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10回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也行)注意每回都要,每回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3:38:02
红楼梦前10回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也行)注意每回都要,每回500字左右
x}Wr+IV^ N^f6&#H54-9:x|ٙU=e|F.SLŢֳFO6V`4|6n~[X`6= kheLbKWlcOز~&2 v7]kOGpĎ^QU/#|g8YO h:csWrpѓ) @f^70˘eBT}p7M=F`ü9\; bQs\(Io/oN?5hcbx zv/8t^L.^$%֛%Lq_L^͎* '^LĈcpI2);_Nʇeth!/\>~ C;|=bޏqyM(WMm>FTTMzWd*GYެK\Af`:kP!(z6[/N#/o`.R4$wlN$=c I& #OqW4'7X1*t/O͛NKVd"/( O9(pEړ2S%ogr)sR0 aݸ bߑUF)n1ۨ<+흖Uբؓf$$w56>%wÈz^G =JvRGγDE*"fb_LYNm܎z(F,Q,+{y-l^`9g/I O̴ɼ2FIXL685O' ? J Fq$ I=R梿Ƒ֖חRќ$T1 ev|؃0 ^zCBsN0^ 3|xA(p2na\Q`:LZƠeG*W65#?'?ҳ)7$XdP-;qM^οF̛9.eܵNĔJ@=IDRW  J .<+t_' 䠥v1c<1&AR.`а Jg@w( m`848)`+!["Iҏ9Fm}bi[f"*~=/=oP6!K.o 1~*_YQF<+xt"3{`&jm@ݠ=r9z1D`gŭک(VttD0\"L])$}SC HQ\ HYϛR&#Z!^7!nVC>X.Po\bqUC#6AV=O?OT,F_;8U jj~IHJWR.iKm.,* 12SsbHiMŌf%[IC3;'-gRߣy8(g3OX4"V m|/AXlIUf.j`fӐ?Gz;Ȼ%A f,HaVkؔ fίn"UOjBr~:O=I`s;NLIerZ|/ =Qe!W!H&Na0@xZրgj[etXIG{ib)4p͘i Q3oq̟4ӣXK9jU{ToӟbāȬt6 (wD9+(05"xAp}_8Τ ~&ԑ#)L*iک{$DxoFMAq/c4i AU3B;ZPhD*G9q_~D鞃_"jR$<% Bo1e¾Bo嘎麦 hǧps .zD = SEbf'I0!$ot6Zp jyDqh0w+´Z/jp!#lbi=>$O<ĩjdȬ^vbOGB c:01tj9@#<Fm={:i>c?3 iXcT/JUg=q(f |v(xo3~ä^"b>$u XIl\X[S*(:3( 2Ѩdg_裪ۈ®ށ[dI2fKa̦*D=}ebsAdJOQ: w0IDtW"GE΀U%מg⾏N59t&ƐxMLl/{w8C~8'_&& X25%L}0B b#*0 iz1{(Gu{g}s.zl]̙dISb* S"Кl~O W!79MM.W1~_LF_*qޛG^O,6!ao1b(7ʂ-$MY36.8TյQ+7g JCa(F|hC[f I,@i^^0@Q]3jTg_oU'C+G_87g@W ׅ0P_xu}(f-uS*vXGrwv(j:!@4{$,GX3Z0 Iwӧv/%XpP@F:x{~p ݃yO32:BâB4h=B+:'4jxt+,i2; FA~!$T):rQ(e.$ ? &Q͞!2LVLkRWardqO <4k0N2QxQ"+9S}E3LD0$`. J4˃ ":TbFU$8}lF.itO`*J柂&k*ȴQ=H?/3H" &]NˣUwEb^OlGs ӔhZɇ̙F;@l",@K̉tJOPT{?^ I* NE;%0^{b]C|՞|ɼf 3)x4bnV~OG_/Enken|kn|_RbkYHѻxwCؾ0˗2@y ~ ƁSNӚ9Gp%Y9'vjgZOyC}ti)o~_m:m:_+fkhСFKu\Jf[A%f{yݦNIG?686c w>A@8>)5l{ -!o4|Bn!R Kw6 Tڷ9ԝ6Чye=Ʉ 4W{Kc2KPt G ~Hd@\ؑsQJu&^w2{IX)Ǫ x H .`dŧet6f܅UƂ'uhR|UΝi:e%bG*LV_͚?oa(YyI7ĖW?ьgi*>uU0wTVR-F"l~5$yWl]߉D)xL54|6F Eyb&jt2j S :uqI! T8ijȬq oUI3 ⪙E)xlO~,῵- fFyk&H.[VP2} p&ZʌU.MN>i!̃!O٠fLJ*3&d⧭3_,izX7`Xv;|!9Dv5"vtڰh`OBhةTy6AcXOp_ G: Y\[UP!5?s}s60Z7all; hlz)j]$"/6jWUBgx/Cq:[O4~-KLro:bh" ((.>h"lDL%&@{,B`ٌٱmJmy}[͙:E P2JHqfvb+vmuP1Q2Ph+D\v$A`qeV(24ຟ:)4t| $c3_jqu +)K;6iٔDJ=~'wb>Ėt #9֮U aNE p`Ye,;:c3xab~9iAO#C ȩ@T?*)ݴ=lPE+O [,C%6_}ﶰulH.!^4r"ٓ[:xB)6kIo0yRaZRSeq v},$'sʤD'2-!l53H2aۛk ;c4T?&eJN}?h mƐ< W*7I1PX_;{dWa _Σ')zv*2-@\1$Xz ~vM@X.8^.3gٹW-/S|EG ح4&H8փYWI~993*Vq~ 3l^x"nIDxs/lEcqiڀAO'm+T[}LƘ] fd&s95.ŔMΤS3̒}e]m%o$z&nUV۽?(rwTf8>гlZ [z{ڻUR)?LƒW=4΍,!>äu{>Hn|tHhHZ'fԸchËSYa}ȪՁsrhCMT4^\%-Ӑ {p\H LBڡWgaKvݪ"L mckhnuj]Y>y FY9v:ͼ٣PlpK:K}^kuҮͱTCb1K'$ynz gQQD{ ЄgjG\n.Q((Zxbj 8 BL%wҋx3M$h8 #?3-V ao18:HI{t\#oDLz7Ӱ=}`10JwT1RZh(Kj^qcxM&緭]hvS7o9&2wW=p,J Nˌc45M!ؑ3YBo-թwݪf^Մj:y'GLh |JVN 97W̛#jLLrY*mJv?#P޻Çgvpo"f2wòx3ެ%KW  0>@hڵ-T{w+"KwߜtHRj'eVP86j]gogZUa4In \lb@Y`Sm}ܪJ)tvBy `*׌]*:Q5 ^ܾs Oՠ79 )糒Bvv,Lr{IϦ6U@UjI &:W^[6' o0#` KvYm]:' غOT`~,tdEϾeMCeV{<،Xj5ɫ6^;z%]Wݧ/!T[n⑍wS&%OڄCۃ nZvQSci}]H OtrNA cL#VU\aWTQr{ḃYΛYW6F'#RN#JyDW UbWovl/ʡȝ thiw-Ut+'e64e]Lf ]ҕyAnځ-]]:v_asiF^ ңO} O`H߉]]nn@w82H֕Eu8N͇gGRW'-Mz1zU;hO'"K8{Pd|t_cv,G.j&7Jݭ4/YDJ7#gs+otDO@OKo TLaܹ8 kyܽ:8ؑ@bHdsOj5MO<~f+"gJryK^Swrt hīXtgB}24w 92ڋBg3>GmȜqj<串;vVA`/n z;0ۅ~UgS]',5ưٖ4d/¤+ h* IƦ̓׳w[ܫ@Oc9n>oI]B"^#{ ef\R-^}u rJLsToMxM@< ӓi0=O qWeּŨ>t$!]*{U[+ey #[GU!F)yvbNEX{]EQ3!mcoeeS nAPO^p(p]2mG] #!1|>-_0Xz:pζUuF( #ņE9 G6ܻzdqtI)I0S(:v' o*Y'Ťn!.=لz=TDU4lsmW! #sG8F" {qSx`<¤)DZ݈~n'XgFZn ϖu1oZ8)t hz-J ضndmnĉQef7U xm+i6>MwgZlUحߙb+~C4 nDX͚ϴ=z,TO3{RME`}$/Fp8\xnd5 c()Z85G&x9xAҹN̫AwsZ}3w/@K Ih]H.2"LRݺ4x /g 6iAX:hy]Cz^͕ssu2!#gU}NqcXeL 9.Q9QMt#35B Df< 25-.:øl4`l#'t8ME׬^<ojo ȯi\`GzziSԽ˃8F":Ru=cz#<&iVgÚwr7j]TpѺ4p)c8 ƴE1ȴ.W{y=݉Lu͐vG;N0ڀ.sqdJzҍh՞Rqv=ӷ. "O?hK8 =7A*Įë܎mj*w@k^{QWK}$L7EsЮI^KBZ{`ycB/K}5 W,Vl2/9&y1qMyؙ=Fm5*|#J2; m3ޝzi}fj{Q[9߿Q3@G&l^tb>G#Jq iC0k|~] rϛ͙t\z6ݻ~c܃j {lysQwPe5,CH힍} µ/!I<ކf =uvYKi 叽f,D*?TZJ kу#RZ/%X~Ŧa!;@'+̉+E鳔 +zJ^Nln.DUPud\6ez0cȯA+L"*Z_Η9l~Ї{oIN%~&z\:f?\LN%m$'Jl=-S(3*\{&;SVxFtQDmFwp΄h0AcY{vM xh{ɖ`t֟ +tD~ܹmPgkL,7u:{:6dH.s& (Ћ#4 % 6M:ὤ3V˙>zTd7У7lc 16րfzoص(Ez~K*{~ϻ\[й:wi(u>b_n͠Fr)i|pVOsQwciMn[DN?<

红楼梦前10回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也行)注意每回都要,每回500字左右
红楼梦前10回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也行)
注意每回都要,每回500字左右

红楼梦前10回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也行)注意每回都要,每回500字左右
读《红楼梦》有感
这个暑假中,我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书中人物的塑造、刻画生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风风火火的王熙凤,心胸宽广的薛宝钗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是那么深入人心.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我读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时,.一定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令我产生了无比的怜爱.她,无论是自己的离别仇恨,自己的伤心往事,还是草木枯荣,四季更替.她都会黯然泪下.也许她真如书中所写的绛珠草,来到世间“还泪”一般.她切实地向人们显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肠,她对于一切世间的丑陋、难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泪,这不禁让人觉得她有那么点“窝囊”,当然,这词儿并不怎么适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爱又恨啊!
相对于书中另一个主人公贾宝玉,他虽不是女孩,但一样是那么细腻柔肠.他与那些灵气、清秀的女孩相差无几,宝玉厌恶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对丫环毫不歧视,反而他会挺起胸膛保护她们,怜爱她们当宝玉得知无力帮助她们时,他伤心欲绝.当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时,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独道的美!内心的美,行为的美,在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别人没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愿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与其他两相比,薛宝钗那宽豁开朗的胸襟无疑让人产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恰恰相反,心胸狭窄,贪财,泼辣让人发指!
《红楼梦》,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内藏真经,对情节的描述荡气回肠,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谁看了都会像我一样爱不释手的!

‘★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约5000字)◎2◎
除了袭人以外,另一位影响较大的人物就是王熙凤.在协领宁国府,筹办贾母寿宴以及在贾家破败的时候独立支撑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了她卓越的居家理财才能(要是仅仅论此,恐怕只有秦可卿可以和她相提并论).可是,无论再怎样褒扬她的功绩,都无法掩盖她身上劣性的一面:贪财,爱使小伎俩,心眼太重.至于无视国家法度,那是当时再平常不...

全部展开

‘★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约5000字)◎2◎
除了袭人以外,另一位影响较大的人物就是王熙凤.在协领宁国府,筹办贾母寿宴以及在贾家破败的时候独立支撑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了她卓越的居家理财才能(要是仅仅论此,恐怕只有秦可卿可以和她相提并论).可是,无论再怎样褒扬她的功绩,都无法掩盖她身上劣性的一面:贪财,爱使小伎俩,心眼太重.至于无视国家法度,那是当时再平常不过的事,谁权大谁有法,暂且按下不提.在贾家破败的时候,王熙凤曾经和贾琏商量,"此时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才好",可见她之前就在贾府内作过了一笔数目较大的假账,而且自己从中也是获利不少.至于设计把尤二姐活活整死,那更是不在她的话下.谁叫她非得有这样的性格 最终是连气带急,吐血亡故.
说完了主要人物,再来对整部书进行一下感悟.总体来说,这部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之间的风格,细看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异的.曹先生在这部书中所设下的一个个伏笔,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比如,贾政不走行不行 答案是肯定的:不行.从前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贾政本身是一个教子严厉,不容出轨的人.如果贾政不走的话,那么,从此以后大观园内的故事情节就可以不再继续了,我们也大抵不难想象,如果贾政不走,那么故事发展应该是宝玉不爱学习,仗着贾母溺爱不服管教,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闲人"什么的,也是说不定的事.因此,他必须要走,而且走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当贾政冬季即将归来的时候,曹先生又给他摊派了一个"视察灾情"的任务,生生地又让他在外面足足多呆了近半年的时间.至于修建大观园,若是按照文中所说,这园子足有"三里多长短",再加上文中对各个庭院的描写以及一般富贵人家修建屋舍的大小来看,粗略一算的话,这园子至少也有个两三平方公里大小,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不会修这么大的园子,否则,就是"违制",可是要杀头的死罪.因此,曹先生特地为此借了一块敲门砖——元妃的回家省亲.有了这样的保障,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违制——这是为贵妃准备的园子,大一点也未尝不可;铺张——这本来就是通病,难道还想让人看到自家丢脸不成 真是绝妙至极!而且,大观园的修建,使得全书的活动核心由荣宁二府转变到了这里,也为文章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背景舞台,彻底解决了文章初期出现的活动空间有限的问题.
我想,所有人应该都对全书中的第九十七和九十八回的"黛死钗嫁"的情节记忆犹新吧 从全书来看,它是第八十回以后的最高潮事件.可以说,从艺术效果上来说,它达到了一个绝妙的境界,应该是高先生对曹先生的反封建意识的最好诠释.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部书以后的走向,甚至比"失宝玉通灵遇奇祸"一节更为高潮迭起.为此,薛宝钗也成为了世人所唾骂的对象,因为就是她间接地逼死了黛玉.但这对于宝钗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作为一个从小就接受封建礼仪教化的女人来说,她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父母的安排.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那可能是能减轻宝玉病症的唯一方法,她又怎好驳回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贾母和王夫人呢 况且这个主义的提出者是王熙凤,并非宝钗自身.在整个事件中,宝钗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注意的是那颗棋子,而非操纵棋子移动的手.
尽管《红楼》一书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但是我还是要说,它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作为一部反对封建教化的书籍来说,它其中依然掺杂了太多的鬼神因素在里面.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此来责备作者.毕竟,这是在十八世纪,是封建主义依然在中国盛行的时代.但是,这部书依然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犯了中国人民"大团圆"的思想,在文章的末尾有增加了坏人或悔过或被诛,好人则终有好报,还增加了"家道复兴"之类的吉祥如意好话.我想,这应该是已经超出了曹先生所设想的范畴的了.
其实,对于"黛死钗嫁"的情节,我至此都没有说,是因为我有自己的另外看法.纵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凡一个王朝从极盛开始走向衰败,至少都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而《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刚好是在"康乾盛世"中期之后,清朝开始走向衰退的时候,也就是说,它应该还有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好走(实际好像也差不多).而在此时表现出进步思想的宝玉和黛玉,我们不能否定的是他们新生的思想和为之大胆的行动,但我们仍要看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统治了中国至少两千年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的失败成为了一种必然,因为仅仅靠几个人的力量是绝不足以动摇一个还没有出现明显破败的时代的.只有一个时代将灭而另一个时代即将新生时,那些超前的思想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至于之前,运气好的是为他人提供了指路石,其他的,可能甚至是警示.
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但旧时代总会过去,就像现在一样.

收起

这个暑假中,我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书中人物的塑造、刻画生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风风火火的王熙凤,心胸宽广的薛宝钗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是那么深入人心,可以让人为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我读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一定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令我产生了无比的怜爱。她,无论是自己的离别仇恨,自己的伤...

全部展开

这个暑假中,我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书中人物的塑造、刻画生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贾宝玉,风风火火的王熙凤,心胸宽广的薛宝钗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是那么深入人心,可以让人为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我读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一定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令我产生了无比的怜爱。她,无论是自己的离别仇恨,自己的伤心往事,还是草木枯荣,四季更替。她都会黯然泪下。也许她真如书中所写的绛珠草,来到世间“还泪”一般。她切实地向人们显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肠,她对于一切世间的丑陋、难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泪,这不禁让人觉得她有那么点“窝囊”,当然,这词儿并不怎么适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爱又恨啊!
相对于书中另一个主人公贾宝玉,他虽不是女孩,但一样是那么细腻柔肠。他与那些灵气、清秀的女孩相差无几,宝玉厌恶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对丫环毫不歧视,反而他会挺起胸膛保护她们,怜爱她们当宝玉得知无力帮助她们时,他伤心欲绝。当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时,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独道的美!内心的美,行为的美,在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别人没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愿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与其他两相比,薛宝钗那宽豁开朗的胸襟无疑让人产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恰恰相反,心胸狭窄,贪财,泼辣让人发指!
《红楼梦》,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内藏真经,对情节的描述荡气回肠,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谁看了都会像我一样爱不释手的!

收起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

全部展开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 :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红楼梦读后感 :反弹琵琶晴雯篇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由这首词看出来,曹雪芹先生认为她是霁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寿夭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可见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肯定的。
但是我却要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书时,常是照着本来的面貌还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这个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写作中仍是写出了她众多的毛病,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书里为了表扬这个拥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会把她描写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呢?她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有思想吗?错,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宝玉一样,一方面,她认识到这种看似舒适的生活其实就有着对她们这样人的压迫,但另一方面,她却是离不开这种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贫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刚开的剑兰送入猪窝一样,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奴才呢?当然不全是。虽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的,但是她却被老太太收在身边,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哥哥也介绍进府,后来跟了宝玉,也是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中,这种大丫头其实就是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观园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妈子,即使就在一个怡红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头是听她们差遣的。这种大丫头有时权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头,如果说主人欺负奴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奴才之间互相比大小,互相争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处罚偷东西的小丫头坠儿时,先掐先打还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话把她赶出去,还让别人无可辩驳,这中间,小丫头有错,但是晴雯也确实是有倚势压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态度,也很有凤姐遗风。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 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强,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吗?她茫然的斗争着,其实都不知道斗争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样的平等?她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贵乡中的女孩,也算是娇生惯养的了,她离开这个富贵锦绣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恼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该怨什么该争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无法和宝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却想能那样,她的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可以成为小姐与宝玉谈个平等的恋爱。她的悲剧就是因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远无法和袭人一样随遇而安,于是总是痛苦着。
第五,晴雯的人际关系,晴雯为什么会落得那个下场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极度失败的人际关系,她不能得到上级的垂亲,这很正常,即使现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欢这种倔强人的;她也没法得到下级的好感,她喜欢仗势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发,一群人就将她告倒,最后落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这点在我看来真的不如袭人,袭人远比她有交际的手段。
浅谈几句,觉得还是辞不能达意啊。
红楼梦读后感 :宝钗的悲剧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讨厌薛的.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