*-GCtȃ,Go8"58;f&kŘeGXw@SkfD 1 iwUQZWZB2j[Bfzʊiي9y$/r ܸVx|_vqˬFŁyQت2Yϯ2{{d2X0XԲQyagV~Pk1BĥV=bOU E2èWa|z?0':vi;$?:6/PLOI+MrUu@_] c=lF.gt Iܠ0zPLؾ; w?uEjE=isXz $s|jЫUw O|ѲƔ6$wVd?Xd,#٘})Ne\G.4rlV018:͹*IȢ}HX}`0,Ǽi FN@ٵY@ei3<( Cߏ6{V7f`ܫinJ/ej;dЮE+薘3\z  _]g6=sH[mf|o i"*Ɩehw4zٛ`xX[3MI,ݑ&go~LNXلjeM)XN6.ި*3bkd7y4La5%'3^d/,A=~㜠:tVLbV+_M'Q^ȇKS +siȧ|9?:ԯS٩zt˾WH^ 4%H[ HɡJNy`AI$oPZMK,(Q+.&X5H[Ğ 9 LSEـ u2X ʿh#z*=I9P _ K$v-jeEhb2Uw?B [)P;ڥ! edz0\uu ^=-8}ffI5aoa#gLT *29;T,dMzw&@SQN#t+UVu\h 9=0S؄N$0iV]DNߑ[1$V 6 x:){h) =}q_}+hܬ싐\/L_[͹9pXa [_~>$8Foh"Ы[)vֽ',^ĚDlj@"V.;'ꪝ}ݱo{AxY;7kt X`Y> [ѠgA/c^֪ {0U!/!W"/KVƏݞr}R469OogeuX\Vk4btJ{Dg˚_znͶӲp/`6 wd+:_2 Tg^A+U2/#\wYQnzTOY@?Z{Y8tOiЭȕWnVwUD[7KU٘*%nj{dVHYЖ'\+ 1"P\ z_A.UR!z^q|1:n+_JQ~f6t=}w5j=V/Cc%/НFǎy Ѭsd6~T<] F?>saۀzw5|) 6K#~ZWC@kQO̯"NniP`ҶfPS5`YM~].x|z{%c%sj߰c<Qo@>֜T|W왵'oNya< e{23Of0\fZ4탐ldD9Z;Qѝ?[j~o:_o*e8/X#f{M{+PdXtN~0N2i֑4dRʰ{C.Lk\7TmzOA*/>/C}w${Wh4JHf׆zLc[ ¶*KE5 t:0]{yk>Q5Y}"%JX֭$}6W0Ѯfh/-)Ь}y2Y>6U~[eAFSn,OtZc='d[ RMxYuiN戺] \oUeA bW4 x #[|g(.-OYo»)YT uu7X~.;uNAqDQu{kunV sͻge-nU_ ?oP:TG;:]s5jt ]ĸV;tRq:9e/ש#;K\ < ع#|Spr^g%2Pp 9kO<|u v, X$LgKY+UDJCHIenf7]eb͆NsO|'ӟj yņy΂TOH9b&$%qB sR6Q(i%-CU#N| xkDyOKvlV&TQ64"k8*Z-5 *w)t=rϯ:KscQ(NHRE(X3r&g[UZn+T'8Z]  a gi jtɃ C6~z|Lmy1wzNz-MGh1~tʎnGTOvD|7}?,6Pu^O?;p]nACSݩwPozGS(1\~7/qeU^i7+mTQ⋕yλe+aڋfCJß~٢ЮM}C^sRwِ֍rOL0I1[$`kCMDt早>XT$FOr;,{ !ƹz=om*tկ`! lETQ; l+ءZ xv@/!ascGv^ qvl/P未ו=W2 ^wڤ6|qdqb5kxQ#*cDVYm_ץ%X :=Z<`/'ܣ>cik.ƌNu)݈</O0L|YQy@^]qLepJ[Wۯ}')S0`C푸=Ɉiz4_]/9q{˫iN|Qu Qw5*"T/Yܘy%WSY5zM{?_}oۿ___w7M~w?otgHV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判断我要的是怎样判断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不用了,我会!注,如果我满意你的答案,你回答时百度会给你50分,因为我这里的悬赏分为50,我会努力答别人的问题,努力赚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判断
我要的是怎样判断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不用了,我会!注,如果我满意你的答案,你回答时百度会给你50分,因为我这里的悬赏分为50,我会努力答别人的问题,努力赚分,然后再给100分以上的百度分给你(总之把我全部的分给你,我答题就是为了赚分,请人答这个问题,这对我真的很重要,我现在高2,我要在一模之前全部学会.!我随便问个问题,你答,我把分给你.
什么叫判断呢?我举个例吧
如之字的用法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74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也就是通过分晰句子成分和词性,弄明什么用法
会一个或2个的也答,就像我上面一样祥细的话,我也会采纳为答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判断我要的是怎样判断17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不用了,我会!注,如果我满意你的答案,你回答时百度会给你50分,因为我这里的悬赏分为50,我会努力答别人的问题,努力赚分,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quot;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quot;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o宪问》)
2.连词.
(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o高帝纪》)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动词:(1)做.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quot;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quot;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硎.(《疱丁解牛》)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quot;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quot;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o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批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看句子的意思啊。会翻译了不就知道是什么词性作用了吗
但是作为中国学生的悲哀,还是要多做题目进行感悟啊。。熟能生巧……

http://baike.baidu.com/view/79702.html?wtp=tt

ythg

KHFYIihdhru

会一个或2个的也答,就像我上面一样祥细的话,我也会采纳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