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怎么用?翻译成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5:22:25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怎么用?翻译成什么?
x|r"KdF|K]=3bN! $$ `Vr BDkii"<|ؾoV-<׾8rΰ _VV>n̦+n^8Ê)o1\?S]ǿ_&XY=XeJf5RtڢpfE*%2:,dF5h^[/rիȧ,.Pqq,o`[g#MԗϦx唼of}CO|(:=<V1onURt.[5W 4Je=O9Å~DkzuoסGYsy^I1Hb.ΰomf'xt3nf¹q`LK\3Kܧy#:ʼn(|@q6MX/7b3+pE{eGF* rxq-Bb~Of!JMD9Ʈ1%ùy;+࿢"Ho.jiUd$g}17D`wjt [/9xi,wLLA.1*I1i$]@QU   fS]^t=4XɎ tZ@KEALEI R;h) nFl,]Fpfqo+$!B7]mc3vOc;Crf߬|aw\Tκ16]t 'K_\1hkY6TM29eƔ8R;Toũuu۪ѩy#ȟ*Bbw4ctc2<1 `RroA_ HPԗ h:;77z[G܁sV\эw6&6uRhCBtnZޞqt|ͫ',VihI%UDhQx,RV6~!V1)[ &nVkVpվO[g0 ,wV2`wP0( Egt$U ˂~PwBV\9<{ȉH=;SJ(BjSΔTS[ &L)nՊ SGF/u15#)Dm](Uk{MEfg@r v(glW-TxQ I q&y :bl{HvPZq$F+7<*~]Wi^&{MQD 7X0o7Sgɶ(kJ6E Mc6ˊÄHڍfF͊mH;l~t 60mh0'Ҭnm*M w ĖT qo7%*ukDiUN8IN'}Y1{gv"ȽϜ{ kU 8[Y]43h=ٮ)( ;v*( ay_hzvG,$<$Z!{=` }=a$lqݭ/зEAJ!!7l~Ǿ8cz>i [9uNYMwG1=43K!Vu*.:OvTO@eMX+ ]zlO7ߚLJ9Fis rHS8+Ct(Mk9 |e;k (-iX2Rf>ۯмV|"FG;{E˼`>jUWJW/POz ^Z-+ΎԴVI L7`s`/_9*cbR4Y Ŋ|ƐvGهʣ^@/S[_wP+D^3Jo-T+V"<䳹xA{&lEְn3Oڙw*u{] ΡuYSYo7:x@9n ig uՂhn, F1qڬ`TEp`Sg\MPt ?/ z j:t['}tˡ֤WV`_ jveWБ76p40lWx*iEL̼s5u+CSƾ:)J $ (W`wZMb]2Ƒnؗ!As7ÖY9v DQ܍DB|M|ݫ&,I00D_5Kkǧn7QJGp_}} g-I>*bcf}bmxv&WR}XB԰tk+'yz^d`@dw@ ى)PVRt6hS7v5@{=гs>XQl0ZFXC({y1SUhHFbM^lZ9#S,tgļ`pҀg[OMƫU<;Bd;Kk*v:[pҳ?bdgaaBv8vi;ESٖqPTH=P#ZZy)؋Ҏ1qoMx)q7wOpt hTju}Aڭ?+,G^ 91t3M̷CJCܤa.$Mo{\18_!{pXٗ7vB&?ھ;鹧qS~9yJF!%z"ud?LL7@64q>G!XSCLvަtFI`]f@"J.eي(;Km}yයB]1FE=޽ȇU0sI}5jP9q@WV 0]9kA)ڲ7e°U:=^L0I/h~4.4զ(O = a oyE_4[tZuZ`Qt^caBvl ՝wT?`svVK;.V,œV˯\'d=\3@ƤrL~;Zy7r<9X 3ŭX5| XuRraɔdP?N0 z'^ةfxJTDhӒ`AH$S>vro$|CR -u7l 2Ǝ`{d^fطz2b?1](^QXGce8Wh'͉7ȼG6ZC:'u'Qe3E/j5xFe'z >FL| 7x>+h&a3ƩD:(Gʠ] Dxp|ZU8H/4w#g ϓG6?O!`.&_!E=RaE!.ROcCxvZ϶oqtrsO*myfO0ȵ$qlF ׎Aq2g佀9 MfNe߬7g `xVSX^d  o7n ,e?&{ҏb;3XyBuRr_=nu~VzQ `SD/zyzPQ*1}jlzB>{^zփ{QKMyfZ q[\0A ?OESxZVh1_:rtP.L: >u~Bx:au/KoE~*S $ Eeyr~ىC-yd8WޫYH&|"QFv;)k-/1,=o+^^N*bV }"k\ϱņvuD XS']P- _T#XJl-2_PvKT>Y B,e;kTGٽm:镗Qeq$ 회4;f5Otma8LU]/V@2V%2?#ݘm}.m~ݏ> fUEiuvGٜm-d0 ycCn3 VmNp5e>7  X3Y9Ea7t&V!cH%LJ=]nREzpAŧ Rhv/+Ŭ7?X)9ư (^Z.va  jm=W,%Mz%puoe.|* :?~lq[ng=skSdY6̜͞o6뱳n~j|2#LcdfYأfmmjNNLf7=M8&.E5EU{.⧈ BemѼ5~L W%0" I!'f iJE>ЧR’N>!?Ȍ^xU LJddb$82eWz[^Wb+KV_=Haxܘϲܽ+GC1B < " \zi8'Zbt &KFƓk s}):pNp.ssg|$,L3mv(j1잟A+ ?Eos`,IBd g tM=s`k|_fp? 8 aTc0O8ڃ\/GL# CvbR8l54n0lv?#tjU׈q{we)%^93Aǰ`|;/C%u ^FL P`|5, I7TW={>AdespahjsQvl҃?ɒ>@ξ\| g,eF^ 6]IIj''%ɂc䖪A* wG,,8[zsŜHrMiQo'kBA ?E2sm<2V:' rTOH.N;8CZ`X,ZK 5k?#j#3E+zY]PNڕU!IK?)dpCG84x2! H7k4w𴉒1]=Wˢ5c}7䮺-Gtr] `?`6ӻ06_䡻؂ټi?bv?sAYWG`".g*.4giP82m8~щG#2+>+^5Cy+H=VůrQLFQi#4 (Șh`o'(k1̱*;bh-3s :pd.Ѩ{$dH=캲T唛YMq­/ՊZ*,Hp*YtEqFZat I.L7'͝!l2]'fFrѩӹ | UU(66l Sf"DH?"Ckl1Y4TRWLD H6Kp3Z] N:TCYL!4]YN/aMK\a5W $!{4P5$}W!LbQWUZwn˙6X6YuL>yb@啐Ӵva; mcIͲȖͼK[hNa:A|V()bgxa<,|YSL0!.^XY02[A9'Z#<"2ŰC~oˎ!ņÐjh.`|u*k !#k~1љuUj%vf>7Xxo<Nhbv`ݰD:UA[җX lכAx8¯e(w#ʛ 7XtX"c_ y ~(-WAK)svuQu=gJZ+~B4(°놴~q#7ݚ*˜g_sNu`'(²H;, C ;~TT54yFLĪ%!/5NTmK.5;丼9] :!dB(\ {`LѭՍ{W4TʮyYVq3Rx*s,M9.UP I C .d4 K 2;/%կO_eK|uKA=IHeGk{L'}Ys~fZ{5CiJvKqU|d@.]M1uJ0I>0˳mҊ S5CQ!ghJ}QVGtUޡΧY2RK? ':J ׀zvQ{:EpOvVu!wbRGE1VnҊJx&5@(8},*|.VM-[ɳ=6ɪ@aɲ)Nj04^PUwb$TG@QX9D1uG.=ÍԷzfy&IN+Oگک (ݩQs!t f *_ɯͫS_#roVZ4jBcbӳ25~$Ӧ~cW $\Q賯>t=1%r͞u&o4S=ei#S"hpsQ8TÄa";VㅘgN* '|86W,IoH ĊlVg`p9e6 (q9Z]Y%B(Fq5U_ d]ppoڏziJSΨ/w/,K󸀑tHh;:Y?ų,OJO,\E.F˅Y9ûǖ̽ór[;| ׉&-纀K@t IPNGe&cSajſ /wɡO3n' G1G^V߸t_Gqܰ2ӝVII׫g~w^ﰥ>ͤY{Hi4yتs[nmOλT"Uե- UeFb<2;T$2t"g/& -F,L91"ѡ4Huj: Ϣ} _5&ccVd_:<ܪ^ )*&irk*Vs p4pAIwS<(=o ۽GXb[kC)ӈ dF(Y!چLm8umֹQjdfe|S%:8EoL +Uz{b%OΈ vSgҳ5f GX3`oEX1]hޤÀ=o շn=|U>3\@a+Df'qˁw('ؕHuc4J}DTaTq.\YqjREk,I%NIQX{9p4\ϷZWrkj\Qa1`ĬڲP"^fʇ YV}U]9nѥj H. pP6kiX۬O@LVgDu(՝B]6ܑvդN֘*/w"ޕ`Q? 鮝̓ʹ209vmF{ _n,=[~L`rJRbQ_$"נXg#ybx]wJ!w&:3aZ^%47%pI˚K޴_=x{ose>);f56*Xfyԁ%'ա~?Ьh:P|+,jDȨ)8 :JƗP@RܧK7Q!]R #ξO@ob3iNlU|) \rFлV7PG5LOggn}%_{uyEw߬[0RO"CV\k>D2P2#r!#𺴹yW)Agi0--UW|P b6JFyӖz[b,ìJme OTR5 9мz<=nϦov ߘ~|(xtA´sU(PJdd~Ld>nsS!dua>[wz뿰/ \&PQӑg# OB{q/du'ջw!j"w_f}b72 L:lCiIKO 0N7 ƱYLnoc3]0ml lZ+guRoۏXߨhug|ub._H /g}8*A 4u z {Uj%@Md Йo}}6E:%R\$T|gfYz$Jp(ۿ/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怎么用?翻译成什么?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
怎么用?翻译成什么?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怎么用?翻译成什么?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既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即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quot;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quot;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 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惟(唯、维) 1.用作副词.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只".例如: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二)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如: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三)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肴之战》) 2.用作助词,和“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如: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问说》)"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常见实词
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3.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
《寡人之于国也》
5.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
6.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8.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鸿门宴》
11.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1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14.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15.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17.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