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详细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9:38:09
大熊猫的详细介绍
x}nkYvޫT`Nҝpp`Ht(Ѷ*8Oҽ(x9Ię@'qsWBoC[N .ɳ^÷+ӸrY'mKg\sθß~|c4?Ӻ49_׿߿ Nl}YP?ݐGU,h?^HÇkzo5b{2g˽[2)~<1o\ {.}r2xz~J'?ï sӯ?|]Þii_ÿܠP?FwL:<W7_pWGR/Y;'aT2bZX No2,6Qmpkoic7'eS:pyr8vmS0dö+Ŧ)UL7iq,#3fA2˩MֽjYŤ$vÔ::㺿0 tՊv#tL2j?wm{z7j̘MKb~lg/~ERBk&{dnѹs^ /Wo}69oNfhf(:hNrV9[L&dtZtgNM{k!T̽/ՁW郜A1bOx7_m)8 _-bTnnB$rYSQbpkN;4,w~~$ZxqG3l9{AÍ>^UwKںqU./q Ū'̾w;ĺ,,AMvu)mtsSxJɻ;0bPhlL:{pm ٢3LΝzb0v/cl9Q?D.ionꔨq){pF`c;zs>C1e ;ɹ4--۪~\?ci[ޣ -_M*Ga.Ri1*r壏A0XbZ5Ƿxuӟ^<9|vtwTi~lb9v;k7%wh0ň. 3w9w+N]C' Wzjժy>/>حKڐL >` #Y_(Yyxl:}}< I׾vFqƏu2'G3%9)y+l'hMY7n $ŗpmR{ũȜa?34g>P| qz&ܥo0[h:S/2=!yp51n>A$άhdaOYr{d0ݯrpnC~8!eKaF{B#iJ*%"*TOVyw~3K,%ʶɏ3sL7$x*k{\wgvzG ^L]bZB 7#q|3PnOgn7nכbEߺ2ct^%4 , Qbdeu#SÈD]DDǦ15h!6XHN,mĭ(RKty4%X+O⥷|a1nB͠9 5õUEBcF.V.^;jO@.Z a0;:;:S2^!u,SKĘCڡOYCq(;k;[D6}{r άaO`7G;qO#ӋxmMUv6 ,Ht17߾nڼŊ8NԲkQBRZrhA8_ss4~h1|P0@ȫ`݆RMJ۱,ܹT{M'ٟ[٦م{P 6CRҙGaiw2w0/N㮃2pQK KO{-{"`#lo^^ծѳS#0MiD d }{tk?Ƽf_6U#P8e:s;[s{S' R zыq;<sOnock2XeFGd3i]jZUdl i]#N1xIGU@:ʹ@T7sRaw ѽN\JzD;q*{4v``R`ai'#>ֺ{R+NM(ՖXS-}L[y 䐩@ԭrBQUmr]_nP-BTOj٤RN䅙,StowwY {X']>uڵiO~O_}kMtIfchطp;hfZ @32 -Z=o^c€xD0jNrvۍ7KW^*c~Ԟ;w&^a~҆"Ĥbk+*Y8m֛b:_!r %Icכ֛azZ@K 2"wLM|myj/LP}tϘ?c!˼g йALZRP/_zrE1iJ?&Ԟو Kh04ZUhW6 gpϓDPr'B1|i'`nҗ'M 1$5qPMM} Ğw=W5J~ڹkajI]ՋnQZ?2` f>bP#%;/=S<oONῢ0O>s)31 DE_9i!Gޭ]ok r32T[3 )'X;)j2 |e1Rw& <74{Xa_%@GH钼5vcoA-?3g6  J͔= 5lX4tݠ^@"_]d< x&=upT9ZQI,1HVU`nJ1ɵ%5 e\JA7>J#!lHf/t E»VnlZTâ gdu2v6W/4V|XP`uc:K8 Rns'naui௺ikG:;bXZPvig1jDo.1 `qU (m+T`F ѫbis|ieB>* DLi_'J(xCC-7lMHߔ:b#E1g!Vگٟ΃2ӄӝ3eKMݸy(lZS o+: Lo "91 akO딀ΔFk)Wd+Wb"'s!Yn&lJ%"u 9 ϞbW&Ó'Hª|oBg\S> 9‹Xn1{ͦפ+zY"Y; dPտ._nE;D@ z1|7txv 0 gA.  &~ZO~ISHSvH:[Ww!9 qb#@!v >^.nڄ*aE8]^IUbΘMdPѕ.8@DW2pc4y1 '/Fe^7g@ #6K*$qηPP Oh[V^ 3U-) )ɛ5Jڵ&U(\ PM?qnḌ+R(egT>]qr:З?{TLҊZMU~ _;.!j1.0>g`uIG?K>•XRG4@;$+_$C󆲑zw7p.-I7!Ҫjԭ1SB|ÕVkwP-={ƾsM|_b3Vݘ(wp<<ŕZN-^vɤgt1dl.5clʻ[,Fkm0j[ Hh 'h Q# w;N|{Ш>bt7rrV}؃<_cb8J#A]F-/ED,zƟz/P@.c*o=t|ЭT~> :.9{{ua2 sIv2%RnL\9޼ܭS,ɋdJQ./yP|=]/ʺZnҩ$*A[R|%oII&sZZBL![/^4#@pF?zڲw>LjB$c:#Nw6Vӄb*v5Zjso]&b]{.ft\Kf;֪u`U$|;j|»|=<2؋"lw +Po_" c;-e:>>ӶaNs=h+S,b gHѩ Z[cyb}qd:)u\o[Gm]01b$\K 5X~) + |$4N0bKӽs]fD`e_5{?kY +k- kOi`pN ˯1w3C#t[nޝwײn-'3˔@*0U&D1_vaC1^Hb()]_25R ceeIL~̓n?K4_Vֺ^?#8xH꧈Os;ػآ:2?}ȥ{ŭ !m1vLir#i`5CJ\bi&f2c8XQ<~QR'J8Ĺr 4s,&nQCa8^1 XL Т\ӐQdrgϣv0& QչɆA|oسunTԌz"ZrcOEK,Me !B_R\ +8bIٗK% `-Uuht ѦEB^ _6f8Rs<_Y UrDX2.,`WΔnčH*LYL\HEa[PtC) p%6/fzip[Z4 ]SyFLgѳi>]ؒ vvJXD3I(51jY5ׄdVNg0 jX6=^*}rD)x#p *.}vtϹ]4IGr7Ղ$YHp-|o*ďѳĽ-[fc?ٱ9XXJ'!sEeYA,TՖTK('%%{c攧+2y|B_J,M zou%<˵hr>}Cg8r ұF!Q9gEMX3-,}P'{>1nEq/,5.w*RԶ=Hͣ5JWf#_26cz 7ԥeUϭe*]M4:i(t)i Y-]RA/./;e,#Xâ6+4΋DB{9iG-V\cxKzp3Kfn ZiZ:)L5qF M93ɱ/oƬ?Qo m,U}$> ;pJx>r?fWej S53Orn|nw,wچV1;Ūϥxu o( ϕLÂÌ\ÄŒ<~DM=jZeon0+hl=|׽Ah4#9#٩Q 㚍QZ-[ x3m5RjT*T)_w =FNC2=1bfoRkp:' G}%[ᾃLRDo9Mc8OxgcXdͅ ~`ۜ\ R -S賞$UܮI0w;[#@Lz~EӬc9AޮU8ExdPĞyL3r X)ߓL< = !KboMwx :=uJ5 @,˄DI~H/!G:{l_Tn/N MZ Jψ@FKݥv.lǏ Ą5xb/4Qhо%P-@r >Ex3Yۯ TjzJjdKavL5sH%=%44+Q>oXSl,=|sl٩:mk(ubYѺ,;js;ؤ{v Ѷ;a,:{k'#?TAXLsZ׈ϥ20֖ $rΈ[4e?\(FYH\>k*(c ._}18;өWk-o23Us1r-M.t1 ^y͞$AXȅȱ|bJ6}&kXw,;_Vf7c=EʔHBo)2<ZHS0MF+RDlnJS vGOo15ܕB-:SHτΥL)P`yZ*,Z{Qt Hv,ePj Ψ_xٺ̡(M}x$O--k@rS1p}̟ ^ϋ_xr {~v9Л,nfh,YZ{:ʯ)i#!gөf\"-H-j.WyoDU .z\y &{O Zr_l7eU͹ЙaD)&~erϫs9TЯrٝTz(%@@n(X>^\' wI"ςrņ Q!bHu>)^V5dbGuA/FfܵR޿⍫W=>D@,(iQPr8"|KxlF9pxS!i'|/J4_mjNWbS!Z('W6}hY|HIxhM7BpbRXdP868&ZtHsa*ƼuKYT-MS2 J3Q4֊?,@:4>&Ŵ7:0죿rۦ}ZйD}5)p$Z{hU -RYݰd-&Pݫ4z\s%QkmdyS ;QgkTj}M_LZ~cݾ]<ӛ)U U`mdi6<-]jur, c^* bf]V՛,_DysiY8b&`>qy'>ە<& Ԫ5 Mͺ8b: b4=FkG: ua'GQnqO[7ɪ欝f[c>%hڊ9}M?s rMv; SUx}<Cpa_xmk<к rau{"!OQB2ep 58jئqb%" v$ZAI+S'M1#๼pfr?Eg-YjtՋcrC._]Z:Ý4!9wJ-'s(wʵP T^s9{D:M̿AOcײյ@w0vnݼ׬ )*F5zY_`>Hj(d^xU]`81S@rFk9a{[X ^}u% u=N)B޿/>Gk/}Ig -Y$4~vn|>0v}DxSL_š{ӚNyhί 27>3]kڃV(F7>U˦snDa2YS-3חI;~VqyKM)Ageg `JOr'|8E}J9 l]UY]Z)pe75qKo/%B<|?jhHMHDzx eKK]+:"0X$ossq n.Pca2X>8 QaX<{u% +ɼ׾/EbZ5NZS0@1aFRN Kȉ ?~Y>eֆՂ/,/h}.AtQ+\-S XڍǰoO50/+%zE=q>xOAS=R}^zZE׃)nXG`)hI^$ ]n٭ʆ5$`ȻeJϋwIWHMXwi<>5X h&cD]/aS8io1jPJv>£վ;8 ~`۬()brB|H^_٪@!:&0վ6yޠNN$ѹ=1?8(#IԻ!RnPӗXh 6E4n/~h ~

大熊猫的详细介绍
大熊猫的详细介绍

大熊猫的详细介绍
大熊猫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貘,食铁兽,猫熊,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
  英文名:Giant Panda
  拼音:dà xióng māo
  法语名:panda géant
  【分类】
  杂食类 (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猫亚科(Ailurinae)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较大争议,大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在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只有25克,一个月左右的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三个月的幼仔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已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熊猫幼仔才开始独自生活.
  野外大熊猫雌雄性比约为1:1.
  【至危因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平方千米,减少面积达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平方千米(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物种历史】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食物特性】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圈养及社会行为】
  "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危险时期】
  1974年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成都动物园派出了张安居参加国家林业部的调查队,到平武、青川唐家河、北川小寨子沟调查灾情.调查队员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看见一片片枯黄发黑的竹林,如烧伤的肌肤.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不断发现熊猫尸体——有的已经腐烂不堪;有的被豺狼们撕碎;有的母子紧抱着,长眠雪谷里.还有一只不到半岁的熊猫宝宝,离妈妈仅一步之遥,但它再也没法吮吸到妈妈的乳汁了,妈妈的生命冻结于回眸一望的瞬间,而小宝宝最后的啼饥号寒之声也被风雪声吞没了.
  森林默哀,山风低泣.倔强的汉子们都流泪了.
  一个苦涩的数字和着热泪一齐咽下——138只熊猫陈尸山林!
  调查队的兽医专家张安居连续解剖了13只熊猫尸体,个个胃腔空无一物,肠子透明发亮,可见其饥饿到何等程度.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将病饿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最多时达到四十多只.那时,成都动物园刚从百花潭搬迁到佛教大庙昭觉寺,一切没有理顺,熊猫的笼子挤向了熊山,挤向猩猩馆,甚至挤向了大殿,挤得菩萨们不得安身.
  没有一只熊猫不是皮包骨,有的虚弱得啃食物的力气都没有了.没有一只熊猫体内不生蛔虫,有一只熊猫体内竟有3000多条蛔虫!
  爱心与使命感数次战胜了纠缠大熊猫的死神,送到成都动物园的熊猫百分之九十获救.
  1983年夏季,灾难再度袭来,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500多只熊猫再次大祸临头.
  与几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结束了“文革”,国门洞开,熊猫受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
  有一首深情的歌,讲述箭竹开花,熊猫咪咪在挨饿,唤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心.盛大的募捐活动,迅速热遍全世界.
  成都动物园再次成为大熊猫的医疗与救助中心.动物园的老主任何光昕回忆说,我们没日没夜地抢救病饿大熊猫.一只从天全县送来的,后来被起名为“全全”的大熊猫,因觅食从高崖摔下来,头皮裂开,逢了十一针,全靠一勺勺地给它喂流质维系生命.后来,它终于能动弹了,能站立了,能走路了,成为最喜欢与人亲近的熊猫,它牢记着人类的恩情.但是,由于野外的生态环境尚未恢复,康复的大熊猫不能放归山林.于是,迁地保护的战略思路开始形成.
  所谓迁地保护,有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典范——中国麋鹿十九世纪“流亡”英国,由于得到很好的迁地保护,竟在德机轰炸与二战的动荡中繁衍下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早已绝种的野生麋鹿从英国又回到了故土.
  1986年春节,成都市文化宫在办灯会.已担任成都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安居,与建设部的郑淑玲司长、省林业厅的胡铁卿处长等人闹中取静,相会八角亭,商量建立“基地”.有两盏灯在大家心中亮着:首先,它的定位,不仅是“饲养场”,更应该是探索大熊猫奥秘的科研机构,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二是它修建在成都,不仅属于“成都市园林局”,更属于中国.最后,大家敲定了这个日后名扬四海的名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的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豺 :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豹 :袭击少年大熊猫及年老病弱个体;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从大熊猫生育、成长来看,大熊猫属于逐步走向衰败、十分脆弱的种群,外界条件的恶变会十分敏感得使其种群数量下降,最终导致灭绝.
  【人工繁殖大熊猫】
  早在八十年代初,北京动物园某专家曾断言,在人工条件下,繁殖大熊猫难!难!难!三个难字,指的是:授精难、怀孕难、育幼难.
  1990年,是基地解决“育幼难”的突破之年.
  从野外送到成都抢救的几十只大熊猫康复后,分别送往它们原生地放归,部分调往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留下了6只,成为“基地”熊猫的“老祖宗”.
  老主任李光汉说,在1990年以前,人工繁殖成活率只有33%.究其主要原因是熊猫妈妈生下双胞胎之后,通常只养一只,要丢弃一只.还有个别熊猫妈妈缺乏经验,不会带娃娃.让熊猫妈妈养好双胞胎,让有经验的妈妈能当上缺奶水的娃娃的“奶妈”,是提高成活率,突破“育幼难”的关键.
  当时,比较流行的权威说法是,熊猫幼育要绝对安静,人决不能去惊动它.动物园的黑熊、棕熊妈妈生下幼仔后,护仔性特别强.熟悉它们的饲养员送食物也离得远远的,哪怕粪便堆积如山,臭气熏天也不能接近它.如果它受了惊,哪怕闻到一点异味,就会惶恐不安,立刻咬死幼仔.类似的悲剧在小熊猫妈妈分娩后也发生过.
  大熊猫会不会像黑熊和小熊猫那样,一有动静就咬死幼仔?这是大熊猫行为学研究上的盲区.
  1963年9月14日,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那时,何光昕作为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值了两个月的夜班.他回忆说,那时环境绝对安静,除个别投食的饲养员,任何人不得接近大熊猫母子.真是比伺候“万岁爷”还小心百倍.但是,大熊猫毕竟与黑熊和小熊猫不一样,它应该有自己的“行为学”.不弄清楚熊猫妈妈的行为规律,就无法提高幼仔成活率.大胆接近熊猫妈妈,把丢弃的幼仔拾去人工喂养,又引发两大难题:一是育幼箱保持多高的温度?二是给它喂什么奶?他们沿用人工哺育老虎、狮子幼仔的经验,因陋就简,钉个木箱,在木箱里吊上个灯泡,保持摄氏30度左右的温度,结果幼仔冷得不行,两三天就被冻死了.
  1988年,美美生下了双胞胎.饲养员左红、周永珍、胥桂蓉等,把幼仔用小毛巾包起来,紧贴胸脯,轮流用人体温暖小宝宝,效果不错.后来,兽医钟顺隆设法测得熊猫妈妈怀抱的温度——摄氏36至37度.以后,有了自动育婴箱,这就成了“经典温度”.
  至于给熊猫幼仔喂什么奶,更是煞费苦心!牛奶、羊奶全试过了,最后尝试用人奶.基地曾派人到医院产房去讨人奶.女工陈秀清刚分娩,奶水足,在熊猫产房隔壁安了一张床,自愿挤出自己的乳汁喂养熊猫小宝宝.
  此举,曾让中外专家们感动不已:这是人类向大熊猫幼仔敞开了胸怀,展示出伟大的母爱!
  但是,人奶也无法延续熊猫幼仔的生命.经分析,初生幼仔必须吃上妈妈的初乳.那初乳,像绿色的菜汁水,却包涵了人工无法合成的丰富的抗体.只有吃上初乳的熊猫宝宝才有存活的希望.
  这意味着,要设法把初生的幼仔乙偷走,让熊猫妈妈先给怀中的幼仔甲喂上初乳,再设法偷甲换乙,让双胞胎能轮流吃上初乳.太冒险了!1989年,饲养员和兽医钟顺隆曾尝试过,将涂过美美尿液的幼仔送入美美怀中时,美美突然发怒,分别踩死一只咬死一只幼仔.这,是不是又触犯了“权威”定下的铁律?
  1990年,庆庆生下双胞胎.高兴之余,让何光昕、李光汉二位主任为难,让技术负责人宋云芳、叶志勇犯愁——该怎么办?去年,付出了两只幼仔夭折的惨痛代价,今年还敢试吗?讨论来研究去,只有一条路,不冒险,永远无法前进.在外出差的张安居局长表示支持,再试一试.
  饲养员把一盆甜甜的牛奶递到庆庆面前,遮住了它的视线,就在它注视着奶盆时,把一只新生仔给偷出来.庆庆丝毫没有察觉.
  新生仔被送进了温暖的育婴箱.等庆庆把怀中的新生仔喂饱了,再趁送食物之时施“调包计”.也许是饲养员太紧张了,也许是庆庆突然有所察觉,饲养员不敢太接近庆庆,把涂了庆庆尿液的新生仔放在地上.新生仔像一只没毛的小耗子,在地上叽叽叫着,蠕动着,引起庆庆的注意.它不明白,刚才还在怀中的娃娃,怎么会爬在地上了.
  这时,在外观察的所有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庆庆起身走过去,嗅了嗅地下的娃娃,伸出粉红的舌头舔了舔,然后轻轻把它叼起来.成功了!两只新生仔都吃上了初乳.它们被反复对调,轮流吃母乳和人工合成奶,长得非常健壮.第一次只有两毫升(只有两滴!)的珍贵初乳,成就了一只熊猫的生命.熊猫并不像黑熊、棕熊和小熊猫那样护仔.这一行为学上的新发现,推动了大熊猫人工圈养史上的重大突破!
  1992年,大熊猫双胞胎培育的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重大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创的双胞胎育幼技术,很快公布于世,得到广泛的应用.基地还派员去上海、福州、重庆等地的动物园,帮助其解决“育幼难”的问题.
  如今,熊猫双胞胎的养育已不成问题.“英雄妈妈”庆庆不仅能养自己生下的双胞胎,还可以帮助其它姐妹哺育幼仔,当好三个、四个幼仔的奶妈.最能干的当数娅娅,除了给自己生的双胞胎喂奶,还帮助不太会当妈妈的蜀兰、奇缘和娇子喂娃娃,做到了“一拖五”.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斧头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了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
  在熊猫基地,已形成了适宜人才成长的“小气候”.进入21世纪,一批批高学历的拔尖人才,不断充实熊猫基地的科技队伍.
  张安居说,我们这一批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年过花甲,知识老化,应当让位给年青一代,把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张志和为代表的一帮年轻人,成为基地的顶梁柱.他们基础扎实,信息灵通,勇于实践,锐意进取,比我们强得多!
  生物教师吴先智,擅长制作标本,又擅长科普宣传,被“挖”来做博物馆长,蝴蝶专家赵力,连人带蝴蝶,一起调进基地,办起了蝴蝶展览馆.
  基地筹建伊始,领导人就明确:一个实验室,一个博物馆,决不能少.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基地就只是个喂熊猫的圈养场,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没有博物馆,基地就只是个看热闹的地方,很多观众永远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攻关,科普,成为基地腾飞的一双翅膀.
  走进实验室,走进产房,走进博物馆,处处都能见到青春逼人的一代正挑大梁.侯蓉、沈富军、黄祥明、蓝景超、王成东、王基山等,是各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基地的光荣榜上,也出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连续熬夜,精力旺盛,对付难题,功夫扎实.大熊猫超小幼仔51克的繁育成功;越洋帮助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伦伦”产仔成功——青春,不断创造着奇迹.与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既是光荣任务也是巨大压力——青春,把重任扛在肩上.
  最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正在启动.国家把大熊猫科学研究的重点定在斧头山,无非是看上了熊猫基地这一柄“利斧”——只有青春的臂力,才能挥动“利斧”,披荆斩棘.
  成都熊猫基地,不仅出熊猫,出人才,还出经验,出理论.二十年来,基地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发表学术专著19部.
  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是两部专著,为大熊猫生物科学树起了里程碑.一部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著的《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本书从1997年签约,历时10年,汇萃了中外专家90篇论文,其中有16篇出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作者.一部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和、魏辅文编著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著名生物学家赵尔宓院士高度评价这本书:“系统地反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新理论和实用技术,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兼具了实践指导意义”.
  由于近百分之八十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省,成都熊猫基地的成功,对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其它的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当我们盘点二十年取得的成果时,更向往着基地的未来.
  在《汉语大词典》中,是如此解释“基地”一词:基地,作为某种事业基础的地区.
  二十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经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基础,只是高楼的地基,飞机的跑道,长诗的开篇,交响乐的序曲.而更辉煌更壮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开——基地,将扩大到三千亩,在北郊的广阔土地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当人工培育的种群扩大到一定数量后,将启动野化与放归计划,为大熊猫种群复壮注入强大的活力,最终让大熊猫家族走向兴旺……
  看起来,我们在拯救大熊猫,其实也在拯救自己.当整个成都市被森林竹海包围着,被花香鸟语充溢着,被潺潺流水滋养着,被明媚阳光爱抚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多好呵,这是人与熊猫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