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3:38:59
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x{n*[l)DfzIe}H*Rƴ c_*Y+"/s^i˛XَݬojkooYx7{m#^Q,n2?ۋ}寫}3Iewf>׿R:~-]]님-mmB֛XdKE3ަe{=8x9w.n/YuӾ-?޹>< q{0&"deܹw}7M p q7?zdl[u kqs#-s&')&9-7zo&_ W6&Ͽ4Y<8&n0O$L ~?}4?ܓZ;TͮpbR/tAM^Oj1Õn 3W^p&fD 4~_xb> 5뱹ڛ6gco[AvMܒ3^lv`aqdzoAiޗ7A,vnB {ޘB1\ǛyJn2mʾ,UlڎSd"??c@&g:f}g[)6ewj ޝjʱU{;UeAJ98/Ζ8lwrB>V.l[U@@6옯3 W~Ta3ŊYjNީpr3]Mֽī}:^g_~5ɖqa^ /˫!Y~ebc x=YMlI߭nRݢDqYJvofQ/dcl] |>^*G`U?-@mfS[u c_X?%7hSTKN޽^Xp#JZPױ7/q_P0LY=eQNgcfIpZgfp;I[av[lfEOD*lU)ndfUb7 '5ZxmeBIdVN"$&jdFX-.r. $+?o`kŻrX f5HS`74Ҥo9}iNS,L6BeJ\ `R|Sl \ 0Gݴۍ)dBfWSWCݪ bYݚEӯ}hr=HeerC &ii RzNL '*|Sx UVàݺA0 ([xTEۀ"c㼟 }c,pzv[Bqg}\WosED@{۵پؕC֛8 \B2 zTͣe{5sgڏ,1,XVr2ڼh|ڳ֑-R"o{ޏG Aͅ 7 2hb1c(uEXz{P!F+\9SۧtZ_NyM ŴCLL,*V#{cBMk t<h}Л8m1\}]ӣ͢W|I]| Yˡqon??gSyQ={ Zp1Nfmw jIޕ ,YV;$+P)NS[},^9TBX򛀀p 9{w8 . ~!j Q82 i 5% m-%8zMyp58ed`.QaflV{9-Od,1cBOuH#Έw<]"#4'b'DJBrC08o[LwAf,d%sAN?тJt~6 Hq#Xz8#3 $/ y`eG 3btf'tq m˜aʞA'eܿ)q@:+JM8"KeSD"?5$aBx箟iıoν5`St5 o(.j'6"/Փxp>?'/W0YuB\8#E{a @ԊvP,J;P/saQ`q:zLpΛY+ӘSW 12% ئHl,!pa<л4:!yt&Bv wh]ۄQ_t: ™.9`QyS:K#`0b c^{;oxXq,|#`-HyhATCPyx@E4wDK@{3ϼ,A9j3m+æIW 0pʠP Owqh_TK~L?uc]!.$]~p`ei)ĉ|m^KjLߣh@Xx917y8 jAsRͯ4emK! *M&$Si݈q#9?uOEH-/^5~{툽9EdӠ+w<o94Dy^ Qdl IzI3096 x2|NbJw)>kö4]6DL{J"2ac|~"EUAo4ðF٭Fޠr [?`g6YMoWx?i,3a0B]ޤcS zfsP#o> vXtCDn\]3]ss.|^ B4d91uF+bz0ԡYvgQiV6|7O}SϪA:([1?įe 39"y鶦YUӰH軁}1I,ti/Q#=hE"3&p1: Ť[RISlXMջ0_cds+[rƖt`5ΌA^ ȯo2^X?˷a" ;oAHXz:1&ɢm.~jhP`5Iw]a)0iʔHQ2G]+0J&[D۹q^lBwf~l qpF_շN'aҷ4_3qi8X{",6+d˪t^!-f8W7iÞTPA,+ߏvȏKт3c, ($([FiOf!82_<pA6յ02`QY[0sJu `}ZcI}Jf(>*Xp_y U.nM$=f(Z jSRz64nl{cQ]ܥ2*W7y弩m93fH3,W f]A`e3wa@ur4TvH$i)Na1v#@Y ׃ a w]5i 80YxLn&O`ѱ)oxb .L8S xnmv61([?ax[0Ie%9 -?[r&Cmwޱ^?fnk11/ Rp UIP؞ј)5ΖEF9 ~Yņ5H!6Hqpt8vn 4P$X'R)#`YC-7=t@Z2_#kr4mA,ga7TŒ yk5ѱ Xv1^IQ@^8f*v\T`c~"|p=ю$v@?X730 ]2^'\Q@;!GA=Vgh6D"]o%2Iә,6Rj˝-;ANo EK!Ғ`Fǖ$N ɲNȸ+тkX^VP s^um/x=,ӧ +!* 1]fA቎%8'T(1G&[qWAnƇr\MM50cۄIq I~|!J`W\~8c9(~Zi3x$$jrO[Qu\K2|~R@*]̢aJiȋOf܀4̢lcX`ųM}֛ꓴԟrJFZf$ݿ x!DXv_-0G|h<߁oI?7?#e0HtIG;P@QEiY׌nT7鉞8- 6OēA^=%>p*0$| >tѰ؊{OùS8/_!]>S&{XZs*_bP sN0|ss V7*%b2| #.?E7:7TeRƼLg!d]<9qpwUO!hĥ=O*)D7ҤP_JgVȔi`a:p>|@],N|NR/ny_4"$2>Cm˃tҁu8kmh)"vS{6J߸h;[6&v2.8 BquM{3m@AbC<>/3Uwa|R`˄P )nkjuvDfAl,OMՎ&q R$SiIU 7oA} }̀,fr<@琓J—!)bfͪfVb^ s+(Ja RdF>hG6i=3~)Uy_Q [.Nc/@f@?;Z3@9LU_$k#znH!1bG~ E֍H* "K_]&s[PFu)q_BKE7N묿WBM!bSdz4AXYv&kK}P:oDٌ@y[k/{Z%-2NKuwcԳG`I^r}섉KMƭg$$ H#sfS{Sn n$vK63bɬ$C]3Jy 8!`fP86'6oAb,7G@LcRi}D>#6-SnJF2Me A}7Q2D[EqSߥ|<>W} MBk(NQAPyՆţ,\HV2s@9eM"H~b rޕ8^1er v[٠m0b~f2ϣV ~Ђyqi'K6Ƈt~z%/X)t^|kcq@~gDJtMEA~+gK~8G<6zITk +=+^T%*[P';Dkw*#7j1ۿg=Eh4u#:>IM|{T\k;1A_ C,uWJ@>)=cw tc.9a\˱tQbGw^c,Ng9N )5!![7UcvL!ꦿuPM``'Ir~xE3;W#nنјwα0ăIfͭm f)ʎN =!k 7Sx=?ZB{U x썒G뉻i]$n9@xCdm?}f'vu4Q1ffǏ\Eÿw v%"!@UY3B\^d6,~j yBD)~T]Pz/ {&u)}(7 s qx>EA@&Cc7/W L9

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简介: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在历代秦国的国王蚕食其它诸侯国之上,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
秦朝急征暴虐,导致速亡.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7~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公元前 221年,秦王赢政(前246~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皇帝.他认为帝王死后以其行为为谥的制度,是“子议父,臣议君”,有损于帝王的尊严,所以宣布取消.他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代以来建藩建国的封建制度,与皇权专制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县,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令、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县以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早在秦献公十年(前 375年),秦国就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后来商鞅规定,不论男女,出生后都要列名户籍,死后除名;还"令民为什伍",有罪连坐.秦律载明迁徙者当谒吏转移户籍,叫做"更籍".秦王政统治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做"书年".据云梦秦简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载明户籍,以给公家徭役,叫做"傅籍".书年、傅籍,是国家征发力役的依据.始皇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即令百姓自己申报土地.土地载于户籍,使国家征发租税有了主要依据.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户籍制度也就远远超过"告奸"的需要,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见爵制).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
统治一个大国,需要全国一致而又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出土的云梦秦简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释,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律文,还有案例和关于治狱的法律文书(见云梦秦律).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余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军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镇慑力量.近年发掘的秦始皇陵侧的兵马俑坑,估计其中两坑有武士俑七千件,战车百乘,战骑百匹.武士俑同真人一样高大,所持武器都是实物而非明器.这种车、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其规模之大,军容之盛,是秦军强大的表征.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制度,而且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秦始皇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以及封禅大典,择时进行活动.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仿照关东诸国宫殿式样营建了许多宫殿,并于渭水之南修造富丽宏伟的阿房宫.咸阳宫殿布局取法于天上的紫微宫,俨然是人间上帝的居处,天下一统的象征.秦始皇还在骊山预建陵寝,墓室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他采取这些措施,和他采用皇帝的名号一样,是要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皇权神秘观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
皇权的加强和神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备和统一,皇帝对军队控制的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维持封建统一所不可少的条件.但是这种政治制度对百姓的束缚极大;而且它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转变为阻滞作用,这在封建社会后期更为显著.
防止封建割据的措施焚书坑儒长期分裂局面造成的影响,使秦始皇非常关心六国旧地的动静,担心六国旧贵族图谋复辟.为了防止割据的再现,秦始皇把六国富豪和强宗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另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以便监视.他把缴获的和没收的武器加以销毁,在咸阳铸成十二个各重千石的钟?铜人.又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尽可能消灭封建贵族依以割据的手段.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特别是六国旧境,秦始皇还修建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他自己多次顺着驰道巡游郡县,在很多地方刻石纪功,以示威强.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年),又修筑由咸阳经过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区,还修筑了今四川宜宾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于近旁设官进行统治.
秦始皇对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也进行了斗争.当时的一些儒生、游士,希望复辟贵族割据局面,他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引证《诗》、《书》、百家语,以古非今.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求焚毁《诗》、《书》,消灭私学.他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就发生了焚书事件.第二年,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有诽谤之言,又相邀逃亡,秦始皇派御史侦察咸阳的儒生方士,把其中被认为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坑死.在早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在统一与分裂激烈斗争的年代,秦始皇用焚书坑儒手段来打击贵族政治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是极其野蛮残暴的事,对于古文献的保存和学术的传授,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另有说法,当时秦朝迫于匈奴入侵的压力,必须尽快安定国内,儒生、游士要求复辟贵族割据局面,无异于给匈奴趁内乱入侵的机会,故打压儒生私学]
秦始皇施政定制虽已兼采阴阳等家思想,但根本上是以法家思想为依据.焚书坑儒以及"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更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法家思想.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今见秦朝权量,都刻有始皇二十六年(前 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种权量出土多,分布广,长城以外也有发现,可见统一度量衡是认真有效的.秦始皇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不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制度实际上只行于旧秦,可能还有旧赵境内,东方许多地区仍以百步为亩,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匈奴和对越人的战争 匈奴人分布在蒙古高原上,战国末年以来,常向南方侵犯.全国统一以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军三十万抗击匈奴.蒙恬于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收复河套以南地,即当时所谓"河南地",第二年进一步斥逐匈奴.秦自榆中(在今甘肃兰州以东,但有异说)向北,在黄河以东、阴山以南的地区内设置三十四县,并在黄河的一段地区因河筑塞.秦还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并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迄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之一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接着,秦又徙民几万家于河套.这对于边地的开垦和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境内的越人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分为闽越、[[南越]]、西瓯等部分.闽越在今浙江、福建一带,南越在今广东和广西东部,西瓯在今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以至于云南东南部.越人"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依山傍海,从事渔猎和农业.西瓯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越人一部分土地,置会稽郡(今江苏苏州).二十六年,秦始皇派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进攻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九嶷(今湖南宁远南)、番禺(今广东广州)、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余干(今江西余干境),进行了三年不解甲、不弛弩的艰巨战斗.秦军击败了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今福建福州).攻南越的秦军,也占领了番禺.只有西线的秦军遇到西瓯人顽强的抵抗.为了解决秦军转饷的困难,监禄率卒在湘水、漓水间开凿灵渠(在今广西兴安),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交通.在秦军和西瓯人的战斗中,西瓯君译吁宋和秦军统帅尉屠睢相继战死.三十三年,秦始皇又谪发内郡曾经逃亡的人、赘婿、商人增援,征服了西瓯,在南越、西瓯故地及其相邻地区建置了南海郡(今广东广州),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和桂林郡(今广西桂平),并继续征发人民前往戍守.这样,几十万北方农民就留在那里与越人杂居,共同开发珠江流域.
秦代的急政 秦始皇的事业,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秦始皇大大增加了对人民的征敛.据估计,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当兵服役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靠农民养活,这就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以供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以供衣服的严重局面,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为了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人民,并且把数十万人民变为封建国家的囚徒.
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凭借这个命令,不仅得以合法占有土地,而且可以用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土地被兼并的农民,不得不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耕种豪民之田.农民生活悲惨,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这种种情况说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会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所以西汉时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已经在崩溃,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秦朝的政区
一.都城咸阳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二.立国之初,设立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 桂林 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东海 常山 济北 胶东 河内 衡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