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02:11:28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xX[o+` 7>- @MNEE)Q\"%-wy/ɞݧ~gf%Ӂ2ܙ9sξ}ߜ)d6X~?׿~/Adيw;yaE$r0o'̕D=㯯xR<,N^F{^~ӁY+n.{e$e-%/=ckvEAKD-HC4V6>g g(Qx?'51?212дb62ϲ?LRv2{NHQ Xac^Y:ݢp49ߘBchi>vСᒔ- 5mit9Ѵqp!Yہp|c\3Q;+ԩBE06 Vg&9.l Wlg]d/gu11jp s73#Nk& KeOV-u$ndric}&[CT]rUoՠnpghPuT? !t8AUM_@d?#wfmj2߻L)`6mpĶ[ eL&\PgceM֜G4Yik3hX0EK|Q/U yA iiX9Ot+/,rtEXŝ#vklM#֭nv߼z |S1jwFDo}ITlO@a K^kڏp"D5 :qL3Pء.$2Q4@9~9%߃z)S}fYI2bס*wN FxSQnа^kK9v>Pb^ `5I=c'k1 \$b[cddz0SJ=\`yÁ+rb! nJs>Id%@ip,N/QO=7"HxU Ylmz e| Mo>f.UJ XhH|ʣ<V $L#L<* #'[gnqSnhZQky0;quP$+2?-_ g-WMШQ\?<)ޢ`!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烽火通信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
竹简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也使用竹简作为文字的载体.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削光整平后,即成为简片.然后再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简片,即可用来刻写或书写文字.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桌几上.
相传在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简,派了两个大力士才抬进宫,所以竹简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时间长了会受虫蛀、腐烂,不能长时间保存.
旗报、牌报、揭帖旗报源于我国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奔驰传送,供沿途军民阅览,鼓舞士气.牌报则是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而揭帖则是类似传单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处散发.
报房起于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事抄报活动的人,多为低层文吏,以刊刻抄邸报为自己的副业,到清代中、晚期演变成私营报纸.
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军队前来援助.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可以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早在公元968年,中国便发明了一种叫"竹信"(Thumtsein)的东西,它被认为是今天电话的雏形.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却始于 17世纪.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的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却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说,电话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声音缭绕,响彻寰宇.100多年来,电话作为传递人类话音的基本功能虽无多大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却经历了"磁石-共电-自动"的发展过程.
1753年2月17日,《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他建议:把一组金属线从一个地点延伸到另一个地点,每根金属线与一个字母相对应.在一端发报时,便根据报文内容将一条条金属线与静电机相连接,使它们依次通过电流.电流通过金属线上的小球便将挂在它下面的写有不同字母或数字的小纸片吸了起来,从而起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作用.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