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7:48:26
麋鹿简介
x}YokIr_/Ԫ+}0`{~a`?* mFJ&nҽ(NW%QwSgy_sxTuv \TQgɓ?_ذ?| /~<,?/z_}sG셳ҧ櫟^ggӳ˯?m~h[Wnro֜[MA=ry̛)očݮ76 LnZw~w;|Ͽ[L–zMfZ>&ћo°]pJNԇgmݩlMx禺>lL1Vܭa +yJܤvM4aRVYn '{>w#S\lJƤ9;.]+v۽9S=SE'lS_25^/Oܥ-;y_5w>1 HΆ?Dߜf©l8a''ݸ](<:oK9[/MKfLÇ&޾~L8WˤCwY^3{ɟqi__2kvR:5;a+_X⼩6 a;=RUwa2l9jvY(L./9qw>:KL%Fḻ)MN&q1x%,aZ1ay3=l;a~$0yT~=pD:}S#`H-n[O [9i0]cT4a磻bi|YNv.7XŠSyi+3LBL&?j:0Z'L9!^uK3_;L:1ʬdTah0Vxn2`Drힺ7XRW|9Ǎ[|@vNz0|mݫd7X@ ?~bi0jbSitжsuzNع5&), ^-{;9'v8iV*g\2+sN\]wun2`=gW",{[J%<, * Maսp΋fbV0I}՛9OW]7O{Szf>`S⣳R5x5]in^oLz_ g>xm# ktSIO-bz8+Pjg*탩&yjN ;K\U^rkœ <\Tn vVM7fʒb٤7۝Hl+MC˪(>L@P|C>r-<2Ra$Y&V 9ư {y$GA9x$*:qnBp@q!]5Ew b]5RJ'mf` R f.aG`Zqb/q.̂E3W2P%`꺳} nOIL%k |[!c}~?+Vb S;e5cO:įؘ l͆/rcoqx \#j$RC[V܋%.OC10p02FҜUA/6x8g;P܆@_xoYc`-,zg "ӴˊCJHQ\EBŽ8>Ξz056L=(>ns:9[g~@y@NgpLP˰VҺ?LR{roy29my˾ҷ%-F *({iy}n7K< FRfGéQ;E/тʴ ]g<~- MЄ,[) QS53 y'_gU@JBFYҮ52)PB}  ]7 Ayf|k98jR/unf? JȞ/T-!ߍOv0R~Q./ r54>M]g;~SqhT@a.ۖ0'r5)A[19KK8!6Pծ*3{ UṂ+|)#$7(uZ Z b7vsҺ {1[%hC[F_.Rg`$4#S\[x ^OƮQ"*]A6DluʖS]K0"9O@gƻ}O~_>Ͽ_N_?gW_gSoɯ~$vϔ eXb3 1u>&;O7KO1lh.?/^S/m Y_~KoKO$^#:ʛOzn&A Ck8{sN~plsuf3 iƻ^ K7lQX^"f'78sPatyFsX!P*ƂB@_3vtAFh žtaY:V:PJۄ`myM(y ^^ ɘq.`>2NsHFL|KV8!..bb! n\\yZt -c{>J\)}[pLg p9^+`9mrtC:Eb׸_T j`Bfϔn==~&Ǖ.>)?`-^Œ0R@Lmd7k7)d#>RKV(aF͞вާĦO-0 GE΢Pz7)&.=ڡK}]<8l%p0*jcG?_Kňa2g('PAED{a  68j{7:^c^@ݘl46c#G`&]+NagfFDW[[߂ց7 HM662(t^8w(p-PpL$AVi34c3 iҨr56!GR0ӧf˦Kh &]+d^­8-o22 :ͦ.kO||T>jN*IɤF6ݸn[p`&_ˍ8(O zt;L'F)]vGO*3(}@N}]Y1:Nc.l ރ GC#12xy=+<KևύЇy+>/' ͖Si޳OtL&>N.,E=L xf'q9/>Wtܼصѳ_d?m-~/Wi!La׳}5/a{}t_G~>+&,oϿϿs!ug?|(@nw/BLڵ(†@x ~?^k5#P8^fqO&;bQ?tTjN/:qp88'Ép88'ÉD̒:w˘JѶՑlqqr!q:Rq`?Y/o}Hh/iycRqPw~jPZ1<Ӓ>Q?U kJ(-Zvp RG5Zyiᮅ1?<spM ˶{i( v‘A$Bu0`-iO W[X}*FG aQP8sr })Q8E >"x4 FcGSUM=Բ旝|`0Mue c*Gd,%t:)stGՁ㔨K"^OP(| IVJ7v0Yxtf&_pwjH {UV)zߺet',lp'2qF^BE`(=scVGpNjPGn l\#Ppw01,!xtnҦzqχy >HfզTO-_㬌N\e }:n)k#䖮?byLo_W6-[zZ7|Xܗ [~BOHs-MI -zY/m ץ|4 *ŗ,]*4]Lo@>== R*aH%GkP7ڝfHWsRV Z,_a K:( 6$CRs7ѯH1- $aOնf@.z'bid.J8P;[  dB#n'[U/鏵6{km!@-q㾈wS)ՙsRIu -:7%f˂2Vx j|fI^aJI_N^_aQ={&c%/uq$~p`zA"lNشR)nh2.'J&LeU}!9I("̡FC(P P_]rd6xG4hEfSOrO5akC\pSyoK6ӧ%.UG@&Ԡ3?c˔N,+C |m)}:D1zل{%g#:t.mgp$̴>ӏ-bϙ.W`: k qp8pn.|8-EӺSv<\ji6ksgYWqac1,Ջfc1-2oCB0`1V\&ꂓ%3răYпL"Q@˧Cvn4@ߟ-N\ShB=sFЕi ,TgZ'Y 9{+Bz6T%a9E^UAGow>S]0{5c֕mee!kE(V>Pi65!2U~e&,yxFbW*އ&;j<+ {'07Bg{&u5%D `4e)pe Y7fhfp2T u6j]Gj[eUօEkNi5nBe࠲Ĺ`W;sR9b k}}u84\-/{TDH>HyPk{a?UU]7p,åVn=sz>KuXp+%!37K+W??czePC ];&A:x @<p8jvMsXN62 ܙLy[cXDK'S2$Aڶ ua\6"ڳ|IT.|~ɻ]$Xan-1ъ%TSHQA1f#e.v+` ecV6 \n~M16bOс:Gă< ){s{;ރ9Ivժy~[hVqk1fdhӴكե *X$MMN 8e?ï JϊoMwۿq̍qLRr͏s7恲<$wnyx*D76r# 50(㙘>iPux1S:v#"m7s p{y-^טqn#sk;􁷜%CJ5{?C娴| SEtqE7 ;ܨlI 3{ Qxw ى 8 J-5DuI?{2]0ptGVewϓ~9T 0[$!3ANM\'^ ^T}0ܗ{*c lXh(ls9qM %;gVLL11Twa`, ;'"4pgi϶젮^Mtv6 YwFl@́_lQר2> ,(yP$8Z##8Zv4KMԿTٵoiUw4{P+8q4[ɢs?:ᔊܴi YNy׬Գ`R˖ՐZ6 5NhƝ"-k`Y[$}d6s8 mVKCœ:%ܷ zZ{W~}J7&]ndE*yQՌR)KPqYc{3WٙeaSm"gP"(8,|2p[ QiFUyZNC}vY2hg4uu[fҸ|DĄhnh;{έbݏIjwO\e ie`ܸ쪴ZcL(4dKR``EY]@+ kݫ&{ftghPhHu!t-삮qE(n?_5Fwa*D:Uީ-oZpzkSy鮔QtRȨ-qmV\qBro= jfZBǂ~x=~.5/soVyb)SV+hC/,P2Y/1]M`iU"TѢQڷutvEp9ڹnC> v_{eBP(T{M}uǑML≺PRV!W2mA|jVȓEWRd 8Ģux:T"-|0ŪtOtb (˽m>[6+'w8ņaHѫz1sZ?P-[]=V>k9R+/ Szl{"*Z=tSϳգ$!5y_+ W&{heVU eP=ͯ WH-)FR=Rj~(Ʉtt*@3=g q)OODP4>R),/I U:FpUH;ý6vK6E!Gb2rtJѷGYadJޮ 7p`UFmYrZ{EE$Ew%~Pqof/// pljEQϲ] iBUզ.i&a#u{InyHIB9^Ն>P컲OW=1w罶ztQz?8'"U'FGR&fJ iMOJZwrN!TH-.NOԋ )qjoL9.>pΗ4]WwY "e]w|O]6Қ1`Zj$R{7g! ltn&Y.u2+9*X sE(tf[W\Iu,ZHi}p)/ގ*k>We;tdm$=^:3E\K- MUW=Ђn=VqVv׸d)*Xt4Ⱥ킍LJ֠ƟЍ wlzt%Vc:'K8N{\2svWהCճ#$j `Nqf׋ӻn:u3Lt(>%Ŭ7xZ OzLLbؿVnz 媈YXAԕ֒*~F"Z:#D$t3CdaB[K hxѪZsp,h.dn`fj3}soYXAUT gHx7mDd*r* PgNV%vUiVVj| <{ҏFL}ojԉ :J(tti_0O5m >(˻7lE"qo6HiTi Es:x=!;ڼ=gǏ۶D!DF~5Cgdf f@.yZ[fdr~8brt84K50.ВW.S/vFѼ9O5:)} tUԞԗH1^ԋdYǮ ^2NXkZ_ Z7PQx,L4AN#S:mO*:3#RI)mw%vR!{0普?(Q}';eI׾a]rT9GtbFqP5j TiZQgauц/J]\H3E|VnG Z5%a3%ʵVW.eSXRez5,w\I)$'30W5D\l4܊SX+E$v=%d?s´9k*}sq~p|$ŎApϢlJY,:+knV6yXopoY_wn"s"\w2&0Mٌ{A tJU`aw\+ JQYYH54C_u y*{V#Dh$0+i6/jHF 6 <@+unYA'emf|ǨhʩlR6dʒ7 ѬraKҵ+{W'yZ{N L<o:/|?/2@ፆ=xw; pxpӧ:۝e8xR=N|tNc o8ж]wF}# PO_ mÑC -=-%3 ʌ$I8>*o# I:0`'O}6h 6'wؠE(uтw 'u}wtt-" AQ4>p|(P?CC/L{ i|$䑀O|D@u/h

麋鹿简介
麋鹿简介

麋鹿简介
麋鹿
学名:Elaphodus davidianus
英文名:Milu
(Pere David’s Deer)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俗称四不像,因其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颈似驼非驼,角似鹿非鹿.原是我国特产的珍兽,起源于早更新世晚期,距今200多万年.其化石从我国东北辽宁省到长江以南,几乎整个中国的东部地区均有分布.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气候的变化,使野生麋鹿种群在19世纪后半期绝灭.到清朝时仅在皇家猎苑北京郊区的南海子饲养着唯一的一群.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猎苑隔墙发现了麋鹿,贿赂守苑人,取得麋鹿皮及头骨,第二年麋鹿以大卫氏作为种的命名.其后,南海子麋鹿流入欧洲多家动物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水灾,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毁灭.50年代从英国接回几头种兽,1985年再从英国乌邦寺接回20头,在它们祖先的故居北京南海子还家落户,重建种群.目前,我国另一个麋鹿饲养中心为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后野生种灭绝.19世纪末被盗运至国外,只有18只在英国乌邦寺繁衍成群,并于1956年首次返回故里.麋鹿(又名四不象)生活在沼泽、滩涂地带.群居、日行性.喜水、善游泳、跋涉.以野草、水生植物等为食.
雄性麋鹿长有角,长达80厘米,每两年更换一次.雄性肩高为1-3米,身长两米以上.体重为200公斤左右,尾巴较长.而雌性体重仅有100公斤,尾长约60厘米.
繁殖期6-8月,有求偶争斗,孕期约10个月,每产1仔,约3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北京动物园1956年开始饲养展出,1975年繁殖成功.
麋鹿为中国1级保护动物,因麋鹿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亦有人称其角似鹿非鹿,颈似骆驼非骆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而得“四不象”之名.
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的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湿地7.8万公顷,其地貌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这里孕育着种类繁多,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7月,UNDP/GEF《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保护区正式启动,此项目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宣传、公众培训、设备援助等活动,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管理水平.
走进这片广袤无垠的滩涂湿地,到处充满了原始、古朴的风貌,这里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就有31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有93种.成群结队的珍禽飞鸟,碧波万顷的芦荡,一片连着一片的红果盐蒿尽显眼前,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风景画,同时又组成了一个天然美丽的动植物王国.
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北京市大兴县圈乡三海子,距市区14公里,占地60多公顷.这里有沼泽、草场、池塘、林地,为全封闭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第一座散养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俗称“四不象”,原产于黄河下游,形态和马鹿、赤鹿相像,但尾巴长、性格温顺.明清时这里是皇家猎苑,开始散养麋鹿.1890年后,因永定河水泛滥和八国联军入侵造成麋鹿灭绝.1985年8月从英国引进20头麋鹿,1987年英国又向麋鹿苑赠送18头麋鹿.回归故里后,这些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衍,目前已增加到三四百间.已成为世界上繁殖成活率最高的保护区.麋鹿苑还引进了豚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水鹿、占鹿和狍等鹿科动物.已成为我国鹿科动物“博物馆”.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

全部展开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热爱动植物的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他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后经精心护理放养,这18头麋鹿逐渐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麋鹿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几乎被全部杀光。据说仅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现北京动物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麋鹿,在国内完全灭绝。而乌邦寺庄园内所饲养的麋鹿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群。中国人想要看一眼本国的特产动物,不得不跑到国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虽然灭绝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5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麋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为此,我国重新把麋鹿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收起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81.htm

外形特征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

全部展开

外形特征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收起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

全部展开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物种。

收起

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喜欢在沼泽地里生活。1865年被外国人发现,1900年被盗往世界各地。后来,麋鹿在贝福特公爵的私人别墅里繁殖,迅速到达400头,于1986年送回祖国。

姜子牙骑的就是麋鹿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全部展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低洼湿地和沼泽(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国内分布】:北京, 江苏 (人工引进)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亚科: 鹿亚科 Cervinae
属: 麋鹿属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种: 麋鹿 E. davidianus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热爱动植物的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他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后经精心护理放养,这18头麋鹿逐渐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麋鹿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几乎被全部杀光。据说仅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现北京动物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麋鹿,在国内完全灭绝。而乌邦寺庄园内所饲养的麋鹿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群。中国人想要看一眼本国的特产动物,不得不跑到国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虽然灭绝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5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麋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为此,我国重新把麋鹿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收起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全部展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低洼湿地和沼泽(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国内分布】:北京, 江苏 (人工引进)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亚科: 鹿亚科 Cervinae
属: 麋鹿属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种: 麋鹿 E. davidianus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热爱动植物的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他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后经精心护理放养,这18头麋鹿逐渐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麋鹿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几乎被全部杀光。一部分被运往为欧洲各地。据说仅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现北京动物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麋鹿,在国内完全灭绝。而乌邦寺庄园内所饲养的麋鹿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群。中国人想要看一眼本国的特产动物,不得不跑到国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虽然灭绝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5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麋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为此,我国重新把麋鹿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体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骑,更富有传奇色彩。麋鹿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后,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海藻,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发现并寄回法国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确定拉丁种名,各国公使用贿赂、偷盗等手段,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后来的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
1898年英国11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将流散到巴黎、安特卫普、柏林和科隆的18头麋鹿全部购回,放养到乌邦寺庄园,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为了防止其灭绝,开始向各国动物园疏散。
麋鹿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沿海大丰市原麋鹿产地放养,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7年又提供18只。
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4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北京前后迁去九十多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1320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也没有超过2000头。
编辑本段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
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3',北纬29°49',总面积1567公顷。保护区于1991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糜鹿及其生境。
本区地处长江天鹅洲故道边,属典型的近代河流相冲积,洪积的堆积形成的洲滩平源,地势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区内土壤肥活,水质良好,牧草丰盛,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据初步调查,区内高等植物有64科、168属、238种,脊椎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大鸨、白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 麋鹿64头,由于区内发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麋鹿的生活和繁衍,加之麋鹿可食性植物多达119种,且生物产量高,因此在仅3-4年的时间内,麋鹿种群发展到134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麋鹿回归自然作出巨大贡献,而且为世界大型动物回归自然以及种群的恢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7月中、下旬达到高潮。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生阵阵叫声,还以角挑地,射尿,翻滚,将从眶下腺分泌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雄兽之间时常发生对峙、角斗的现象。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公斤。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0岁。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物种。
中国麋鹿从1985年首批回归38头,被放养于北京南海子的千亩鹿苑后,逐渐繁衍壮大,迁往长江之畔的湖北石首,从而成功完成回归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苏大丰黄海之滨的麋鹿也蓬勃发展,加上全国20几处动物园等饲养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经达到1300只,麋鹿失而复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的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就,它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众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重要范例。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现生麋鹿被称为达氏种,从已发现的化石看,麋鹿属中还有4种,即双叉种、晋南种、蓝田种和台湾种。麋鹿是一种仅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动物,从已知的190多个麋鹿化石出土地点确认,历史上麋鹿的分布区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辽宁的康平,南到浙江余姚,东到沿海平原及岛屿。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种群迅速发展,到全更新世中期达到鼎盛,但商周以后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类由于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不构成对麋鹿的威胁。而商周以后,由于自然变迁、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断减少。
从自然因素看,由于麋鹿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的动物,而中国近5千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变冷,沼泽和水域也明显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麋鹿有较大的影响。
从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我们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温和的,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麋鹿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胁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侵占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类的捕杀,严重影响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学发现,1万年至4千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数量,与家猪骨骼的数量相当。可见当时麋鹿是被人类当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猎杀的。甲古文中记载,古代一次猎获麋鹿的数量达348只。另外麋鹿还被制成治病和强身的各种药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麋茸功力胜鹿茸……麋之茸角补阴,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彭祖服食经》、《家藏经验方》及现代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剂就有几十项。麋鹿由此也就成为人类为治病而追杀的对象。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减少的原因,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麋鹿走向野外灭绝的决定因素。
麋鹿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故乡——江苏大丰,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目前,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护区内,即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兴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面积达117万亩的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麋鹿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约占世界麋鹿数量的28%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适宜的生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其野生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经过繁衍扩大,现已达到1000多头。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野化放归。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受威胁的因素现生麋鹿被称为达氏种,从已发现的化石看,麋鹿属中还有4种,即双叉种、晋南种、蓝田种和台湾种。麋鹿是一种仅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动物,从已知的190多个麋鹿化石出土地点确认,历史上麋鹿的分布区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辽宁的康平,南到浙江余姚,东到沿海平原及岛屿。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种群迅速发展,到全更新世中期达到鼎盛,但商周以后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类由于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不构成对麋鹿的威胁。而商周以后,由于自然变迁、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断减少。
从自然因素看,由于麋鹿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的动物,而中国近5千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变冷,沼泽和水域也明显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麋鹿有较大的影响。
从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我们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温和的,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麋鹿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胁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侵占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类的捕杀,严重影响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学发现,1万年至4千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数量,与家猪骨骼的数量相当。可见当时麋鹿是被人类当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猎杀的。甲古文中记载,古代一次猎获麋鹿的数量达348只。另外麋鹿还被制成治病和强身的各种药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麋茸功力胜鹿茸……麋之茸角补阴,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彭祖服食经》、《家藏经验方》及现代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剂就有几十项。麋鹿由此也就成为人类为治病而追杀的对象。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我国古代对麋鹿行为学的认识
麋鹿是仅产于中国的动物,我国古代先民对麋鹿的行为有过不少的研究与认识。
1.群居性与社群结构。《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的注释中写道:“张鲁弟卫拒王师,夜有野麋数千冲坏卫营,军大惊。”《后汉书·郡国志三》的“广陵郡……东阳”条注中说:“县多麋。《博物记》曰:‘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这些说明麋鹿是群居的。《纬略》是一本讲解名词出处和意义的书,其中关于麈尾一节写道:“麋之大者曰麈,群麋随之,皆以麈尾而传。”麈是领头的麋,该文形象的写出了头麋与麋鹿群的关系。
2.麋鹿是湿地动物。麋鹿在湿地生活,善游泳,遇敌害可以逃到沼泽或湖泊、河流中躲避。《曲海拾遗》写道:“麋鹿善居泽,鹿因与居,亦善济水。”《北齐书·李绘传》:“河间崔谋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朽曰:‘鸽有六翮,气则冲大;麋有四足,走便入海(海子、湖泊之意)’。”
3.自卫方法。群居对麋鹿的自卫有一定意义,西汉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的《说苑·杂言》中有“麋鹿成群,虎豹避之”的说法,说明即使是凶猛的虎豹面对众多的麋鹿也无可奈何,只好悻悻离去。
4.生活能力强。唐朝僧人皎然所著《姑苏台歌》中有“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居。”说明麋鹿在有人在车辆行使的山中还可生活,可见它们的生活能力是很强的,只是人类的干扰不要太甚。
麋鹿的身世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但它的正式英文学名却以外国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20世纪初竟在故土绝迹;20世纪80年代,它又远涉重洋,重返故乡。麋鹿曲折的命运,使它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中国境内无论是麋鹿化石点的数目或某个化石点的标本数量都极为丰富。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多数麋鹿专家认为,麋鹿绝迹的重要原因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量猎捕,造成了麋鹿种群灾难性的减少。同时,各地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只适于在沼泽地带栖息的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成为平原地区最早的生态灾难的牺牲者。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尽管麋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它们十分喜爱温暖湿润的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衔食海藻。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一区域,这里麋鹿化石密集分布,从1967年至1998年先后出土麋鹿化石12处。考古发现,1万年至4000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证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
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元朝建立以后,善骑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的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这时候,国际动物学界还不知道麋鹿的存在。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大卫以20两纹银为代价,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只麋鹿,制作成标本。1866年,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从此,麋鹿学名被称为“大卫鹿”。1866年之后,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劫杀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圈养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的麋鹿纷纷死去,种群规模逐渐缩小。从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中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伦敦以北占地3000英亩的乌邦寺庄园内。这18头麋鹿成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二战时,这个种群达到255头,乌邦寺庄园因害怕战火,开始向世界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到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达到1320头。
麋鹿的故乡中国希望麋鹿能重返家园。1956年和1973年,北京动物园分别得到了一对和两对麋鹿,但因繁殖障碍和环境不适,一直未能复兴种群。
1985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伦敦5家动物园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1985年8月,22头麋鹿被用飞机从英国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奇兽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七家动物园里选出经上海运抵江苏省大丰市,麋鹿重新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
现在,中国已在北京、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麋鹿散养计划,目前已形成种群,全国已有麋鹿2000多头。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有麋鹿648头,有效种群已达到50个,这表明这个保护区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基因库,麋鹿的遗传基因已不会再流失。2003年3月,世界第一头纯野生的麋鹿在大丰麋鹿保护区内出生。
现在,最大的麋鹿群生活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里。
失而复得的珍兽--麋鹿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肩高达122—137厘米,体重120—180千克,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性头上无角,雄性角的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因为麋鹿“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所以俗称为“四不像”。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7月中、下旬达到高潮。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生阵阵叫声,还以角挑地,射尿,翻滚,将从眶下腺分泌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雄兽之间时常发生对峙、角斗的现象。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公斤。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0岁。
麋鹿不仅体形独特,而且身世也极其富有传奇色彩—戏剧性的发现,悲剧性的盗运,乱世中的流离,幸运的回归等等,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稀有动物之一,在世界动物学史上占有极特殊的一页。
麋鹿在我国曾经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同时也大量饲养在历代的皇家狩猎场内,野生种群绝灭的时间大约在明、清朝代。1865年秋天,法国遣使会的传教士阿尔曼·大卫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的墙外窥探到了这一奇特的物种,并于1866年1月以纹银20两的代价,换得两个皮张和一个头骨,运回巴黎,当即引起了轰动,所以麋鹿在国外又被称为“大卫鹿”。
由于1894年浑河(永定河)发大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栏,使许多麋鹿逃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又使猎苑中的麋鹿全部在战乱中消失。世界上仅有1865年至1894年间被陆续盗运到欧洲各地的一些麋鹿饲养在动物园中,现在世界上的麋鹿全部都是这些种群的后裔,总数发展到接近2000只。
1956年4月,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为了实现麋鹿重返故乡的愿望,赠送两对幼仔给中国动物学会,在离别故土半个多世纪后,北京动物园中又重新出现了珍兽麋鹿,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不相适宜,它们及其三只后代分别于60—70年代相继去世。1973年12月,英国惠普斯奈动物园又赠送给我国两对幼仔,这两对麋鹿和它们的后代在我国各地的动物园中得以生存和繁衍,并为麋鹿的再引入工作积累了经验。
但是,与重归故土的第一对麋鹿一样,这2对麋鹿的难产率也居高不下,由1975年至1979年,它们共生下7胎,其中有2胎属于难产。这说明麋鹿难以适应动物园狭小的空间,以及人工环境,饲养方法等等,如果继续在动物园中饲养,将也会逐渐产生体质退化、难产、不育而至衰亡。解决的方法是象乌邦寺和国外其他动物园那样,将它们进行自由散放,让其自由觅食,自由逐偶,大量活动,经常洗浴,才能保证它们的体质不会退化,繁殖力不会减弱。
在自然保护事业中,“再引入”是指把一个在原分布范围内已经消失的物种重新引回原产地,并努力恢复其自然种群的行动,是保护濒危物种的一个重要手段。麋鹿的再引入工作于1980年开始着手准备,首先选择的地点就是北京南海子,因为这里曾是我国麋鹿最后消失的地方,而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地引入它的原产地,在世界再引入工作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很有历史意义。另外,选择北京进行再引入的工作,对于取得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国际合作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不过,我国麋鹿种群饲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北京南海子麋鹿园因为附近的土地被承包给卖沙子的生意人,每日用大型工程车挖掘沙土,以及慢慢竖立起来的一座“垃圾山”,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发生了麋鹿因误食塑料袋和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事件。
愿这些困扰麋鹿正常繁衍生息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使它在故土上重新发展壮大,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
麋鹿回家的故事
麋鹿,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而100年前,它却在中国本土绝迹。今年,当中国麋鹿本土绝迹100周年的时候,适逢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野放”实验成功。从1000年前,人类大举捕杀麋鹿到新千年将麋鹿放归自然;从100年前中国麋鹿本土绝迹到世纪末麋鹿游子重返故土,扑朔迷离的麋鹿身世似乎在演绎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收起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象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

全部展开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麋鹿
【拉丁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象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野生绝灭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低洼湿地和沼泽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国内分布】:北京, 江苏 (人工引进)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亚科: 鹿亚科 Cervinae
属: 麋鹿属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种: 麋鹿 E. davidianus
历史发展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他善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麋鹿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热爱动植物的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他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后经精心护理放养,这18头麋鹿逐渐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麋鹿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几乎被全部杀光。据说仅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现北京动物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麋鹿,在国内完全灭绝。而乌邦寺庄园内所饲养的麋鹿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麋鹿群。中国人想要看一眼本国的特产动物,不得不跑到国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虽然绝灭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5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麋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为此,我国重新把麋鹿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麋鹿体长约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仅雄鹿有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因为麋鹿“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所以俗称为“四不像”。
分布范围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海藻,体长达两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发现并寄回法国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确定拉丁种名,各国公使用贿赂、偷盗等手段,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后来的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
1898年英国11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将流散到巴黎、安特卫普、柏林和科隆的18头麋鹿全部购回,放养到乌邦寺庄园,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为了防止其灭绝,开始向各国动物园疏散。
麋鹿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沿海大丰市原麋鹿产地放养,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7年又提供18只。
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4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北京前后迁去九十多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1320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也没有超过2000头。
生活习性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7月中、下旬达到高潮。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生阵阵叫声,还以角挑地,射尿,翻滚,将从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