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方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2:44:54
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方面
x|Yo[I_ѣ .@>]`@?A%•%Cv݇P(.N--h:YEKu8t= VmvnRg0+!dUesb#&WU{ؑᷢ|&Q'hIɲY> F# dZIںɦSBRhfd$)<0-KZ u\*{+cF9SE_ǝNl%כ)z@5# 7kS=I8׌qs&5,mb\BǔZ;/_J7İKR]Fdsc<;='~uhjbwCCGFbiMXdeֻڀ8F OC֮k,^ }޹ohG?{l:½H~o^HT2=HZ606EZo#BϼC"vBU9N<Bvٖ(-+ɄT)sG!-OSFOs]G_O ua'a6 [+Rl;fA #9IyLA 's6E 17.#S{:d 8"ʥI*#M.VT+Gd`;[A %خHq@NI$[#_p{ NO8k*<#FYF%J2yi11{72vhN–2۞bF޾IC mHf|=m{FQ5x $= qp, Gk#>*m/Cu8_3yH81&9:mOF%Y 81YeHTqï_*Ӯ_ V:eiFD_UMtTS&] cȕ܎>dXkZٞĮi/-:S]c88:NnۑףCS#o&OŃ:v&4,W|0HkCR%87gAwڋFCԃ]ëEG@("Oo`pJ et|uw?h"XDI*&=[Ϝ+sơ!5iɑ#d` Djd+1F5jka^g_AְRu[J a^ؕ[B>a N9/PΜ29BK ZBɡBiA cA/r8S#{@<`jrh=t>g!8 1cǾeULȎhrM|HEt=B(J5=1#_a^AI*bIg#q$^|,K1a@ǘ`4Ҥ˦,@ UNj33[G^>9v&앐vq B,E tG\GCTEAV+s!OdRżO,|HL^MH{VU/r]Y: w*d[yB.P8F,ހ/5:G$ivhww*GkyxL ˻7CcC 3<9frgBz` \erbj&6# no$C˓F!_~x- 2Ã[U?nlCS}"بyTKyF>=Y'k}Q[ dR^4L8]]Ӽ'P뭧!>/ŞP2hgaY|؈4ފlReF1ۉސO71uC~3w/!›j7/cCNehlx󇷃926㳞% > CV*%UJ#J5HQP;zD=~Bt^Si_kb.͑3StQv=w ޚIg tE,8x[dsAbx<h>HgsJ\o$k|×8+Wv³۵|޼zB,dK' 痖 =9j)CQ̑3uxL}ƒO|w='mBn9o@hbK~%ufZ!VoLSaf8[ :h(DѴDqAQTt(*FNx483oGXI#ToGֈ1|9iwG>|0bmɋ9CH 21zoC&FHrM e"BW1ډJ۶V)31o'M>ӇTA0_D_rhrI'&YFB,^$Mwع/#HE# (&O$~/#(Ksj]h1SD>mȊ%wh4A,<&_5arޚE~(OX(xı&~"wWh{$|0(-[0m+${jm.d^6 ֎T&O$9Ռ r9ɜПb |'Lg6a9%@$[Bf*sXA9EN1n#΃OBwW vZ![[g]#3`M[Z+xX +Z/`q)i?\V+ؼrI%BS^9O:#ߛ> ona̚8[\BQ&̅hf=AʩGbDMjt~o&N #  S\4WJ.mrm6@= M<1>ztG~;'UeWu"U5OZ=^7ȮdUaAtbVP7hEEd/TpTu "#'aת Ie{|޸E&x,C!iPF5Xb{]hDsܓ:Yo`vZ2ItHنI#AVD&kJ-^L+qC>M}e3H bO2T2n'@?N/[S?N輅E'fSHÛ>a F4[oɰwUi:d eDLBg,E-0ukPE7K f#L4 K1X]B{54_C!NbA$xxY$(ci[j&%qUjGRc"s#:8')5Z҅t^U2SS{1a:HYqӇ _(uBoףؠz췑j+Aα]K[_#j; p7,\:'ph`.e+t ?6Gv,>C ΒN8B.[K%G" HbFZ>αI/peHXc(t"Կ fISmv%{Z[l<32j l.7m6c52aeÿP2-NʏBzWye9V{ Pbgf]@ڑ*ז۹+F-&%z.RWm*AܶBj ̑~, Z'>\AbK%Ab\cL&(\z\csL6 1J`B(2W߮pBth@(#ȹOE&@VaƠM@7fHOpPQw)K/H}>D^s_%\J֪c!5:nWæI')!,QS ~ڪJn$+4/ncG]pkF L5㛜'o{ݻ0&٭rXM\W-Qp@V c-blKŚF3t8ZtRU([΂ƅ)z<=!ϛŏcݦ@lFQH$Pf̲aѸ22Bw1ò w9"rG!}tْNvL@.Z: UNO|O uoR %.U&1LIBg(Y{/w* s "9!t4r#fB)J}3mZffY#8ghڃ7D9\?.C:&TPY:M9K93pm ‹.O9!f2̭҆(1F9=%ۻ:nֶPtHkR5},oeaDsdnߛg j϶a0;yeUq-r@n,_5w8`4KND]UJ`2gKK" ׫V!IzhӘNjG2d m/ Y̴cOɇ P'OVjp PU4n@k,~ 3*XqCt{nJr0Wzc~.U؄ P!|p7pp'OrJ w].DF_f&ƒ`ARܟ͂]*^` o)U mo657zm$_;@ r.pUMFz{ssٟ0VjrBMn, [ohZlC,Ԧ+LŨ熡DžD '/hrKē[Z4xe/ Y`` ^p\Ѻ璖WXk[$sVj8%RI^Q]Cͫfy+[H?2 EkQd4"q -4Rn $a ;_1زvƔ cj¬2׏n@rE_nW+q<\Rscb`10iHjjModgY:֍v!ț븏z_Hd)Q2F\ӎN2/*uRW̑⠾1:<_G?*t;zph־̘&@T&@D+@;D:qynvp*lI]=@O?;QX.sXhcтМ|%cJH[mA1 ep#ʽFȆɭ(./.jG-JyoLKW)@_}=KsN+͛8ueG瀦1Hȭսm~L*y ɍ&/">ٳ7a:&N.; Gppp 8(n6 V;]◲wTXߡ]UӰH l!JEG:*` ѴM4r^I3Hq~r]u|,B5 վ N?1: ՀTvd+1Z[q5<Ҿ8ޑx»YO_$"t|,ꌗu1"U y6ͲƌNZ_َڦ.Pi6_FYKzhwI bUb9$9Gx"NxRhoμ"q؁E98w<7U2#M3$!PペjjE;AiN4<8¥Q[4M8V5ήTvdftwfVAlhd(I8܁+ r: m9ʴw$-,.ڲ.JLR1W՚XY¹~_Y.OW\sqeop6 sz@~ b.a :z7 /εyi긼׬`z⑓ߊoU\ޔ!_n3KowZ .LbQ swOyu 7ڲ7҆Z\&Ydzp\OԈ8HӿZQhY ז tJ),rĵ»tkؠ?MR嚮U/@ztjmOO1GvNJ2E%+Zb hq$&n"̹"~orTiF+犾}B,) ^IolPk}:H \[ڛ.E#Ԇ3*gq')F6 ry /Q47^U=Lxq |YI_c$#!lj<*?Չ#Y}]vzsxI1:3

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方面
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方面

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有哪些方面
一、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
寄生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寄生虫的种类繁多,生活史有多种多样,繁简不一,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型 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人体肠道寄生的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
2.间接型 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如丝虫、旋毛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猪带绦虫等.
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有些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殖.如阿米巴、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利什曼原虫等.有些寄生虫仅有有性生殖、如蛔虫、蛲虫、丝虫等.有些寄生虫有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才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疟原虫、弓形虫以及吸虫类.有的寄生虫生活史整个过程都营寄生生活,如猪带绦虫、疟原虫.有的只有某些发育阶段营寄生生活,如钩虫.有的寄生虫只需一个宿主,如蛔虫,蛲虫;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如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寄生虫的整个生活史过程实际包括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侵入宿主的方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行或达到寄生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生部位、离开宿主机体的方式以及所需要的终宿主(及保虫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等等.因此,掌握寄生虫生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生虫的致病性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一)寄生虫的类别
根据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生虫分为:
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蚴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
2.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成虫)既可寄生于宿主肠道内,也可以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
3.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内而偶然寄生.
4.体内寄(endoparasite)和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前者如寄生于肠道、组织内或细胞内的蠕虫或原虫;后者如蚊、白蛉、蚤、虱、蜱等、吸血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多数饱食后即离开.
5.长期性寄生虫(permanent parasite)和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te)前者如蛔虫,其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后者如蚊、蚤、蜱等吸血时暂时侵袭宿主.
6.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力增强.
(二)宿主的类别
寄生虫完成生活史过程,有的只需要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以宿主.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包括有: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某些种类淡水螺和淡水鱼分别是华支睾吸虫和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2.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3.储蓄宿主(也称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血吸虫成虫可寄生于人和牛,牛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或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的童虫,进入非正常宿主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可长期保持童虫状态,若犬吞食含有此童虫的野猪肉,则童虫可在犬体内发育为成虫.野猪就是该虫的转续宿主.
三、寄生虫的分类
寄生虫分类的目的是认识虫种并反映各种寄生虫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各种寄生虫演化的线索,比较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各个虫群和虫种,并了解寄生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动物分类系统,人体寄生虫分隶于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的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与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及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中的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顶复门(Api-complexa)和纤毛门(Ciliophora).寄生虫的学名按动物的命名,系用二名制名或亚种名之后者的姓与命名年份(论文正式发表的年份).学名用拉丁文或拉丁文化的文字.例如,溶组织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welch,1987)Schaudinn,1902],表示Schaudinn(1902)又确定此学名.
四、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1.寄生虫的营养寄生虫的营养物质种类可因虫种及生活史各期的营养方式与来源而异.体内寄生虫由于寄生在宿主的不同器官与组织,其营养物质有宿主的组织、细胞和非细胞性物质,如血浆、淋巴、体液以及宿主消化道内未消化、半消化或已消化的物质.这些物质由水、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与维生素组成.如果寄生虫有较发达的消化道,则在这里含有来源于虫体和宿主的各种酶.这些酶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且有助于寄生虫侵入组织或在宿主体内移行.而绦虫缺消化道,其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通过皮层(tegument).有的原虫,如结肠小袋纤毛虫有胞口(cytostome)与胞咽(cytopharynx),阿米巴有伪足(pseudopod),都可吞食营养物质,形成食物泡(food vacuole),因此原虫也可有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许多原虫未见有食物泡的形成,则可通过表膜吸收营养.营养物质的吸收,在寄生虫的任何部位都是通过质膜进行的,质膜可看作是一种对溶质有选择性的“栅栏”.
寄生虫对氧的吸收,是由氧溶解在皮层、消化道内壁或其他与氧接触的部位进入虫体.在原虫主要经细胞膜;有的寄生虫还可借助某物质做载体,如血红蛋白、铁卟啉化合物等把氧扩散到虫体的各部分.摄入寄生虫体内的氧用来对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许多体内寄生虫的生活史的某时期处在低氧分压或甚至缺氧的环境中,在适应低氧分压环境条件的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如寄生虫体内氧运输效率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更经济地利用氧,克服氧供应不足造成的困难等.
2.寄生虫的代谢寄生虫的代谢可简分为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能量的来源主要为糖.糖代谢大概分为同乳酸酵解(homolactic fermentation)和固定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fixation)两种类型.前者见于血液儿组织寄生虫,后者见于肠道寄生虫.寄生虫在无氧糖酵解过程不断产生能量,它的典型终产物是乳酸.但许多寄生虫,在得不到糖类营养物质时可能从蛋白质代谢获得能量.
体内寄生原虫的快速繁殖及蠕虫产卵或幼虫需要大量蛋白质,其合成代谢是旺盛的.合成蛋白质所需要氨基酸来自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或游离氨基;至于核酸的碱基,则依靠源性嘌呤,自身合成嘧啶,如血液中原虫和线虫.脂类主要来源于寄生环境,自身可能合成一部分,如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可依靠粮酵解而自身合成磷脂.已知线虫能氧化贮存在其肠细胞内的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有人体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储蓄宿主(家畜,家养动物及野生动物).作为传染源,其体内存在并可排出寄生虫生活史中的某个发育阶段,且能在外界或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例如感染多种蠕虫的带虫者或患者从粪便排出蠕虫卵;溶组织阿米巴带虫者可排出包囊;虫卵或包囊在排出时即有感染性,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发育到感染阶段(感染期).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二)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人体寄生虫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几方面:
土壤 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期存活于地面的土壤中.如蛔虫卵、鞭虫卵在粪便污染的土壤发育为感染性卵;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虫卵在土壤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
水 多种寄生虫可通过淡水而达到人体.如水中可含有感染期的阿米巴与贾第虫包囊、猪带绦虫卵、某些感染性线虫卵、血吸虫尾蚴和布氏姜片虫囊蚴等.
食物 主要是蔬菜与鱼肉等食品.由于广大农村用新鲜粪便施肥,使蔬菜常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感染性蛔虫卵、鞭虫卵、猪带绦虫卵和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以及原有包囊等,皆可以由食用未洗净或未煮熟的蔬菜而传播,旋毛虫、猪带绦虫可以通过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而传播.某些淡水鱼类可传播华支睾吸虫等.
节肢动物传播媒介,很多医学节肢动物可作为多种寄生虫的传播媒介.如蚊为疟原虫、丝虫,白蛉为利什曼原虫,蚤为膜壳绦虫的传播媒介.
人体直接传播 人和人的直接接触可以直接传播某些寄生虫.如阴道滴虫可由于性交而传播,疥螨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经口感染 多种寄生虫的感染期可以通过食物、饮水、污染的手指、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
经皮肤感染 有的寄生虫是其感染期主动地经皮肤侵入人体,如土壤中的钩虫丝状蚴、水中的血吸虫尾蚴以及疥螨、蠕形螨等直接侵入皮肤.有的寄生虫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媒介的刺叮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蚊传播疟原虫、丝虫、白蛉传播利什曼原虫.
自身感染有的寄生虫可以在宿主体内引起自体内重复感染,如短膜壳绦虫的虫卵可在小肠内孵出六钩蚴,幼虫可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在小肠内寄生的猪带绦虫,其脱落的孕节由于呕吐而逆流至胃内被消化,虫卵由胃到达小肠后,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随血循环到达身体各部位,引起囊尾蚴的自身感染.
逆行感染蛲虫在人体肛周产卵,虫卵可在肛门附近孵化,幼虫经肛门进入肠内寄生部位发育至成虫.
经胎盘感染 有些寄生虫可以随母血,通过胎盘而使胎儿感染,如弓形虫、疟原虫、钩虫的幼虫等.
此外,有的寄生虫可经呼吸道,如卡氏肺孢子虫;如阴道滴虫经阴道;如疟原虫经输血等途径进入人体.
(三)易感人群
易感者是指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人体感染寄生虫后,通常可产生获得性免疫,但多属于带虫免疫,当寄生虫从人体消失以后,免疫力即逐渐下降、消退.所以,当有感染机会即易于感染该种寄生虫.非流行区或在本地已根除疟疾的地区的人进入疟区后,由于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成为易感者.易感性还与年龄有关,一般儿童的免疫力低于成年人.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
(一)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气候因素影响寄生虫在外界的生长发育,如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在土壤中的蠕虫卵和幼虫的发育;气候影响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孳生活动与繁殖,同时,也影响在其体内的寄生虫的发育生长,如温度低于15~16摄氏度或高于37.5摄氏度,疟原虫便不能在蚊体内发育.温暖潮湿的气候,既有利于蚊虫的生长、繁殖,也适合蚊虫吸血活动,增加传播疟疾、丝虫病的机会.温度影响寄生虫的侵袭力,如血吸虫尾蚴对人体的感染力与温度有关.地理环境与中间宿主的生长发育及媒介节肢动物的孳生和栖息均有密切关系,可间接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土壤性质则直接影响土源性蠕虫的虫卵或幼虫的发育.
(二)生物因素
生活史的发育为间接型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如我国血吸虫的流行在长江以南地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丝虫病与疟疾的流行同其蚊虫宿主或蚊媒的地理分布与活动季节相符合.
(三)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以及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在某一个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因素往往是可变的,尤其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和生物因素.经济文化的落后必然伴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因而不可避免造成许多寄生虫病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社会因素是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至关重要.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一)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如多数寄生虫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流行且分布较广泛;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有关,如吸虫的流行区与其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又如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与媒介昆虫白蛉的分布也在长江以北地区有密切关系;与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如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多流行于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的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习惯吃生鱼或未煮熟鱼的地区;与生产方式有关,如钩虫病常流行于用人粪施肥的旱地农作物地区.
(二)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节肢动物作为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此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与有关节肢动物的季节消长相一致,如间日疟原虫的流行季节与中华按蚊或嗜人按蚊的活动季节一致;又如人源性黑热病与中华白蛉活动的关系一致.其次是人群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形成感染的季节性,如急性血吸虫病常出现于夏季,人们因农田生产或下水活动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
(三)自然疫源性
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这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寄生虫病的这种自然疫源性不仅反映寄生虫病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同时也说明某些寄生虫病在流行病学和防治方面的复杂性.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因素,采取下列几项措施,阻止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以期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
1.消灭传染源 通过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储蓄宿主.此外,还应做流动人口的监测,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和水源的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控制或杀灭媒介肢动物和中间宿主.
3.保护易感者 加强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改进生产方法和生产条件,用驱避剂涂抹皮肤以防吸血节肢动物媒介叮刺,对某些寄生虫病还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措施.
在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区,以及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制订防治方案.对土源性蠕虫及经口感染的寄生虫的控制与消灭,首先是注意管好粪便、水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的感染分别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引起的;猪、牛带绦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牛肉所致,这些蠕虫病,也称食物源性蠕虫病,其防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粪管和肉品检查、以减少传播机会.包虫病的防治则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药物驱虫为主,结合我国疫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对病犬“无污染性驱虫”将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搞好.所以必须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耳闻目睹寄生虫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区区小虫”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通过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宣传,增加群众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这样才能开展群防群治,并巩固和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五、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和现状
建国以后,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才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付 出极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初期,我国疟疾的年发病人数逾3000万,1990年降到17.5万;1992年全国疟疾1829个流行县(市)中,已有937县(市)达基本消灭的标准.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12个省(市、区),患者人数达1190万,经过几十年防治工作,累计治愈病人1100万人;1992年底,全国380个流行县(市)已有259个县(市)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标准.淋巴丝虫病在建国初期估计感染人数为3099万,流行的15个省(区、市)的864个县(市),到1990年,除1个省28个县外,均已达基本消灭的指标.曾经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区、市)的665个县(市)的黑热病,患者达53万,经治疗病人和消灭媒介白蛉的措施,1958年即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现在只有6个省(区、市)的30余个县有零星散在病例,70年代以来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对西北荒漠地区的散在病例和某些大山区局部流行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