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规律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9:54:12
新闻规律是什么
新闻规律是什么
新闻规律是什么
新闻规律是规定新闻媒介功能和运行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新闻规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类新闻媒介.它并不因为某个国家或某一类新闻媒介的特殊性而丧失其影响力,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要使报纸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90页)
那么,新闻规律是什么?就像任何本质有其层次一样,新闻规律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
众所周知,新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迅速.这一点已得到中外血人和报人的共同认可.但是,看来人民对它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却估计不足.在我们看来,真实、迅速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和迅速?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处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人类是聚众而居的生物,每一个群体(部落)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来面对来自自然界和其它群体的挑战.为此,他们必须及时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以便及时作出决策,采取行动.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我们可以称为新闻或消息,亦可称作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真实和及时.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经历了数百万年,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新闻运载工具)日趋丰富、复杂,新闻的真实、迅速的特点并没有改变而改变的仅仅是人民对新闻真实、迅速要求的程度不同而已.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经历了数千数万年,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人类感知、认识外界,协调内部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样,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学科,各有其自身特点.它们经过时间的积淀,数代人、数十代人的努力,在量上和质上变得丰厚充盈和精粹深刻.唯独新闻,本性不变,依然以真实、迅速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标识,向人们传递世界的最新变化.
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或者说,从人体器官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过程.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印刷媒介比起口头新闻来,新闻传播具有了广泛性和保真度,千百万读者可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获得相同的新闻.在印刷媒介中,新闻周刊比新闻书快,日报又比周刊快;而电子媒介的传播速度则大大快于印刷媒介,此外声音和画面还比文字更具有真实感.而在电子媒介中,电视比电台广播更显著的长处是有现场的画面,更具真实感,“适者生存”,进化论的这以著名论断恰好也是新闻选择传播工具演进过程的描述.一切适合新闻特性的传播工具被人们采用并且可以经久不衰.就以报纸为例,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是世界上最早的,它一开始就是两面印刷的散页,三百多年过去了,报纸的内容天天在变,但报纸的外观——散装活页却至今不变,而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报纸都是如此.不同的仅仅是版面的多少而已.为什么人们不去改变它?不是不想变,而是无法改变,因为报纸的散装活页能够印得快(省去了书本、杂志的装订时间)、读得快(读者一下子就可以看到一个版面上所有的新闻内容,省去了翻阅的时间).可见,是新闻迅捷的要求塑造了报纸的外貌.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竞争的目的当然是争取受众.那么,新闻媒介靠什么来吸引受众?就新闻而言,归根结底是依靠真实和迅捷.任何一种媒介,只要受众认为这家媒介在隐瞒事实、歪曲事实,它就会被受众遗弃,纵然它还存在着,也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而在新闻报道的速度上,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是以分、秒甚至零点几秒来计算的,就像奥运会中的百米竞赛.美国三大广播公司,1995年全年上万条重要新闻的报道,在报道时间上累计总和相差不到一分钟.这是何等残酷的竞争,这正是新闻特性的表现.〕真实和迅速的要求还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几本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社会体制下的新闻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何种媒介的传播工作,对他们的素质有一个共同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这一切都是从保证新闻的真实和迅速出发的.
(二)
口头新闻、书信新闻的内容只需能引起双方兴趣就可以了,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情况就不同了,它们的生存基础在于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受众数量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的生死存亡.而且,这一定数量的受众又是匿名的、分散的,来自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社会地位,不同的年龄、职业,等等.这样,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新闻除了必须真实、迅速意外,还伴随局部一个新的要求:即引起一定数量受众的共同兴趣.
什么样的新闻才能引起一定数量受众的兴趣?这就是新闻价值问题.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引起一定数量受众感兴趣,也可称作受众关注的素质.中外学者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曾对新闻价值加以具体化,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人情味)是中外基本认可的五个方面.
新闻价值,也就是新闻的第二规律.已故的王中教授把新闻的一般要求,即新闻必须真实、新鲜作为新闻第一课题;把新闻的特殊要求即新闻价值作为新闻第二课题.
这里必须区分两个概念: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80年代初期,在讨论新闻价值时,这两个概念就被搅在一起,把新闻价值这以非常明晰的概念弄得一片混乱.其实,这两个名词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内涵上却相去甚远,决不能混为一谈.新闻价值是一个新闻学的专有名词,它解决的是新闻报道能否引起一定数量受众兴趣的问题;而新闻的价值却是一个包括着许多内涵的日常用语.具体地说,包括这新闻在政治上、经济上(商业的)、社会上等等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涉及代新闻的写作效果问题.有人不懂这两者的区别,把新闻价值和新闻作品的价值混为一谈,结果把政治标准、道德标准等等统统塞进新闻价值的内涵中,几乎要把一个新闻价值概念等同于全部新闻学.因此,区别这两个概念对进行新闻学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三)
毫无疑问,媒介是由人操纵的,新闻是由人来采访、报道、编辑的.人是社会的人,是有自身利益和自我意识的人,不管处于自觉或是自发(显意识、潜意识),都将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存在着可能以主观意志来曲解或代替客观事实的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新闻界提出了“客观性”这一概念以确保新闻的全面、真实,同时也保证不同的意见得以公平地呈现.
客观性的要点是要求记者以不偏不倚的态度选择材料;把记者、编辑的观点(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只报道事实,评论才发表意见.
客观性要求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是伴随着便士报运动而产生、并逐步在新闻界普及.便士报运动意味着新闻战胜言论成为报纸主角,从而需要对新闻报道的质量有一个衡量标准;同时,便士报运动也意味着商业法则引进新闻事业.通用性是商业的基本法则之一,为使新闻报道能满足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以客观的态度提供新闻,是新闻通用性的极好保证,得到最大多数受众的欢迎.所以客观性原则被迅速推广开来.无论是通俗化的大众报纸还是严肃的高级报纸,是商业性报纸还是政治性报纸,都认可这一原则.至于能否在实践中贯彻,另当别论.至少,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外,它没有收到任何挑战,人们都坚信,客观性是可以做到的,新闻报纸能够像镜子似的完全摹写现实;任何媒介都声称,它们的报道是客观的,即使是谎言通篇的报刊,都不敢否定客观性要求.但是,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客观性原则受到怀疑.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者新闻从业人员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绝对的客观性是做不到的.然而,相同的结论却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既然绝对客观性是做不到的,那么,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就是虚伪的,只有公开地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才是真诚的,也是现实可行的.这种态度的极端表现就是60年代后期在美国异军突起的新新闻主义浪潮.另一种态度就是:认识到主观倾向不可避免,那就更应有意识地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认识到决定客观性做不到,那就把客观性当作一种追求的目标,一种理想境界去努力地接近它.
时至今日,对客观性的理解和对客观性要求尽管尚有不少争论,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都把客观性要求(尽管文字表达上有所不同)写在职业道德准则或新闻报道的规则里.可以说,客观性要求毕竟是对新闻的一条基本要求.客观性,这是新闻的第三条规律.
在中国,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学术界争论已久的老话题.在严肃的学术讨论中,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争论双方.一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之间是否有矛盾.其实,这两者怎么能产生对立呢?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究其根本就是尊重事实,维护真实.无产阶级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它无须歪曲事实,隐瞒真相.越是如实地报道现实,越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这是革命导师们的谆谆教诲.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立场都保证了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到报道的客观性.二是客观性原则和用事实说话的关系.有不少文章把“用事实说话”当作新闻规律.其实,用事实说话是一种宣传手段.说话即说理,在新闻工作者中,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的事实来说明一定的道理.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完整地表述了这一概念:“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实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中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必须要做到从文字上看去,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呢?胡乔木在后来的几次讲话中作过补充说:新闻总是要客观地报道事实的.这就从间接说明了:客观性是新闻工作不能违背的一条规律,即使是用事实说话,以新闻作宣传,也必须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新闻要真实、迅速;(大众传媒)新闻要有新闻价值;新闻要客观.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新闻的三个基本规律,或者说新闻报道的三个基本要求.其它的要求都是从这三条规律中衍生出来的.
世界不同的国家对新闻工作者有许多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是从这三条规律出发结合各国国情而产生的.这些特殊要求绝不能违背以上三大基本规律;一切违背三条规律的特殊要求尽管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奏效,但决不可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