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30 16:59:41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xUmrHJ _%{-DA D &]/_a{4,IG( M7|ҊY5|`y1uI3ࡆ1ʉ5ڐ*u;ˋc>f$q3B+u9qon1Qt|zOwd_ !}1>14Ɯ|\ps}>dkC <"7Raoe>5Z$v"Pɻ-z`9$?byii<$֯_ GbyzE| `>Bu˽L5>@>@kYewX4id&ZMh:aA_ҰqN|U%a7g+ɘj2f3Н03 Da-zy6t!޲uMDOENޤBAl 鶌jC$+6ht5u$8m $ sI]|tS]C. ̒ŝQ{ 3\ԛ*k|ݴ `q}wo6sK8Yɶ8CXIe.wc6X#UVm,(wAQ;D;D[( q${'-Er*a>ڳVCTl)m J;G_2ܜIDJ$/fU4 *"ǖ!g)P7E0S[D&k0{{Kt0%>ڎMe~4 ᮁ :R|U>w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晏子春秋 内篇谏上》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宴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晏子笑了笑.景公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晏子春秋全译、卷第一